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来了
万物复苏

华师毕业生们的焦虑
也伴随着缀满枝头的花朵
肆意复苏了
不知焦虑谁裁出
毕业论文似剪刀
什么时候才能写完毕业论文
然后尽情感受春的浪漫呢
  毕业论文 VS 美美赏春  

有人在赏景,有人在写毕业论文;有人在踏青,有人在写毕业论文;有人在恋爱,有人还在写毕业论文……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再好看的花苞、再晴朗的春日,都无法拯救一颗被毕业论文折磨的心和一个在图书馆的合格毕业生。
毕业生绝对没有在开小差!都是花在恃美行凶。
家里的月季开了,对面的那片海闪着粼光,春天在家的摸鱼时光,这不比写论文有趣多了?
真想下一秒就潜入春天的余晖中,但现在的我是在赶路回去写论文啊。
毕业论文,你欠我的完美春天用什么还?
“导师催我确定选题了”
“要交开题报告了”
心里很慌但脑子一片空白
在拖延症的路上
论文人永远敢为人先
  毕业论文 VS 拖延症晚期  
最初的最初,你打开电脑,信誓旦旦地打下论文的题目,以为自己会醉心学术,认真写论文。但谁都不知道,接下来的一个月,你都没有打开过word。
总想着时间尚早,日子还长,不必急于一时。当你心安理得地说着:“做完xx事再写论文吧。”
殊不知,命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每一碗云吞的价格。今天吃的每个云吞都会变成明天你赶论文ddl时流的血和泪。
虽然过年时一天炫三斤沙糖桔的时光已经回不去了。但,我能炫其他呀。
“早C晚A”,论文人坚决贯彻到底。
关于写论文这件事,有的同学已经完全失去自制力了……
当然
即便你成功确定选题
有惊无险地交了开题报告
在撰写论文时
还有更多让你血压上升的事情
  毕业论文 VS 破防时刻  
当你文思泉涌而洋洋洒洒写了大半天正暗自得意之时,晚饭回来却“惊喜”的发现自己没有保存文档……这样的破防瞬间,愿不会再有人受到相同伤害。
好不容易憋出论文,他们总是心惊胆战地点开导师的批注……

你:老师,我哭了
导师:我也哭了
“横七竖八”的各个段落,首行末行永远差半个字符,论文封面的下划线永远对不齐,页眉页脚总是不对应……
面对论文抓耳挠腮,面对计算机也一窍不通。
朋友圈,就是论文人的血泪史。
朋友圈的字数,可能比那天更新的论文字数更多。
水资源是守恒的。既然水不在生活用水管道里,那么水去哪了呢?
懂的人自然懂。
但论文人就会因此轻易放弃吗
不,高水平“划水”运动员从不服输
苦中作乐是最后的倔强
  毕业论文 VS 苦中作乐  
为写论文专门查了一天文献,自己却实在说服不了自己,最后不得不整个部分推倒重来。
出了图书馆,在路旁偶然看到可可爱爱的小猫咪,便能治愈自己的一天,然后重拾信心继续下去。
我不想写论文只会发表情包,但是学术大佬说不想写论文却……一不小心就发表了一篇北大核心的论文。看来我的优点是言行一致。
关于致谢写什么,有的人还没写完论文就已经想好了。
请欣赏中长篇小说——《那些年 我不得不说的故事》。
没有人能阻挡搞笑人在致谢部分玩梗。
“时光荏苒,四年大学生活就要结束,文至落笔,我真的会谢。
写论文,还是需要有点“高情商”在的。

这什么时候出书,我第一个买。
当有的同学
还在“新手教程”苦苦挣扎时
有的同学直接buff加满
carry全场
  毕业论文 VS 小小确幸  
综述不会写?妈妈来帮你!
这位同学的妈妈是高中政治老师,在38岁的时候从文科跨理科,考取了心理学硕士。 “妈妈一直是我为之努力的榜样(❁´ω`❁)”

做论文也是一种“投资”

感谢每位赞助我梦想的“全民制作人”!
敲下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句号,不仅是对自己大学时期的一个交代,也是完成了爷爷的一个心愿。
论文到底该怎么写
为了少走弯路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循循善诱 谆谆教导
“具备探究精神,不要畏难”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秀湘认为,写好论文首先要掌握论文撰写的格式。他认为大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可以锻炼自己的学术表达能力和掌握规范的撰写论文格式。阅读一些高质量的期刊杂志也是积累论文撰写规范经验的途径之一。从数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刘秀湘觉得学生必须具备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一些学生的学习思维仍停留在高中阶段,擅长解题应试,不会去探究,这并不利于学生写好论文。”
刘秀湘希望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上不要畏难,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思考,为今后论文选题的探究夯实基础。例如,数学专业有些课程,教材上后面的一些章节课堂上不讲,但是在写毕业论文时可能需要用到,这个时候就需要独立去自学和研究这些内容。
“大量阅读论文与书籍”
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邓慧尤为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本专业学生确定选题后,她会要求他们阅读大量论文与书籍,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内部逻辑关系。其次,“兴趣”也必不可少。在专业允许范围内,毕业生们应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论文主题,只有有了兴趣才能用心去研究。
要提升论文写作技巧,多读多看他人的学术论文不可忽视。邓慧认为在学习别人优秀论文的同时,不仅要做好笔记,把重要的观点记录下来,还要注意专业学术论文的语言要求,有意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邓慧还分享了许多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让其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位同学的论文做了充分的准备,结果她论文中的观点在答辩前被立法机关通过新的立法明确了,该同学后来加班加点重新修订自己的论文。”因此她提出,论文写作应当具有一定前瞻性。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文学院林英老师对毕业论文的理解是:用大学四年所学,去尝试解答自己感兴趣、有疑惑的专业问题。针对无从定下选题的学生,林英老师会提供几个方向,任学生选择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在问题导向下,学生搭建初稿框架,用理论框架支撑论点,避免出现论文落点宽泛、行文复沓的问题。
虽有选题,但部分学生因为惮于不完美而迟迟不敢下笔。“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初稿不够理想可以修改,但“先写”是最优选,拖延会叠加压力,导致成稿不可控。遇到困难时,克服畏难情绪,及时与导师交流。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往往能迅速找到方法突破难题,比独自苦恼更高效。林英表示,“面谈>电话>短信”,书面交流能得到导师的迅速回复,而面谈能帮助学生迅速明晰指导意见。
完成论文撰写后,学生的压力转移至降低论文重复率。林英一针见血地指出,拼贴式写作是学生论文重复率高的重要原因。有切实的研究,对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编码表统计或一手史料查找等,获得一手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而有自己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论文的重复率自然不会高。

  同辈互助 学涯共勉  
尽早开始,主动出击
对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17级黄丽纯来说,写论文是一个需要尽早开始,主动出击,搜寻信息的过程。学院还未发布相关通知时,黄丽纯便自行先去咨询师兄师姐,了解论文写作、答辩的步骤。论文定题后,因为线上联络老师不便,她经常会去老师的办公室,与老师面对面交流问题,获得针对性的建议和信息。因此她收获颇丰,原本需要用好几页证明的东西,经过老师指导再修改,在一页半之内便可以将其漂亮地证明出来,使得她的论文达到了简洁、精确。
黄丽纯认为,顺利完成论文也离不开与其他同学的积极交流。白天她拉上舍友一起跑图书馆,夜晚则在宿舍互相交流各自进度、互相点拨。“知道彼此的进度后,我不再总是陷入那些自我焦虑的状态中了。”黄丽纯说道。
以学术研究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得知论文获得“优秀毕业论文”荣誉,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7级梁可茵表示自己虽有些意外,但对此已有一定的把握。这份自信源于她在论文写作中的充足准备和她对自己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她来说,问卷数据收集是论文写作的一个“拦路虎”,自己在论文中提出的假设必须要数据支撑,说明其正确性,否则理论推导、论文的现实意义就缺乏说服力。然而,问卷数量迟迟不达预期。在师长的帮助下,梁可茵成功用一个星期渡过数据收集难关。
前期充分的准备为论文写作打下扎实基础,但初稿依旧花费梁可茵较长时间。这篇初稿并非“毛坯”,而是已反复雕琢的作品。“我希望能先达到自己的预期,再给老师看,所以改过很多遍。”她以学术研究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指导老师蔡圣刚也给予细致的指导,一字一句纠正她的不规范用语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问题。最终,梁可茵交出一份优秀的论文答卷。
归根结底还是要脚踏实地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7级李瑞新是“优秀毕业论文”的获得者,保研至中山大学。在选题上,他表示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在探讨和沟通中加以确定。“当时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因而选择了脑电信号和情绪相关的课题,这也是我大创项目的延续。”在文体上,他则谈到直接撰写英文文稿相对棘手,优先完成中文文档,理清思路后再写英文稿会更为明晰。同时,李瑞新也善用一些文献管理工具来提高论文写作效率,如NoteExpress、Zotero、Mendeley,以及多人协作下的overleaf等。
写好论文,归根结底还是要脚踏实地。“自己把论文的内容实实在在地做出来。”李瑞新认为,这是本科生四年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勤于积淀、严谨求实,才能成就佳作,李瑞新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着这一道理。
你所经历的
都会变成你的铠甲
每一位披荆斩棘的论文人
请带着梦奔赴下一个旅程吧
祝大家答辩顺利
#往期回顾#

采写丨许一如 胡嘉怡 陈博睿
曾海盈 常雨萌 詹清婷 谢思旖 汪力
刘杏茵 陈文杰 陈雨瑶 童茵祺
洪厉滨 刘瑞楠 余思洁
龚淑彬 曾尔婷 石韵文
制图丨姜莉
摄影丨何雨林 陈煜婷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许一如 陈博睿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