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学园”微信学习群已经度过了2年多的时光,目前已进入雅斯贝尔斯哲学的学习。微信公号“哲学门”同步“雅典学园”群的学习内容,精选紧扣学习内容的文章发布。
点击以下图片关注“哲学门”
系统性学习哲学防失联
理解的方法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傅佩荣 译
选自《四大圣哲》,商务印书馆|活字文化,2022年
针对研究者来说,这四大圣哲在方法论上的处境十分类似。我们借以认识他们的典籍,都是在他们身后才问世的。文字学及历史学的批判,通过对文本的比较及从口头流传转化为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神话与传说被不断叠加在四大圣哲的本来面目之上,这些神话与传说的可信度与原本真实存在的可能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研究会产生相对的确定性,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必须满足于或然性推理的结果。事实上,大多数资料也只能达到或然性的程度。
虽然以此方法获得的种种发现不能轻易忽略,但是,这却无法为真实的历史提供全貌。我们若想将真实历史从中提炼出来,那只能得到一些断简残篇而已。当层层积淀的传说被厘清之后,几位伟人的面貌也随之消失。完全可靠的历史记载是不存在的。几乎流传下来的每一点事实都可以付诸历史的怀疑。推到最后,甚至这些人是否真正存在过,也成为值得怀疑的事了(对于佛陀与耶稣,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因为他们的存在几乎被神话与传说完全淹没了。这样的结论显然荒谬,由此对于批判方法本身我们难免也会觉得怀疑。
有关四大圣哲的真实历史,只能由那些身受他们冲击震撼的同代人物以及他们对后代的绵延影响来辨认。这一类的震撼是明显可证的。许多以门徒自居的人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描述他们的画像,记录他们的言行。这些资料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历史。
以耶稣所面对的历史状况来说,历史批判法的研究者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生平我们不可能知道任何一件确定的事;福音书是为了对教会信众传达教义而写的。它们将口述传统、历史、箴言故事等收集起来,这些或许可以归于耶稣本人的言说,但是却根据信仰者尽可能理解的意义而放大许多倍。就耶稣生平事迹的发展来说,这是不可能被重构起来的。
历史批判的方法也不可能就此终止,至少这种方法制止了全盘接受所有福音书的内容作为历史事实的意图。人们将在对耶稣的说明里认识到当时就已经添加了神话的意涵,如那时已在使用的弥赛亚、基督、主、神之子等语词。如约翰所言,如果不从信众和教会的建立这方面来思考,人们不可能对耶稣的历史形象善加评价。这一切是一个新的历史事实,但却不再是耶稣这个人的历史事实。
然而,还是有一些可能性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许许多多的片段已经被确定为传说,它们的可信度极低。在这中间有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带,包含历史上可能为正确、或许为正确,以及不太可能为正确的内容。在这样的地带里,我们可以依照事情和事件的内在关联,做出一种本身自明的观察。
每一时代的人都将这四大圣哲的行迹视为真实历史,我们今日亦当如此,只是情况稍有不同而已。对传统所做的批判分析,目的是使我们看到文献以外的东西。在研究文献资料时,意象就在我们心中凝成具体的形象。如其他时代的人一样,我们可以直接钩沉史料,不必顾虑那些明确定义的信仰,而直接地去探索其真实性。批判研究法曾给这种直接的洞见设置了边界,要求我们多做考察工作。不过,这种洞见一旦产生,便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新意——它既不能被指证,也不能靠推理产生。反过来,如此获得的洞见会再次带领我们走回到批判的方法上来。见识本身是不可证明任何东西的,只是提供一些问题,让推理能有用武之地。批判的怀疑加上对传统的感情,反而鼓励我们去冒险,去努力绘制一幅真实历史的图像。
对四大圣哲在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并不能消泯有关真实尺度的差异,而这样的真实正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那么我们对这几位圣哲的认识又如何呢?耶稣与苏格拉底的史料似乎要比佛陀的更可靠。至于言论的真确性,佛陀亦比苏格拉底、耶稣与孔子更值得怀疑。说到底,他们四人的言论都有可究之处,但是他们的人格特征却可以清晰呈现,同时,我们借以辨识他们的光明亦各有不同。我们在实在论的日光下发现苏格拉底;耶稣在神圣的光晕中变得庄严可敬;佛陀在不可思议的、高度抽象的氛围中展示出一种典范;孔子在现世的浩然光明中清醒地走向前去。苏格拉底是否因为柏拉图的缘故,而显得比其他三人更加可亲与更容易理解?或者,是否耶稣的某些言论较为可靠,因为他的信徒并非诗人,不曾刻意去做文学化的处理?
仅仅使用批判法无法让我们获得任何东西。真实历史会在层层剥离之后消失无踪。事实上,洞见之所以可以得到证实,原因如下:
远在科学的批判法问世之前,这四大圣哲已经在传统中获享极高的地位了。我们认定千百年来对人们内心产生如此不寻常影响的人物是真实的存在者,这或许是个成见;但是,却是基于事实而推断出的成见,并非空穴来风。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是不可能在别人的想象中变得杰出超群的;光靠别人的想象更不可能复原出如此高贵的灵魂。即便有想象的空间,那么其来源本身必定也是不寻常的。
无论如何,我们知道:这些人的影响始于他们在世之时,是由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而非作为想象所散发出来的影响。当我们体察这种无可置疑的冲击时,自然也会深受震撼,这亦是一种事实——这种力量并不属于一种理性的证据,而是对一个人心灵而言令人信服的暗示。四位圣哲对今人而言仍旧鲜明可见,因为他们的影响从未断绝。
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这些人的伟大并不在其本身,而出于一种偶然性。他们并非由于自身的伟大而流传后世,而是由于某一场景的偶然性,以及宗教或政治中的偶然性,使他们的名字成为关键点。这就像世间微尘,随便哪一粒都可以用另一粒替代。而后人们以他们之名塑成某种社会秩序、集会结社或教会组织,信奉者把他们的名字作为关键核心包裹起来,不断用神话、宗教、社会力量强调与神化。批判者因而认为,四位圣哲的原始面貌早已消失,因为创始的基点并非真正重要之物。
基于对历史事实的看法,我们无法苟同上述观点。历史上的事件传到后代,经常发生不寻常的变动,有的交互重叠,有的被扭曲改造,甚至会发生意义被转换成完全相反的事情,使得某些言行境界降格变成迷信。根本的重点在于,一开始他们究竟是微不足道的尘粒还是伟大的人物呢?
难道偶发性可以使虚无中凭空造出恒存之物?在政治领域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也许受时势左右而产生重要影响,并且暂时掌握可观的权力。但是,这样的人无法感动人们的灵魂深处,他的影响力无法持久。
批判者又认为,这些伟人只是被人视为代表了当时流行的共同人格类型而已:苏格拉底像极了“鞋匠西蒙”(Simonthe Shoemaker,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有犬儒作风)或辩士之一;孔子是周游列国的学者顾问之一;佛陀是众多出家修行者团体的创立者之一;耶稣则是自称弥赛亚然后受刑致死的犹太人之一。这种见解虽然颇有启发性,因为这对于社会学现象的解释无疑是正确的,但并不适用于解释这些人的个性。他们在历史上的独特性格,皆因企图把他们归入某种人格类型的想法而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为何产生如此庞大影响的是苏格拉底、佛陀、耶稣与孔子,而不是其他的人?历史批判法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四人并不曾拥有任何世俗的权力,也没有诡辩者那种足以煽动群众的魅力,可是却在精神上对人们形成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后世代代的人都受到启发,不断涌现出精神力量,寻求生命的深刻意义。他们的言行表率历久弥新,其影响也永不止息。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去塑成这些伟人的形象呢?塑造的前提,是我们曾被他们的真实存在所感动。这并不表示随意的主观感受可以取代历史知识,而是表示历史知识应该用来阐释一种经验——没有这种经验的话,历史知识毫无意义可言。
在塑成这一形象时,我们必须检证流传至今的各项资料。检证的原则如下:我们根据相互关系来整理传统的资料,使其显示出具有内在一贯性的理想人格类型。透过比较几种理想的重构方法,设法在统一性中找出两极性。矛盾冲突愈大的地方,愈能显示人格的伟大。我们所考虑的是原始现象,而非渗入传统之中随着时间而扩充的歧见与偏见。这些歧见与偏见也当加以阐明,原始面目由此更显清晰,因为我们在其中发现它们之所以可能产生的根据。这样的探讨足以驳斥那些以歧见为原始面目的错误的批判法。
然而,我们必须牢记于心:任何形象皆不可能绝对真确。最主要的是,塑造的原则是很容易提出来的,而到了具体实施层面永远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雅典学园”微信学习群已经度过了2年多的时光,目前已进入雅斯贝尔斯哲学的学习。微信公号“哲学门”同步“雅典学园”群的学习内容,精选紧扣学习内容的文章发布。
点击以下图片关注“哲学门”
系统性学习哲学防失联
参考文献:
[1]Aristotle.Aristotle" On Rhetoric" :A Theory of Civil Discourse.Ed.and trans.George A.Kennedy.New York:Oxford UP,1991.
[2]Blackburn,Simon." Analogy."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Brogan,Walter." Plato' s dialectical soul:Heidegger on Plato' s ambiguous relationship to rhetoric."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27(1997):3-15.
[4]Caputo,John D.Deconstruction in a Nutshell.New York:Fordham UP.1997.
[5]Diogenes Laertius.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Loeb Classical Library.Cambridge,MA:Harvard UP,1925.
[6]Kastely,James L.Rethinking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From Plato to Postmodernism.New Haven:Yale UP,1997.
[7]Longinus." On Literary Excellence." Literary Criticism:Plato to Dryden.Ed.Allan H.Gilbert.New York:American Book Company,1940.
[8]Marback,Richard.Plato' s Dream of Sophistry.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9.
[9]Nietzsche,Friedrich." On Truth and Lying in a Non-Moral Sens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Eds.Leitch et al.New York:Norton,2001.
[10]Nightingale,Andrea W.Genres in Dialogue:Plato and the Construct of Philosophy.Cambridge:Cambridge UP,1995.
[11]Plato." Gorgias," " Phaedrus," " Sophist," " Republic," " Protagoras," " Symposium."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Eds.E.Hamilton & H.Cairns.Princeton:Princeton UP,1969.
[12]Weaver,Richard.The Ethics of Rhetoric.Chicago:Refinery,195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