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生水起的国民党》不同,自2022年底“九合一”选举大败以来,民进党方面可谓风声鹤唳,处于权力、政策激烈重组的状态。
民进党“九合一”选举败的有多惨呢,我们只需要看下面这张图便清楚——
全岛22个县市中,国民党横扫14席(包括六都中的台北、新北、桃园、台中),民众党拿下1席(《不同寻常的新竹市长》),无党籍2席(均为前国民党党员),民进党只拿下区区5席。
作为一个靠选举起家的政党,民进党向来拥有严格的选后问责机制,面对如此大败,党主席蔡英文和“行政院长”苏贞昌相继辞职。
其中,至关重要的民进党党主席一职由蔡英文党内主要政治对手、现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接棒,他也是目前绿营内部呼声最高的2024候选人。
“行政院长”一职则由蔡英文党内的盟友、前台湾地区副领导人陈建仁接任。
不过外界一般认为,岛内真实的行政权力其实握在副院长郑文灿手中——1967年出生的郑文灿履历扎实,很有可能成为民进党下一代领军人物,只是当下尚不足以威胁到赖清德。
总而言之,赖目前已经成为绿营内部与蔡英文并列的“太阳”,实际影响力不亚于蔡。
作为旁观者,有时不得不佩服民进党干脆利落的问责机制与强大的战时凝聚力。
民进党往往在胜选之际吃相难看,派系之间为了争夺蛋糕(行政岗位)斗得头破血流,但一到危急存亡之秋,无论先前大家有多少矛盾,总能够迅速团结在最有希望获胜的候选人周围,一致对外。
就以赖清德为例,作为副领导人的他2020~2022年间完全被蔡英文弃用,岛内戏称为“深宫怨妇”。
然而随着选举遭受失利,绿营各派系立即表态拥护民调最高的赖清德出马接掌党主席(对比国民党至今拿不出提名方案),并对他的一些改革措施予以相当程度的支持——至于说下一次斗得头破血流,等选赢了再说。
此情此景真是应了列宁同志那句名言:没有社会主义的政权,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一切。
民进党很喜欢物色本土励志青年从政:赖清德1959年出生于台北县万里乡一个贫苦矿工家庭,两岁时父亲因矿难去世,母亲一人拉扯六个孩子长大成人。
自今年1月赖清德出任党主席算起,民进党逐步进入了2024的“战时状态”。
一切为了选举,一切为了胜利。
这其中最关键、最当务之急要处理的事情,就是如何确定绿营的两岸政策框架。
前文解释过,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框架是尽可能同时满足北京和华盛顿对台海两岸关系的“最低要求”,以实现“和平保台”的目标
民进党2023年之前的政策框架为“抗中保台”:基于最坏的场景做准备,向美国采购武器装备、扩充兵员备战
“抗中保台”曾在上次2020年大选时帮了蔡英文很大的忙,使她逆风翻盘;可“九合一”选举的事实却表明,这张牌似乎失效了——俄乌战争让台湾民众的恐惧心理大增,继续主打对抗性激烈的口号已然不合时宜。
于是民进党在2022年底开始出现小幅度转向。
12月24日,赖清德首次提出“和平相处”的概念。
12月28日,代理党主席、高雄市长陈其迈在回答两岸议题时直接用了“和平保台”的字眼,并暗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被在野党操作为战争恐惧。
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蔡英文更是时隔三年再度出席“2023大陆台商春节活动”,期间她表示:
“两岸沟通的大门始终是打开的,我们愿意与大陆展开对话,并且一同寻找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能够促进台海稳定的道路。”
尽管结束演讲后不到五分钟蔡英文就起身走人,颇有些不情愿的意味,但不管怎样,这已经是近几年来罕见的低姿态了。
然而,正当外界判断民进党可能希望降低两岸冲突感时,2月中旬,民进党的口风突然转变,开始猛烈抨击大陆与国民党。
比如:气球事件发生后,绿营政治人物一边倒地为美国唱和,指责大陆“破坏国际秩序”;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访问北京期间,绿营政治人物集体嘲讽国民党为“投降者联盟”。
赖清德本人则亲自出面,称:“‘九二共识’几乎没有中华民国的生存空间”。
对此,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反击道:“‘台独’才是让中华民国没有生存空间。”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框架在短期内一波三折呢?
岛内媒体圈的“智多星”郭正亮给出了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中美关系的大气候影响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小气候
梳理一下时间线:
2022年
11月15日,G20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关系止跌;
11月26日,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
12月,民进党政治人物于多个场合展示“和平保台”意愿。
2023年
1月18日,赖清德接任民进党党主席;
2月3日,流浪气球开始登上美国媒体舆论版面;
2月4日,蔡英文出席大陆台商春节活动;
2月5日,原定的布林肯访华时间(中方从未官宣),临行前一天宣布取消,同日美军F-22战机击落气球,外界预期的中美关系“小阳春”不复存在;
2月8日,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启程访问大陆,遭到民进党激烈批评,绿营又有恢复“抗中保台”战斗模式的感觉。
……
由以上事件的发生顺序不难发现,民进党所谓“释放善意”的阶段与其说是“败选反思期”,不如说是“中美缓和期”。
当民进党政治人物意识到中美关系已经脆弱到无法承受一次普通的打击时,他们开始孤注一掷。
简而言之,就是赌2023年里中美与两岸关系持续恶化,赌美国不满国民党脚踩两只船的做法,赌即使拜登总统和布林肯国务卿有意缓和、以麦卡锡为首的国会也会继续火上浇油。
于是我们发现,在经历过短暂的尝试后,民进党两岸政策框架又迅速回到原先的亢奋基调下。
实际上,绿营大佬林浊水很早就讲过:
“民进党的主场在‘主权’,国民党的主场在和平,这两个主场不可能全拿。民进党要守住‘主权’,但也不要冲过头,因为要在和平部分少失分。想在和平抢到分、甚至赢,是不可能的。”
2022年初,赖清德出席洪都拉斯总统就职典礼时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同框30秒,被绿媒大肆渲染为“历史性互动”“重大突破”。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民进党对2024的这种孤注一掷能有几成胜算呢?
不低,接近五五开的架势。
台湾岛内各种民调有很多,一些公开的民调往往具有“政治引导目的”,不一定准确;而专业机构私下做的民调又想拿出来卖钱,通常不会直接公布出来。
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一边参考公开民调,一边观察各主要政治人物的态度和动作。
比如最近搅局的郭台铭(《郭台铭要选2024,国民党会否重蹈覆辙?》),他肯定是花钱买了专业民调、甚至是自己做了民调,在得知希望很大的情况下才决心出来蹚浑水的。
不信看看2016年台湾大选前蓝营政治人物的表现,除了洪秀柱外没有一个愿意出来选的。
因此,判断当下国民党占据着2024大选优势,其实没什么疑问。
那为啥说五五开呢?
其一便是郭台铭和柯文哲这俩“X因素”的搅局。
已表态参选2024的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据传私底下曾放出豪言:谁当选由我来决定(
最后时刻可以选择支持其中一方,看国民党/民进党能给到什么价钱
)。

而柯文哲早在2020年大选前夕就已经与郭台铭搭上了线,一旦郭被国民党抛弃,很有可能选择跟柯合作——郭的财力正是民众党需要的。
如果郭台铭与柯文哲合作,二人的力量更加不容小觑。
其二,美国的态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岛内民意。
不妨设想一种场景,国民党候选人赴美“面试”时遭到冷遇,民进党候选人获得高规格接见。
更极端一点,赖清德访美期间“偶遇”拜登,或者拜登于某个场合“夸奖”了赖清德。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这些都足以决定胜负。
总而言之,民进党不是小白,更不会随随便便押注,大陆要对美国介入台湾2024选举做最坏的预期。
这场选战既是国民党与民进党在选,也是中国与美国在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