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组织了几个家庭一起去公园玩,小朋友和父母们一起组队踢足球。小D的大拇指被飞速过来的球敲了一下(我们这边的说法叫“吃了萝卜干”)。
确实是很痛,小D就开始有点哼哼唧唧了,后来又没守住飞奔过来的球,她说了句带“屁”字的话,我和先生都及时阻止了,她就对着我们吐口水。
看到这里,你们会怎么处理?
我们立马暂停了小D当下的活动,准备把她带离活动现场。小D显然对于“让她离开活动现场”的处理非常不满意,开始了大哭。
一点不夸张地说,当时我是把她半拎半抱拉出场地的。这个过程中,她继续哭外加脚踢,并且开始道歉,不停地对我们,对其他人叫,对不起,我做错了!

但我们仍然把她带离了现场,陪着她在旁边的树荫下坐着。告诉她,她刚刚说脏话,吐口水,所以现在暂停活动半小时。

这个过程中,小D反复了好几次,又开始哭闹。我们始终很明确地告诉她,情绪冷静下来,半小时过后,我们才可以回去。如果情绪不冷静,我们也不能再参与游戏了。
哭闹几次后,小D终于真的慢慢冷静下来了,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最后,自己缓缓地对我们说,我冷静下来了,我刚刚做得不对,对不起。
直到这时,我们才开始和她对话,嗯,我知道被球打到很痛的,但你后面的行为再怎样都是不允许做的。我们接受你的道歉哦。
我和先生分别给了她一个拥抱,但仍然坚守刚刚的处理结果,我们继续要在这里坐满30分钟,才能重新加入游戏。
另外几个家庭算是第一次见到小D如此激烈的情绪爆发(之前他们总以为,我的女儿好带),当然也是第一次看到我们是怎么处理孩子问题的。
后来聊天,大家都对我们的处理方式有一些质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有,我就想写出来,和你们分享一下,我们的处理原则。
01
为啥第一时间不批评教育?
这是一位同学妈妈的原话,我是你们的话,第一反应肯定先口头批评教育的,没想到你们夫妻俩都是“人狠话少”型啊
也有一位爸爸加入进来说,对,我还会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帮助他反思自己的错误。
这是我和先生共识的第一个“立规矩”原则,但凡小D明确知道的“做错”,当下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让小D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我们当下不会批评教育,因为小D打破的规矩是之前反复和她说过的,并没有惊喜。
我们也不会询问“为什么”,也不会去共情,这容易给孩子释放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这件事是有“商量余地”的。
孩子做错后,我们的第一反应很关键,我们越确定,越不容置疑,孩子也就越明确,这就是底线。
这就是表明了父母对于规矩执行的立场,错就是错,不该做就是不该做。
批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今后不再犯,那我觉得,要让一个人长记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所以,在我们家,很少有口头批评教育,只有前期的规则理解,和之后的错误复盘,真正的批评教育都落实到了行动,让小D“自食其果”。
02
我家孩子没那么好商量怎么办?
另外一位朋友显然是认同我们的“行动跟进”的教育方法的,但她的疑惑是,每次行动跟进的时候,孩子都不听,似乎没那么好商量。
这句话一下子就激发了大家的共鸣,纷纷附和:
啊,说好的看半小时ipad,时间到了就不关;
玩具弄乱了,让她自己整理,也不听。
谈到这里,我先生第一时间说话了,那我们做父母的就需要干预啊,把ipad拿走,停下一切娱乐活动,哪怕再慢,陪着孩子把玩具收拾好。
的确是我们家在做的方式,但没想到一下子就引出了大家的“苦恼”:不行啊,拿走了就大哭,怎么办啊;我都唠叨烦了,她都没听我的,没招啊。
还有一位爸爸的回答更绝,对,如果强制执行,我只能动手了,后来想想不至于,就算了。

讲真,在这之前我始终无法理解“搞不定”孩子这个点的,这次听大家这么一说才明白,原来不是“没办法”,而是我们自己没理顺。
首先,如果这个规矩很重要,那么不能因为孩子哭就妥协。哭了也要执行,才能让孩子明白,规矩就是底线。
所以像球场的一幕,我虽然“瘦小”,但连拖带抱把小D带出场地还是可以的,这就是第一时间“切断”当下活动,进行干预。
而且整个过程中,我是不会说话,不会“循循善诱”,也不会讨论。我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了,我看似在教育引导,其实说得越多,气势越弱。
而孩子对父母的情绪太敏感了,我每唠叨一次,就意味着,让小D明白,这其实就是有谈判余地的。
当然执行结果,不意味着就要冷暴力,甚至就要动手了。这里面有个概念要区分,“情绪”和“情绪化行动”。
父母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做错了,你不遵守约定,我很生气。我们现在不讨论,我现在需要你,立刻马上XXX。如果你不行动,我就来帮你一起行动。
这样的话一定可以说,这才是“坚定”。但我们尽量应该管理自己的情绪化行为,比如吼叫、打骂。
03
底线、坚定但可以温柔
这些年我反复在提,育儿不是方法论,而是关系学。很多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道理,似乎一挪到亲密关系就忘记了。
职场第一课就是不要做“老好人”,我们需要明确地定义自己的底线
,然后当老板/同事“践踏”底线或者“PUA”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坚定地拒绝。

你越明确什么是不可以越界的,你也越不会被轻视。
职场第二课就是,嗓门大不等于就占理,有理有据地反驳也能解决问题。真正建立自己专业度和口碑的,肯定不是“凶”。
那么回归到亲子关系,也该如此。
所谓尊重孩子从来不是一直嘻嘻哈哈,毫无原则的大人。真正的“温柔坚定”,首先需要有自己明确的底线,坚定的原则。
坚定不是吼叫,而是态度的确定。缺少“坚定”的“温柔坚定”,只是软弱讨好的父母而已。
现在社会的信息太多了,很多父母在着急去学习如何做孩子的朋友、闺蜜、好玩伴、甚至保姆,唯独忘记了一个根本,就是先把父母的位置坐稳。
全然地爱孩子,经常地引导孩子,适当地管教孩子,这才能给孩子扎实的根基和一双自由的翅膀。
大J叨叨叨
我今天是阳了后的第11天了,又能恢复录音了,胃口也恢复了。每次生病都在提醒自己,能吃能睡,有气力爱美爱折腾,可是太不容易了,要感恩。
今晚我有个直播呢,是和我的童年偶像刘墉老师连麦。多少人小时候和我一样,读过他的《萤窗小语》和《我不是教你诈》,留言区告诉我呀。
今晚的主题是聊人生,我个人觉得,我是做了父母后才开始懂人生,你们觉得呢?欢迎晚上来直播间哦,记得先预约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