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站在2023年卯兔年新春开工之际,我们该如何把握现在及未来的机会呢?
2023年春节,很多人的祝福语是“兔”飞猛进、前“兔”无量等美好愿望。
但“梦想成真”,不能等!需要实干才能兴邦,空谈只会误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系于你我。我们正在书写历史,或挺立潮头、不息求索,或懈怠不前、碌碌无为。呈现什么样的未来,要看今天的行动。”

“二十大”提出新蓝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央一声令下,广东、深圳第一时间用行动回答未来!
1月28日,农历新春开工第一天,在这开耕的时节,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起新时代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鼓,奏响广东奋进新征程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实现广东现代化建设新的跨越。
可以说,广东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关键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谋划、担当与作为。广东新春开工2.5万人第一大会,向全社会释放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随后,在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第二天,深圳1月29日随即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对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再宣示”,同时举行2023年首批266个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全市11个区(新区、特别合作区)同步开工总投资近3300亿元的重大项目。
以高质量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彰显了一马当先、步步争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迅速行动显示了深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决心信心。
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传递出全市上下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迟疑、片刻不能懈怠的精神状态!
会议特别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宏伟远大的追求抓发展,拓宽视野、提升境界,站在全国看深圳、着眼全球看深圳、站在未来看现在,树立干就干一流、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理念,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站在全国看深圳、着眼全球看深圳、站在未来看现在”,应该是深圳人站在2023年开年之际,应有的视野和境界!
笔者注意到,2023年1月2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深圳2022年经济运行数据同步发布。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32387.68亿元,同比增长3.3%。GDP增速领跑全国(3%、广东(1.9%)以及一线城市。(北京GDP4.16万亿,同比增长0.7%;上海GDP4.47万亿,同比下降0.2%;广州GDP2.88万亿,同比上涨1%。)
与此同时,有不少经济指标格外亮眼:深圳市统计局和工信局公布数据称,2022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1357.09亿元,总量首次居全国城市第一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在一线城市和工业大市中保持领先水平。固定资产投资8942亿,增长8.4%,货物进出口贸易3.67万亿,增长3.7%,其中出口2.19万亿,增长13.9%,规模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服务贸易进出口1123亿美元,增长15.8%,集装箱的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箱。
在新冠全球大流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乌战争等因素叠加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深圳在2022年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但是,笔者从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听到深圳的冷静发言:“距离我们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和我们自己确立的目标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有一些遗憾,也有一些不甘。我们唯有在今年做出更大的努力,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种“遗憾”、“不甘”不是没有理由——
深圳“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GDP要超4万亿,而距离这个目标还有3年,未来3年,深圳的GDP平均增速需达到7.3%及以上才可完成!
而2023年,深圳保守估计GDP增速翻一番,到6%左右,也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行,在乐观中须保留一份谨慎!当前,社会观察人士正在提醒要注意提防和克服“疤痕效应”。
疤痕效应即是指过去遭受创伤,即便伤口愈合后,仍然会对人的心理和外界认知等产生影响。经济学家认为,疫情客观上会对经济、人类心理以及其他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形成“疤痕效应”。
疤痕效应或影响人们的消费欲望,储蓄倾向可能明显上升,企业对未来投资预期仍不客观等等。
因此,2023年,提振信心,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将备受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深圳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疤痕效应”给出了答案:立足于“稳”,更着力于“进”,全力推进当下的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即提信心是当务之急,稳增长是全年头等重任,防风险是底线要求,抓创新是根本之策。
此时此刻,笔者从新春开工,广东、深圳连续举办的两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我的朋友圈里都在第一时间刷着相关新闻报道,给出了一个“备受鼓舞”的回应,发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等转发语。
最深的“危”,正酝酿着最大的“机”!
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
如何把握深圳正酝酿着的未来大机会?
从2022年深圳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深圳的“第二曲线”趋势已形成——
2022年以来,深圳全面落实国家和广东省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20+8”产业集群、工业“30条”等产业规划和政策举措,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深圳2022年的工业数据正凸显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特征: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民用无人机、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83.4%、113.8%、34.7%、22.3%。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强力支撑作用,全年增加值合计增长8.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2.1%。数据显示:2022深圳全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75家、新增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位,总数达442家,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3000家。
据深圳工信局透露,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千兆城市”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全球第一,搭载鸿蒙车机系统车型受到市场广泛认可。2022年,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23.87万辆,保有量76.6万辆,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022年深圳推动比亚迪二期、华润微等百亿级项目正式开工,加快推进中芯国际、欣旺达、贝特瑞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投产中芯国际12英寸线、华星光电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等项目,超额完成年度工业投资预定目标,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深圳组织开展联合攻关,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国产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俗称“人工心肺机”)并获批上市,填补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空白。未来,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非常可期。>>国家应急批准!工信部紧急启动!深圳又填补一国内空白,“救命神器”来了!
深圳统计局数据也印证了深圳的工业投资速度。2022年,深圳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增长19.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4%;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2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3.8%。
如何理解深圳2022年的工业?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笔者发现,从深圳继2005年首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后,至今已有18年时间。
2005—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趋势图——《深圳市2005-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或有修正,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2005—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景图——《深圳市2005-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或有修正,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从 2005—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趋势和全景图来看,深圳在2020年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多重叠加影响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触及史上最低,至2%。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就从2018年的9.5%下降到4.7%,直到疫情冲击第二年的2021年反弹至4.7%。很显然,在此趋势下,如不加大工业投资,不加快高质量发展,迅速布局破解“卡脖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很难想象深圳未来在哪里?
2017—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深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深圳正在进行深V反弹
关键时刻,在2022年,深圳迅速出手“20+8”,可谓是在历史的大底部筑牢了一个重要基础,反弹大势不可阻挡!
与此同时,深圳提出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对深圳到底有多重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两组数据足以说明深圳工业第一城地位、基础更加稳固
2022年深圳工业占GDP比重多年来首度实现回升、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
深圳“20+8”之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40%,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与此同时,深圳的工业正在大规模扩容:规划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以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已针对“20+8”产业高规格举办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签约仪式及招商大会,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年的进度,面向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工业上楼”厂房空间。
在深圳“抓面向全球的双招双引,努力争取源源不断的企业、资本和人才汇聚深圳”部署下,2023一开年各区正在争分夺秒拼经济:多区多部门组成“招商团”从深圳出发第一时间敲开日本、新加坡大门;罗湖组团海外招商首站到泰国推介黄金珠宝产业、并赴澳门开展招商活动;宝安区赴北京开展招商活动宝安区长在党代会下午闭幕后连夜赴港;福田区委书记率团直奔意大利、西班牙,据称这是米兰、佛罗伦萨、马德里迎来三年来首个中国地方政府代表团,福田促成多项投资贸易等合作意向,收获多项突破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节期间,龙华区还率队赴京开展为期四天的招商活动,先后拜访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中央机关和重点企业,以及工程院院士向锦武等著名专家、学者,就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文化和数字体育、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进行深度交流。
就在1月28日,农历新春开工首日,为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深圳市商务局应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邀请,会同南山区政府赴新加坡,开展城市推广、产品推介、企业走访和经贸交流。
开工前,1月27日,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率队远赴海外招商引资,首站也选在新加坡。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前海代表团与当地科研院校、科技企业、政府机构开展深度交流。
为此,笔者也大胆预测:2023史上最大规模的深V反弹在即!
2023年,开工第二天,深圳继续出手,首批266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约329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35.6亿元。
梳理这266个项目的特点,凸显了深圳高质量发展后劲:
产业领域项目96个,项目总投资约186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305.5亿元。
基础设施领域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约43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64.7亿元。
民生领域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约19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46.1亿元。
房地产领域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约80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19.3亿元。
开工项目中,总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有20个,年度投资占比超三成;总投资30亿元到50亿元的项目12个;总投资10亿元到30亿元的项目36个。
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固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围绕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重点企业总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开工建设湾区“20+8”之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区综合开发项目、腾讯音乐总部、深圳华发冰雪世界等44个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213亿元。
其中,腾讯音乐总部项目将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助力深圳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中心建设;总投资140亿元的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可带动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集聚发展;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打造符合国际水准的生物医药专业载体空间,引领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和生态链聚集发展,推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换道超车。
聚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开工建设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前海深港创新产业园、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改造工程等26个科研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60.7亿元。其中,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项目,将建设量子科研基础设施,百级微钠加工间等,助力深圳未来量子科技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突破;前海深港创新产业园项目,将以服务深港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切实打造深港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与示范基地。
深圳已定下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2023年深圳明确了两个1万亿目标,即确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以及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8.28亿元,同比增长2.2%。2023年,随着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深圳将全面冲刺万亿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与此同时,一个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即将到来!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3295.3亿刚落地,如每季度照此规模,还有近10000亿蓄势待发!
此时此刻,站在未来看现在,13年后,深圳要为全国提前15年打造一个中国式样板,当下正是重塑城市、企业和个人竞争力的最好时机。请与深圳一起,从2023年开始深V反弹!
(本文作者王方,“深圳梦创始人,首届深商意见领袖,城市、科技、人文观察家。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email protected]
喜欢深圳梦就给一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