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356字 | 阅读需11分钟
“赵章成同志的迫击炮,简直是一门艺术。”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许多为国家出生入死、带领过千军万马的将军,都获得了应有的荣誉。然而在这些将军之中,却有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叫赵章成,没带过兵、不懂指挥战斗,甚至没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
那么赵章成是靠什么,为我们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炮技。
为了吃上饱饭去当兵
1905年,赵章成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在那个发生着深刻历史变革的年代,绝大多数人都很贫穷,日子过得也很不安稳,不是这边革命了,就是那边起义了,还得防备山林里盘踞的土匪。
穷则思变,慢慢长大的赵章成,再也不想过这食不果腹的日子了,他思来想去,觉得去当兵应该是最好的选择。1927年,赵章成抱着“吃饱饭”这个朴素的愿望,离开家乡,向省城走去,他要找部队,他要当兵。
赵章成无疑是幸运的,当他赶到省城时,冯玉祥的西北军正在招兵。由于做多了农活,赵章成不但长得结实,而且手臂有力,随后就和其他人一起被领到了城外的一个军营里。
就这样赵章成顺利进入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的一员。进入部队以后,军官们就开始了对新兵的训练。迫击炮也是新兵们训练的内容之一。这是一种很有杀伤力的武器,但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实地演练,还涉及到很多的理论知识。
因为迫击炮属于曲线炮,所以弹道的轨迹、风速、装药量、炮体维护之类的专业知识,还有地理方面的水平高低等,这些战地选择的知识,都需要学习。然而这些对没有上过学的赵章成来说,简直就是天书。
可到了实战演习,第一次摸炮弹,也没有理论支撑赵章成,竟然就靠着在农村田地里,用小石头砸野鸡、兔子的瞄准经验,成功地击中目标。这不但使全体新兵欢呼,连训练的军官都赞不绝口,很快他就被调入了炮兵营,成了一名迫击炮手。从此,他与迫击炮结下了不解之缘......
强渡大渡河,三炮定乾坤
1931年,赵章成所在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在宁都宣布起义,改编成了红军第五军团。第三次反围剿结束时,红一军团将两个炮兵连和一个工兵连组成了炮工营,赵章成被任命为营长。
1935年,是非常艰苦的一年,这一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开启了长征之路。除了耳熟能详的爬雪山、过草地,还有一件事是长征途中不能被忽略的,这件事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那就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战斗——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渡过金沙江后,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中,准备继续北上,经过大渡河进入四川西北。大渡河是岷江的第一大支流,河面宽、水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太平天国时期的石达开就曾在此地全军覆没。
5月24日晚,红军消灭了一股守敌,占领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其实此时,红军的处境非常艰难,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敌情重重、危机四伏,天险——大渡河,使得红军又多了几分危难。
如此强大的压力,并没有压倒这支身经百战的部队。红军高级将领们临危不惧,紧急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针。
第二天,刘伯承和聂荣臻两位首长亲自下渡河的命令。
当时,过河运载工具只有一条小木船。第一船过河的就是“十七勇士”,在战友们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勇士们一边强渡,一边和对岸的敌军作战,终于在枪林弹雨中冲上了对岸。可是第二船却没那么顺利,当船行到河中间时,却不幸中弹漏水,还有敌军猛烈的火力压制,造成短暂混乱,船只就偏离了方向,顺着湍急的河水顺流而下,一时难以靠近对岸。
这样的局面就造成了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来第二船的战士随水而飘、性命不保;二来第一船的“十七勇士”虽已登岸,但却被敌人的强大火力阻止在滩头,寸步难行,若等不到支援,性命也岌岌可危。这种危局如果不及时挽回,红军将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此时的任何举动都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指挥战斗的团长杨得志急令赵章成开炮支援。
没有炮架,赵章成只能用左手托起炮身;没有瞄准器,就全凭手和经验。而且仅仅只有三发炮弹,不可能试射也不允许浪费的严苛条件下,要摧毁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并给敌人造成威慑,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
但是艺高人胆大,赵章成不慌不忙地开始准备。只见他单腿跪地、左手托炮、拇指比划,几个动作行云流水,紧接着炮弹就在大渡河的上方,划出了一条绚丽的弧线,精准的落在了敌军的火力点。第二发、第三发接踵而至,分别落在敌军部队中间和碉堡前面。三发炮弹在赵章成手里,像长了眼睛似的,全部准确无误的命中目标。
在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赵章成这三炮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正是这三炮,使得“十七勇士”借此机会夺占了工事,也为第二船支援部队靠岸赢得了时间。同时,还对没有重武器装备的川军,产生了极大的威慑,他们因惧怕炮击而开始退逃。敌军防线彻底崩溃,赵章成一战封神!
因地制宜——辣椒面炮弹
赵章成不仅仅只是射炮技术精湛,还喜欢深入思考、想办法解决难题。我们再来看看这位“神炮手”是如何在那么不利的情况下,巧妙构思,智取据点。
这场战斗发生在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正处于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赵章成所在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负责拿下日寇盘踞在辽县附近的管头、石匣两个据点。
管头据点的位置选择很精妙,便于隐蔽、易守难攻。况且敌人火力凶猛,红军一连打了三天,也没有伤到对方几分。强攻无望,那就智取。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赵章成想到一个好办法:子弹炮火既然打不进据点,那就逼敌人自己走出来。
怎么逼?赵章成胸有成竹。他和通讯员纪万明一起动手,先把炮弹内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填上辣椒面,再装上引信,这样简单的操作后,就造出了让敌人丧失战斗力的辣椒面炮弹,一共配制了20发左右这样的炮弹。
当红军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为了提高提高射击速度,赵章成把火炮阵地设置在距敌150米处。开始射击时,还是用普通的炮弹,敌人的工事一如既往地坚强,不过就在敌人像往常一样轻视的时候,赵章成下令放装有辣椒面的炮弹。
就这样,一枚枚辣椒炮弹被精准地打进了据点内。炮弹爆炸后,辣椒粉混着烟尘四处弥漫,敌人被辣得眼泪鼻涕直流,也分辨不出是什么状况,只想逃离那个恐怖的地方。
趁着这混乱的时机,红军战士们一拥而上,发起冲锋,很快就占领了这个难啃的据点,敌人被尽数歼灭和俘虏。俘虏们在战后还念叨着,八路军竟然用上了“毒气弹”,而战士们只是哈哈大笑,赵章成和他的辣椒弹,一时间在部队里到处传扬。
成开国少将,炮兵副司令
建国后,赵章成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第三训练基地司令员、炮兵14师师长。1954年,赴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1955年,赵章成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章成是我军炮兵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不仅炮技一流,还多次对迫击炮进行改进,大大增加了迫击炮的威力。后来连林彪都不禁感叹:“赵章成同志的迫击炮,简直是一门艺术。”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创出“单手放炮”的绝技。这个绝技早在1964年就被拍成军事教学片,在全军放映学习。直至今日,全世界仍只有中国炮兵会用这项技能。
1969年11月,一代炮神赵章成病逝于北京,他的骨灰被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和朱德等老一辈革命首长共处一堂,其待遇远远超过了开国少将。而更加醒目的,是摆在他灵前的两架迫击炮,其昂扬的姿态时刻提醒着我们,“炮神”赵章成当年有多么光彩夺目。

媒体来源:鼠博士聊文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碧蹄馆之役——辽东铁骑巅峰战力
在吃猪脚这件事上,黑老大高启强只能算个弟弟!
鲁肃——堪比诸葛亮的战略大师
黄鹤楼上北望中原,岳飞写下另一首《满江红》
韩国为什么要抄中国地名?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