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
01.
过年饭桌谈话中有一个永恒的槽点:工科学校常被认为是理工强校,文理兼长的大学则被认为是文科学校。
02.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的教育不够严格系统,跟我们这辈相比,大部分长辈对各种信息的记忆精确程度都很差,并且没有基本的求证意识,模糊的印象、随意的联想都敢以非常肯定的口吻说出来。
03.
与之类似的是对个人历史的不断改写,许多长辈常把一些事后诸葛亮渐渐说成是自己事前料事如神、杀伐果断,几年听下来你会观察到一部个人历史的不断篡改完善,观察到这位身兼历史人物和历史学家的叙述者不断把“最新史料”整合进一个最能塑造自己伟光正形象的故事里。
04.
过年照例要品评后生,谁怕羞不会说话谁社会上吃得开。其实除了少数人,大部分人就是家里实力雄厚、自己混得好便开朗活泼些,不然就怕生些。
05.
过年好像城里人到乡下人家,四处张看品鉴是给主人家面子,反过来就是不懂得界限感、隐私权了。
06.
过年也是一个走出职业小圈子,“回归人民”的过程。感觉豆瓣在网络上的角色大概类似于豆瓣用户在现实交际网中的地位:成绩挺好、X格挺高、嘴很贱,生活无忧但没啥大钱,掀不起什么风浪;除了偶尔会让你推荐几本书、几部电影外,平时都躲着你。
07.
高铁取代绿皮车的过程也是一个普遍性夷平特殊性的过程,统一的车站设计、管理方式取代了千奇百怪的地方特色,比如这次停车在上饶就没人叫卖鸡腿。
08.
过年最大的感慨应该是有些家庭一代害一代吧。名言警句是廉价的,而悲剧之树长青。
09.
品评人物主要是一个为现实世界塑造意义秩序的过程。不难发现,很多人愿意相信世界永远是公正的,或至少永远会公正,在位者必有其过人之处;德与位、才与财必然是正相关的,善好事物之间永远和谐一体;情绪化地拒绝面对能挑战这幅让人心安理得的世界图景的不公事实;在不得不承认丑恶的存在后马上陷入厌世、犬儒。
10.
过年回家就是回到最坚硬粗壮的评价体系里比谁牛。想起之前吃的一顿饭,一群博士都把发C刊视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乐此不疲讨论各种技巧。我还以为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玩意儿就是不得不应付下,本身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有的人迎合些,有的则被动些。实在没接触过完全没思考过“葡萄也许是酸的”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