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内裤穿不对,屁屁很受罪;内裤湿哒哒,做啥都尴尬”——
有的人一觉醒来,咦,为什么内裤湿了一大片;
有的人笑完一看,啊,为什么内裤又湿了一块;
还有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起身后,咦,怎么内裤又湿了……
图片来源:www.soogif.com
作为“关键部位”的贴身保镖,内裤总湿哒哒的不仅会让人坐立不安、很不舒服,影响一天的心情,甚至很耽误事儿!
图片来源:www.soogif.com
内裤总是湿,其实可能与一些疾病有关。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吧!
“内裤湿”这个问题,可能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经历过,但各种情况却不尽相同。
(1)单纯分泌物增多
一般来说,女性在来月经的前后几天、排卵期、妊娠期等,白带可能会增多。
此时残留在内裤上的分泌物一般为无色无味,或呈乳白色、蛋清样。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性行为、使用药物、精神紧张等情况,也会影响分泌物的量和特征。
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的症状(如分泌物的颜色和形状改变、持续疼痛或瘙痒)用特别担心。
(2)尿失禁
有的人发现,自己不过是跳个绳,打个喷嚏,怎么就尿了;或者听到一个好玩的笑话,居然就真的“笑尿了”……
这其实是一种“尿失禁”的表现。对女性来说,怀孕生娃和肥胖往往会导致盆底肌松弛,在打喷嚏或者运动时,腹压升高,出现压力性尿失禁[1]——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3)尿路感染
不论是儿童、年轻女性还是中老年女性,都可能出现尿路感染。而尿路感染也会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失禁等现象。
(4)妇科炎症
不同的妇科炎症也可能导致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或颜色和性状改变。比如[2]
分泌物呈灰黄色、黄绿色或黄白色,泡沫稀薄状:可能为
滴虫性阴道炎

分泌物呈清亮色,有稀薄泡沫,有异味:可能为细菌性阴道炎
分泌物呈豆腐渣样凝乳块状:可能有霉菌性阴道炎、真菌感染
分泌物粘稠或有脓性,或见血,并伴有腰痛、腹痛:可能为子宫颈炎
分泌物呈淡黄色,比较稀,伴有出血量增加、经期延长:可能为子宫内膜炎
(5)妇科肿瘤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分泌物增多,可能同时带血;

子宫颈癌晚期、阴道癌:持续流出淘米水样分泌物,且有异味;
输卵管癌:间歇性排出清澈、黄红色或红色水样分泌物。
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务必及时就诊!
有些男性在尿完以后,提好裤子,拉好拉链——却还有尿液“不受控制”地排出。这可能是因为:
(1)膀胱疾病:比如膀胱炎、膀胱颈梗阻等,会导致排尿费力、分段排尿、尿不尽、尿潴留、尿失禁等情况。
(2)尿道疾病:尿道炎不光会引起尿频、尿痛、尿急和尿血,还可能出现黏液和脓性分泌物。
(3)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等,都会导致排尿问题。
而上述疾病也会导致尿道括约肌和逼尿肌的协调功能下降——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门”关不上了或者顶不住了。
相对来说,小朋友们“尿湿裤子、尿床”的情况似乎更常见一些。
婴儿的排尿通常是无意识的,而孩子们要到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以后,才能真的做到自主控制排尿。
即便这样,在4至6岁的孩子中,仍然超过五分之一的孩子会偶尔发生“尿裤子”的情况[3]
孩子们的尿裤子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看书、看动画片、玩玩具等“太入迷、太专注了”,无意识地推迟排尿——等到实在“憋不住”了,才急冲冲地去上厕所,而稍晚一步,就可能提前“泄洪”。
其实,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憋尿都不是一个好习惯,长此以往,可能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功能。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论内裤是否经常湿哒哒的,我们对自己的内裤,一定要“狠”一点:
该洗就洗!
内裤上除了有汗液、皮肤油脂及各种分泌物以外,还有会有——便便!
据调查,平均每条内裤上会含有0.1克的粪便,而最多能高达10克[4]
而粪便里有什么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各种寄生虫等),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每天不仅要换内裤,还要顺手洗掉!
此外,自己的内裤和袜子虽然沾染的菌群不同,但使用洗衣液和消毒液,还是可以一起洗的。不过,就不要和别人(尤其是孩子)的衣服裤子一起洗了吧……
该扔就扔!
有的人的内裤,跟随了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事实上,这么做不仅内裤吸湿性会变差,而且如果没有及时清洗和更换,也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如果发现内裤变形了、变硬了、变色了,请毫不犹豫——扔掉!
而如果你身边有“正三天、反三天,晾晾又能穿三天”的人,请向他投去关(xian)(qi)的目光!
该治就治!
如果长期内裤湿哒哒的,并出现上面说的各种情况,甚至有疾病症状,也没有自行缓解,那就要考虑可能是生病了。
这个时候建议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自己随便用药或清洗私部,以免加重病情哦!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时刻拥有清爽干净的内裤!
愿每一条内裤,都能带给我们舒适和健康!
审稿专家:王义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李志毅,朱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现状[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 34(3): 161-162.
2.https://mp.weixin.qq.com/s/GnHXsIg_7JgrgXAgeqdPOQ
3.Sureshkumar P, Craig JC, Roy LP, Knight JF. Daytim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J Pediatr 2000; 137:814.
4.C. P , Gerba.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for Formulating Hygiene Policy in the Domestic Setting[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01, 43(1):92-98.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