TVB传奇女王方逸华离世的同一天,成龙、张学友、杨受成、谢贤等香港演艺界的老大,为“金牌经纪人”陈自强设灵。


继上个月陈自强离世后,成龙再次发声,缅怀和自己一起打拼天下三十多年的陈自强。


▲10月24日,陈自强在家中离世。


▲11月22日,成龙等陈自强生前的艺人、好友为他设灵。


陈自强生命中最重要的标签自然是“成龙经纪人”,但他的成就不仅于此。在星光璀璨的80年代,陈自强堪称影坛的造星“教父”,经他手打理和捧红的明星,横跨两岸三地,不乏影坛上的天王巨星。


▲以上都曾经是陈自强曾经经纪过的艺人、真想不到原来温碧霞和吴帅哥还要陈冠希也曾经被他经纪过……


经纪人向来都是在幕后低调行事的,但陈自强一直算是半个明星,他喜欢交朋结友,抛头露面,中意吃喝玩乐,热爱各种生活享受,所以1988年还有广告商邀请陈自强拍洋酒广告。


▲镜头里陈自强以绝对成功的经纪人形象,一脸自豪地说:讲下我啲皇牌巨星,好啊。有纯情啊,有动作的,有靓的,有唱得的……


是呢,要说陈自强的故事,免不了要从他和那些纯情的、动作的、靓的、唱得的仔仔女女艺人的故事说起。


 成龙              

打拼三十载,分道扬镳

一抱泯恩仇,今生无悔


没有当年的你,就没有现在的我。


在邵氏片场到处轧戏的龙虎武师陈元龙(成龙最初的艺名),有工开的时候就赚63块钱日薪,然后迅速喝酒赌钱花掉。后来传统武打片没落,混不下去的陈元龙到了澳洲投靠父母,白天当水泥工晚上当厨子。


1975年,秦祥林和萧芳芳的婚宴上,在电影公司当经理的陈自强认识了陈元龙。这个小眼睛大鼻子男生,有身手又热情,陈自强觉得他一定可以成为影坛上的第二个李小龙。于是游说他回香港发展,并推荐给自己的老板罗维。陈元龙回港后,改了名字:成龙。


从《新精武门》到《蛇形弓手》再到《醉拳》,成龙完成了武师到动作明星的转换。



成龙虽然大字不识,但头脑聪明转数快。加上罗维不识用人,成龙出名后很快离开罗维电影公司签了邹文怀的嘉禾。这次,轮到成龙来游说陈自强,跟他一起跳槽。


回忆往事,陈自强这样说——


我们有粥喝粥,有饭吃饭。他(指成龙)叫我brother(兄弟),他说自己不识字,叫我帮忙看文件和剧本,帮他分析。当年他还对我说过:“我不会不养你,我不会不理你”。


于是,亲如兄弟的两人,连合约都没签就携手在影坛里打拼了三十多年。


离开罗维后,成龙凭着《A计划》、《快餐车》等叫好叫座的电影红到发紫,身后的推手陈自强也越来越为圈内人熟知。慢慢的有艺人找上门来,想让陈自强当经纪人。最开始是张曼玉,然后是张学友、钟楚红……脑筋灵活的成龙再次献计,不如开一家经纪公司。


陈自强1988年办了经纪公司“威利”(陈自强英文名willie),最高峰的时候,陈自强手上有47个艺人:王祖贤、温碧霞、郑裕玲、梁家辉、赵雅芝、刘嘉玲、斯琴高娃、陈冲……陈自强把他们都称为自己的“仔女”。


整个八十年代,香港电影业井喷式发展,平均一年产片两百多部。那是一个巨星的时代,名声响亮的明星,被剧组抢崩头,几乎每部大片都是那几张脸。


这些抢手货大部分都在陈自强手里。



另一方面,八九十年代也是香港黑势力横行影坛的乱世。刘德华被拿枪指着头拍戏,梅艳芳被掌掴,刘嘉玲被绑架,都发生在这个时代。手握流量明星的陈自强当然也不能自保。


很多人都会屈从,成龙就敢跟黑社会对着干。他们对成龙、陈自强也稍微有避忌。



毕竟力量悬殊,成龙和陈自强也难承受这份压力。成龙对陈自强说:不如你关了经纪公司,以后专门帮我做事,我不会不理你的。


1992年,陈自强关了经纪公司,专心辅助成龙。也是这一年开始,成龙开始向国际巨星迈进。


1992年和1993年,成龙连续两年得了金马奖影帝。当年的成龙还不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雀跃地跑上台,感谢了“24小时跟在我身边的陈自强”。


▲1992年,成龙凭《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获得金马影帝。他完全没准备,陈自强是他唯一单独感谢的人。


▲1993年,成龙凭《重案组》连庄最佳影帝,这回他带了稿子上台念,依然是感谢了陈自强。


成龙对陈自强是依赖的。


成龙的电影由陈自强帮忙筛选,成龙之所以能走向好莱坞的舞台,陈自强功不可没。



武师出身的成龙,文化水平低,语言不过关。陈自强当起他的私教。


▲80年代,成龙在日本很红,所以陈自强自己先去学了日语,然后回来逐句教成龙。


▲成龙最开始去好莱坞,完全听不懂英文,全靠身边的陈自强当翻译。80年代香港媒体还报道过成龙看不懂英文把餐单看成重要文件的故事。酒店服务员把餐单从门缝塞进来,成龙以为是什么重要文件,但自己看不懂。于是打电话给陈自强逐个字母念给他听,才知道原来是餐单。陈自强还顺便越洋替成龙点了个早餐。


成龙的公事、私事、爱情都有陈自强打理和见证。


▲成龙去台湾录唱片,陈自强事无巨细安排,陪同。


▲成龙邓丽君谈恋爱时也会带她去见陈自强等好友。


▲因为成龙的原因,陈自强和林凤娇的关系也很好。虽然后来盛传林凤娇入局,踢走陈自强,但陈自强一直否认。


成龙的事,小到吃饭,大到老婆生孩子找房子都是陈自强一手打理。



成龙犯错,也是陈自强兜底。只不过有些事真的好难兜回来,比如说经典的“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吴绮莉生下女儿后,所有人都在等成龙回应。陈自强参考了《圣经》里的“无罪的人请站出来掷石头”的典故,教成龙说“很多男人都有可能犯这个错误”……结果被成龙情急之下说成了“全天下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全社会哗然,于是这个锅就没得补救了。


应该说,成龙和陈自强是相互成就。陈自强为成龙铺平了电影发展的道路,把成龙推向国际巨星的地位,成龙是陈自强最得意最争气的作品。成龙的大放光彩,也把劳苦功高的陈自强推向影坛教父的地位,满堂的仔女如果不是看到成龙的例子,又怎么会潮水一样涌向陈自强呢?


但2003年以后,两人开始有分裂的倾向,原因很简单,钱。


据说是成龙拍《新警察故事》超支六百万,然后想找陈自强借钱,但陈自强对成龙在拍片时候花大钱做特效不满,所以不借。或许这本就只是兄弟间的较量,只等其中一人屈服。但成龙没有,这时候杨受成出面大手一挥,给了成龙两千万。一来二去的,成龙和杨受成越走越近。


▲陈自强(左二)、成龙(左三)、杨受成(右二)


成龙在好莱坞、台湾都有经纪人专门打理事务,陈自强只负责香港地区的业务,所以只能分得这部分的花红。但成龙2000年后业务最多的偏偏又在好莱坞。只依靠成龙过日子的陈自强,口袋里的钱银自然少了。


除了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两人的步伐已经开始不协调。已经成为国际巨星的成龙,不满于拍戏,开始在商界、政界谋求发展,而年纪渐大,已进入享受生活状态的陈自强跟不上成龙的步伐,而且他独沽一味在香港,外地的资源陈自强完全给不了他。


▲政协委员成龙


陈自强说,最后是自己顾全脸面,自动引退,实在不想等到一无是处时候被成龙抛弃。


▲心里面其实是委屈的,觉得自己三十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陈自强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幽怨地说成龙当时已经“走火入魔”。更有八卦媒体报道,2008年陈自强刚和成龙拆伙时候还抱着关锦鹏痛哭。


于是,那几年江湖上都盛传成龙抛弃三十多年的搭档陈自强。


两人关系的破冰是在2011年,陈自强获得了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专业精神奖。


当晚大会给足陈自强面子,特制了一艘船让陈自强隆重出场,还伴着烟花雨。在台上迎接他的,是他多年前一手栽培的仔女,包括赵雅芝、吴彦祖、尹子维等人。


亲自去把陈自强从船上扶下来的,是已经德高望重的成龙。然后成龙又抢先第一个发表感言,感激陈自强的栽培。陈自强的心结这才打开,两人关系慢慢缓和。



2014年成龙60大寿,2015年元彪嫁女,成龙和陈自强都同台就坐,在媒体面前一片祥和。


陈自强最后一次在媒体面前谈起成龙时候,意味深长地说:和Jackie在一起的日子是今生无悔。




金牌经纪人的儿女情结

最可惜张学友,最疼曼玉红姑


无妻室无儿女的陈自强,把自己带的艺人叫做“仔女”。前半生带出四十多个仔女,长长短短,他们的故事都成了陈自强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张学友:反目成仇


如果说陈自强和成龙之间,最后是主仆缘尽的恩怨,那他和张学友就是反目成仇的恩怨。



张学友刚出道不久,就签给了陈自强。


陈自强说起张学友的时候,一句怒骂的话都没有,但句句都在指向一个罪名:忘恩负义。


他说张学友家里很穷,投靠陈自强最大的愿望是给家里买一套大房子,搬出鲗鱼涌。


于是陈自强给张学友接了许多电影,包括情色片。


▲1988年陈自强旗下的艺人张学友、钟楚红拍了张之珏导演的《三对鸳鸯一张床》,加深了张学友和陈自强的矛盾。


这引来张学友的不满。这时候的张学友也是小有名气的歌手,拍这类电影让他觉得形象受损,更何况电影本来就不是他的爱好,他爱的是唱歌。


这就引发了两人的矛盾。



加上那段时间张学友真的很倒霉,唱片开始卖不动,拍片又不喜欢,罗美薇要跟自己分手……张学友开始堕落,恶性酗酒,喝到站不起来被人用轮椅推着去机场,在梅艳芳的生日会上扔蛋糕……


陈自强说,当时的张学友认为是自己造成他的事业低谷,所以把自己当成仇人。



张学友并没有回应过这个事情,当然也只能是无头公案。但张学友爱唱歌多过爱电影,这是真的。


1992年,陈自强的经纪公司关门,张学友在1993年签了张国荣的经纪人陈淑芬,事业回归正轨,步步高升终成一代歌神。1995年,张学友宣布息影,专注歌唱事业。


但如果张学友没有在陈自强手下疯狂拍过电影,那我们回顾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时候,会少了他的这一笔。


▲有意思的是,张学友和王祖贤合作过一部电影《都市煞星》,里面张学友的戏名就叫“陈自强”。


张学友和陈自强的破冰,同样是在2011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没能到场的张学友在演唱会上献唱一首《My way》,陈自强在舞台上一边听一边流泪,两人的矛盾才算是涣然冰释。



顺手签来的王祖贤


最开始陈自强想签齐秦,但齐秦合约未满。然后齐秦推荐了自己的女朋友王祖贤给陈自强。所以王祖贤是陈自强顺手签来的。



王祖贤之前被六婶方逸华从台湾挖角到香港,但一直没能在一众女星中冒出头来。王祖贤有一次跟记者聊天时候直率地说:


我进入公司后,就被拨到新人部,没有什么机会,感觉被打进冷宫,机会都给林青霞、张曼玉她们了。


《倩女幽魂》是王祖贤自己向徐克争取来的,演完之后王祖贤声名大噪,找她拍电影的客似云来,当时因为齐秦的关系跟陈自强走得近,于是陈自强签了王祖贤,这时陈自强的作用主要是帮她挡片。



那些年王祖贤是陈自强手下拍戏量最多的女演员,创下一年拍15部戏的记录,最长的纪录是连续四天不睡连拍。


不过,陈自强也给到王祖贤很好的报酬。


▲据王祖贤贴吧的资深贤粉说,王祖贤刚到陈自强手下,就涨了片酬,王祖贤拿到钱就在台湾买下600万的豪宅。



爱买的曼玉,爱嗲的红姑



并不是每个仔女到最后都跟陈自强决裂,也有关系一直维持很好的,比如张曼玉和钟楚红。


张曼玉是陈自强仔女团里的“大师姐”,第一个主动找到陈自强签约的女艺人,曾记否,当年的玛姬姐与成龙的关系也曾是老铁呢。



在陈自强手下,张曼玉完成了从花瓶到演员的进阶。


最开始是大男主电影里的傻白甜,像成龙的《警察故事》、《A计划续集》,黄百鸣的《开心鬼撞开心鬼》。



还有亦舒电影里《玫瑰的故事》、《流金岁月》里的都市女郎。



直到《旺角卡门》、《阿飞正传》和《阮玲玉》,张曼玉才真正成为演技派。



陈自强对张曼玉是爱护有加的,不但给她张罗工作,还给她当财务,张曼玉爱买,他就会像家人一样提醒她注意理财。



同样被疼爱的还有钟楚红,他帮钟楚红接的《纵横四海》,让钟楚红在香港影坛留下香艳的一笔,她也是和陈自强关系最好的一个,由始至终都没变过,称呼陈自强为“老窦”,结婚后钟楚红仍记挂陈自强,时不时邀他到家里吃饭。


▲钟楚红老公朱家鼎病逝后,陈自强还摆过红酒宴,想说服钟楚红复出。


2011年,陈自强70大寿时候,息影多年蛰伏起来的红姑来了,在国外工作的张曼玉也特地飞回来给陈自强庆生,让晚年寂寥的陈自强开心不已。




前半生是江湖传奇

晚景寂寥无酒不欢


陈自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是马来西亚华侨,在夏威夷读了硕士后到新加坡国泰酒店工作。后来公司调派到香港跟进电影业务,又后来国泰倒闭了,陈自强顺势加入了罗维电影公司。


早期的香港电影产业刚起步,并不如现在规范,像陈自强这样的幕后工作人员,其实就是除了不用拍戏,啥都干。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主流是黄梅戏、武打片,所以演员大多是梨园出身。梨园子弟向来尊崇师徒关系,讲帮派义字当头。所以,大多数老字辈的香港演员,行事做派总有一股江湖儿女气。



当时最兴起字头,成家班、袁家班、元家班、洪家班、刘家班……不同的字头,抱成一团出门搵食,崇尚的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社团精神。


陈自强是这个时代的人,也脱离不了这种气质。


陈自强一手栽培出来的经纪人骆淑淑回忆起“老窦”时说——


我记得公司从尖沙咀搬到九龙塘时,他担心交通不方便,大家外出吃饭麻烦,特地请人到公司负责煮饭,我们每天都有饭吃、有汤饮,大家回公司像回家一样,而且他非常勤力,晚上应酬到很夜,第二天一早就回到公司,我们像家人一样合作得非常愉快。


晚年陈自强回顾自己的一生,觉得最安慰的事情就是:自己和带过的艺人,从来没有因为钱银问题互相指摘。江湖中人,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名声真的很紧要。


陈自强的性向一起是圈中公开的秘密,他也曾有过短暂的婚姻,那是因为满足家人心愿随便结了婚。但最后因为觉得要对自己的真实人生诚实一点,两年后就离婚了。


▲陈自强有过短暂的婚姻,前妻是自己在新加坡工作时候的私人秘书。


虽然朋友众多,但晚景还是不免寂寞,社会是个名利场,社会也是个销金窟,你有热情有活力的时候自然无数朋友,没有的时候难免生活就会安静下来。身体不好,再加上无妻女无父母,陈自强后来的生涯是寂寞的。


早年他和母亲阿姨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他一直和自己年迈的阿姨住在一起,当然 ,他还有一个早些年认的干儿子Geoff,他和阿姨还有干儿子住在西贡的两栋相连的别墅,阿姨住一栋,他们住一栋。


▲陈自强当了那么多天王巨星的经纪人,钱是挣了不少的。豪宅里一应俱全。陈自强死后,自住的别墅留给阿姨,另外一栋还有其他财产都留给干儿子继承,陈自强说认干儿子也是为了自己百年后能有人上逢年过节可以给自己上香,据港媒报道,他留下的钱银行每月自动划定每月十五万家用,估计可以令阿姨和干 儿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健康是很早之前就亮了红灯。但陈自强也丝毫不在意。爱喝酒,不管如何都要喝。他说:如果不能喝酒,就算有健康也不开心。


所以渐渐的朋友也就随缘,不再相劝。终于有一天,陈自强在梦中去世。


一生惊澜,画上平和的句号。



邓丽君的前经纪人管伟华曾经这样评论过陈自强:他是“从光辉到陨落如明星般的经纪人”。


作为一位影坛传奇人物,陈自强的一生是牢牢打上时代印记的。


如果说真的有风口,陈自强确实是一个撞正的风口的人,他的光辉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电影行业野蛮生长的工业化年代,那怒马鲜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视业黄金盛世。


作为一个经纪人,他需要像保姆一样保护艺人,照顾艺人,然后发挥他们的所长。聚在一起,当然是为谋利,但他更喜欢用一种江湖做派来和艺人相处。你若全然信任托付于我,我必不离不弃,一言九鼎。



这种抱团前进的义气,适合那个草木丛生又惊涛拍岸的年代。


他的陨落是源于他个人和时代的格局。


巨星不再是单一的演员,它成了一个品牌一门生意。


成龙不再是在颁奖台上傻乐着念稿子的武打演员,成龙的名字就是一种符号,走向品牌化多元化是巨星的必然之路。而陈自强依然希望自己是当年那个可以24小时陪伴,可以为成龙张罗电影的老伙计。


经纪人和明星之间的关系,步调一致时亲如家人,步调不一致时终成路人。


像国内一线的女明星范冰冰和一线的经纪人杨思维,两人曾经一同创造辉煌,把范冰冰的品牌形象推向高潮。而后,杨思维探索出自己经纪管理模式,羽翼丰盛,离开范冰冰后开创自己更广大更专业的经纪团队。


像离开陈自强的张学友,与陈淑芬合作二十年后,最终也还是分道扬镳。说到底,陈淑芬也是和陈自强同时代的人,她与张国荣、张学友之间的关系,亦如陈自强与成龙当年的关系,只是缘分的长短罢了。



走是要走的,舍是舍不得。


大江东去,江湖义气在电影高度工业化的冲击下,愈来愈淡了。



新时代有新时代的做法,旧时代有旧时代的惆怅,英雄美人,恩恩怨怨,一时意气,万缕愁丝,所有的过节其实真的不用那么介怀,把它放到人生的整个长度来看,其实什么都不值一晒……


张曼玉那么红,不是现在也退休了么,成龙那么牛,不是也被儿女的事扑得一脸灰,有什么要紧的呢?千古之后,俱是笑谈。


陈自强是看透人生的人,有人觉得他晚年寂寞,但他努力地活着,继续努力打扮,继教努力交朋友结友,继续努力地喝酒,不错过任何一场聚会,每一分钟都让自己快乐。


参透人生苦短,我们才会更珍惜当下相聚的每一分每一秒。


既然都会要过去的,何必那么着紧,尽力活过,便是无悔今生……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