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饭局也疯狂》中的范伟饰演的大忽悠  图源网络
专家的末法时代
文/海北尬生
今天的文章不长。
年轻人越来越讨厌“专家”,至少在我的这个社交圈子里面,这是一个共识:谁会喜欢一帮打着学术名义招摇撞骗、夸夸其谈、搬弄是非的混子?比如最近某位人才“指出”,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是因为老百姓不愿意花钱了,因此,老百姓需要为经济的不景气负责。

图源网络
这不就是胡说八道吗?如果人手里有钱,且预计自己在可见的未来里不会遇见金融危险,谁不想改善改善自己的生活?关键还是信心的问题不是吗?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下图只是一部分:

图源网络
专家说的话不靠谱,就这样成为了共识。既然都是共识,自然也无法称之为新闻。但是央视网竟然报道了这件事,这就是新闻了:至少这件事儿已经被端到台面上了,而不是只作为一种明面上不会摆出来的亚文化偷偷流传。

图源网络

我现在还是大学生的身份,虽说上的这个大学不是什么顶尖高校,但好歹也是在正经做事的。在这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真正的专家学者,或者至少一些学术上达不到专家标准,思想道德上却颇有他们风范的人。因此,我还是知道“专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学术上他得有知识,有学问,需要真的能成为他所属学科的中流砥柱;品德上,他需要能够捍卫一个学者的尊严,至少他不应该违反学术的道德,抄袭剽窃,也不该让自己的知识成为阿附权贵、骗名骗财的工具,这样不单是对他自己的侮辱,也是对学术本身的侮辱。像什么出面卖假货、说胡话,乃至化身专司涂脂抹粉的御用专家和文人,都可以说是对学术本身的玷污,甚至强奸。在此基础上,如果他愿意,可以出来讲一讲自己的知识,甚至也可以选择与上面提到的那种现象斗争,但这个显然无法强求他。
而现在的某些所谓的专家是什么样,诸位想必心里也有个定性。有些人便因此说:学术要被糟蹋了,但是我看也不必如此悲观:人类研究科学几千年积累的物质和道德成果,岂是几个上窜下跳的小丑就可以毁灭的?只让学术界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坚守道德的人一息尚存,这些人就永远无法把自己装扮成学术道德的真正代表。但是也有些人会说:万一真的有那么一天,这些人彻底得了势,霸占了讲台和话筒呢?
那我就要说起我读过的一个佛教故事了。我不是宗教的信徒,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有神论者,但是三个重要宗教和一些其他宗教,比如神道教、犹太教的经典我也都看过,对其中的典故也略知一二。下面说的这个故事,应该也是很著名的了:
魔王波旬说:“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佛祖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魔王见此,率众狂笑而去。佛对波旬说:“末法时,我将率弟子脱掉袈纱走出寺庙,一世修成。”
把这里的魔王换成这些伪专家学者,把袈裟和佛法换成制服和道德,再把寺庙换成实验室或者讲台,乃至各种职称头衔,就是我们这些人对这个所谓的“科学的末法时代”的答案。
想要金钱?想要权力?想要名望?通通给你。只是你要记住,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你这样的人在敝帚自珍而已。这些东西你们都可以拿走,甚至连我们的生命都可以,但是你们永远拿不走我们的荣誉。到那时,学校也好,机构也好,都只是你们无形的监狱。我们会在外面更广阔的天地里,继续追求着我们的快乐,开创着我们的事业。只要实验室里还有一盏亮着的灯,只要网络的平台上还有一篇真正用科学了解世界的文章,我们就永远是胜利者。
谨以此自勉共勉。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欢迎大家关注“河岸的左岸”和“我们的天空之城”以防失联。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