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学园”微信学习群已经度过了2年多的时光,目前已进入雅斯贝尔斯哲学的学习。微信公号“哲学门”同步“雅典学园”群的学习内容,精选紧扣学习内容的文章发布。
点击以下图片关注“哲学门”
系统性学习哲学防失联
哲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鲁路

选自《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七卷
解读密码超越了知识的界限,实现了向超越领域的思想飞跃。雅斯贝斯在术语上将这一思想飞跃称为哲学信仰,充分体现出他讲的哲学信仰同康德在实践理性中讲的信仰之间的传承关系。但康德是在伦理实践的意义上讲述信仰的,而雅斯贝斯所讲的哲学信仰是超越伦理实践的。超越伦理实践的信仰除了有哲学信仰外,还有宗教信仰,而雅斯贝斯的思想也确实具有同宗教思想的可比较性。由此自然产生一个问题:雅斯贝斯讲的哲学信仰同宗教信仰是怎样一种关系?
雅斯贝斯不像传统哲学那样,认定某一种学问代表最高真理,而其他学问则居于从属地位。他既不像黑格尔那样,认为思辨哲学高于带有直观性的神学,也不像谢林那样,认为由启示而来的实定哲学高于由思辨而来的否定哲学。雅斯贝斯认为,对密码的解读体现着哲学信仰,由于各种对密码的解读都起源于生存不可替代的唯一性,所以各种信仰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类思想的不同表现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问题不在于辨析哲学与神学中哪一种学问更为接近真理,而在于努力实现哲学与神学的交往。正如雅斯贝斯所说:“这里不是知识对立于信仰,而是信仰对立于信仰。但哲学的对立态度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意味着拒绝吸收与遵从。只有教条式神学与独断式哲学才彼此排斥,这两者无可救药地抱着它们自以为明白的理由不放,而这种理由的绝对性纯属虚妄。启示的信仰同理性的信仰彼此针锋相对,它们互有接触,虽然不能一览无余,却在不懈地努力相互了解。一个人可以认可自己抵制的东西是他人的信仰。”这段话清楚地表明,雅斯贝斯是遵循着有别于神学的哲学逻辑来阐发自己的哲学信仰的。同时,他对宗教信仰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这种宽容指的是哲学信仰同宗教信仰的相互对照。
雅斯贝斯区分开三种对启示的信仰:
第一种是基督教早期历史上使徒们的信仰,它认为人们可直接接受启示;
第二种是教会的信仰,它认为人们必须通过教会这一中介才可接受启示;
第三种是以《圣经》为基础的信仰,它把启示当做密码来解读。
这三种信仰的出现,不但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而且有一个逻辑上逐步深入的过程。直接的信仰是一种质朴的信仰,间接的信仰虽是对直接信仰的扬弃,它本身却仿佛信仰的一种异化,这种扬弃再度得到扬弃,其结果就是将启示当做密码来解读。密码是信仰对象转化而成的、诉说给信徒的语言,是信仰对象与信徒之间的一个中介,但这种中介不是外在于信徒与信仰对象的,它既是信仰对象的体现,又是信徒解读出来的。通过这一中介间接地信仰上帝,代表着信仰问题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雅斯贝斯明言,自己所讲的哲学信仰是同这第三种对启示的信仰相契合的。
就信仰的特点说,宗教信仰同哲学信仰一样,是历史唯一性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意义,基督教信仰不是普遍性宗教信仰概念下的子概念。雅斯贝斯说:“外在地看来,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信仰式宗教是彼此并列的;而内在地看来,任何一种宗教都不可被理解为一个例子,而要被理解为唯一的、完整的真理。如果启示是个普遍的概念,那么实际上就会有更多的启示,而《圣经》的启示则成为其中一例了。
但对于信仰它的人来说,这里涉及的不是在普遍意义上对某个启示概念的抽象概括,而是某种绝对历史性的现实。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用雅斯贝斯的话来说,外在地看来,任何一种宗教都是普遍性宗教概念的一例;但从神学教义学的角度来看,即内在地看来,信仰不是普遍性概念,不是对一切人均有效的。对于信徒来说,信仰的内容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特定的、充分的、绝对的、完整的。在此意义上,宗教信仰同雅斯贝斯的哲学信仰是契合的,因为哲学信仰作为对密码的解读,也具有历史唯一性。
但是,宗教信仰的唯一性带有排他性,排他性同唯一性是宗教信仰的一体之两面。任何一种宗教信仰都以自身为唯一真理,否定其他宗教信仰的真理性,排除从其他宗教信仰中汲取真理因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相反,雅斯贝斯讲的哲学信仰是唯一的,而不是排他的。作为哲学信仰的密码处于唯一性与多样性的张力中,哲学真理实现在诸多密码的相互交流由。可见,雅斯贝斯不是从量的角度,而是从质的角度理解唯一性的。从量的角度出发,唯一性是排他性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从质的角度出发,哲学信仰排除的不是其他哲学信仰或宗教信仰,而是无信仰的情况。
就信仰的内容说,基督教信仰的对象是三位一体的神,这显然同雅斯贝斯有关超越者、生存和密码的观念有着渊源关系。雅斯贝斯一向将超越者称做上帝,他虽然从未给生存下过明确定义,并且认为下这种定义是不可能的,但他做过表示,生存同灵魂是同一个东西。至于圣子,由于他是圣父的体现,翻译成雅斯贝斯的术语,就是密码。在基督教信仰中,神的三个位格彼此相通。而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创世说将存在这一范畴归结到上帝这一概念中去,上帝容纳了各种存在方式,也就贯通于各种存在方式中。而在哲学信仰中,存在是最高范畴,超越者是存在的一种方式,不能直接过渡到其他存在方式。大全对各种存在方式的吸收,保持了各种存在方式之间的联系,但并不意味着各种存在方式可彼此直接过渡。所以,雅斯贝斯严格划分超越性存在与内在性存在之间的界限,认为只有通过思想飞跃,才能超越内在性存在方式的局限。雅斯贝斯的哲学信仰就指这种飞跃。
因而承认不同的存在方式,是雅斯贝斯哲学信仰的思想前提。雅斯贝斯一再使用超越者这一术语,似乎他在超越性思想上有本体化倾向,而本体化是同他的总体思想不相容的。对这种情况,应当从雅斯贝斯吸收基督教思想的表述习惯,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点上来加以理解。在欧洲思想史了,上帝的观念源远流长,要表述类似的超越性观念,往往要依靠类似对上帝的表述,才能将这种超越性观念表述得通俗易懂。所以,雅斯贝斯有必要作出超越者这样一个理论上的悬设,在这一理论悬设下展开超越性思想的实质内容。例如,正如我们在论述内在的超越时分析的那样,涉及具体的超越活动时,超越者之“体”已转化为密码之“态”,抽象的超越性本体转化为具体的超越性现实。另外,雅斯贝斯虽然不注重哲学体系,却注重思想的系统性。超越性存在这一概念是必不可缺的,正如内在性存在这一概念必不可缺一样。超越者不过是超越性存在的简单称谓,并不意味着存在转变为存在者,也不意味着雅斯贝斯的思想从存在论转变为本体论。这是哲学信仰中的超越者同宗教信仰中的上帝的区别所在。
就密码同圣子的对照而言,在宗教信仰中,由于三位一体,上帝便肉身化为人,即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唯一体现。依照雅斯贝斯的观点来看,这涉及到超越者同实在的关系问题。固然,超越者要落实在实在中,但它落实在哪一种实在中,如何落实在实在中,却要依生存倾听密码这一具体行动而定,因为这种落实关联生存以自身为起源的活动,而不是说即使没有生存倾听密码,超越者也注定会转变为某种而非他种实在,或者说某种而非他种实在注定充分而完整地代表超越者。应当说,任何一种实在都有可能体现出超越者,在超越者同特定实在之间,没有一种先天的、必然的联系。如果将这种联系固定下来,就不但将超越者实在化,而且将特定的实在绝对化了。将特定实在予以绝对化,是宗教迷信的由来,将超越者予以实在化,则导致宗教教条扼杀自由的哲学信仰。因此,哲学信仰应当保持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即非封闭状态,使得哲学思想永远是开放性的,使得生存倾听密码活动保持为无限可能的,而不局限于某种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对一切人普遍有效的固定意义。应当说,不同的生存者倾听出的密码有可能千差万别,像耶稣基督理所当然是上帝的化身那样一种普遍有效的、固定而且排他的密码是不存在的。正如雅斯贝斯所说:“由于有基督,超越者便不再隐匿于上帝的多样性密码中,而将自身启示为现实的上帝。这真是闻所未闻!……耶稣是密码,还是说耶稣基督是现实的上帝,对此要作出决断。从哲学信仰的角度看,耶稣是上帝讲述的无限语言中的一种,是密码而不是上帝本身。他不能完全代表上帝,从而取消超越者讲述其他话语的口能性。对此作出信仰上的决断,是雅斯贝斯的哲学信仰区别于宗教信仰的关键之处。
在宗教信仰中,上帝的肉身化带来了上帝的人格性:“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上帝是个人格化的上帝,这个人格作为人格是个绝对者。”上帝是信徒唯一绝对的、最为切身而亲近的、最能与之交往的信仰对象。出于人同上帝交往的需要,上帝具备了人格的特点,使得上帝同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人格同人格之间的关系,使得上帝成为一个直接面对信徒的“你”。这样,信徒克服了在心理上同上帝的距离,才可以直接向上帝祈祷,同上帝交流,期待上帝的恩惠,接受上帝的审判。这种宗教思想也反映在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像布伯这样富有基督教思想色彩的哲学家,就将上帝视为绝对的“你”,认为绝对的“你”同相对的“你”一样,可同人直接交往,只是人同上帝的交往较之同他人的交往更具有绝对意义。在同上帝交往这一点上,雅斯贝斯的哲学信仰显示出同宗教信仰、同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哲学家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来自雅斯贝斯对超越者的界定:超越者之所以成其为超越者,就在于它超越了经验性存在,也超越了人格、生存性这些带有经验性因素的存在。因此,将超越者当做人格,就取消了超越者的绝对超越性。说超越者是人格,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而且,由于超越者是绝对超越的,生存解读出的,是密码而不是超越者本身,所以,即使超越者的语言可被理解为“你”,超越者本身也不直接呈现为“你”。
雅斯贝斯否认超越者是人格,理由也出自他的思想结构:生存与生存是同一种存在方式上的平等交往关系,超越者与生存是不同的存在方式,超越者异质于生存,因而需要密码作为超越者同生存之间的中介。生存不可直接同超越者交往,而只能解读超越者的密码,所谓倾听超越者的话语,只是对解读密码的一种形象比喻,实际上生存不是面对面地倾听超越者的讲述,而是通过密码遥遥地感受超越者。而且解读密码是一种单向的接受过程,远非双向的交往过程。在超越者与生存者之间,是一种施予与接受的关系。超越者本身是超越一切的,因而是自足的,而生存者期待与接受超越者的赠予,因而是依赖超越者的。这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不可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雅斯贝斯讲的人格,恰恰是平等交往条件下形成的人格。宗教信仰将超越于人之上的上帝当做人格,是因为它不必遵从雅斯贝斯的思想结构。总之,就雅斯贝斯的哲学信仰而言,交往是生存者之间的一种水平性联系,生存者同超越者的联系是一种垂直性联系。解读密码与生存交往是不同的概念。雅斯贝斯在生存阐明中,而不是在形而上学中论述交往与人格的内容,是符合他的逻辑的。
超越者的非人格性除去了耶稣基督在人倾听上帝话语时的特殊作用,使得无数密码涌现出来。哲学信仰不必像宗教信仰那样,专注于倾听上帝的呼声,而忽略其他有可能的密码。雅斯贝斯针对宗教信仰这种有所偏废的情况,提出良心的呼声这一观念。所谓良心的呼声,是人从自己内心倾听到的呼声:“在良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诉说,这个声音就是我自己。"良心的呼声最为明显地体现出,人是与自身的关系,人是以自身为起源的。固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不能取代人与上帝的关系,以自身为起源不能取代以超越者为根据,但人本身也是超越者的载体,良心的呼声也就是超越者的密码。倾听良心的呼声,也就是倾听上帝的呼声。只不过这不是脱离内在性世界去关联超越者,而是以自身为起源地关联超越者。这是良心的呼声区别于上帝的呼声之处,是雅斯贝斯的哲学信仰区别于宗教信仰之处。
把哲学信仰同宗教信仰对照来看,雅斯贝斯的密码类似宗教意义上的福音,或者说密码是用哲学语言而非宗教语言传播的福音,是生存以自身为起源聆听到的而非盲目接受的福音。它展示的不是脱离尘世的天堂,而是在尘世中对尘世的超越。它不要求某一个特定的人替世人赎罪,而要求每一个人亲身去赎自己对生存晦暗不明所负的罪责,即以自身为起源去澄明生存。它不允许人指望超越者的外在力量,以获得救赎,而要求人领会大千世界所蕴含的超越性,以便在关联超越者的意义上获得救赎。内在的超越意味着哲学意义上的复乐园,失败则意味着哲学意义上的最终审判。哲学信仰同宗教信仰的对照有助于我们认识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有别于神学的独到之处,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他的密码王国作为生存归宿的意义。雅斯贝斯不是神学家,而是一位生存哲学家。
“雅典学园”微信学习群已经度过了2年多的时光,目前已进入雅斯贝尔斯哲学的学习。微信公号“哲学门”同步“雅典学园”群的学习内容,精选紧扣学习内容的文章发布。
点击以下图片关注“哲学门”
系统性学习哲学防失联
参考文献:
[1]Aristotle.Aristotle" On Rhetoric" :A Theory of Civil Discourse.Ed.and trans.George A.Kennedy.New York:Oxford UP,1991.
[2]Blackburn,Simon." Analogy."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Brogan,Walter." Plato' s dialectical soul:Heidegger on Plato' s ambiguous relationship to rhetoric."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27(1997):3-15.
[4]Caputo,John D.Deconstruction in a Nutshell.New York:Fordham UP.1997.
[5]Diogenes Laertius.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Loeb Classical Library.Cambridge,MA:Harvard UP,1925.
[6]Kastely,James L.Rethinking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From Plato to Postmodernism.New Haven:Yale UP,1997.
[7]Longinus." On Literary Excellence." Literary Criticism:Plato to Dryden.Ed.Allan H.Gilbert.New York:American Book Company,1940.
[8]Marback,Richard.Plato' s Dream of Sophistry.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9.
[9]Nietzsche,Friedrich." On Truth and Lying in a Non-Moral Sens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Eds.Leitch et al.New York:Norton,2001.
[10]Nightingale,Andrea W.Genres in Dialogue:Plato and the Construct of Philosophy.Cambridge:Cambridge UP,1995.
[11]Plato." Gorgias," " Phaedrus," " Sophist," " Republic," " Protagoras," " Symposium."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Eds.E.Hamilton & H.Cairns.Princeton:Princeton UP,1969.
[12]Weaver,Richard.The Ethics of Rhetoric.Chicago:Refinery,195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