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啊~
还记得我们的“岁月不败美人”栏目吗?
我们写过明星们的穿搭、保养经,也会不定期请那些活得精彩纷呈的素人来做分享。因为是素人,她们生活的生动可爱会让同样身为素人的我们看完收获莫大的鼓励。
上一期我们请了三位姐姐分享自己如何在50+保持好状态,今天我们分别请到了60+、50+、40+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姐姐,她们在各自的年龄段做了大胆的尝试,接受了全新的挑战。
先简单介绍一下——
60+姐姐:今年61岁,6年前入行成为专业时装模特的马姐。

@马姐
50+姐姐:今年
53岁,
宅家健身三年练出比35岁更好身材的新新。

@我是新新
40+姐姐:今年43岁,3年前放弃百万年薪提前“退休”、重回校园做学生的莫莫。
@莫莫_LisaMo
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说,“要是我20岁我就怎么怎么样”,或者“要是我30岁/40岁就怎么怎么样”,但其实现在就是最早的时机、最合适的时机,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真的回到更早之前了。
我们邀请的“岁月不败美人”,不止是外形和身材保养得好,更是一种精气神,是活着的那种心劲儿。今天请到的三位姐姐就都是心劲儿很足的那种人,可以说是过得“乘风破浪”!看完她们的分享你会觉得,要想做,任何时候都可以有新的可能。
三位的分享都非常有故事有观点,让我们赶紧进入主题,听听看她们怎么讲:
(*注:下文内容均代表分享者个人观点)
马姐
退休养老的年龄开始模特事业
60岁我也想像鲜花一样盛放。” 
大家好,我是马姐。现在61岁,是一名职业时装模特。
入模特这行时我已经56岁了,大概是绝大多数人心中“退休居家养老”的年纪。
当时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现在开始要做模特?朋友和家人也觉得没必要再“折腾”了。
但我的原因很简单:不希望自己在意识上老去
我年轻时就挺爱折腾,做过服装业、美容业,开珠宝公司,做过清洁工,参演过岩井俊二的电影《燕尾蝶》,还开过自己的包子铺......
成为模特这件事蛮机缘巧合的。
那时我女儿刚好在读时尚造型(fashion styling),她一直觉得我可以成为一名很优秀的模特,跟我说“妈妈你不去做模特太可惜了”。有一次她发了我年轻时的照片在她朋友圈,她的一位杂志编辑朋友看到就主动发来了邀请。
一开始我还有点犹豫,是女儿特别坚定让我试试。
6年前第一次作为模特出道时的照片
刚作为模特出道那一两年,在镜头前我还有一点紧张,也不是那么坚定自己可以走下去,感谢女儿的支持和鼓励,几年过去,我在镜头前的表现越来越自如,现在已经爱上镜头前的自己了~
2018年,57岁做模特不久的我面对镜头还有点羞涩
2021年3月《时尚芭莎》,姿态已经很舒展了
作为一名60+的模特,我平均每天的工作8-10小时,感觉自己和二十几岁那会的精力也没差太多。
很多人问我“怎么能在这个年纪做模特?”
我觉得首先是要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其次要塑造自己的形态,高矮胖瘦都可以,但都需要健康
我平时会把骑车当运动,好好吃饭(多吃高蛋白食物、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这些都能让拍摄时更有精气神。
我的体型从年轻到现在也算一直保持得不错。
记得我妈妈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如果胖了,这么些衣服就都穿不了了。我不想辜负了以前的那些衣服,所以一直维持住体型。
作为模特,除了保持体型,也需要在每一次拍摄中表达出最好的状态。
我的经验是:尽量放空自己,进入“无我”的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表达拍摄主题。
我会在拍摄时听音乐,帮自己屏蔽浮躁、调整情绪。
做模特之外的时间,我也经常在小红书上记录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很多鼓舞,也听到很多“质疑”:

“这个年纪了不在家带带孙子,还要挤掉年轻人的饭碗。”
“好多皱纹啊......”
“老年人还穿露肩的衣服恶心死了!”
可是老年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时髦了呢?道一定要穿着所有人认可的服装才是好的、才是美的吗?
我穿Jean Paul Gaultier,也爱五彩缤纷的花裙子;喜欢穿背带裤,也爱蹬着皮靴踩着电单车在上海街头疾驰。
还经常跟女儿和干儿子交换衣橱,尝试不同风格,换个心情。
穿女儿的裙子和干儿子的鞋

61岁穿旗袍很美,但我也想在这个年纪尝试更多美的可能——可以帅气、可以端庄、可以优雅、可以性感、可以可爱。错了也没关系,自己穿得开心最重要~
作为一个老年模特,我有机会可以见到各种“美女”,会发现,美是多元化的,不是只有高鼻梁和大眼睛~
为30_R 拍的大片
我确实有很多皱纹,肚子上也有一些松松的肉,但我享受年龄带给我的一切——皱纹、雀斑、老年斑,我喜欢自然的脸部表情,真实且有感染力。
其实“老去”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热爱,享受自己选择的每一份工作。
我很热爱现在的工作,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真的非常有幸福感!
我努力地每天坚持锻炼、工作、充实自己,尝试做新的事。
我一直教导女儿的也是这点:做你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热爱做的,然后才是坚持。
有的时候也会当一下助理给大家拍拍照
私下我喜欢跟年轻人待在一起,露营、野餐、运动、聚会、喝酒、开party。跟他们在一起,感觉什么都是最“新”的。
旺盛的精力也是年轻人才会有的!而且因为我和他们一样在追梦的路上,感觉我们可以一起成长~
现在让我感到很幸福的是,女儿也在和我一起追梦。我们每天都会打电话,一起聊天、沟通工作。她说:妈妈,你的成长也让我成长了,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光!
如果问我以后还想做什么事,我仍然有一个电影梦,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专业演员,还想学潜水。
因为我们还活着,还需要成长。
偶尔我会问自己:你是你想成为的大人吗?但“大人”的定义是什么呢?我想没有一个定论,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足够了。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浪漫不会老,玫瑰要盛放到最后一秒。”
60岁我也想像鲜花一样盛放。
新新
50岁练出半辈子以来最好的身材
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我叫新新,今年53岁,有两个宝贝女儿。48岁的时候我为了陪小女儿读书去了洛杉矶,自己也从一名大学教师重回校园,成为了一名“大龄留学生”。
这几年的生活还蛮丰富的,学英语、学艺术史、开始拿起画笔学自己最不擅长的素描,健身、骑马、徒步,每一样都给我带来了新的体验。
但要说哪一件让我非常骄傲,那就是我在50+练出了半辈子以来最好的身材、最棒的柔韧性
其实年轻的时候我也不算胖,也很注意保持身材,在同龄人中也算一直被夸的。但如果让我回头看当年的照片,说一句真心话,我觉得“很丑”。
之前的我虽然不胖,但有小肚子,姿态也不够舒展;现在不仅练出了马甲线,有了腹肌,整个人也是紧实和挺拔的。
是规律健身和健康饮食,让我在50+真正实现了穿衣自由!
帮助我改变体型体态的,一个是形体芭蕾,另一个就是健身。

年轻的时候,我们就算想学芭蕾也是没有机会、没有条件的,但2014年3月份我和大女儿相约去罗马玩,在往返的飞机上,我把英国女芭蕾舞艺术家Deborah Bull探访莫斯科芭蕾舞团的纪录片看了两遍,当时非常受震撼,觉得真的太美了!
这部纪录片也成为了我开始学形体芭蕾的契机。
刚开始学不久,横叉还下不去
我旅行回来,恰巧知道了一位朋友在北京舞蹈学院学生办的培训机构学跳舞,就跟他要了电话,立马跟老师联系。
最先开始的是形体芭蕾课,从2015年4月开始直到出国留学前,每周一次课,寒暑假停课,平常回家就自己压腿。我对自己也算是有要求,但老师真的是狠。练了两个月之后我能劈竖叉了,差不多一年时可以劈横叉。
双腿下加砖,为了更好地下去
横叉终于劈下去了

刚开始练时我是O型腿(因为这个我以前是不穿短裤的),不直,通过形体芭蕾改变非常大。
现在的腿直了很多
还有我的肩颈,之前线条很不好看,而且非常硬,当时连老师都放弃改善我的硬肩了......但我这两年自我习练,反而改善了很多。
刚开始练形体芭蕾VS现在
其实开始学形体芭蕾时我已经46岁了,所有人都觉得“你那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劈竖叉,柔韧性都到头了......”
但是我坚持下来了。我柔韧性本身不算好,但就是做到了。巨大的疼痛也带给我了巨大的后续力量,我觉得还有什么我不能扛的它就像是一个正向的多米诺骨牌,让我愿意去尝试、也能够扛下很多事情。
练了形体芭蕾以后,我发现自己柔韧性有了,但没有力量,所以那一年的10月份,我正式进健身房找了私教开始健身。不过那段时间坚持得并不好,虽然有私教监督,但因为有事就慢慢停掉了......
我在健身上有真正意义上特别大的进步,是前两年疫情期间。
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我们在家不能出门,连超市也没有去过一次。
既然在家待着,不如就健身。我每天都练,从第一个100天开始,第二个、第三个,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
老实说,“坚持”的过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夏天那么热,我每天都健身,来大姨妈也在坚持,也曾经累哭过。我跟先生视频的时候还在说:我到底为了什么......
这时候我就想到之前看到的Vera Wang71岁时的生日照,当初我开始健身也是因为她的照片给我带来了特别大的震撼。我就觉得,比我大20岁的人可以把身材练成那个样子、自律成那个样子,我为什么不可以?
有的时候,一个榜样真的能给你很大的鼓舞和力量,让你能够坚持下去。
Vera Wang日常也经常运动
咬咬牙过来之后,会发现中途的辛苦眼泪都是值得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这个“更好”不仅是身材,更是健康。
进入更年期,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开始进入“不正常“状态,但健身真的就让我“安然”进入了这种转换,到今天为止,我除了月经变得不规律一点,其他没有任何更年期综合症症状,平常穿短衣短裤也不觉得冷~
前一阵我做年度体检医生也说:你的各项指标非常棒,很多项目比年轻人还好。这已经是我连续三年被他表扬了。
我跟女儿们去徒步一条很难的路,爬完第二天第三天她们俩腰酸腿疼PP痛,我还可以跟没事人似的继续天天健身~
要有好的健身效果,饮食也需要很自律。

可能很多人一想到“自律”都觉得“痛苦”,担心营养不良、晚上会饿得很难受。我在开始前也觉得“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但当我真正坚持健康饮食,尝试“16/8轻断食(8小时进食,其余16小时不进食,只喝白开水和黑咖啡)”8个月后,发现自律是快乐的。
有轻微饿感时,我会想“我腰上的赘肉正在消失,大腿正在变细,明早起来就会迎接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这样换一个角度思考,自律的饮食也可以变得很开心~
在家这两年我都是一个人练,没有教练也没有陪伴。有的人可能会担心自己练会不会练坏了,我倒不是这个思维,我是想着,哪个太难我就挑简单的做,简单的练会了再练难的,从来没有想过“太难了练不了”,或者“做完后我这儿会不会坏了”这些。
因为如果你真正的去想做一件事,就一定是在不断学习的,学到新东西过后的那种快乐不是拿钱能买来的。
我留学的这几年做的很多事好像都是这样,学英语、从工科转社会学科、0基础学素描,学骑马......这些都让我意识到,人真的是需要永远成长的!
这个过程你说难过吗?累吗?肯定是不轻松的,但不轻松过后是更开心。
我一直在想,很多时候人的自信是哪里来的,后来发现,就是不断地从认为自己不行变成行这个过程所带来的~
分享给大家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Lisa/莫莫
放弃百万年薪重回校园
“人生就像莫比乌斯环,你以为快走到头了,换个面其实你才刚开始。”
我是Lisa,朋友们也爱叫我莫莫,今年43岁。
40岁时我放弃了百万年薪重回校园,现在在读康奈尔大学的法学硕士,业余是一名穿搭博主和兼职模特~
回归家庭前,我是私募基金合伙人,年薪百万,基本还算是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前两为我先生的工作调动,我们举家搬家,我也离开了职场回归家庭,早早过上了“退休”生活~
下这个决心其实也不是一瞬间的事,整个决定的过程有3年,也有过各种纠结权衡。
曾经,我每周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周末也是加班为主,一周在家吃饭也很少。从世俗的角度看,从没照顾过家。但我先生非常理解和尊重我,他觉得照顾家不一定非要是做家务,我们能时常有交心的谈话,一起做一些我们喜欢的事。
那时我的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平稳的阶段,而我先生的事业遇到了发展的机遇,我想,前7年他支持我拼事业,现在该换我支持他了~我们用了大概3年时间,逐步把事业重心转到他身上,然后我才离开职场
重回校园也“计划外”。
一开始我并没有具体打算以后要做什么,做了3个月家庭主妇后,我想着学点什么丰富一下爱好或者当作半充电也好,先报了华盛顿大学的一个数字营销课程,差不多一年后又申请了法学硕士。
这次“重启”自己,对我来说既是兴趣所在也有很大挑战。
大学学的高分子材料,后来读了法国商学院的研究生,这次学法学算工科转文科。
之前在工作中我需要处理大量的合同,与内外部律师的合作都很多,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对于这方面蛮有兴趣,还曾自学了民法和刑法。
虽然有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但真正意义上读法学还是很不一样。
好比去年我遇到了一门让我抓耳挠腮的课程——Ethics(《伦理学》)。工科出身的我曾经最怕的就是哲学类的课,差到大学时代连马克思主义都挂科,交卷子时经常半面空白......
有哲学思维(不一定是学哲学的)和没有哲学思维的人对问题的考量完全是不一样的方式,而我就是强烈的直线型思维。但现在,我需要重新面对20年前的难题。
20+和40+留学,不得不承认的还有体力上的明显差异
以前工作打拼,我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现在要长时间学习,有时候从学习室转到书房、又从书房转到床上,明显感觉到身体不耐用了,连记忆力也不如以前,每周赶完deadline时已经精疲力尽。
即使到了40岁,赶课业时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也还是会像年轻时一样惊慌失措。
上个月有一次,我的电脑崩溃,我写了近2周的首稿突然不见了,自己尝试修复了3小时,连代码都运行了一圈还是没找到,急得我哭了一小时,吃完先生给我点的外卖,又在当晚从头写起......
而且我的日常除了自己的课业要完成,还要带娃,有模特的拍摄任务,有的时候还要给朋友做做创业咨询等等,忙起来时间也很不够用。
所幸我的课程是网课为主,每年只需要2周时间在学校(我家和学校不在一个城市),所以平时我和家人住在一起,省去了飞来飞去“双城生活”的辛苦。
为了协调好各项安排,我尽量每天把固定的时间给到学习和健身
但这些其实对于一个有娃的家庭其实并不容易。
我很幸运,先生很支持我,他经常下班和周末带娃,才能给我更多时间和空间做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自己,才能做好一个妈妈,一个妻子。
虽然在生理条件上不比当时,但这个阶段留学,我也有了很多年轻时不具备的东西。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让我能在一些案件分析上有更多的分享;面对课业压力,年轻时可能更容易焦头烂额,但有了这些年的生活阅历,我现在在压力面前也会更坦然。
职场人转学生、工科转文科,既是一个“重新充电”的过程,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再次复盘过去。
倒不是人生“输赢”的复盘,更多的是认知的改变。
比如,年轻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努力工作,觉得自己所获得都是因为努力。但现在我会觉得,努力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我“幸运”地出生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相对来说得到好的教育资源、考上好大学是更容易的。如果不是这样的先天条件,我并不认为靠我之前努力的程度,靠我的智慧一定能够得到现在这些。这样一想,我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有什么可以自满的?
回归家庭后,我先生有时也会问我:你放弃百万年薪,事业好像停摆了会不会感到失落?
如果只看事业,当然也可以说是我是走在下坡路上,毕竟事业不可能永远往上,总有到顶点的那一刻,只不过有人早有人晚。
人生复杂的就在于,它不是一面的,也不仅仅只有事业。有时候我觉得就像莫比乌斯环,你以为快走到头了, 以为在下坡了, 换个面其实你才刚开始,还在走上坡。
好比我留学这几年,从职场时的高冷女主变成了可以肆无忌惮大笑的“孩子”。平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和先生拌拌嘴、好好睡一觉、好好吃一顿,就是我的“三大解压法宝”。
从生活状态来看,可能更自在了。
学业之余我还签约了模特经纪公司,做着穿搭博主、打理着自己的社交账号。
还遇到了不少让我觉得有趣有意义的人和事。
比如我在做小红书过程中认识了另两位博主,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场镜像进行时。她们都是30出头,前半场是家庭主妇,后半场是创业者,一个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一个直播带货很成功。而我恰恰是反过来的,前半场拼事业,后半场回归家庭。
你看,女性的成长不是只有一种轨迹。
所以我想,40岁以后我才刚刚开启人生下半场,还有很多值得去挖掘和感受的。“退休”只是离开职场而已,并不是就地躺平。
以后的日子我希望认清自己的能力,做好能做的事情,不妄自菲薄,量力而行。
这个世界既有梦想家也有现实主义者,这两者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改变生活。
给理想主义者,借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我们画不出完美的圆,但它存在。
给现实主义者,一天的难处就当一天过,不要为明天的忧愁而忧愁。
只要你保有一颗向上生长的心,就不会被岁月所败!
黎贝卡的话:
呼,这期的三位姐姐的故事暂时写到这里啦。
她们每个人其实都还有很多很多精彩,限于篇幅没能全部写出来。如果大家想要看到她们更多的分享,可以关注她们各自的账号
每一期“岁月不败美人”都有点长,实在是因为每一位姐姐都有很多经历和感悟值得分享。
今天就到这啦,祝大家永远保持鲜活,保持成长,去迎接新的可能~
晚安,明天见:)
编辑:叽吖
统筹:Jennie

*图片由分享者独家提供给【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