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UpHonest Capital x 42章经主办「Global Chinese|中国创业者的全球化进程」直播分享活动圆满落幕,后台共收到611份报名,大多为一线投资人以及创业者,活动在线人数达到290+人。UpHonest Capital创始合伙人郭威 42章经创始人曲凯、XVC 创始合伙人胡博予以及多位全球华人创业者在线分享全球创投市场的变迁进程以及全球化创业面临的问题。
以下为活动实录,Enjoy!
曲凯 x 郭威对谈
01
美国经济在最近加息等影响下有什么变化,对一级市场又有什么影响?
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来说是有限的,特别对于早期投资来说。加息造成的影响从二级市场传导到投资一级市场。越往后期影响会更大,比如说C-D轮次。
我们Research发现早期种子轮依旧是比较活跃的,不降反涨,我觉得明后年会有更多的机构参与早期简单整理几个数据来看,中位数融资环比涨了20%。第二季度各轮次的融资交易环比下降了30%左右。然后D轮降低最大为48%。同样的这个bridge增加的特别多,很多运营的不错的公司也依旧在融资。
当然我们这个Stage有的投资人可能出手保守一点,或者在等更多的机会。
但是实际初创公司下降比较多的是东南亚,美国本土的还是很活跃。头部的项目还是在超额融资,而且也是非常夸张的估值。
02
美国主流机构最近的状态如何,都在投什么,当下有哪些创业方向或主题比较热门吗?
美国这边是有些估计国内的朋友没能感受到的。
虚拟世界里可以分为两块,一个是现在挺火的Web3,另外就是VR,AR内容类的。像Web3,我们完全没有感觉到融资下滑。一些主流的基金都在看,并用特定份额做尝试性的投资。另外VR方面的话,我们看的两个篮球VR游戏的公司都超额募资了。
然后美国因为疫情,人力供应不足。无论是高端人力,还是相对中低端的人力都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会有一些公司在解决这个人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从硬件来看就是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像我们投的奶茶机器人。以及最近看摘蘑菇的机器人,还有比如说仓储机器人等等。
从软件来说,蓝领人力短缺在美国就很严重,解决服务于蓝领招聘这块的软件公司,像是Deel这种的机会比较多。我们看到了这一块的崛起。
还有一个中美都比较像的话题就是碳中和。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拿了近四千亿美金出来投资。当然,我觉得还有Vertical SaaS或者是就是说跨境的SaaS都有一些机会了。
03
你也接触非常多国内的GP和LP,感觉中美创投市场当下最主要的异同分别是什么?
中美的创投关注的点不太一样,美国投资人关注可投的领域相对广一些,像是Web 3、食品科技投资、碳中和、SaaS等投资。美国可以投资的,可以退出的渠道也比较多,像是并购,上市融资等。
国内投资人在看了一些话题之后,然后在美国找一些相关的来学习和观察。
我知道在国内,可能新能源特别火。然后可能Web3也比较火。
04
美国的 GP、LP 或者创业者当下对国内市场的态度你觉得是怎样的?未来脱钩会越来越明显吗?
大部分投早期美国投资人或者GP,对于中国的了解还是停留在纸面,真正去了解中国的还是比较少。但是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市场,未来可能成为第一大的市场。所以我认为他们还是会长期观察认可国内市场的。
其中也有一些机会比如像是非常明显的供应链优势,中国的各种人才储备还是很明显的。Web3在人才,公司方面的全球化,其实可以让更多的美国VC接触到中国的创业者或者是华人/第一代移民的创业者,让他们有更深的感受。LP的态度就是一半一半的,一半非常乐观,一半就是没那么乐观,隔岸观火。因为美国市场也没有那么好,跟他们的理解预期是有一定差异的。所有人都是在观望和相对谨慎了。
05
在美国的中国创业者最近几年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和趋势吗?
在美国的创业者的优势,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退出机会更多。所以这几年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创业者或者是第一代移民创业者来美国开始做一些事。就像是Web3这个事在国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政策。
近两三年来,创业者越来越多,他们的创业水平和能力在近两三年在显著的提高,我们在Web2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明显感觉到留在美国创业的本身数量就不错,成功的就更不多了,这几年像是zoom的上市,以及我们有幸参与的几家公司,都是中国第一代移民做的。所以也是给到一些大的资方的强心剂。大家陆续对华人创业者的第一代移民创业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华人创业者也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国际化。
前十年前开始做的时候就是在Web2那段时间,高质量的初创团队还是有限的。
06
为什么美国没有FA,美国的FA角色是被谁承担的?
是因为信息和渠道更公开透明,像我们或者其他VC投项目,基本上在公开渠道中都能看到。
项目没有那么水下,硅谷这个地区的属性就是比较开放,接纳力比较强,以及很强的互帮互助的文化。创业小白的创业资源比较丰富,创投的渠道比较丰富。一两个月就能拿到比较核心的募资资源,或者是孵化器的辅助。
我比较喜欢Web3的一点就是特别像十年前的硅谷VC的合投模式。我之前有个项目就是30家投资人合投一家实验室公司。
07
你觉得在海外的中国创始人和在国内的美元基金投资人之间,匹配的几率大吗,会有什么潜在问题吗?
从两边市场来看,确实能够做到在美国做到上市级别的公司,这些人在早期创业的时候在本土接受度会比较差一点,然后在去找资方融资的时候。因为对美国市场的不了解,导致融资也不顺利。算是双不管的人群,但是他生意的确做的很好,按照商业成果来看的确有退出,这些公司的超级增长,也的确吸引了一二级市场的资方。
我们也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有更多的资方可以尝试。我们也看到了一些Founder也拿到钱做出海,去东南亚。但是美国还是难一点。
08
中美双方投资对于创始人的背景评判是否更加不一样?
国内更加偏重于精英背景,美国基金则投的更加多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小白和创业OG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创业者中有各种细分,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创始人想要做什么样的事,和公司的匹配度。
我们最近有个portfolio,是之前直接给Apple CFO汇报,全球第三大广告公司的CEO。的确存在人脉,资源,融资的优势。劣势就是大公司思维,对于小公司风险的忽视。创业这件事本来就是很抽象,优劣势各有。
各种人才,各种创业群体都有自己的优势,然后看他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匹配。支持的资方的喜好是怎么样,对投资的人群会有自己的偏好,女性创业者,少数群体,学生,亚裔。
每个人自己的闪光点都应该被市场接受,被公平对待。
09
你们投过几百家美国的公司,基于你们自己的经验,对未来几年里想投资或创业做全球化这件事的人,有什么建议吗?
国内创业者久经沙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创业素质不错,但是还是需要多做全球化的积累。不是非要在美国或者东南亚,可以修内功的。我们可以多交流,多积累。全球化思维和全球化的准备,不需要出国。可以出来快速的转一圈,国内强的创业者可以快速摸到七分。去找到对的人,资源网络,资方,合作伙伴,决定了公司的初始基金和后续的效率。
我们为什么要投全球化的机会
XVC创始人胡博予先生则从投资案例中观察全球化的机会,从游泳池清洁机器人,yup(印尼版的信用卡)、Vitamin(东南亚市场眼影盘)、莱芬吹风机等华人创业,海外市场,团队全球分布的这种全球化企业,背后是依靠着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以及人才密度优势,这都是依靠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培养起来的。企业利用的是中国的规模优势,比当地的企业做的更好,建立自己壁垒和护城河。
全球的市场环境,渠道上有很大差异,但是人的需求是差不多。这给我们很强的信心。需求就是更便宜,更好,更智能。随着我们的供应链升级,我们不仅仅是更便宜的东西,还有可以做更好的东西。我们的人才密度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智能,品牌出海则是更有爱。
圆桌对谈
👉Zack   Seel 创始人&CEO(Seel是一家北美保险科技公司)
👉Kedan   ReveryAI 创始人(ReveryAI创建了第一个全自动化的虚拟更衣系统)
👉Chuhan  Surfboard 创始人&CEO (Surfboard是专为创业公司创始人提供的管理SaaS产品)
👉Hao Zheng beU 创始人(非洲版美团,外卖业务为埃塞市场份额第一)
👉Sherwin Xia Trendsi 联合创始人(Trendsi帮助北美卖家和品牌一站式解决货源, 仓储物流的一件代发平台)
01
从硅谷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再到创业者,如何了解美国和全球市场。
Chuhan  Surfboard 创始人&CEO :
创始人在第一次融资的时候很难满足投资人和董事会的预期,花了很多时间没有好的预期效果。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创始人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从而演变成比较大的问题,导致失去投资人信任,被迫过早关门或者卖掉。
我从13/14年开始做SaaS投资的时候是市场最鼎盛的时候,到2020年市场已经经过了好几个周期了。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很多时候还是要去思考一些能够抵御周期的事情。SaaS也从更偏向平台级别的事情到更加偏向于Vertical,垂直领域的一些机会。具体的应用场景,变化并不是很大。像之前Web 3还会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SaaS赛道从估值的角度,从团队创业者的素质等等,其实变化是不是非常大的。
02
在中美两地之间设立office如何协同?全球化办公的协同
Zack @Seel 创始人&CEO:
我们在2月份在上海开设了office,后来我们其实是把整个产品团队的人都放在了国内。中国的人才密度很多领域是是高于美国的,可能要解决的是语言文化沟通的问题,但是也可以通过招聘来解决。不同的岗位对于语言的流畅要求的也不一样,后端的要求会稍微弱一点。做全球化的生意,特别是做美国的市场,随着创业的阶段不同,团队的配置也会不一样。
挖掘人才,相互信任。招聘到一个人之后,并不会去限制对方,而是让对方发挥潜能。
03
借鉴国内模式到海外如何做到有些是搬运,有些是要创新和本地化的,以及融资在美国和中国VC的差异。
Sherwin Xia Trendsi 联合创始人:
我们会把国内优秀的创新模式借鉴到美国,但像是共享出行、共享充电宝、茶品牌等这样的项目,刚落地的时候并不会太顺利。我们一件代发模式,也是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玩法才能够落地。美国本地的VC很多时候是不能够理解这套商业模式的。你必须要去找对口的去理解。
很多重运营的项目美国本地是很少去做的,他们更愿意去做一些Fintech,一些纯SaaS。其实对他们来讲更适合。
我们华人有些去做的壁垒不高但是很重运营,但是做好了也是一种壁垒。
04
非洲作为新兴的增量市场,情况如何呢?
Hao Zheng beU 创始人:
非洲移动互联网还在持续增长,人口不断的增长。市场和需求是确实存在,主流VC看赛道都是相对滞后,都是创业者看到现冲进去做起来。目前非洲的外卖产业是相对滞后十年,获取用户成本低,年轻人多,降低了最主要的配送成本,毛利率可以达到60%,劳动力红利会越来越大。
05
中美融资之间的差异?
Hao Zheng beU 创始人 :
High level的人其实一定是懂你创业的事,在中国和美国聊过很多的投资人,pitch的时候还是需要技巧和话术,在于如何说服投资人。
中国融资的PPT喜欢一条条的列出来,而美国更加直接的回答。
中美之间对于融资deck的美观度,内在的逻辑,数据的展示等维度的要求也会不一样,这属于是双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投资人做决定是一次来判断的。但是美国更偏向于长期的Follow。
去关注能够在双边融资成功的人是如何做的,以提升融资成功的几率。但是本质还是看你做的事情的核心是不是通的,是不是个能够把事情做成的人,这需要不断的修炼内功。
还有五位全球华人创业新势力现场从自身创业公司对行业的赛道的趋势进行分享。
感谢以上所有参与本次活动嘉宾的倾力分享以及所有观众的线上支持,在Global Chinese 的全球征程上UpHonest Capital将陪伴更多华人创业者一路前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