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募格科聘原创,转载请在文章下留言
2016年我即将从帝都的一所985毕业,那会的就业形势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一片哀嚎,找一个能给京沪户口的高薪工作是大家的首选
在北京的这所知名的985高校毕业之际,大家的择业观点都还带有一定的进取性,比如:热爱学术科研的研究生同学多会选择申请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憧憬着以后海龟回来,拿上青千的帽子施展自己的才华,国内读博反而次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考公的同学也很多,不过都是盯着中央部委和发达大城市的公务员,一般可能低于省会城市就不愿意去了;
进企业的也是时常谈论着“四大”、外企、央企、考CPA、金融券商等热词,尽管北上广深的房价已经冲上了云霄,但是那会大家似乎都想冲一冲!
当前段时间看到粤北某县的事业单位都可以挤进来七八百位海内外名校的硕博的时候,带给我的思考是“博士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博士们想去的“体制内”
大家会想到什么?
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党政机关后备干部、前程远大、亲友羡慕、领导重视......当然似乎每一个未进入体制内的毕业生,或者不在体制内工作的家长都会这么想。
2020年的这场疫情,改变的似乎太大了,大的很多东西慢慢突破了原有的认知,这种改变不仅是公共卫生安全的考量,更是慢慢改变了我们的社会运行态势。
如今,国家已经出台了“双减”政策并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但是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似乎并没有轻松多少,多少家庭的父母仍然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最好是重点大学,然后背负着祖辈的希望走出小镇、县城,去向往的大城市。博士毕业后我进入了一所大学工作,不平不淡,也波澜不惊,每当开学季,我都喜欢在校园里观察前来报道的学生和家长,大家都是欣喜不已,毕竟考入大学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值得每一个人饱含期待。
在一年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近五百万大学生考研的浪潮下,似乎每个人的命运都被裹挟了起来,极其的小心翼翼起来。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进入体制内已经成为家长和毕业生心目中的安全地带。
会想起一件往事,2010年一个师哥从顶尖的Top2博士毕业,家乡省份的组织部领导亲自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回到家乡的政府部门工作,安排副处级的职务和待遇。师哥婉言谢绝,理由是家乡还是有点落后,为了下一代还是想留在大城市工作。现在因为工作关系和组织部的交流得知,很多省区已经定向在清北去招选调生了,清北的毕业生也要经过残酷的考试,并不能保证都录取他们。在一些省份,选调生都积压到上万的规模,一些发达省市的定向选调已经是十分的激烈。在公考已经竞争极大的情况下,专门为名校学子设计出来的定选,人才引进也日趋激烈了。
前些天,组织班里的大学生们开班会,也无非是一些老调重谈的话题活跃一下氛围。我就问“大家大学毕业以后想去哪里工作,想做什么工作呀”。很多学生都说考公务员、教师、警察,企业......而创业对他们似乎已经有点陌生,甚至说创业在家长和老师听起来都有点不务正业的味道。我问一个男生,你以后毕业想去哪里?他说他是一个县城考来的,他大学毕业以后就想回到老家的县城考一个公务员事业单位就可以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他有鼻炎,经常复发需要买药,在这个大城市去医院做一堆检查开药每次都是大几百,在老家的县城只需要化十块钱的药就可以了。他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作为老师的我听了以后,我也觉得很有意思,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未来都抱着很纯粹很简单的想法,目前看来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看到粤北某县的报名的博士名单,特意跟一些朋友们交换了一下看法,大家毕业多年后仍旧喜欢在一个小小的微信群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番。同学们有的是政府部门,有的是在企业,有的旅居海外,看到这个报道,大家似乎都有点意外,但自己思忖一番后又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首先,这些硕士博士们都来过这个县吗?看籍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极大可能他们没来过这个县,甚至报名之时都要借助地图才能知道自己报名的县在哪里?这也削弱了大家怀揣着建设家乡、回报乡梓的想法。但是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其次,体制内单位,看了招考公告,县里面的事业单位,最高能给的职级应该是正科级,看公告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和锻炼之后,也不是来了就给。和各类选调动辄中央部委,省厅级单位,地级市市直机关的公务员编制相比,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寒酸。我们想博士们读到这个程度,平台的重要性大家肯定是指导的,一个县城的事业编对于一个名校博士也没那么大的吸引力。
最后,注意力只能放在薪资和资金补助上去考量。28万的年薪,50万的房补应该是最大的吸引点。我们不能去抨击当地政府的财大气粗,毕竟人家的初心是很好的,不给这些钱我也吸引不了这么多人来报名。
看完了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这个事件,一位在机关做人事工作的同学就说,我们一个三四线城市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情况也都差不多。原来很少能有知名的理工科博士来报名人才引进,最近开始增多,并且都要求去机关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为此我们还需要在待遇上做一些倾斜引导博士去企业,但是也很难奏效。另一个在企业的同学跟着说,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我所在企业每年春节后都会迎来一波跳槽,问其原因,都说年纪大了想回家考公务员,甚至都是先混个工资,考上了就走人。另一位毕业就去了省直机关的同学说,这个很正常,原来他们机关能录到985硕士领导就很满意,最近几年清北的才行,换到现在自己都不能进去了但也没想到县城的事业编都这么枪手。
听完大家的讨论,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新的思考,似乎这个社会对于硕士、博士的光环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人类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但是每个人都试图把自己的利放到最大化以后,我们的社会会以怎样的态势去发展呢?
我没办法去了解每一位硕士博士们内心的想法,但是就我个人的经历与体会来说,请社会、家长、硕博们都能给年轻人一点时间,房子、车子、位子....都是需要点时间的。现在很多青年人都想着躺平,哪里躺平最安全,哪里躺平最舒服,大家似乎都把体制当成了一个避风港。接受了最好的高等教育,接受了最好的专业训练,还是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等待下,期待下,折腾一下。如果名校的硕博们都在盘算着如何快点躺平,怎么安稳退休,宁愿卷到县城都在所不惜,多少身边会有几声叹息。
疫情终究会过去的,硕博们还是要向前看
长期征稿
《募格科聘》长期征稿,单篇稿费300起。征集硕博人群求职、职场故事,投稿要求点此查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募格科聘正式开通硕博优秀人才通道,现征集有求职意向的各行业人才,择优推荐岗位,点击下方推荐入口投递简历哦~
END
欢迎关注我们
了解科研科技领域各类求职干货
推荐阅读
募格·商务合作
联系电话:13319264524
合作微信:mogotask(请备注商务合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