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 引言:我们在12.8报告《揭幕“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本质是“中国优势资产重估”,通过纳入非财务因子、弱化外围因子等路径,沿国央企/科创/ESG/港股等四条思路重塑估值体系,本篇从四个视角全面解析国央企估值现状,并指明国央企估值重塑的三重维度(上市平台改革/社会价值权重提升/产业政策加持)。
● 国央企估值评价的四个视角:(1)视角一:国央企整体相对民企低估。截至1月20日,央企/地方国企/民企PE(TTM)8.5/14.1/27.2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15/12/33%。(2)视角二:结合估值历史分位数的角度来看,国央企中煤炭开采/工业金属/基建/通信服务/航运港口/计算机设备行业兼具了历史分位数低、相对民企估值低的特点。(3)视角三:国央企中银行业/航运港口/计算机设备/通信服务/工业金属兼顾了盈利预测上修与低估值的特点。(4)视角四:国央企的投资者认同度不足,机构调研及个股关注度偏低。
● 国央企估值重塑的三重维度:(1)维度一:上市平台改革。第一,根据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2024年底前要求调整盘活一批上市平台,关注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存在同业竞争的待盘活上市央企。第二,国资委新设“一利五率”23年央企上市公司经营目标(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左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提升),上市央企业绩预期稳步向上。(2)维度二:社会价值权重提升。第一,国央企中高ESG评级企业明显多于民企,关注军工、交运、计算机等“相对低估+高评级ESG”行业;第二,央企/地方国企分红率保持在37%/36%左右且持续上升,关注高股息央企。(3)维度三:产业政策加持。第一,新能源、医药、交运、化工、军工等领域国央企在手订单保持高位,符合二十大产业政策支持方向。第二,国央企引领突破技术“卡脖子”,一是关注与“卡脖子”技术交叉领域(如芯片/核心工业软件/新材料/微球等);二是关注与工业“五基”目录技术交叉领域(如碳质耐火材料、量子计算、红外热成像阵列等);三是关注“专精特新”标签。第三,关注央企中长期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62家央企集团已发布数字化战略,集中在能源与交通领域。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本报告仅从主题投资策略角度提示相关标的投资机会,并不能代替广发证券研发中心相关行业研究团队的观点。
报告正文

一、四视角:全面评价国央企估值
(一)视角一:国央企相对民企整体
整体上看,国央企相对民企和全部A股显著被低估,央企破净率10%左右,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1月20日,央企/地方国企/民企PE(TTM)8.5/14.1/27.2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15/12/33%;PB(LF)分别为0.9/1.5/3.3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8/15/46%。
(二)视角二:相对民企低估的细分行业
分行业看,国央企相对民企低估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基建、交运、煤炭、计算机设备、电力行业。按申万二级行业,根据Wind,截至2023年1月20日,国企主要分布在银行、白酒、电力行业,前20行业市值合计占比69%;前20行业中,央企相对民企估值折价率最高的行业是基建(80%)、铁路公路(76%)、通信(71%),地方国企中则是铁路公路(89%)、基建(74%)、煤炭开采(72%)。
结合估值历史分位数的角度来看,国央企中煤炭开采、工业金属、基建、通信服务、航运港口和计算机设备行业兼具了历史分位数低、相对民企估值折价率高的特点。根据Wind,截至2023年1月20日,央企中航运港口(1%)、煤炭开采(3%)、工业金属(4%)等的PE(TTM)历史分位数低于5%,地方国企中煤炭开采(3%)、基础建设(4.5%)等的PE(TTM)历史分位数低于5%。
(三)视角三:盈利预测上修与低估值匹配领域
结合盈利预测视角,国央企中银行业、航运港口、计算机设备、通信服务、工业金属兼顾了盈利预测上修与低估值的特点,具备性价比。根据Wind,央企中PE历史分位数低于10%的工业金属的23年盈利预测上修9.24个百分点;地方国企中PE历史分位数为5.3%的航运港口的23年盈利预测上修21.74个百分点。
整体PB-ROE视角下,国央企的PB低于民企,而21Q3以来央企ROE更高且估值更低,同样具备性价比。根据Wind,22Q3央企/地方国企/民企的ROE为9.5/9.1/7.6%。
分行业的PB-ROE视角下,国央企中通信服务、证券、航运港口、计算机设备、铁路公路相对民企兼具低PB高ROE,性价比相对高。
(四)视角四:投资者关注度
国央企的机构调研及个股关注度偏低,表明市场对国央企上市公司的价值认同度不足。
第一,从机构调研角度看,央企和地方国企调研次数明显低于民企,根据Wind数据,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机构调研次数明显低于民企,2022年12月,平均每家央企接受了0.13次基金公司调研、地方国企0.08次、民企0.22次。
第二,从个股关注度角度看,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机构覆盖度低于民企,根据Go-Goal数据,截至2023年1月20日,央企/地方国企/民企的近75日相对报告量分别为112/138/618,央企/地方国企/民企的近75日机构覆盖数为2269/2620/12377个。
、三维度:再论国央企估值重塑
(一)维度一:上市平台改革
政策引导国央企上市平台改革确定性高:
第一,根据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2024年底前要求调整盘活一批上市平台。目前已推动中国船舶集团、中国建材集团、通用技术集团、航空工业集团等一批央企集团上市平台吸收优势资产,如22年中航沈飞吸收吉林航空维修公司延展航空防务装备链、中直股份整合直升机业务、23年1月中航电测拟收购成飞集团做优战斗机等。
第二,国资委“一利五率”定调23年央企上市公司经营目标:(1)“一增”:利润总额增速维持超GDP增速的目标,根据国资委官网,假设增速保持22年的5.5%,则23年央企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2)“一稳”: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左右,根据国资委官网,22年央企资产负债率64.8%;(3)“四提高”:新增的ROE、营业现金比率指标以及原有的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继续提高,根据国资委官网,21年央企研发投入强度为2.5%、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3万元/人,根据Wind,22Q3央企ROE(TTM)为9.5%、营业现金比率为25.5%。
(二维度二:社会价值权重提升
国央企承担社会价值,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行业上主要集中于军工、电力、通信、机械设备等攸关国民经济的重点工业领域。
第一,国央企中高ESG评级企业明显多于民企,且集中在军工、交运、计算机等央企低估行业。根据Wind,截至2023年1月6日,央企中Wind ESG评级A级及以上公司的数量占比为16.67%,高于民企的8.7%。
国央企ESG报告披露率高于民企,契合《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到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根据中诚信绿金数据,央企的2021年ESG报告披露率最高,为62%,地方国企为44%,民企为21%。
第二,国央企重视股东回报,以高分红率践行国有资本的社会责任。根据Wind,央企/地方国企分红率保持在37%/36%左右,且2018年以来央企分红率持续上升。
(三维度三:产业政策加持

国央企作为产业领航的“排头兵”,受到产业政策加持:
第一,新能源、医药、交运、化工、军工等领域国央企在手订单保持高位,符合二十大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根据Wind,央企中光伏设备22Q3在手订单同比增速超4倍、能源金属22Q1-Q3在手订单同比增速保持在100%以上。
第二,国央企引领突破技术“卡脖子”。根据国资委规划,“十四五”期间央企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21年5月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54家央企上榜,其中有13家央企上市公司,公布了包括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分析测试仪器、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高端装备及其他等8个领域,共178项技术产品,覆盖了半导体、新能源、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
第三,打造央企产业链链长,关注专精特新标签。央企带头保链稳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截至2023年1月20日,我国有29家专精特新央企(占全部央企的7%)、52家专精特新地方国企(占6%),主要分布在化学纤维、通信设备、新材料行业。
第四,央企主要产业转型方向在数字化和绿色化:
(1)数字化转型,我国央企正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据《数字国资》最新统计,目前超60家央企公布了数字化转型战略,主要聚焦在智慧能源和智慧交通领域,如①智慧能源领域:国家电网提出围绕能源电力数字化,深化北斗、5G等技术集成应用,加快能源电商、智慧车联网等创新发展;②智慧交通领域:东风汽车提指出在产品端发力智能汽车,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服务。
(2)绿色低碳转型,央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共有五个重点方向:①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如煤炭、石油、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两高”产能;②布局新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③发展循环经济,如危废资源化、再生金属等;④攻关绿色低碳技术,如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技术、碳捕集等;⑤建立绿色投融机制,如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绿电交易等。
三、投资策略:精选“国央企估值重塑”股票池
主线一:央企上市平台盘活。(1)关注自身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具有同业竞争预期的待盘活上市央企(ROE、净利润增速低&无融资;旗下2家及以上&小市值&主营产品重合)。(2)关注上市平台“一利五率”经营评价指标(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ROE/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低评价央企存在盘活预期。
主线二:国央企技术突破。(1)关注央企主营产品与“卡脖子”技术的交叉(如芯片、核心工业软件、新材料、微球等);(2)关注央企主营产品与工业“五基”技术的交叉(如碳质耐火材料、量子计算、红外热成像阵列等);(3)关注“专精特新”标签
主线三:国央企产业转型。(1)数字化转型:①关注已发布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国央企,②数字转型重点领域的国央企(智慧能源/智慧交通);(2)绿色低碳转型:①关注绿电占比较高的电力国央企,②关注高耗能国央企的低碳技术应用(建材/煤炭),③关注循环经济(危废资源化)。
辅助视角1:ESG评级。(1)关注国央企ESG报告披露率;(2)关注国央企ESG评级(多家评级机构均提高评级/评分)。
辅助视角2:投资者关系。
(1)关注国央企机构调研次数(基金公司调研次数);(2)关注国央企的个股关注度(机构/报告覆盖量)。


“国央企估值重塑”精选股票池洽询广发策略团队or对口销售
四、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
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疫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变异/反复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并影响中国出口韧性。
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
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2022年广发策略深度系列报告
1
破晓系列

2023.01.30【广发策略】消费修复还有多少“时间&空间”?——“破晓”系列报告(八)

2022.12.28【广发策略戴康】美加息尾声,关注大类资产拐点!——“破晓”系列报告(七)

2022.12.15【广发策略】防疫优化:短期冲击VS中期机会——“破晓”系列报告(六)

2022.12.05 重磅【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破晓—23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

2022.11.30【广发策略】防疫政策优化的全球比较——“破晓”系列报告(三)

2022.11.27【广发策略】把握两大政策预期差下的投资机会——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4期)

2022.11.17【广发策略】地产产业链:信心筑底,从分化到扩散—“此消彼长”系列报告(十二)

2022.11.13【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把握年底“胜负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2期)

2022.11.1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破晓,AH股光明就在前方—A股市场策略快评

2022.11.0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破晓”就在不远处——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1期)

2
港股“天亮了”系列

2023.01.18【广发策略戴康】人民币升值下,港股如何做配置?——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

2023.01.11【广发策略戴康】香江水暖多少度?——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六

2023.01.06【广发策略戴康】“扩内需”引领港股牛市二阶段 ——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五

2022.12.07【广发策略戴康】为何“港股买成长,A股买价值”?——“破晓”系列之

2022.12.06【广发策略戴康】港股牛市“徘徊期”如何配置?——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三

2022.11.29 【广发策略】AH股“破晓”进行时——AH股市场策略快评

2022.11.18 【广发策略戴康】港股“牛市"三阶段—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二

2022.11.13重要【广发策略戴康】港股“天亮了”—港股“战略机遇”系列之一

3
“周末五分钟”系列

2023.01.29【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春节消费复苏,如何把握“开门红”——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4期)

2023.01.16【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春季躁动继续推荐低估值△g——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3期)

2023.01.07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春季躁动”助力“破晓”——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2期)

2023.01.02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寻找“低拥挤”和“高景气”的交集——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1期)

2022.12.25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当前与4月的市场有何不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2月第4期)

2022.12.18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托底与重建——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2月第3期)

2022.12.11【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年底“胜负手”的总结展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2月第1期)

2022.11.2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把握两大政策预期差下的投资机会——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4期)

2022.11.20【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分歧中前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3期)

2022.11.13【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把握年底“胜负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2期)

2022.11.07【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破晓”就在不远处——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1期)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3年2月2日
分析师:
倪赓:SAC 执证号:S0260519070001
戴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