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每一代人的亲子关系中,似乎都存在过度控制这一问题。尤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父母更倾向于去控制孩子的发展,找到一条失误最少、效率最高的成长路径。可是,家长对孩子控制欲的边界在哪里?怎样才能掌握好管教力度,让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副教授田宏杰认为,父母应该成为能看得见孩子需求的权威型父母,帮助发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Jennifer
最近,钢琴演奏家郎朗吉娜夫妇官宣得子。在年末音乐会后的采访中,郎朗面对是否会做“虎爸”这个问题,表示自己不想做这样的父亲。
“这事儿我还得求我爸,发火的时候,我是有点下不了手,还是找他吧,他有这个基因,(坏人)一直当下去挺好的。”
郎朗说父亲有“虎爸基因”,并非虚言。在郎朗成为世界顶级钢琴大师的路途中,没少遭遇父亲严厉的控制型教育
从小辗转外地学琴,与母亲长期分离,父亲却以“会让儿子练琴分心”为由,不允许母子相见。
有一次父亲大发脾气,把郎朗拉到公寓11楼的天台上,拿出一瓶抗生素逼儿子吃下去。郎朗不肯吃,父亲尖叫道:“那你就跳楼!跳下去死!”
像郎朗父亲这样极端的例子,或许是少数,但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考试成绩绝对不能比别人差,考差了就要做更多练习补回来;

练琴反复出错,父母急到打骂,觉得孩子是故意的;
为了学得更多,报越来越多的补习班,但是从不问孩子的意见……
许多父母也曾是被自己爸妈严厉管教的孩子,而如今面对自己的孩子,自己成为了“怎样管教”这个问题的答题者。
家长对孩子控制欲的边界在哪里?原本是天性的控制欲是如何过度的?怎样才能掌握好管教孩子的力度,让亲子关系健康发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外滩君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副教授田宏杰进行了一次谈话。
田宏杰
只看到未来,看不到当下
催生了过度的控制欲
面对家长的控制欲这个问题,田宏杰认为,首先,控制欲是每一代家长、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天性。早上想赖床的时候,强迫自己起床;想吃甜点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少吃一点……诸如此类的控制,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生活中存在。
而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则体现为在孩子年纪还小,对未来看得不够长远的时候,父母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认知,让孩子根据这些要求去行事。
“但是这几十年间,社会变化这么大,家长可能深切地体会到一种未来的不确定性。家长会觉得对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控制孩子的发展,让孩子走一条最优的路径,让可能的失误变得最少,用最高效率养成最积极的品质。”
在田宏杰看来,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设定目标,尽心尽责,并无不妥。但是别忘了,日子要一天天地过。一旦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变得只看得见“幸福的”未来,而忽略了孩子当下的需求,那么这样的控制也就变了味,过了度。
田宏杰分享了一个琴童小朋友的故事。
和许许多多从小学音乐的孩子一样,这个小朋友也是从小就开始了辛苦的练习,四年级就通过了钢琴10级。但是进入初中后,孩子却得了抑郁症,不肯出门,不肯上学。
这时,孩子的妈妈不再让孩子练琴,也不要求孩子去学校,只想带她出去走一走。“春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出去走走吧?去公园转一转,你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我们去买。”
但是孩子已经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了,妈妈只能在痛苦中反复地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她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强迫孩子练琴,不给孩子一点喘息的机会。
有一次,也是在春天,去老师家的时间早了,孩子看到外面莺飞草长便开心地去园子里摘花。刚过三分钟,看着玩得正开心的孩子,妈妈心中的警笛忽然响起来,催促孩子赶紧去背谱。
孩子眼中满是不舍,向妈妈哀求再玩5分钟,但是妈妈坚持不能再玩了。“现在把琴练好了,以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田宏杰分析,这是许多父母会落入的“过度控制的误区”
父母眼中看到的是孩子光明的未来——孩子因为刻苦练习钢琴,因此获得各种机会;无意之中,向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只有获得别人对你琴艺的称赞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单纯的,小时候他们的欲望只在眼前,对于那个小琴童来说,也许就是在春天去闻闻小花,看看小草。
但父母却用控制的方法,在他们脑中植入了“我的需求不重要/看小花小草不重要”这样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重要。
对此,田宏杰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学概念做了简单的解释: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我们控制自己不赖床,不多吃甜食,都是因为我们预见到了可能的结果,而做出的选择。父母对孩子的长远规划也属于这个范畴。
但是这种长远意识,在年纪尚小的孩子身上还没有很好地发展出来,也就是他们的“超我”还没有完整形成。孩子只有完全遵循本能欲望的“本我”,和具有意识的“自我”。
简单来说,影响孩子最大的是他们当下的需求——“我不想弹琴”、“我想出去玩”。当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度了,孩子们就会和内心的的需求断开连接,因为那些需求都“不重要”。
对孩子来说,他们等不到一个“想玩就玩”的未来了,反而可能会陷入抑郁症。
不做控制欲过度的父母
要看得见孩子的需求
在田宏杰做心理咨询的工作经历中,遇见了许多为自己当初管教过度而后悔的事例。在这些家庭经历中,她发现孩子们有三类表现,体现了父母的控制已经过度。
一是自控力极差,有没有父母管教天差地别。比如有些父母发现,一旦自己不监督孩子写作业,孩子一个字都不会写。
二是过度焦虑。尤其到了考试前,孩子开始产生过多的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有些孩子甚至焦虑到了不想上学的程度。
三是逆反心理特别重。父母说什么,孩子都要反着来,坚决和父母作对。
要想补救或是避免这种控制过度,管教过多的情况,田宏杰认为可以从权威型父母的“接受+控制”两个维度出发。
首先是要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为孩子设置一个他能够达到的要求。
《郑爽与母亲漫长的战争》一文中,提到郑爽练琴时的一个细节:有天晚上,娘俩儿在卧室练琴。那天的曲目里有个复杂的跳音,刘艳会了,郑爽却做不好,又犯困,惹怒了母亲。她开始对着女儿发飙……
这样的例子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田老师分享的例子里,有位爸爸反复教自己二年级的孩子英文的疑问句,但是孩子却总是学不会。
“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改成“Does he go to school on foot?”在爸爸看来就是加个助动词而已,孩子学不会,一定是不用心。但是他却没有看到,孩子自己都急哭了,仍旧没有理解疑问句的方法,并不是没有用心学。
田宏杰分析,这位爸爸也许忘了,自己学了很多年的英文,已经习惯了语法,自然讲解起来觉得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只有二年级的小朋友,一是中文中没有类似的疑问句表达,二是抽象思维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这样的疑问句练习对他而言,真的很难。
如果父母眼中没有孩子的发展水平,一味地提要求,其实就是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了。在学英语这个例子里,孩子理解不了语法,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持之以恒地大量练习,慢慢地去理解语言背后的规律。而不是动辄打骂,甚至认为孩子只是单纯不用心不努力。
其次,眼中要有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一定有求必应,但要去了解。
田宏杰曾看到这样一个妈妈,愿意花费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给孩子买的玩具也都是价值不菲的正版商品。但有次出门,孩子哭着闹着要一个小商店里看起来就很劣质的小喇叭。
妈妈非常不理解,这个小喇叭声音刺耳,材料劣质。坚决不给孩子买,还跟孩子强调,我们要买有品位的东西。
田宏杰问妈妈,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想要那个小喇叭吗?妈妈说自己不知道,也不关心。换言之,妈妈心中只有自己的需求。
其实,田宏杰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去市场买菜时,孩子特别想要路边售卖的动物饼干。她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买,担心饼干吃起来不安全。
但是,孩子为什么忽然想要呢?难道真的是心血来潮,或者无理取闹吗?一问才知道,其实孩子的心思很简单。幼儿园里每天到下午的点心时间,谁当天表现好,老师就会发一块动物饼干。对孩子来说,这样一块饼干就是最想要的夸奖。
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他们的许多需求的决定权都在家长手中。家长想要避免专断,就要对孩子的需求有好奇心,去询问和倾听他们的想法,孩子的需求自有他们的道理。
即便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家长手里,了解孩子的需求后,告诉他们自己做决定的原因,也能够建立起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
其实,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这种方法仍然适用。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进入高中以后,自我管理能力已经逐渐形成,父母的管教在他们耳中也就成了唠叨。他们最需要的不是父母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是父母能够坐下来,听听自己的感受。
“还把他当孩子,还想给他方法,你们的关系只能变差。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当他想说的时候,你就听好奇地问,关心他的感受,不给一句建议,一个方法。
他是他世界的亲历者,自己知道事情的难处,如果你能简单地给方法就解决问题的话,孩子自己早就解决了。”
不管就会失控?
终极目的,应该正是为了不管
对于家长来说,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管教孩子除了是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还有就是担心孩子的自制力不够。因此,去加强自己对孩子的控制。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可以从情感行为控制两个维度来评估:
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或者说爱-不爱孩子;
其二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放任维度,对孩子有要求-没要求。
由此也划分了四种教养类型:有爱有要求的权威型父母,没爱有要求的专制型父母,有爱没要求的溺爱型父母,没爱也没要求的放任型父母
溺爱型父母就是许多人担心的,对孩子放任不管的类型之一。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完全没有底线,也不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知乎上曾有答主回答,四年级的孩子猛推自己怀有身孕的嫂子,只是为了看看是不是孕妇摔倒了就会流产。事后,孩子的奶奶反而埋怨答主不该教训自己的孙子。
但是,反其道而行之,什么都管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未必。
去年,14岁少年报警称父亲装监控侵犯自己隐私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父亲说,孩子总是会熬夜打游戏,怕他荒废学业才装了摄像头。孩子则认为,在监视之下,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没有了自由,到了令人窒息的底地步。
田宏杰认为,在管教这个问题上,父母并不是只有“管或不管”两个选择,而是从父母管教过渡到孩子自我管理的一个过程。“父母在前期管孩子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到最后不管,为了孩子之后能够独立,让孩子学会自己管自己。”
在田宏杰看来,适当的管教应该帮助孩子不断超越舒适区,发展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德国心理学家汤姆·森宁纳关于压力区域的理论正是如此:“舒适区“的学习者因为没有挑战,所以也没有在学习;“学习区”的学习者不断学习和成长;而“恐慌区“的学习者压力很大,学习受到阻碍。
比如学跆拳道的孩子,开始时候觉得特别有意思,穿上了新衣服,还有新奇的动作。可是五六次课后,开始被重复的训练消磨了兴致,不想再学了。
如果父母有求必应,听从孩子的意思,随意放弃,那么孩子就永远只能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徘徊。如果这时候父母能够推一把,让孩子突破自己的瓶颈,也许就会真的爱上跆拳道这项运动。
其实,不管父母的意图是怎样的,随着孩子年纪增长,都会进入自我管理的时期。而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就来自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法。
如果父母对孩子完全不管教,那么孩子极有可能就成长为一个我行我素,对他人没有同理性的人。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用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练琴练不好会觉得自己手笨,考试考不好就会觉得自己没用,甚至一到考试前夕就会过度担心,引起焦虑。
因此,帮助孩子突破舒适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他们培养起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回顾自己的成长生涯,田宏杰自己对于父母的控制也有着深刻的体会。
小时候,一到放寒假就光想着玩,直到妈妈要检查寒假作业,才会逼着自己在三天内写完作业。后来,她就想着在假期的前三天做完作业,然后放心地享受假期。但是没有妈妈检查作业的压力,这三天的任务不断成为了“明天再做”的任务,结果既没玩好,也没写好作业。
田宏杰感叹道,其实父母有时候看不到孩子的难。孩子自己也有压力,想做好事情,但可能没有自制力或毅力去完成。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比起全然不管,或是事无巨细地过度控制,家长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花几分钟帮助孩子梳理一下学习的难点,和生活中的难题,和他们一起制定一个可以执行下去的提升计划,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或许才是破除控制欲魔咒的最好办法。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500+篇优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