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俱乐部信息在文末
已关注本号读者请扫码防失联
7次封号,算不算七年之痒?
若问我想念大家吗?我不会虚伪肉麻地说,当然想!
事实上,是既想,又不想。
要知道,这个号是我自己一手一脚搭建起来的,从欣喜若狂地发现来自陌生读者的第一个点击,到如今努力学习淡定面对后台海量的褒贬,三年多时间,“八米外”已然触及海内外许多三观相近的有趣灵魂,骤然分别,又难说再见,怎么可能不想念?
不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一脚踢,今年为了规避频频被封的高风险,又开通了新号“A9号”,我的精力已近乎极限透支,难得按下暂停键,哪怕是被动的,其实也是心底隐隐渴盼而无以言说的。
上次禁言解封之后,我就发现自己俨然是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突然收到封禁通知那种心灵冲击,渐渐幻化成——我正在电脑前急急脚打字写作,暖男一步上前坚定地将我拉离电脑桌,强迫我去爬山兜风放空自己的那股爱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之后遗症:从封号到建群》)
要不是有一整段时间完全做回自己,我都不知道,日夜陪伴在“八米外”身边的读者朋友,原来正是那股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为啥说是“日夜陪伴”呢?因为“八米外”习惯于深夜推文,可无论夜有多深,一推出来总会有成百上千人去看,这些阅读量可能是国内的夜猫子贡献的,也可能来自国外有时差的地方的读者。
我相信,当你们知道封号期间我并没有得相思病,你们也不会失落。因为很多人也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每天的推文我都贴上了微信号,希望读者朋友加为好友,以防风沙太大找不到彼此,可如此经年,加微信的读者还是不及1/20
急也没有用。
我只能安慰自己,哪天真的失联了,那就是世上总会有些相似的有趣灵魂是有缘无分的。
封号的经历多了,其实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害怕突然被改变,有些发展进步是需要瞬间猛力所推动的,不然一旦形成了惯性、惰性,甚至是既得利益的合力,在原轨道上就不会再有多少试错空间。
小如本号每次被封之后的调整,大如国家政策的深水区改革。封号整整一个月,真是“天上一日,世间千年”。
今天,1130日,2022年倒数第2个月的最后一天,上海雨雪纷飞。
凌晨,我亲眼看着伊朗惜败于美国。
下午,收到江主席在上海去世的噩耗。
晚上,给千里之外的老爸传了一句“生日快乐”。
深夜,开始为“八米外”第7次被封云认错。
这个日子,注定成为历史。
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伟人写下伟大的篇章,你我可能只是不起眼的字句。
可是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我深信,灵感的涌现有时会来自某个只言片语的火花迸溅。
很希望,就像通假字找到错别字,排比句找到被动句一样,读者朋友加上我的微信好友(只加其中一个就行,若系统宕机加不上,可等待半天或一天再试),为历史,为灵魂。
已关注本号读者请扫码防失联
若只想加微信防失联,对读者群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不用费时往下看。
今年9月第6次被封之后,本号开通了收费读者群,尝试通过收费设置个门槛,既保证群友的水准,也覆盖一些管理成本和风险。
如今运营了3个月(9.1-11.30),群内生态超出预期。
特别是这个月俩号被封(“八米外”被封区间为11.1-11.30,“A9号”10.17-11.21),读者群成了本号持续提供资讯和内容的重要渠道。
本号以挖掘筛选优质内容、帮助读者构建成熟全面的知识体系见长。(《你以为只有原创才牛逼?从总统决策谈起》)
不过有些多少有点敏感的上乘之作,以及无法转载的深度好文,都不能在公众号和大家见面,这些内容往往会分享到读者群。
此外,公众号推文受每日一次的额度所限,许多有时效性的信息,只能推送到读者群里。
读者群还会自办群内讲座,分享名校/大咖线上讲座信息,有时也会分享各个领域的图书文献资料。
欢迎同道中人加入本号读者群。(入群方式请下拉)
再强调一下,拉群不是目的,加不加微信防失联才是问题。
在我内心深处,希望地球每一刻的转动,都有同频的心跳在伴随。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和“在看”,在右上角为八米外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战略互补号plus
读者俱乐部年费¥199,优惠价¥99,付款方式:微信转账,或在“八米外”和“A区9号”赞赏一篇原创文章。有意者请扫码加微信,备注:读者俱乐部。欢迎三观一致的朋友们。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传播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