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isa 小思。最近下班比较晚,公司离家里又很远,选择了拼车回家。
车上我嗓子痒了咳嗽起来,拼车的司机大哥让我自己拿瓶水缓解一下。我犹犹豫豫之间,大哥开口说话,让我放心,都是没开封水,没有额外的东西。看着快到小区门口了,我盛情难却,拿了瓶水喝了起来。
不知道大家常中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场景👆以及像我一样类似的「谨慎」
之所以会这样,大概与最近的一些时事新闻还有网络上我们不免会接触到的一些小广告、论坛「经验帖」、行文夸张的小说等有关。
就连那天的司机大哥在听说我是学药的之后,也问我「真的有吃下去就能让对方乖乖听话的药么?
我沉默了许久,因为世界上确实并没有一种药能够让人瞬间变成无脑人,完全服从对方,但也确实有很多药物能够让人置身于危险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严肃的谈谈迷情药/迷奸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常见的迷情药成分有哪些?
真有用吗?
首先得先说一句:目前真的没有药物可以促进情欲到吃完火烧火燎、必须往别人身上扑、要完成天地之间生命大和谐才能褪去药效的药——这种只存在于小说里,而且还是编的很离谱的小说里,稍微有点儿现实依据的小说也不敢这么写啊!
当然,没有这种👆迷情药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
因为能够使人成瘾的药物和使人失去意识的安眠药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并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必须时刻警惕。相比于开始提到的那种夸张虚构的迷情药,这两大类往往才是现实中犯罪人员使用的手段。
而那些传闻中的「伟哥」和印度神油,虽然没有威胁力,但一旦被他人恶意使用,这种行为也会恶心到自己,给自己平白添堵。
图片来源giphy.com
下面我们分类一起看一下。
这些没用,看个乐子
先来说下那些江湖传闻最广的「迷情药」们。
促进性功能的药物
前一段时间,深圳一家餐厅服务员发现一名女生的同伴在其离开座位后将白色药粉放入杯中,服务员巧妙地偷天换日,并在女生离开前告知了真相。
经调查,这位同伴是将他达拉非的粉末放入了女生杯子里,妄想女生服下后能够「听话」和「发情」。而在购买药物时,卖家公然宣称该药物可以「促进女性发情」。
看到这里,我不禁再次感叹,有的人,在色字面前还真是一点智商都没有。
图片来源giphy.com
他达拉非(俗称「超级伟妹」)和西地那非(俗称「伟哥」)一样,主要是通过松弛海绵体平滑肌,促进动脉血流入阴茎,从而解决男性勃起障碍问题。我看着药理书上这经典的作用,不禁陷入沉思:女性啥时候也具有勃起功能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所谓的「春药」也不过是针对特定部位的治疗用药,并没有真正的「催情作用」
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男性有「伟哥」,女性就没有相应的药品么?
2015 年美国 FDA 批准一款药品——氟班色林上市,治疗绝经前女性性欲低下。听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坐不住了,看,你看,还是有「迷情药」的!多危险!
但是氟班色林需要长期服用才有效,且效果相对局限——根据之前披露的临床试验数据来看,也仅仅是每个月多了一次满意的性生活而已……
指望这一片药,可能还不足以让女性动情。那些指望卖家夸得天花乱坠的促性功能的药物想要「得手」的人,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土味神油/草药
对不起,说到这类,我脑海中飘过的全是暗搓搓小卡片广告还有当年本地报纸上的夹缝广告。
曾经外地出差住在小酒店,晚上门缝塞得全是印度神油、促情草药的小广告,什么用上一次老婆就离不开老公,解决家庭和谐问题,一度让那时还是未婚小姑娘的我小脸一红——当然是因为卡片上那天花乱坠的超越了当代医学技术的神油/草药。
这一类东西(对不起,我羞于承认这些是药品),成分啥都有,乳香、迷迭香、麝香等。然而,不论有什么成分,这类东西就是啥作用都没有
如果非要说有作用,我只能说土味神油只能润个肤,而草药还能野外求生的时候生个火。

这些才真的需要警惕
虽然现在真的没有所谓的「迷情药」、「春药」,但是在外也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因为坏人真的可以非常坏。
多了解一点没有错👇。
具有成瘾性的药物
最常见的就是精神成瘾性药物,比如摇头丸、笑气、冰毒等。这类药物具有兴奋中枢的作用,使用后会出现亢奋、幻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性快感
由于其极强的成瘾作用,这类药物会让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依赖,人会不由自主的渴望使用该类药品,从而任由他人 (往往是能供药的人) 摆布,以此来获得药物。在影视剧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手段控制他人。
这类药物主要有三种使用方式
  • 吸入(如笑气或其他药品粉末吸食)
  • 静脉(如冰毒)
  • 口服(如摇头丸、LSD致幻剂)
可吸入和可静脉使用的药物因为使用方式比较复杂,很容易就被人发现。
可口服的精神成瘾类药品,很容易伪装成其他形式,比如口香糖、糖果等,甚至可以做成邮票大小贴到舌头上使用,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在外饮食必须警惕。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吃离开过自己视线或是任何没有把握的食物
而且一部分人在初次接触这些成瘾性药品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症状,并不会像预期的那么「嗨」,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也必须警惕,抓紧离开,及时就医。
同时提醒大家,这类药品属于毒品,使用、买卖、运输这类药品都是违法的。毒品亦是深渊,一旦陷入无法自拔。
能够让人失去意识的药物
能够让人失去的意识的药物主要有两种:
  • 难实施且较少使用:全身麻醉药品,又分为吸入性麻醉药物和静脉使用的麻醉药物;
  • 需要重点防范:具有催眠作用的口服安眠药物
乙醚是大家最熟悉的吸入性麻醉药物,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中用一条湿毛巾捂住受害人使其失去意识,用的就是乙醚。但实际操作中,乙醚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且极易挥发,其实很容易被发现
静脉使用的麻醉药物属于麻醉类药品,国家严格控制流通,一般很难获得。而且这两种药物,口服吸收也都很有限,不是需要担心关注的重点。
具有催眠作用的可口服安眠药物,虽然大部分均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要在具有资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使用,严禁非法买卖,但依然有地下市场流通这类药物,要比之前提到的成瘾性药物和麻醉药更容易得到。
而且这类药品,大多是白色药品,在充分溶解后,无色无味,极难分辨出来
虽然如果是整颗药片或研磨不充分的药片碎末,需要一定时间溶于水,导致短时间内水中出现白色浑浊悬浮物。但如果是不透明饮料,比如牛奶、咖啡、奶茶等,可能肉眼无法分辨出是否有浑浊的悬浮物。服用一段时间,人便进入了睡眠状态,失去意识。
所以大家日常防范可能更需要关注这类口服安眠药。
这里也要提示大家,口服安眠药并不会让人立刻失去意识,即使是起效最快的安眠药物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发挥作用 (最快约15-20min),抑制中枢使人陷入睡眠状态。
在起效阶段,一些异常症状可以提示到你可能身处危险之中。如果你在喝水或吃东西后,出现极强的困倦感和嗜睡,需要格外警惕,在意识暂存的情况下,及时求助,避免失去意识后出现意外。
酒精
酒精也是一种容易让人失去意识的东西,但人在饮酒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其危险性。
酒吧长期流传着不同的「失身酒」的传说,究其根本,其实是人在放松警惕的状态下不自觉的喝醉了,从而置身于危险之中。
图片来源:giphy.com
喝酒可以助兴,但必须要有度。当出现话多、眩晕、迷糊的情况下,就说明已经小醉,应该理性的停止饮酒
人在醉酒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于平常的性情,容易在不清醒状态下被人套走个人隐私信息(比如银行卡密码),也容易遭受到侵犯。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更何况,酒精也是一类致癌物(即接触就有致癌的风险),还是少饮甚至不饮为佳
如何知道有无危险?
何时需要求助?
了解了目前常见的一些「迷情药」,我们知道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让你瞬间失去反抗能力(手术麻醉不在此讨论范围),也没有药物让人能够「完全听话」。药物都有一定的起效时间,并有一定的症状提示危险的来临
所以熟悉警惕症状,及时警觉,是帮助脱离危险的最重要的一环。
需要警惕的症状
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当你喝或吃了东西,甚至舔了东西之后,前后出现了不一样的对比状态
比如你之前并没有什么困意,但突然一股疲惫感和困意袭来,且无力阻挡,那么就说明有可能「中招」了。亦或者是你突然间精神亢奋起来,眼前出现了彩色的画面(幻视),那么也需要注意抓紧离开,寻求帮助。
此时,首先要离开危险的同伴,抓紧求助服务员、保安、警察等人员,避免自己失去意识后任人摆布。
如何规避风险
当然了,还是不希望大家真的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所以以下一些防范措施能够帮你规避一定的风险。
  • 如果是和陌生人或者是不熟的朋友见面,尽量保持清醒的状态前往,不如果要在宿醉、熬夜通宵后前往,最好有同行者一起陪同;
  • 适时要讲究一些「洁癖」,比如杯子不干净、饮料或水中有粉末状物质、瓶装饮料或水被打开过等要尽量调换,如果不能换,不要硬喝/吃。
  • 尽量不要让自己的食物或饮料长期离开自己视线,如果中途需要离开一段时间,返回后尽量不再食用或饮用中途开封过的食品或饮料
  • 注意自己的意识状态和身体状态,如果出现前后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恶心、眩晕等症状,抓紧找借口离开,寻求他人帮助。
  • 包中常备警报器,将报警电话设置成快捷键。
还想和大家说一句,如果受到侵犯,也要及时报警并就医,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让坏人逃之夭夭。
受到伤害,错的永远是使用非法手段的人,羞愧的应该是抱有龌龊心理的人,而不应该是受害人。
讲了这么多,一方面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也无须受到影视剧和谣言中夸张描述的影响而成为惊弓之鸟。
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那些怀揣着不良想法的人,能够正视事实:坐在你对面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情感和行为能力,并不是一个动物在「发情」。
世界上最好的催情药,是两情相悦,并不是歪门邪道;任何利用非法手段违背他人意志而事实的行为,是违法的,也是令人不齿的。
我们还写过
别忘了一键三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