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位朋友转了同一篇微信文章来,让我谈谈看法。我一看,标题起得那是相当的触目惊心哈。
原文是篇综述,发表在一个很好的期刊《自然评论.微生物》上。通信作者 Eric Topol 博士是著名心内科医生和“美国国家医学院”的院士,新冠以来在推上发了很多文献,我也经常引用他。
记得疫情早期 Topol 博士转发了一个中国研究,说无症状新冠患者的影像学上不少人心脏有改变。当时我想,没有新冠之前的对照,没法得出可靠结论啊,我暗暗把他归于忧虑型人才。

这篇综述有几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1,这是一篇病人主写的文章

一共四位作者:3个长新冠病人+ Topol 博士。第一作者Hannah E Davis是个搞艺术的,得了新冠后她成了一位长新冠活动家。
2,作者有点随性哈

比如,这是一篇很长的综述,讲得很细很细,比如细胞里哪几个分子改变了、有一个(对,一个)病人吃了Paxlovid长新冠好转了之类的都有。但,自始至终,文章一直没有提长新冠的定义是什么,既不提世卫组织的,也不提NIH的,也不提美国疾控中心的、或英国卫生部的定义。

又比如,这篇文章认为:非住院病人里至少10-30%有长新冠。文章列举了210篇文献,但最重磅的一篇长新冠研究反而没有提(长新冠研究)。

那篇荟萃分析包括了最多的病人(120万新冠病人)、最多研究长新冠的专家(全世界科学家协作研究,还有不少中国人名字)、和最严谨的分析(有对照组),得出的结论是:奥密克戎之前的非住院病人5.7%有长新冠,奥密克戎时代可能更低。

作者为什么不提这个研究呢?

3,作者和评审是一个朋友圈的

文章的第二张图显示感染/长新冠后各种医学问题多多,我看到这里时想:为什么不写明这些病人是“老白男大胖子有基础病”呢,为什么不加一句这些数据不能代表大众呢?

又看到文章好几次提到长新冠病人皮质醇水平降低,我想:为什么引用一个还没有通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呢?

等我看到这篇文章的评审专家是研究老兵的 Al-Aly博士和研究皮质醇下降的岩崎明子博士、以及匿名人士,我恍然大悟了:哦!都是好朋友啊。

总之,这是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而且内容有点事无巨细不抓重点。如果想了解长新冠,上面提到的那篇科学家的分析更客观实用:至今对新冠后遗症最详实的全球数据分析
更多:
获取医学信息?订阅并标注星号:
留言看打架?订阅并标注星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