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16000多条弹幕,满屏“哈哈哈哈哈哈哈”,任何时段打开,都有5000+的人陪你一起观看…
国庆长假期间,一部小成本喜剧电影破圈走红。
当你想说“这怕不是国庆档最好的喜剧吧”,发现早在今年二月,就有人说过类似的,“这怕不是春节档最好的喜剧吧”…
抱歉,是我们不自信了。
这就是今年最好看的华语喜剧电影: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2022年春节前夕,海外某地,一群华人筹办了一场春晚。
从举办前3个月起,一支纪录片团队获得许可,全程跟拍筹拍过程:从拉赞助、找场地、做宣传海报、海选节目,到正式演出…
同时,摄制组还采访了当地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带领大家探索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个时代,春晚到底意味着什么…
以上这些,都是编的。
这是一部伪纪录片。
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是演员,来自加拿大话剧团。
因为演得过于逼真,很多人误以为它是正经纪录片,点进去看了个开头,就骂骂咧咧出去了,还跑去豆瓣打低分。
这导致豆瓣评分一路下滑,从开分8.9降到7.7分。
乌鸦觉得,这分低得太委屈了,起码得有8分以上。

它曾经有豆瓣评分8.9
伪纪录片的形式,加上无数二次元梗,配合B站弹幕食用,让它成为这个时代特殊的喜剧。
有网友评论:国庆假期因为疫情封闭在单位继续上班,特别心塞,晚上刷到这部片子,笑到头掉,说真的,好几年没这么笑过了。
还有人说:荒诞中又交织着一些平凡人真切经历的感受,离谱到十分合理。当代社会,各行各业一本正经地聚集一批人做着看似程式化有逻辑,实则敷衍无聊的事情,失序的世界,正常是一种反常。
荒诞而讽刺,是这部作品最为鲜明的特点。
常常是前两分钟你觉得它是正经的故事,第三分钟就突然滑进了离谱的深渊。
比如,采访专家。
猛一看,是个正经专家。
仔细看,发现专家的书房里,竟然放着很多二次元美少女手办…
再留意到他说的话,前面貌似合理:中国人自古就有组织春晚庆新春的活动…
后面就逐渐不对劲:
中国人的DNA中,有着在春季来临之际,举办社群文化活动的强烈需求。如果一个地区的中国人数量超过一定指标,这个隐藏在基因里的东西就会被唤醒,一定要举办,不举办就憋得慌…
海外春晚一般没有小品,为什么呢?因为小品通常会引起脚趾抠地活动,抠的人多了,就会引起大陆板块移动,导致海底活火山爆发…
为什么春晚主持要用这种做作的腔调?那是为了纪念民国时期一个名为“因吹四汀”的著名组合…
真·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这时你才会猛然醒悟,原来这砖家名叫“胡毕硕”,就是胡逼说啊。
但仔细想想也很合理,这世界上胡逼说的砖家还少吗?不接地气、侃侃而谈、惹人反感,导致现在砖家一开口,网友都条件反射了:建议砖家不要建议了…
谐音梗,有的是讽刺,有的是自嘲。
春晚筹办小组,每个人的名字都是梗。
志愿者叫“龚举人”,谐音工具人;
负责拉赞助的叫“贾欣欣”,谐音假惺惺,可不就得出去social,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嘛;
负责宣传的“钱木柚”,钱木有,找场地的叫“赵补拙”,真找不着(怎么还是方言),导演“卜健辽”,是从国内请来的,因为英语不好,在街上迷了路,从此不见了…
曹雪芹看了直呼内行。
开会的画面,也相当真实了。
乱遭遭的桌面,吃零食,讲一些没用的废话,几乎都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但还要商业互吹:您真专业,真靠谱。
人均“弄弄子”,却都想方设法把自己做的那点鸡毛蒜皮的事,包装得高大上,拼命证明自己贡献大,敬业。
拉赞助的贾欣欣,把卖面膜的微商吹成国际化妆品公司,把按摩店说成是国际保健品公司。
仿佛加上“国际”二字,立刻非同凡响。
面膜公司本来承诺赞助,后来却不肯出钱,硬要资源置换,给了两箱面膜。
贾欣欣又忙着给自己挽尊:总比啥都没有强,给了两箱,还挺多的。
找场地的赵补拙,在网上匆匆查了几个场地,就敢说自己做足了功课。
被问“有没有实地考察”时,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我下一步要做的。
弹幕:果然低情商是“还没看”,高情商是“下一步要做”。
最离谱的,是负责海报宣传的钱木柚,150块钱预算就想白嫖一张海报,还要求人家改两个版。
她自称“很擅长跟设计师沟通”,张口却是:设计海报能有啥技术含量…看我怎么用高超的技巧来搞定她…
于是,光速打脸,设计师回了两个“微笑”的表情,就把她拉黑了。
但没办法,还要交差啊。
她只好硬着头皮把海报拿到会上讨论,心里明知不行,嘴上却说“简约、大方、高端,我挺喜欢的”。
领导说,之前要求的元素“老虎、红色、骚”,它一样也没有啊。
她立刻表示:我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掏出了第二版。
又被否了,她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之后,再掏出第三版。
该有的元素都有了,谁说胖虎不是虎?
领导想不出词儿,开始战术喝水…
网友:荒诞却真实,打工人深度共鸣!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还煞有介事地讨论,开半天会开了个寂寞。所有人都在表演说废话的艺术,一本正经地做着敷衍的事情,而当很多人聚在一起,那种严肃的气氛,就逼着每个人去扮演成虚伪的样子。
事实上,春晚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影片的导演就吐槽:很多人可能活在一种集体的幻觉里,为了排春晚而排春晚,为了看而看,媚俗、刻奇的存在。
你就知道,这样一群人折腾了半天,肯定要搞砸。
事实上也搞砸了,整场晚会错漏百出,大型翻车现场,但砸得好看、好笑,是全片高潮。这部分乌鸦就不剧透了,留给大家自己去看…
讽刺的是,即使搞得一团糟的晚会,结束之后,这群人依然能闭着眼睛说“圆满成功”,给它上价值,自我感动。
有人说:以前我们也成功做过很多活动,都没有这次这么难!
网友:难就难在同事不靠谱,就你们这个神仙团队以前还有做成的事儿?
有人说:我们居然做成了,困难都一一克服了!
网友:确定不是一一糊弄了?
有人说:太不容易了,学到了很多,我们都很棒!
网友:没错,这是标准话术,你真棒!
这大概就是人类的本质,一定要给一些事情找点冠冕堂皇的理由,赋予神圣高尚的意义,不然就浑身难受。
讽刺拉满之外,这部影片还有个特点:细节特别扎实。
画面信息量非常大,即便是弹幕君疯狂提醒“记住这个人”“记住这个道具”,依然会错过很多。
比如说,表面上看,是正常的街头采访。
实际上,关键信息全在背景里:
玩轮滑的男孩,是后来晚会上的重要一环;
一直在找场地,一直找不着的老赵。
最终版的宣传海报,其实影片一开始就剧透了。
比如,钱木柚接受采访,明明在讲别的事,但观众很难不留意到,她脸怎么这么红。
耐着性子往下看,直到贾欣欣拿回来劣质面膜给大家用,才恍然大悟,这是过敏了啊。
比如,片子开头就走丢了的卜健辽(不见了)导演,其实反复出现在街头采访里。
有时候,他在背景里捡垃圾,有时候,作为街头流浪者的他,接受了采访,虽然没说名字,但基本信息都对得上。
他说:我来这里几十天了吧,记不清楚了,人没找着,联系不上了…
然后开口给你来了一段海子的诗…
看得出来,精神可能出了点问题。
网友:怕不是下次采访就要快进到卧轨自杀吧?
再比如,砖家讲解“因吹斯汀”组合时,画面是一张报纸,上面有当年的新闻报道。
这个一闪而过的画面,如果你暂停放大来看,报纸上的每一篇新闻都值得细品。
“市场胡萝卜半价”“十八岁小伙举报自己梦中偷了邻居家栏杆”“上树猫咪在众人帮助下成功落地”…
确实,全是废话。
但又像极了我们平时在网上刷到的无聊新闻,让人忍不住吐槽:没有新闻也可以不发…
而更厉害的是,这些细节几乎都是伏笔,都能在故事的后半部分找到呼应,每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设定,最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你需要二刷三刷才能体会到里面奥妙。
实事求是说,《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并不完美,看得出来,拍得有些仓促。
正如导演汪英伦说:
预算低周期短,从真正开机到后期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有非常多的临时决定以及和摄制团队和演员们即兴发挥的东西。
就是这样一部,一群人临时瞎玩出来的片子,竟然还得到了大家这么多的好评。在这里我想郑重地跟大家说一句:你们都没事儿吧??
导演汪英伦
导演可能不知道,大家喜欢它,多多少少带着一点反抗情绪。
我们看了太多太多国产烂片,注水、降智、毫无逻辑可言。
难得有一部作品,它剧本扎实、结构精巧、前后照应,符合艺术规律…
我们看了太多面瘫演技,连原声出演都要被夸上天的流量明星,霸占着大银幕和小荧屏。
难得在一部作品里,看到全员演技在线。
街头采访,被采访对象真的很普通路人;信口开河的砖家、装X的艺术家,神情语气完全拿捏;筹备组成员面对一些尴尬事件的微表情,特别真实…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看他们演出,完全看不出来是演的。对标内娱一些演员,也完全看不出来是演的(完全没有演技)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了太多太多不接地气,动不动就是豪车豪宅的有钱人生活,也看了太多脱离现实,硬要咯吱你笑的尴尬喜剧…
难得有一部作品,它的笑点来源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体验。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如此可笑、魔幻,大家在躺平和支棱之间反复横跳,时不时出丑,不断找补、自嘲…
戏剧遵循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很难吗?来源于真实生活很难吗?演员有基本的演技很难吗?为什么我们的影视剧总是做不到呢?
当无片可看成为常态,就连满心期盼的长假也变得毫无期待,我们的厌烦到了顶点,急需一个出口…
它,不过是刚好出现。
我们赞美它,本身又何尝不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反抗…
后台回复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即可观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良心喜剧,值得点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