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240-开封的难题
作者:丁大耳
 制图:魏彦吾 / 校稿:朝乾 / 编辑:魏彦吾
行人如织的街头上,叫卖声贯穿昼夜;一条挽城而过的汴河上,来往船只络绎不绝;仟家佰业的坊市中,各地客商往来不断。在这座繁荣至极的城市里,一切都显得烟火气息十足。
相信每一位看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的观众,都会对剧中所呈现的北宋首都开封印象深刻。
尽管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对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有些多多少少的了解,但当画中所勾勒的开封市井景象以电视剧形式呈现之时,我们还是会不自觉地眼前一亮。
如果说同一时代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方的“世界渴望之城”,那么北宋的开封,一定也能在东方的众多城市里不落下风。
但在开封表面的繁华背后,致命的危机也同样隐藏于其中,甚至还成了一百多年后北宋灭亡的注脚……
历史包袱,异常沉重
要讨论北宋为何最终定都在开封,就必须要到历史上去找原因。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在这场持续8年的叛乱中,整个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北人南迁现象更加明显,经济重心南移已经成了无法逆转的大趋势。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对中原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安史之乱后,南北方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再加上为了平息叛乱,以及安抚安史叛军方面的降将,唐朝不得不“分封”出去大量节度使,中央权威时强时弱。整个帝国的运转都开始极度依赖南方那些尚且服从朝廷命令的藩镇运输来的钱粮,漕运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这里需要说明下,唐朝藩镇有很多种类
华北地区众多节度使,大都时叛时服,其中以卢龙、成德、魏博反叛最为激烈
关中周边地区、运河沿线、江南地区的藩镇
朝廷控制力较强,也是唐朝的经济生命线
(底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公元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废掉了唐朝末帝哀宗自立为帝,建立后梁,定都开封,中国历史进入了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时期,而其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代都曾经将首都定于开封,后周雄主柴荣还特意征发了大量民夫,在前代基础上大幅度扩建、改建了开封城,这就给北宋继续将开封沿袭为自己的首都提供了基础条件。
开封是王朝定都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国都基本在东西方向变动
在此之后,国都基本在南北方向变动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以“北汉联合辽军,即将入侵”为理由掌握了兵权,在将军队带至到陈桥驿后发动兵变,即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黄袍加身”事件,从7岁的小皇帝手中夺走了皇位,建立北宋,继续将开封认定为都城,并从此开启了这座城市的黄金岁月。
从他开始,这天下就是赵家的天下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赵匡胤选择定都开封很大程度上是无奈之举——作为一个靠兵变夺取天下的皇帝,他的基础并不稳固,因此必须要全部承接后周的基本盘,而生活在开封的上层贵族和军队将领多为柴荣故旧,在此地已经颇有根基,自然不愿意再迁它处。
其实和汉唐的都城相比
东京汴梁(开封)的“宫城”比例大大减小了
毕竟汴梁在当首都之前,主要是一个商业和交通枢纽
可以说,为了自己掌权后不平生变故,赵匡胤选择维持现状其实是明智之举。退一步讲,当时长安、洛阳也遭到了重大破坏,尚未恢复元气,选择开封更是一个不得已为之的行为。
不过,在朝廷基本稳定下来后,赵匡胤又动了迁都的心思。
试图迁都,直接碰壁
尽管赵匡胤在夺位后选择定都于此,但他本人对开封并不满意,一直想要迁都到洛阳去,并以此为跳板,最终迁至长安。
一方面,多个重要朝代定都于此,沿袭旧制可“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
另一方面,古代王朝选择都城,必定要考虑安全因素,古都长安,被关中四塞(东函谷关,后为潼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所拱卫,又有秦岭、崤山凭依,攻取难度颇大。而洛阳则背依北邙山,有伊、洛、瀍、涧四水,东有让李世民一战擒双王的虎牢关,西有潼关作为门户,同样难以攻取
长安和洛阳其实都位于盆地
长安是关中盆地,洛阳是伊洛盆地
军事上的安全性有余,但经济资源已严重不足
(滑动下图)
而反观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周围地势十分平坦,只有黄河堪堪可以起到拱卫都城的作用,可以说易攻难守,而作为华北平原门户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部、山西北部地区),又被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孝敬”给了契丹。
失去幽云十六州,还使得富庶的华北平原不得不沦为准战区,随时防备外敌入侵,一旦爆发战争,不得不充当战略缓冲区。这种准战区状态,极大损害了华北地区向朝廷输送赋税的能力。
五代时期的幽云十六州,深入华北(下图)
宋初收回了南边的几个州
但北部险要之地仍然在辽国手里,国防线仍然是残缺的▼
公元976年,赵匡胤西巡洛阳,动了迁都的心思,便找来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讨论,结果被后者引用《史记》书中的一句“在德不在险”给堵了回来,而他本人也在同年十月十九日死在了“烛影斧声”当中,迁都之事从此再也无人提起。
当时的晋王、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之所以反对迁都,可能出于一己之私,因为开封是他的利益集团所在地,如果迁都,势必有损其利益。但当时开封的条件相比于洛阳,并非一无是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经济层面。
对于北宋政权来说
连接关中、江南、华北,汴京是不二之选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幽云十六州
整个华北门户洞开,随时要有应战的准备
在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后,南北漕运的通道得以打通,而开封作为南北漕运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坐拥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等一连串优质漕运渠道,从南方富庶地区运来的物资可以轻易地运抵开封。
而洛阳位于开封西面170多公里。水路需要经过黄河,此时的黄河航运条件并不理想,因此在接收江南运来的物资方面,并没有开封便利。再加上洛阳屡次经历战争破坏,远不如开封繁华富庶。
开封到洛阳其实不算太远
但关中和山西的地位大大下降
洛阳作为传统中原枢纽的意义也就大大下降了
开封的劣势,则是军事层面的,由于其几乎无险可守,所以必须在周边屯驻大量军队,才足以保证京师的安全。
北宋中期拥有军队140万左右,如果对比唐代,其疆域远远大于北宋,而其军队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60万左右。北宋都城无险可守,也是“冗兵”问题的原因之一。况且北宋的军队都是募兵,是需要国家财政出钱供养的。养这么多兵,自然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严格防范地方将领拥兵割据,采取“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军事策略,即将天下兵马的一半驻扎在首都,另一半分散到全国各地,而且厢军(地方军队)的战斗力比禁军更拉胯。这样做的后果是,北宋地方兵力空虚,导致其在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处于劣势。
由于华北平原没有地形阻碍
地方上堆积再多的步兵也很难挡住骑兵机动南下
这就是说,一旦开战,汴京就要准备直面前线
另一方面,由于北宋将一半的军队驻扎在首都附近,如何解决军队及其家属庞大的生活消耗就成了统治者的一大难题。所幸的是,开封漕运发达,可以通过南粮北运来解决这一问题。
所以,赵匡胤在打算迁都时说:“吾将西迁者,无他,欲居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因为只要京师有险可守,就可以减少很多军事开支,可惜当时关中的经济地位已大不如前,供养长安洛阳的财政负担同样是不可承受的。
德不配位,终酿人祸
假如在北宋初年,统治者能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则中原大地有了一个地理屏障,京师的安全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可惜的是,这一愿景随着宋太宗兵败高梁河而烟消云散。
而由于宋朝一直秉持之前提到的这种“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军事策略,这种面对少数民族政权时的孱弱状态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南宋灭亡,都未能得到彻底扭转。
更糟糕的是,作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少有的不严格限制土地兼并的朝代,两宋时期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不仅让地主阶级持续做大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程度,还制定了大量的苛捐杂税,极大地挤压了农民的生存空间。
纵观北宋从立国到灭亡的167年间,光是有名有姓、被记载到史书上的农民起义就有两百多次,但纵使如此,对于北宋根基毫无影响。
其原因是,除去那些因为活不下去而选择起义的人,大量无地农民选择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流民的形式谋一份生路,而北宋是中国古代罕有的不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朝代,很多流民在见识到商业的繁荣后,纷纷选择做些小生意以养家糊口。(此外还有灾年的征兵,解决了灾民问题,但增加了冗兵)
这样一来,北宋官方既能抽取商业税以充国库,又靠着商业消化了闲散的劳动力,自然乐见其成,遂进一步放宽商业的从业限制,解除了大城市里一直执行的坊市分离、夜间宵禁政策,历史上开封的繁华,也与此有着很大关系。
根据电视剧《梦华录》中所透露出来的背景设定来看,当时的时代背景应当是宋真宗统治后期,此时北宋已经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关系极大缓和,进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
而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孟元老在自己那本追忆开封往昔繁华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曾写过“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显而易见,在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中,开封繁荣昌盛到何等地步,直到靖康之变。
颇为讽刺的是,尽管在金兵南下的过程中,开封无险可守的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导致首都沦陷、国破家亡的真正原因,还是徽钦二帝那一连串令人智熄的操作——与其说靖康之变是北宋定都时就埋下的隐患所引发的偶然事件,倒不如承认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
九百年过去,宋代开封城已经沉没于黄土之下,历史上的繁华已如过眼云烟,归期难盼。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
2.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3.程明生《宋代军队数量考》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扩展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