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文学巨匠去世了——
大江健三郎。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也是一位对中国十分友好的日本作家,曾得到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很多人评价他,像是「日本文坛的鲁迅」
莫言曾评价他:
「大江先生不是那种能够躲进小楼自得其乐的书生,他有一颗像鲁迅那样疾恶如仇的灵魂。」
他本人对此感到很高兴,因为鲁迅也是他的偶像。
大江健三郎的许多小说,都被搬上过银幕。
其中,最出名的一部当属1961年的《饲育》
导演是拍出了《战场上的快乐圣诞》《感官世界》的大岛渚
这部距今长达62年之久的电影,如今看来也毫不过时。
看过的人都会发现,这部影片的情节与姜文的《鬼子来了》非常相似。
可惜,两者的评分却相差了不少
抄袭?借鉴?
这个罪名可不小。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回顾下这部电影。
《饲育》
飼育
这是一部日本电影,但海报却是一个黑人。
正如很多网友说,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十分相像。
不过,它的故事从「鬼子来了」,变成了「黑人来了」。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日本偏远山村里。
这天,一架美国轰炸机坠落,跳伞逃脱的士兵被村民们抓获。
他是一个黑人。
他的出现引起了村民们的强烈好奇心。
有人递上吃剩的猫粮狗粮。
有人怀疑他会咬人。
还有人好奇他喜不喜欢女人。
在村民眼里,黑人士兵仿佛天外来客,不属于一个正常的人类。
正当村民不知如何处置黑人士兵时,村公所发来命令。
要求村民将黑人士兵「饲育」在村里,直到上面派人来接走他。
于是,照顾好黑人士兵成了村里最重要的责任。
黑人士兵之前中了陷阱,受了伤。
村民主动帮他疗伤,治好了腿。
为了让黑人士兵吃好,村民费尽心思照顾他。
不光拿出家里舍不得吃的米,甚至还送来现挤的新鲜羊奶。
生怕黑人士兵不吃,还自己先尝两口以证没下毒。
到后来,黑人士兵逐渐跟一群孩子打成一片。
村民不再将他一直关在小黑屋,而是把他偶尔放出来。
尽管语言不通,黑人士兵还是能跟村里的孩子们一同戏水玩闹。
看到这里,不难觉得本片跟《鬼子来了》有许多相似之处。
《饲育》里的黑人士兵,等同于《鬼子来了》中的日本兵。
抗日战争背景下,游击队将抓获的日本人交给村里人看守。
出于好奇,再加上语言不通,村民们战战兢兢,对日本人好生看养。
日子久了,还产生了跟对方结下深厚友谊的错觉。
只看这部分剧情,《饲育》跟《鬼子来了》重合度很高。
但如果看完全片在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二者完全不同。
相似的地方只在于采用了同样的故事模型——
「闯入者」
即陌生的闯入者,给原生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
但在故事走向和影响程度上,两部电影有着不同的走向。
《鬼子来了》以偏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表现得十分克制。
相较之下,《饲育》直白而辛辣。
它就像一个拿刀的人,杀了人,还把杀人过程和伤口给了详尽无比的大特写。
「饲育」黑人士兵的过程,暴露了闭塞山村中人的诸多问题。
村里人盲从村长,毫无主见
在处理黑人士兵这件事上,几乎所有人都遵照村长的要求。
然而村长,又堪称自私自利、自欺欺人的代表人物。
之所以答应看守黑人士兵,只是为了之后能换点赏赐。
同时,他又欺骗村里人说所有照顾黑人士兵的付出,之后政府会补偿。
他用一张张空头支票,换来村民们的信任,并将照顾黑人士兵的功劳据为己有。
适逢战时,又地处偏远,因而粮食短缺是村里的常态。
于是,互相偷窃的事常有发生。
大人们会让晚辈直接去别人地里偷地瓜。
一旦遇事,个个又是欺软怕硬,推脱责任
粮食丢了,就是女人和小孩的错。
有人失踪,就是黑人士兵的错。
政府的谎言和虚假的邻里情,让整个村子笼罩在一触即破的虚妄和平中。
远处的战火虽然蔓延不到这所山村。
但是战争的消耗却与他们息息相关。

随着时间推迟,上缴的粮食不断增多,眼看村里人生存的基本物资愈发匮乏。
矛盾的日益加深下,黑人士兵这个「闯入者」成了最佳的替罪羊。

生活变差、食物变少、今天热了、明天冷了……
一切都成了黑人士兵的错。

看似荒谬,但「黑人士兵就是万恶之源」的念头在村民之间不断滋长。
没消多久,村里人对黑人士兵的态度不复当初。
故事径直走上了一条疯狂之路。
《饲育》是大江健三郎的成名作。
由于童年时经历了二战、原子弹轰炸、日本投降、美军占领日本等,他自小在心底埋下了反战的种子。
他的作品大多以边远村庄为背景,特殊群体为主角,凸显对社会问题、人类命运和战争的思考。
他曾这么评价自己的作品:
「我的作品发端于我的个人生活,但我试图揭示问题。」
2006年,大江健三郎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大江对鲁迅的作品极其热爱,尤其对《孔乙己》印象深刻。
这也影响了他后来的写作风格。
「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换言之,在我思考文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鲁迅。」
大江健三郎在鲁迅博物馆
而执导电影《饲育》的导演大岛渚,同样也是鲁迅的迷弟。
从小说到电影,依然保留了原著那份对于人性的深刻批判。
村民们对黑人士兵态度的前后转变,既是展现愚昧无知、人性丑陋一面的过程,也是这个村子秩序崩坏的过程。
表面上看,饲育的对象是黑人士兵。
他从刚来时的狼狈、受伤、绝望,逐渐变得健康、乐观、友好。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村里人从原本的好奇友善,逐渐变得粗鄙可怖。
这时再看,就会发现真正「饲育」的,其实另有他人。
在电影里,村民们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黑人士兵身上。
某天有人莫名失踪,大人们也将其归责于黑人士兵。
而实际上,失踪的原因与那些大人离不开干系。
在村长的要求下,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说法。
唯独那些孩子,不愿意。
他们之前与黑人士兵接触过,也玩闹过,他们看到了黑人士兵身上的善良。
同时,他们也一并看到了大人们自欺欺人,上演的一场场闹剧。
而这一回,一个少年只想说实话,告诉大家真相。
大人们为了保全自己的颜面,维持自己的谎言,他们把少年绑了起来。
并且,他们还在众目睽睽之下,创造了新的谎言。
他们将矛盾和仇恨再度转移到黑人士兵身上。
带头的大人告诉少年「你想杀了他」
同时,村民们又强行抓起黑人士兵的手去打被绑起的少年。
尽管黑人士兵不情愿,还是被迫打得少年满脸血迹。
再看四周围观的孩子们,大家都无动于衷。
他们眼里充满了茫然和困惑。

不理解大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罪责都推到黑人身上。
在这般猛烈的群体谎言洗脑下,少年也开始变得混乱。
他拿起刀向黑人士兵砍去。
但,没料到的是。
在一片混乱的追逐中,一个无辜的孩子坠崖而死。
不用多想。
这份死亡之罪,无疑又会加之到黑人士兵头上。
在村长的煽动下,村民们长久以来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
一切都是黑人士兵的罪过。
所以想要村子好,必须杀了黑人士兵。
这样的状况,无疑是在折射二战时期的日本社会现状。
偏僻山林里的村子,是日本社会的缩影。
鄙陋无知的村民,指代当时被军国主义洗脑的人们。
他们对战争和权力充满着虚妄的幻想,认为日本没赢战争就不会结束。
为了维持这样的秩序,他们将所有矛盾全部转移到「敌人」身上。
而这所谓的「敌人」,不过是他们为了掩藏自己罪行的靶子而已。
他们挑起民众的仇恨,煽动民众的怒火,让民众成为冲在前面杀敌的士兵。
但是民众并不知道,这场被煽动起来的战争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对外亮刃的同时,也让矛头指向了无辜的弱者。
而后者,则是战争中最大的牺牲品。
村长不会不知这其中的利害,但他知道愚昧无知的村民们看不懂。
所以他利用的就是村民们的无知。
饲育黑人士兵的过程,亦是饲育村民的过程。
而在这饲育过程中不断滋长的,恰是人性中最黑暗、丑陋的「恶」。
《饲育》试图反映的社会问题,不言而喻。
大人们无法接受战败的事实,反而继续沉浸在为杀害黑人士兵而编造的谎言里。
他们继续带着那份虚妄的自信,在火堆旁载歌载舞。
孩子们依然看不懂大人们的自欺欺人。
跟着大人一同埋葬了黑人士兵,望着远处的大人,眼中充满困惑和不解。
「终于可以回归平静了,大家都满意了
我们准备劳动感恩节吧」
这时候,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浮现。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日后的这些孩子是否就会变成那样的大人呢?
这个不忍细想的结局,成了电影留给观众的最后思考。
《饲育》带有着浓烈的「反战」意味。
除了依靠本就出色的原著,还有导演大岛渚的加成。
大岛渚作为战争亲历者,以及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总能给我们带来极致的视角。
反战的思想内核,也在他的很多电影中都有所展现。
比如《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用战争中的爱情与人性,让东西方价值观发生猛烈冲突。
又比如《少年》
用青少年的残酷青春,凸显军国主义思想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对日本社会的荼毒。
到了《饲育》。
没有对战争的直白描写,更几乎没有日本军人的直接出现。
所发生的一切,也只局限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
离得最近的战场,只有可远望而不可及的东京。
战争,只活在台词里。
但依然让我们觉得,这个主题贯穿电影始末。
战争的胜利与否,根本不会影响山村生活。
但是所有人却将它视作最重要且最有尊严的事。
而除了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另一个主题则是「歧视」。
日本电影史学家四方田犬彦在《大岛渚与日本》中这么写道:
「《饲育》是大岛渚把贱斥的他者作为主题的第一部片子,很有里程碑意义。」
这样的评价与《饲育》原著的创作背景不谋而合。
《饲育》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的日本还沉浸在二战后民族主义的思潮中。
歧视,也是当时普遍存在却又从未被重视的客观问题。
「我可不想被一个摸过黑鬼的人照顾」
不仅是对国外的民族、种族,日本的「歧视」问题还有着长久的历史内涵。
就像贱民歧视,几乎和日本天皇制度相伴而生。
其中存在时间最久的,就是对阿伊努族(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早期住民,皮肤较黑,毛发浓长)的歧视。
阿伊努族
直到今天,歧视问题依然在全球各地普遍存在。
人们对于和自己外形、语言、文化相差较大的他者,往往有着天然的抗拒和歧视。
这才有了电影中村民们对黑人士兵的一系列出格行为。
或是不把他当作人,给他吃糟糠之食。
又或是好奇他的生理,骗来寡妇跟他共处一室。
男人们就跟看猴把戏一样躲在窗外围观。
对这些村民而言,肯定不知道什么叫「种族歧视」。
这些十分挑衅且具侮辱性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对外来者的好奇心作祟。
殊不知,这其实已经是将「对他者的贱斥」刻入骨髓的表现。
闭塞的山村、落后的教育、独断的村长、盲目的眼界。
正是他们长久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变成了最终这般无知且粗鄙的模样。
不少人认为《饲育》比《鬼子来了》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饲育》里的村民,最终让自己浇灌出的恶之花彻底绽放。
他们是真的动了刀子杀了人
落后粗鄙的性子下,让他们彻底暴露出最残酷的人性一面。
而这样的残酷,更让人感到深深的刺痛。
即便过去62年,重温这部黑白电影《饲育》依然不过时。
强烈的批判性和对社会的尖锐讽刺,在今天,也鲜有类似的电影可以与之比拟。
因此对于这样的电影,我们更应该珍惜。
不断审视历史并思考,也是和平年代落在每个人肩上的重任。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