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如实记录下叽呱作响的孩子话和俏皮事算是文学吗?这样的私人家庭记录对别人会有意义吗?别人会感兴趣吗?
直到在读陈小齐这本像砖头一般的小书《又又和双双》时,我一次又一次忍不住把书里的片段读给家里五岁多的小朋友听,我们笑得很大声,仿佛又又和双双就是邻居家认识的小孩,书里那些没头脑的幼稚话,那些无厘头的笑话,是别人家的鸡零狗碎,又好像发生在我们家一般。
一个自顾自忙活的家庭,两个自顾自长大的孩子,《又又和双双》这本书里,是陈小齐8年时间里积累下来的十几万字的朋友圈记录,在鸡飞狗跳、状况百出的日常点滴里,又又是哥哥,双双是弟弟,而妈妈不只是妈妈,也是自己。
陈小齐
陈小齐是独立出版人,同时也是一位译者,如果将范围划定至童书领域,经她出版译介的阅读工具书《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引发了大大小小的讨论,此外她还是法国绘本大师杜莱系列作品的策划人,由她策划的大型游戏书《地板书》系列还收获了2014年的“桂冠童书奖”。
最近,借着《又又和双双》出版的时机,我们也和小齐一起聊了聊这些日常记录背后的故事,以及成为母亲的体验。
如果你想从小齐的口中听到她大谈“教育经”,那应该会大失所望,但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尝试思考一下:如何让小孩当小孩,正如她在《又又和双双》的后记中写的那样:
“太用力的教育本质上是自恋。孩子不是工具,不是道具,不是模具,不是教具,不是学习用具,不是塑料玩具,不用来定义成功,不用来胜过他人,不用来拯救家庭,不用来拯救世界,更不能用来证明某种高级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总之孩子就是孩子就是孩子而不是其他。一个孩子被生下来只有一个正当用途——当小孩。”
成为妈妈

我之前一直不愿意生小孩,后来是我闺蜜先怀孕了,生出了一个小孩,我一看好像生个小孩也不错,就决定我们也要来一个,然后就生了一个很好带的天使宝宝,很省事,然后就说我们再来一个,既然这么好了,有便宜就得占,然后又生一个。没想到第二个生出来晚上一直不睡觉,很折腾。

我记得很清楚,生完小孩之后,醒来睁眼看到有个小孩在哭,然后我要想一下,这是我的崽,我生了个崽出来,有时会忘了自己是一个妈妈,但有时也会忽然想起来自己是个妈妈,就是这种感觉。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可能因为我一直没有充分成长。
我的童年是那种很无趣的,没什么见识,也没什么社交,很自卑,活得很混沌,也没有青春期爆发、叛逆的这种情况,可能心智一直就没有太跟上,有了小孩之后会觉得这种沉闷被打破了,会看见很多新鲜的东西,也确实会对一些大的命题有一些新的思考,整个人生会有一种重来的感觉。
又又忽然心生感叹:“啊,面条是我的最爱!”

双双不甘示弱也抒情一把:“鸡蛋就是我的最爱。”

接下来就是爸爸跟风:“你们的妈妈就是我的最爱!”
又又顿时吓了一跳:“爸爸!难道......你想要把妈妈吃掉?”
双双也吓呆了:“爸爸你不要把我妈妈吃掉!”
摘自《又又和双双》
我一般在家不拿架子,比如说我这次在医院住院,做针灸身上扎了30多针,然后跟孩子说妈妈现在被扎成刺猬了,可能也会跟他们抱怨晚上睡觉很疼,他们就会问:是因为刺扎得你疼吗?你现在还只能躺着吗?你现在能坐了吗?能站起来了吗?能走吗?慢慢就能倒立了吗?很天马行空,再到后面会问妈妈你能前滚翻后滚翻了吗?
如果介意的妈妈可能就会说你们怎么这样,其实我也介意,我会说你们对妈妈太没有礼貌了,但是他们不拿我当回事儿,他们在那儿笑。
《又又和双双》内页
我们家的氛围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发过脾气,生气了就发脾气,然后气过了就过了。我们家里人好像不太讲道理,比如说发完脾气之后还让我们反省,这个事情我们做不出来。
我们发完脾气也没有什么内疚感,可能还会理直气壮,比如我心情不好,或者是你碍着我了,或者是我受不了了,我就要发个脾气。
妖怪,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比如说小孩在家说脏话,然后我们会告诉他很多人不喜欢听脏话,你在外面说脏话,很多人会很不爽、不高兴,就把这个告诉他,我们也不告诉他好还是不好。
我在书的后记里面有写,“太用力的教育本质上是自恋。”如果一个人他在教育上花了太多力气,用太多时间精力盯着去教育另外一个人,这个东西肯定不是教育,它本质上就是自恋。
“妈妈我摔跤了!”

“我摔碎了!“

“修都修不好了!”

“没有又又了!“

“妈妈你再去买一个又又吧!“
摘自《又又和双双》
不过,有一个事情其实是很触动我的。那时候又又还非常小,我可能抱他的时候没抱住,把他摔了,他就嗷嗷叫,总之是伤害到他了。然后他是这么跟爸爸告状的,“这么好的一个妈妈干了这么坏的一件事儿!”
他不会觉得你是一个坏妈妈,就算你伤害到了他,弄得他嗷嗷疼。这件事当时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就在想,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真的是纯天然无条件的。
一个自顾自忙活的家庭,
两个自顾自长大的孩子
我之前是完全不做家务,非常懒,同时又是笨手笨脚的一个人,因为从小的生长环境很单调,家里面也不让做家务,完全是埋头读书的那种小孩。在真正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人还是很钝的,我的家务能力撑不起来这个家。
但是在怀孕、生小孩的那段时间,我在淘宝上看生小孩需要买哪些东西,看了很多产品的外文说明,它会告诉你小孩在每个阶段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指导,非常清楚明了。
这些东西帮我省掉了很多力,我发现完全可以用现代科学的带孩子的这套方式,可以利用各种辅助工具来安排好家务劳动,我用的得心应手,大量节约了我们家的人力。
陈小齐之前开设的「家务懒人大法」线上课程
在这个家庭里面,我们把人看得很重,能够工具替代的工作,我们都用工具来辅助我们。我们没有请钟点工,没有请保姆,完全由自己来掌控这个家庭,沉浸在家庭生活里面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这种状态就比较投入。
饼干店可以提供饼干,但不能提供一堆让孩子咯咯发笑的、写着“妈妈把爸爸揍一顿”的小饼干。
蛋糕房可以提供蛋糕,但不能提供一个吃完两个轮子还能接着再换两个轮子的小汽车蛋糕。
但其实我们在家务上实际花的时间并不多。比如洗衣服,我们四个人是各洗各的,把家务活分担了,自己负担自己的部分,每个人都觉得挺公平。
小孩很小的时候就生活自理,双双三岁时就可以自己洗澡(洗头需要我们来帮一下忙),他从衣柜里面拿出要穿的衣服,自己放洗澡水,脱掉衣服,踩着增高凳,跳到浴缸里面,洗完包上浴巾把自己擦干,穿上睡衣,再把脏衣服扔进脏衣篓。
等脏衣篓满了,他自己就拖着去洗衣房洗衣服,因为烘干机太高他够不着,我需要去帮他烘一下衣服,烘完了就可以喊“双双你的衣服烘好了”,他就把衣服再拿回房间,再一件一件挂好入柜。
摘自《又又和双双》
我们在养育孩子上面算是花最小的力气来带他们,基本都是自理的,包括晚上睡觉之前刷牙洗脸,都是到了时间自己去干这个事儿,晚餐后的时间非常有规律,我们要求8点上床,8点半睡觉,一直都是这么来做。
今天洗澡的时候,又又忽然宣布他的惊人发现:

“原来我的腿是连接在我屁股上的!哈哈!哈哈哈哈!”
摘自《又又和双双》
早起也很少有赖床的情况,除非是不舒服生病了。搬家之前的那套房子,我老公给窗帘弄了一个光敏装置,早晨光线达到一定强度,窗帘就自动打开了,自然光就会唤醒他们,进入到自然醒的状态。
我老公比较擅长这种智能家居,家里面所有的窗帘、灯、空调都是智控的,小孩躺在床上可以控制他房间里面的各种东西,这种房间里面的东西都听他指挥的感觉,对于他们来说不光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一个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的心理空间。所以他们俩的生活主要是靠他们自己。
长针指到几,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我们比较庆幸的是,搭建这一切基本上就是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比较早,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像一个已经被宠坏的小孩,你要求他什么东西都自己干,他肯定不会愿意干。

两个以上小孩的家庭,
重要的是要做到公平

一开始怀又又的时候,我们全力以赴,把这个孩子看得非常珍贵,恨不能给他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全家围着他转。
但有了双双之后,这种心态忽然就不一样了,一下子会觉得小孩没有那么金贵,那种平常心咣一下就冒出来,家庭气氛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又又、双双和妈妈
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小孩的家庭,首先就是要做到公平,但并不是像食物对半分这种绝对公平,重要的是他们心理感受上的公平,两个孩子都觉得公平,这才叫公平。
在同一个家庭里面长大的小孩,天然会互补。
在我们家,权力更多分配给哥哥,“哥哥说了算”,因为哥哥能力也更强。大的去迁就小的,对他来说是一种迁就和付出,如果你赋予他相应的权力,让他感觉权力和责任相匹配,他才能够在心理上感觉到公平。
对小的来说,他天然就愿意听大的,愿意跟大的玩,对他来说他没有什么需要忍让和付出的,他跟大的玩,在能力上他就去模仿大的,心理上的获得也很多。所以哥哥说了算,看起来不公平,但是其实是公平的。
摘自《又又和双双》
我觉得李峥嵘(《北京晚报》编辑)给这本书写序言,有一个地方写得特别好:在这本书里,当哥哥的没有被强制,没有快速成长为一个小大人,而是依然被尊重和保持孩童之心。
“我的嘴好痒。”

今天的午餐桌上,双双说。

“我的嘴巴里好像有东西在爆炸。”
今天的晚餐桌上,又又说。

他俩试图形容的这种味道叫——“麻”。
摘自《又又和双双》
其实我们只要信任孩子,大的是不会欺负小的,小孩之间会达成一个天然的平衡,如果没有大人插手的话,两个小孩会是很好的关系,也会自己去调节。反而大人去偏帮其中一个,两个小孩不能自己达成平衡,他们会在心理距离上把对方推得更远,充满怨恨,然后又不愿意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
感受真实的生活,
是比阅读更重要的事儿
我记得又又小的时候,我还特别有热情,从小就给他讲故事,带着他读绘本,那个时候我做童书,包括一些国外的绘本,需要拿小孩测试,我就让他帮我审读,直接口头翻译给他,然后看他的反应。那个时候我跟又又的绘本互动比较多。
陈小齐策划翻译的杜莱作品《哈!永远永远不要搞错!》
但是双双小时候的绘本阅读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可能我整个人就不在那种劲上。但是我们也没有太在意这些,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阅读,阅读只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会花更多时间去带他们真实地生活,比如说带他们出去旅行,或者我们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段路程,就是早晚接送上下学绕到后海边的那一段路,每天花半个小时送过去,然后再花半个小时接回来,那一段路风景特别好。
第一次淋雨,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后海边真的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在后海你都不会觉得稀奇古怪,会觉得真真切切的生活发生在后海边上。比如:
每天早上那里都有一个和尚,路边的人会跟他打招呼,和尚就会对你说阿弥陀佛;
树上挂着禁止游泳的牌子,牌子底下就有人在那儿游泳;
禁止钓鱼的标志旁边就有人在钓鱼;
大冬天有人穿着大裤衩往水里面跳,游得身上红通通的,拍拍打打;
到了夏天,几个老头光着身子穿一个裤衩坐在后海边吹拉弹唱,弹中阮;
一年四季路边都有下棋的,锻炼身体的,隔着后海两边喊来喊去的,吊嗓子的;
......
有时候会觉得这种真实,会真实到显得不真实。
现在很多人住在楼房里面,是不会跟陌生人说话的。但是在后海边上,双双叼个糖葫芦走在路上,会有人认识不认识的人跟他搭话,“在吃糖葫芦呢”,那种闲着没事儿的人特别多。
这种生活的体验我们会觉得很重要,跟我们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一样,甚至比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还要重要。
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后海四季分明,生活在这儿跟游客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知道在这儿买一瓶矿泉水是三块钱,只需要拐一个弯拐到那个地方去买就是两块钱,糖葫芦应该什么时候卖什么价,小孩也非常清楚,这里一年四季产生一点点细微的变化,小孩就会感受得很深。
不管是又又小时候也好,还是现在的双双也好,他们每天经过后海都要看人家鸭子出来上班没有,还给那些鸭子取名字,就表示这是我们认识的鸭子,我们在后海边花了很多时间讨论鸭子。
鲨鱼舞,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在胡同里面,我们放学路上会看到双双的同学坐在路边一把椅子上,身上搭一块白布,胡同里的大爷在给他剪头发,两块钱,双双同学坐在那儿还跟我们打招呼,这种时候就会觉得很充足,非常真实,会觉得你们这一家人在这个地方就是扎根的。
这其实也是生命里面的一种丰富,小孩可能甚至说不出来,但是这种很直观的靠感官去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直接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但是能够让他感觉这个世界还不错,我觉得这是比阅读更重要的事儿。

关于《又又和双双》

我从2013年开始用朋友圈,第一条就是记录小孩的,又又才两岁。当时微信上的朋友其实并不多,大概两位数,都是生活中的家人、邻居和一些朋友,完全是亲友关系。
当时的记录很简单,主要还是发照片,让亲友们看见,因为我们当时住得非常偏远,在北京六环外,长期偏远的生活让我们跟过去的关系有一些脱节,但是发朋友圈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生活始终在更新,在情感联结上始终还在一起。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17年,我们从六环外搬到了二环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又赶上我们的《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出版,要做宣传,加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跟我们的书以及阅读领域相关的人,有些是专家,有些是阅读推广人,有些是图书爱好者,还有一些当时我做社群去讲课的时候加我的读者,朋友圈一下子就“膨胀”了。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封面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的记录也越来越密集,有的时候可能一天会发很多条,篇幅也越来越长。因为孩子越来越大,他的一些言行,以及前后的延续性和关联性,就好像电视剧一样一集一集地放。
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感觉到有一些陌生人在我的朋友圈里面点赞、评论,从最开始很亲密的圈层扩展到了一些没有见过的朋友,他们会因为这些记录,对我的生活会有所了解,会有见证小朋友成长的感觉,相当于是增强了社交属性。
再后来我又做了一些童书,包括法国童书大师杜莱的系列,微信加了更多的人,现在能够阅读到我朋友圈的人,数量可能达到了四位数。
我们搬家搬到了一个新地方,我在朋友圈的这些记录让我们很快融入了这个社区,走在路上邻居会认识我和我的小孩,会跟我们打招呼,这种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很快。
摘自《又又和双双》
能够坚持记录8年,可能是因为我日常的生活有点无聊, 但小孩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触动你的地方,让你感觉到新鲜的地方,很多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当他这样说那样做的时候,你第一时间会想要把它记录下来,这种记录需要及时性,当时马上就得记,否则就忘了,或者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第二,你得有时间。我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家,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几乎没有跟他们分开过,每天大家生活在一起,时间是很充足的。
第三,我记录孩子的过程,可能会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能做到尽量客观。也会有妈妈记录小孩这么说那么做,除了记录之外,可能会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让我感动坏了”,“孩子真懂事”之类的话。
我的记录纯粹是把两个小孩真实地记录下来,有时他们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比如对老人来说可能都会有些忌讳:为什么我们小区电梯没有4层,因为4就是死,不吉利。或者一些看起来不礼貌的,或者有冒犯的地方,我们不会去劝阻他该怎么说,但是我会把它记录下来,不会去修改它。
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这个过程里我没有给自己打鸡血,这种记录完全是随心所欲,这段时间特别想写,我就哗哗哗可以记录很多,那段时间忙或者是心情不好或者是不想写,我可以很长时间停在那儿。
但记录本身会有一种驱动力,对做妈妈的人来说,记录自己的小孩,真的会有那种永不停止的动力,这种驱动力会驱使你不断去写,因为它本身就特别好玩,首先是愉悦自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然后就对这个事情很积极。而且我一直都没有那种时间紧张的时候,心态上也比较悠闲,因为之前很长时间我们一直住在北京的乡下,时间过得很慢。
梦话,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又又和双双》书名的英文翻译为Shapes of Time(时间的形状),其实很多东西在世界上是有自己的形状的,比如苹果有苹果的形状,香蕉有香蕉的形状,一座房子有一座房子的形状,但是比如水和时间,是你没有办法去称量,也没有办法去计数,也没有办法去确定形状的。
像是时间和情感,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没有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它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你看不到它的形状,你甚至都看不到它的长短。
但是当你处在那个时间段或者是在情感中间,你有了自己的投入,发生了这些事情,时间也能撑出来形状,你的情感也能撑出来形状。当你有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能够跟你之间发生一些事情,你们的情感就会撑出来形状,这个时间没有白白过去,它呈现出来的形状其实就是你记录下来的样子。
现在又又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双双看了一半,他们自己看就咯咯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这样的。如果不看这本书的话,他们会想不起来,很多事情发生了,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这本书出版以后,我们也有一些朋友把书给小孩看,我感觉好像看到这本书的小孩都还挺喜欢的,得到的阅读反馈小孩都特别高兴。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家小孩读到一半,就说要去找又又和双双玩,下午直接就走,他妈妈就带着他来到我们家玩。
我有的时候觉得这个书应该就是给小孩看的,可能甚至有一些大人都不一定能看得懂,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多大人不一定能真正看明白这个书在写什么。
小时候,图片来源:《又又和双双》
最开始我说要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我先生其实一直都不太乐意,挺犹豫的,主要也是觉得这个东西记录的是我们自己家的小孩,好像没有出版价值。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做出版的,然后也不想坑了朋友。
做这本书的是乐府文化的涂涂,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后来书出版之后,我们自己好像也觉得,当你的记录足够真实,没有掺水,或者是没有把自己的那种意图放进去的话,只要足够真实,它呈现的可能就不只是两个小孩,它可能呈现的是所有小孩,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好像这个书还有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价值。
涂涂愿意出这个书对我们家庭来说是个很好的纪念物,最重要的还是对家庭情感的留恋。
📖
长按上方二维码购买本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