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家伙”,它可能会导致龋齿和牙周病,它的名字叫“牙菌斑”。
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齿表面的沉积物之一,是由细菌群体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形成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这些细菌群体被细菌自身分泌的基质包裹和保护着,使它们能够在口腔环境里面“自在”地生活着。
牙菌斑是导致龋齿和牙周病的最重要的致病因子。
牙菌斑是怎么形成的?
牙菌斑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首先由唾液中的蛋白、糖蛋白等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称为获得性生物膜的物质。
正常情况下,这层获得性膜对牙面具有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也能为细菌提供营养,同时,也充当了细菌附着于牙齿表面的介质[1]
在刚清洁过的牙面上数分钟就会开始形成获得性生物膜[2]
第二个阶段
细菌的定植及生长繁殖。在形成获得性生物膜后大概数小时开始就有细菌通过附着至获得性膜而定植于牙面,并且开始快速的生长繁殖。
第三个阶段
菌斑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获得性膜附着至牙齿或修复体表面的多种细菌通过“内部协调”,形成具有成熟结构的菌斑。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天以上[2],此时牙菌斑已经无法被水冲掉了,并且细菌通过形成牙菌斑这种结构,使它们对口腔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超过单个细菌。
这三个阶段具有连续性,在实际情况下很难明确地分开。
牙菌斑有什么危害呢?
牙菌斑主要对牙齿和牙周组织构成危害,会导致口腔最常见的两种疾病:龋病牙周病
龋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牙菌斑内存在的致龋菌会分解碳水化合物产酸,使牙菌斑内的pH值显著低于口腔环境,这种持续存在的低pH值环境会不断地破坏牙齿,经过一定时间后最终成龋洞。
当牙菌斑靠近牙龈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产生炎症,即会形成牙龈炎。
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牙龈炎有可能会发展为不可逆的牙周炎,引起牙龈的退缩、牙槽骨的破坏吸收,当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该如何去除牙菌斑呢?
口腔内是无法成为一个无菌的环境的,而只要有细菌存在,牙菌斑就会不断地形成,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日常清洁来不断地去除牙菌斑,或者不让它们形成成熟的菌斑进而危害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进行:
1. 刷 牙
建议成人使用改良巴氏刷牙法,儿童使用画圈刷牙法。
1)改良巴氏刷牙法:
  • 牙齿的唇颊侧面(外侧面)及后牙的舌侧面(内侧面)
    将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与牙长轴呈45°-60°角,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龈沟,部分至于龈缘上。以2~3颗牙为一组,以短距离(约2mm)水平颤动牙刷4~6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牙面。
  • 前牙的舌侧面
    刷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或进入龈沟,做上下提拉。
  • 后牙咬合面
    将刷毛垂直于牙齿咬合面,稍用力来回刷。
2)画圈刷牙法(圆弧刷牙法)
  • 牙齿的唇颊侧面(外侧面)
    让牙刷毛轻轻接触牙齿,从最后一颗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用画圈的动作从上颌牙龈刷到下颌牙龈,再从下颌牙龈到上颌牙龈,并逐渐向前牙移动。在刷到前牙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将上下前牙微微相对,继续做圆弧画圈动作,完成前牙的清洁。低龄的宝宝无法配合时也可以上下牙分开刷。
  • 牙齿的舌侧面(内侧面)
    刷后牙内侧时,刷柄平行牙齿边缘,刷毛放置在牙齿内侧面,然后短距离往返颤动,并向牙冠部拂刷。刷前牙内侧时,将牙刷竖起,做上下提拉。
  • 后牙咬合面
    画圈刷牙法建议一个牙面大约刷8-10次左右。将刷毛垂直于牙齿咬合面,稍用力来回刷。
2. 牙 线
牙线是最常推荐使用的清除牙齿邻面(牙缝)的菌斑的方法。
牙线的使用方法:
  • 选取一根牙线棒
  • 轻轻拉锯式嵌入牙缝
  • 缓慢降落至与牙龈接触或龈下少许,避免过度压迫牙龈
  • 把牙线绷紧靠紧牙齿的邻接面使其略成C形上下提拉数次
  • 拉锯式取出牙线
  • 漱口
3. 间隙刷
间隙刷又叫牙缝刷,适用于牙龈有明显退缩,牙与牙之间间隙比较大的情况。
尤其是牙齿之间间隙比较大,而牙齿相邻面的外形又不规则或者为凹面时,此时清除牙齿邻面菌斑的最佳方法便是间隙刷。
间隙刷使用方法:把刷头尽量紧贴牙齿的牙龈边缘,将间隙刷斜向嵌入牙缝。将间隙刷轻轻转动插入牙间齿缝,来回运动数次即可达到清洁的目的。
4. 其他辅助方法
例如冲牙器、进食后漱口等。
冲牙器又叫“水牙线”,是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来清洁牙齿和牙缝的工具,可以做为刷牙及使用牙线后的辅助清洁手段,但是不能代替牙线的作用。
正值怡禾门诊3周年店庆月,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幅度很大的优惠套餐,包括医美、儿保、口腔、母乳喂养、乳腺、妇科,以及丰富多样的福利活动,比如抽奖、到店有礼、会员日就诊积分翻倍。
如果有兴趣有需要,可以点击医美、口腔、儿保优惠福利来袭!怡禾门诊3周年3店同庆查看活动详情。
参考资料
1.Chawhuaveang DD, Yu OY, Yin IX, Lam WY-H, Mei ML and Chu C-H. Acquired salivary pellicle and oral diseases: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 2021; 16(1):523-529.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16.
点击可预约医生

医学校对:口腔科苟黎明医生
责任编辑:何杏滢
排  版:黄曾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