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然类纪录片,很多童靴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BBC、Discovery的那些经典之作。
比如,《蓝色星球》《绿色星球》《史前星球》《王朝》等。

《蓝色星球》

《王朝》
因为背靠“大厂”,它们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资金优势,更汇集了全球最顶尖的拍摄、制作团队。

而我们国内的纪录片,在资金、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更擅长于,拍摄一些人文类的题材。

比如,美食类的《舌尖上的中国》,历史类的《河西走廊》,文化类的《但是还有书籍》,生活类的《人生第一次》等。
直到最近,一部被誉为“中国版《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国产纪录片,横空出世。
它通过探访中国土地上各种极致的自然地貌,探讨了人类与动物、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而且,一集封神,完全不输BBC——
《众神之地》

这部纪录片由B站出品,由“全华班”拍摄班底打造。
导演曾海若,先后执导或监制过两部关于青藏高原以及藏区牧民的人文纪录片。
一部是央视热播的《第三极》,一部是B站出品的《极地》。
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雄伟壮丽、堪比世外天堂的高原自然风光,更有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这一次,导演同样是带着敬畏之心——
广袤神秘、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
静谧深邃、湛蓝无垠的东南绵延海湾

树木葱茏、温暖湿润的版纳雨林,到北风凛冽、白雪皑皑的东北林海雪原……

跨越中国四角的不同生态,探寻与天地同生、与人类共存的四种“华夏神兽”
森林之王——东北虎;

海上精灵——白海豚;

雨林巨无霸——亚洲象;

雪山使者——野牦牛。

透过镜头,感受这些野生动物的神性与灵性,帮助人类完成一次与自然的对话”。
不仅如此,导演还找来了日本殿堂级乐团神思者(S.E.N.S),为本片制作配乐。

在此之前,他们曾在日本NHK纪录片《故宫三部曲》、《海上丝路》中,担任作曲、编曲、演奏。
代表作《故宫的记忆》,至今还被许多中国电视媒体广泛引用。

而这一次创作的配乐,更是恢弘激昂、空灵悠扬。
分分钟将你带往那些神奇物种的身旁,带到那个充满野性的众神之地……
这部纪录片一共四集,目前已更新到第三集。
B站上的评分,直接飙到了9.7。

许多网友都用弹幕,表达了对这部国产纪录片的喜爱和自豪之情:
“能看到国产的自然纪录片,太激动了!”
“有小时候动物世界的味道。”
“这绝对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众神之地》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与动物的命脉相连。”
到底有多精彩呢?接下来,我就带大家去一探究竟~
高原上的山神家畜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
——《山海经·北山经》
在藏族传说中,当世间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冈仁波齐时,就有了第一头牦牛。

相传,当藏族先民刚刚登陆高原时,因为无法立足,于是求助于山神。
山神便将野牦牛,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下山帮人类驮重物,贡献自己的毛和牛奶;
另一部分则留在山上,卧冰踏雪,保持远古以来的生存习惯。

而对于藏族牧民来说,牦牛既是“山神的家畜”,更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图腾。

每年秋天,文部寺(有400年历史的苯教寺庙)都会举办一年中最盛大的仪式——绰珠巴盛会。
盛会上,僧人们将戴着28种不同动物的面具,跳舞祈福。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野牦牛面具。
这一年春天,僧人格列突然得知,寺里的黄金野牦牛面具衰败了,需要找手艺人重新做一个。

但问题是,制作动物面具,神似大过形似。
不能随随便便,拿旧面具仿制一个。
而格列从小生活在村里,连一只活的野牦牛都没见过,更无法抓住它的神韵。
他只好动身去荒原,寻找它们的身影。

事实上,野牦牛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拥有十四对肋骨(比其他牛类多一对)。
这也造就了,野牦牛更大的胸腔、更强的心肺功能。
再加上浓密的毛发、更“节约”的汗腺,它才能适应荒原雪山上,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

每到夏天这个繁育季节,未能“脱单”的野牦牛,就会仗着自己强壮的身体,到牧民家里公然“抢亲”。
其中,有一只叫昆仑的野牦牛,就把牧民智达家的牛群,驱赶了遥远的山上,肆意享受支配权,留下自己的血脉。
面对野牦牛的入侵,智达一时间束手无策。

只好暂时接受“牛群易主”的事实,并且在冬季来临、昆仑离开前,都不能再去挤牛奶。

不光是智达,几乎所有牧民都会在夏季遇到野牦牛。


有的牧民因为来不及避让,与野牦牛发生正面冲突,导致大腿严重骨折。

还有一位叫江才的牧民,则与野牦牛成了“生意伙伴”。
早在1985年,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了当地牧场,导致全村的牦牛被饿死、冻死大半。
后来,村民从外地引进了新的牦牛,但因为品种退化,也没能熬过高原上的冬天。

可如果连牦牛都无法适应高原,那么人类的生存也会出现问题。
幸运的是,一只长着断角、性格温和的野牦牛,出现了。
它在牛群中留下了自己的野性基因,阻止了家牛的衰退,让小牛长得更加健硕。
这一下,刚好化解了牧民的危机。

于是,江才每年都把牛群的支配权让给断角,来换取更多的混血牛。
而其他地方的牧民,也愿意引进江才家的混血牦牛,来改善自家牛群的体质。

不过,许多野牦牛在繁育期结束后,会顺便带走一些家牦牛。
还有的混血小牦牛,受到野性基因的影响,会追随父辈前往荒野。
第二年夏天,智达好不容易拿回了牦牛群的控制权。
正当他准备套牛装车、进行交易之际,一只混血小牦牛突然“血脉觉醒”,发起了反抗。

智达赶紧联合大家,一起围追堵截。
经过了几轮的较量,寡不敌众的小牦牛,被绑上了车厢。

但没想到,这一幕都落在远远观察的昆仑的眼中,它一怒之下向牛群和牧民冲了过去。
父亲的冲锋,再一次点燃了小牦牛体内的野性。
它奋力挣扎着撞向车厢,撞得口鼻出血,发出一声声壮烈的巨响……

看到这副场景,不仅牧民们于心不忍,连昆仑也停下了脚步。
或许是出于怜悯,它没有再坚持下去。
而是望了一眼,奄奄一息倒在地上的小牦牛,红着眼,转身离开。


父亲走后,小牛还是死了。
这是牧民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一次次见证悲剧的发生。
每到这时,智达就会拿起吉他、走上山坡,一遍遍地吟唱那首《动物哀歌》……


海洋中的粉色精灵
1751年,瑞典牧师彼得·奥斯贝克游历到广州,看到一只通体雪白的海豚,从船边游过。
于是,给它取名“中国白海豚”。
但事实上,这种位于海洋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早在唐代就有了记载。
到了清代,又被珠江口一带的百姓,称为“卢亭”(传说中半人半鱼的族群)。

据说,白海豚可以对付鲨鱼,有白海豚镇守的海湾,就会非常安全。
再加上,每到农历三月渔民祭拜妈祖(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时,白海豚就会变得异常活跃。
因此,它们还被视为“妈祖的化身”,被叫作“妈祖鱼”。

但很多人不知道,白海豚并非生下来就是白色的,而是由深灰色慢慢变白——
小时候,从深灰色变浅灰;
青少年时期,出现斑点;
壮年海豚,呈灰白色;
到了老年,则基本变为全白。
白海豚的左右大脑可以交替休息,即使到了睡眠时间,身体也可以保持运动。
这种持续的运动,会导致皮下血管持续充血。
所以,老年白海豚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粉红色的海洋精灵。

不过,白海豚生活的地方,大多是往来船只繁忙的浅海区域。
港口建设、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都可能让白海豚的捕食变得格外艰难。
而且,白海豚不会直接饮用海水,所有的水分和营养都来自鱼。

所以,它们经常趁着渔民出海捕鱼时,紧紧聚在网边,等待捡食“漏网之鱼”。

或者潜入人类饲养生蚝的区域,在迷宫般的蚝排中觅食。
但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2020年5年,一只老年白海豚(以下简称“老白”),在涨潮时潜入蚝排找鱼吃。
结果,因为声呐系统老化失效,没能在退潮前游回大海,搁浅在附近的泥潭里。

当地渔民发现后,将浸湿的衣服盖在海豚身上,并不停淋水,防止它因为暴晒脱水而死。
还徒手在泥潭里挖出一条水道,让更多的海水漫过来,帮助老白缓解痛苦。

但即便如此,由于身体机能严重退化,这只奄奄一息的老海豚,慢慢放弃了挣扎。
只剩下急促的喘息声,让通体的粉红色,在泥泞中显得更加鲜艳。

好在没过多久,大海开始涨潮了。
渔民们用帆布做成了一个担架,托起白海豚缓缓向海中央移去。

或许是大家不停歇的努力,唤起了老白仅剩的生命力。
虽然几次搞错方向、游得踉踉跄跄,但它还是在渔民的帮助下,重新游回了大海。
这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成功救援白海豚的案例之一。
感受它们,就是感受众神之地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现,相比BBC、Discovery那些揭露自然奥秘、展现野生物种的纪录片,这部《众神之地》则更侧重于,通过动物向人类传递大自然的声音。
尤其,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野牦牛、白海豚,东北虎、亚洲象,不仅都是数量稀少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更与人类、与自然存在着非常特殊的关系和意义。
首先,
它们在远古都曾是图腾一般的存在,在后世也被赋予了信仰层面的含义。
就拿野牦牛来说,它们不仅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是藏族先民最早驯化的牲畜之一;
更是山神的家畜、佛法的保护神,无形中引导着万千藏民,吃苦耐劳、尊重自然……
其次,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旗舰物种”,它们都用自己的存在,昭示着环境的健康程度。
以白海豚为例。它们生活在水深10米以下的近海区域,主要食物是鱼、虾、蟹等底栖性生物。

但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在近海活动的加剧,尤其是采砂作业的出现,破坏了当地的海床结构。


当海床受到破坏后,生存于此的底栖性生物也会大大减少,从而威胁到白海豚的生存。

其实,不光是白海豚,每一种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物种,都是由一层层底层生物支撑起来的。
当我们发现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这些顶端物种大量减少时,就意味生态环境出现了失衡。

对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怀着敬畏之心,了解、尊重、保护好每一个物种。
因为,它们是人类与大自然沟通的最佳桥梁,去感受它们,就是去感受一片“众神之地”。

这也是,我特别想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大家、推荐给每一个孩子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了解是保护的第一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不够了解,才会缺乏关注。
包括这些年,我们板牙科考营一直在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坚持组织的“十大山脉”等科考活动,为的就是让孩子们走近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建立起联结。
尤其是,看着孩子们从“一无所知”,到一说起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植物就滔滔不绝;
从“事不关己”,到开始关心那些珍稀的野生动物,是否得到人类的救助和保护;
从“四体不勤”,到主动拾起垃圾、珍惜食物和水源,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我们的内心就充满了惊喜和感动。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希望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不只有我们在努力,更有我们的孩子,以及他们的下一代……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那样——

“每一个经过自然之手点化的物种,都是留存于世的神迹。
众神之地,并非只在冥冥之中,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
去做维持平衡的一环,就会得到神迹的护佑。”
p.s.想看这部纪录片的童靴,可以直接在哔哩哔哩(B站)上,搜索关键词“众神之地”。目前,前两集限时免费观看,第三、四集还要再等两周。
顺手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孩子看到我们中国自己的纪录片,珍爱我们的自然。
川妈说说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爱看书的娃又可以大饱眼福啦~
正值中信童书成立7周年之际,我们联合中信一起筹备了一个福利专场

近百本图书低价秒杀,还有超值赠品送:
实付满199,赠送价值175元的《楚河说历史》(全5册); 
实付满399,赠送价值318.4元的《这个历史太有趣》(全8册); 
实付满699,赠送价值700元的《快乐瓢虫关键词英语分级阅读·Key Words》(全36册)。
至于我们专场的价格到底有多低,在这里实在不方便透露(怕被投诉),咱们还是在下午的直播间细聊吧。
大家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群,直播的具体时间我们会在群内通知。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