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美国人在伦敦
文/黄慧
元旦一过,女儿就直接从我全家度假的普吉岛飞往英国,开始了她6个月的留学生涯。
丫头到伦敦第二周,经历了五点六级的文化震动。
第一个周末就face time我说她正在巴黎。去伦敦留学第一周你就跑巴黎出差,伦敦都装不下你了吗?我心想。
但我了解她,总要活得快意江湖。典型的美国人,连享乐都要整得呼哧带喘地才算尽兴。
她正在皮店里,让我帮她参谋一款包包。
从高中就是有工资的人,想买什么手到擒来,由不得我阻止的眼神。她也一直看不上我这上世纪人的眼光,总觉得我的时尚品味是古代的。但最近不知是她进化了还是我进化了,偶尔向我借两件衣服穿,让我受宠若惊。
我借着文化自信给了她诚实的意见,她居然低眉顺耳地听了,然后又说,“妈,你也选一款包吧,我买给你。”
我顿时成了油炸冰淇淋,心儿全化了,忙说,“不急,不急,你在欧洲一学期呢,慢慢选给我吧,不用太贵的。”
第二周开始,一会儿发张她去狗狗瑜伽馆和宠物一起上瑜伽课的照片,一会儿发张她去上学路过唐人街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照片,一会儿发张周末去中餐馆吃的年夜饭的照片,还告诉我她穿着红点儿的裙子,讨吉利(这是她离中国文化最近的一次了)。
大学三年了,她常常一回学校就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她的信用卡是隐约的定位仪,知道她还在吃饭,喝咖啡,还在穿裙子,刷眼睫毛。我偶尔深情追问一下也只回“忙”,“很忙”,“还是忙”。
现在她这早请示晚汇报的,当了她亲妈20年,我知道她是想家了。
今天一大早打电话给我,正在放学坐公交车的路上。她说,“妈,英国生活节奏太慢了。”  我还没醒明白,吱吱唔唔地问,“那你想怎样啊,去欧洲留学本来就是去上旅游大学的嘛,是叫你周游列国,了解历史文化,听听英国口音,吃吃意大利饭,买两件法国时装,然后回美国来好好上班挣钱。”
她说,“我也玩了啊,但星期当中在学校太无聊了。功课简单,没作业,无所事事。我到研究生院想找个人工智能方面的无薪研究项目,没有人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些研究生们好像不比我懂的多。”
我说,“那你参加俱乐部,接触一下别的系的同学呢。”
她面露难色说,“我习惯了在Berkeley每天从一个教室冲到另一个教室,然后埋在图书馆里学习,赶作业到半夜,还要打工,挤时间和朋友聚会,跑健身房,到网上购物。现在每天两节课完了就没事了。”
我问,“那别的同学都忙什么玩什么呢?”
她有些困惑地说,“好像他们习惯了这种节奏。”
我记得听过,在西方国家里,美国人是属工作狂的,不懂得生活。我告诉了她这个说法,建议道,“你既然选择了去欧洲,一定是它有让你喜欢的地方,那就应该好奇一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看世界的视角,试着去体验一下,或许会明白这其中的乐趣。”
她说,“我想去社会上混混,可是没有合法工作身份,又不能找工作。”
我赶紧用当年初来美国时没工作身份的机灵告诉她,“那你就去找个你喜欢的咖啡店或餐馆,去吃饭喝咖啡,和人聊天儿,让他们相信你不真是缺钱缺疯了,就是想有个场景找乐子,接触人,进入本地文化。你愿意不拿工资上班(也就不存在非法打工),喝喝免费咖啡,打包个免费盒饭就行。”
她笑笑说,“妈,那多难为情啊。”
我知道她年轻,脸皮薄。我这五十几年全长脸皮了。但我知道不能硬劝。
我又说,“那你就去上舞蹈课、画画课、调酒课、烹饪课吧。”
她若有所思。
“你知道,欧洲的博物馆,大剧院是世上无以出其右的。你不是喜欢欧洲历史,古典油画,各式欧风建筑吗?”我说着说着巴不得自己也能去留学了。最近几年,我和她用脚丈量了几个欧洲老城,好像走进时光的连环画,留连忘返。
“另外,妈妈在欧洲各国那些好朋友的孩子们也介绍你认识了,去找他们聊聊,玩玩。”我说。“还有一件事你可以做,就是找个男朋友。”
她大笑,“妈,这事儿不是这么办的好不好!”才挂了电话。
几个小时后,她发短信给我说,她想了想,有几件事准备做:远程旁修Berkeley的一门人工智能的课,正在找在校的朋友给她发资料;她申请加入校舞蹈队;她已经联系了我的朋友们的女儿们,约咖啡,约去加纳利群岛冲浪,约去山上滑雪;她还正在研究旅居伦敦的美侨俱乐部的青年分部。
我很替她高兴,相信在她渐渐学着做一个欧洲人的路上,她也就渐渐长大。人生有时大步流星,有时慵懒徜徉,有时兜兜转转,风景有时过眼即逝,有时叠叠映映,有时山重水复,都是独特景致。
嗯,等这些都玩够了,或许还剩时间找个男朋友。
作者简介
黄慧,喜欢写字的人。旅行中听风声雨声读书声,网游时问国事家事天下事。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欢迎大家关注“河岸的左岸”和“我们的天空之城”以防失联。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