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一波疫情,让城中村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大家知道,广东的城市都很繁华,珠江新城、深圳湾、千灯湖这些CBD,拿到国际上都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呢,珠三角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伤疤,那就是:城中村。
在珠三角,一提到乡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脏乱差的城中村,仅一个广州市就有272个“城中村”,它们有如同月光下的斑斓,镶嵌在珠三角繁华的城市带上。
而在长三角,一提到乡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乌镇、西塘、南浔这些特色小镇,给人“烟雨江南”的美好画面
据此,有人说,广东人懂CBD,但不懂乡村建设。也有人说:广东人有钱,但不太重视审美这件事。
01
在佛山桂城,城中村也可以高颜值
这种偏见,可以说很深。
但是最近,我在佛山桂城街道逛了一些“城中村”,完全打破了我的偏见,原来城中村也可以高颜值!
它们的画面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摄/穿行者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摄/穿行者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摄/穿行者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摄/穿行者
看到这些美图,你能想象它是城中村吗?
在外墙上涂鸦,真的是个好主意,它让原本脏乱差的城中村,增添了一股纯真、一种童趣,让人流连忘返。
漫步在桂城的乡村社区中,清新脱俗的涂鸦随处可见,散发出浓浓的艺术与人文气息👇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摄/穿行者
看到这些涂鸦艺术,恍如来到充满艺术气息的欧洲小镇。
桂城这个做法,让原本潮湿、单调、无趣的城中村,变得整洁有序、生动活泼,变身年轻人扎堆的网红打卡点。
艺术就应该多回归生活,让生活充满诗意,才是艺术最好的归宿。
在桂城,涂鸦正在成为城市村貌蜕变的重头戏。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摄/穿行者
“农村已经科学地长出了城市,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农村”——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桂城的乡村振兴,再合适不过。
大家知道,桂城街道是佛山城市建设的标兵,其打造的千灯湖CBD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是佛山楼宇经济最发达、地均生产总值最高的区域,素有“佛山第一街”之称。
没想到,桂城不仅把CBD搞得那么好,乡村建设同样搞得有声有色,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02
解决农村停车难,并“疯狂”建公园
毫无疑问,涂鸦提升了城中村的精神风貌,但桂城的乡村治理不止于此,更多的还体现在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
比如,针对乡村人口密度大、停车难的问题,桂城是这么解决的:
一是用“钱”盘活道路停车泊位,以收费的方式倒逼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提升。截至目前,桂城已完成第一批共计920个市政道路停车泊位的智能化改造及调试工作,21条二类路段,7条三类路段启动停车收费。
图片来自凤凰网广东
二是用“框”圈定良好路面秩序,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桂城摸清单车位移“潮汐”位置规律,科学划设能使用精准卫星定位的停车区域,车辆归还必须要入“框”。截至目前,桂城已划设超3000个单车停放点。
改造之后,桂城全域范围内实现定点还车,划设区域可供超4.5万辆单车停放。路上的“僵尸车”少了、出门办事不愁没位停车了;共享单车的停放也变整齐了,市容市貌开始井然有序。
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成果。
此外,针对城中村人口密度大、空地少、绿化少等问题,桂城大举实施“公园城市”战略,提升城市与乡村的“肺活量”。
自2020年起,桂城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成片打造特色化公园。截至目前,占地面积仅84.16平方公里的桂城已拥有大大小小公园超180个,绿化覆盖率近50%,在未来8年还将增建200所。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
这是什么概念?
倘若清晨你在桂城散步,大概每10分钟便能跨越不同公园,并突破单一式主题风格,不仅包括生态、休闲、娱乐等传统功能,还囊括AI、特色文化、新潮玩物等元素,每个公园都是具备独特功能定位。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
在公园城市的建设潮流下,桂城不少乡村绿树成荫、水系环绕,成为“美丽乡村”的样板。
03
引进优质产业,让乡村振兴可持续
桂城乡村振兴的创举,不只是涂鸦与建公园,另一个亮点是激活了原本散乱低效的村级工业园。
大家知道,佛山的产业不像广深那样上浮在CBD,而大部分是下沉在各种村级工业园,村级工业园也是“城中村”之外,另一个乡村振兴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桂城街道有67个村级工业园,大多零散杂乱,呈现“低性价比”的窘态。为打破现状,桂城如火如荼开启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连片旧村改造这项“大工程”。
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中,桂城没有一些地方那样大搞房地产,而是放弃短期利益,重点聚焦“工改工”,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推出近600万方的工业载体,每亩地价仅相当于同地段商业用地的1/10、住宅用地的1/50。
举个例子,去年10月份,桂城街道推出4宗“住改工”地块,以不到70万元/亩的均价被4家科技型总部企业拿下。如果按照住宅用地的标准来计算,单单这一次土拍,桂城就少收了13亿!
当时就有媒体调侃说,桂城这样“卖地”,透露出一股“傻气”。
然而,放弃眼前的“快钱”,让产业在桂城扎根生长,长长久久地赚慢钱,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若愚
桂城产业最密集的千灯湖片区。图源南海发布,摄/王维家
因为桂城深知,要让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引进产业才是长久之计。为了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桂城还创新性提出“城市主题产业社区”的概念,即以产业为主题的各种城市综合体。
不同的综合体,有不同的产业主题,并量身打造载体的参数,如客货梯的大小、比例等,围绕主题,打造专属的产业链集群、工作生活圈,从而将产业链稳定在桂城。
以下便是桂城重点打造的主题产业社区,让原本散乱低效的村级工业园的面貌焕然一新👇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进驻产业社区的企业缺钱怎么办?
这方面,桂城也早有准备,创立了全省首个镇级科创直投基金。
未来五年,这个基金规模将从1亿扩大到2亿元,政府将通过投贷联动、引导基金等方式,撬动50亿元产业资金池,专门扶持桂城的产业发展。
那如果企业缺人才怎么办?
桂城也想到了,为此推出了“桂城人才卡”,以年薪论人才:年薪20w+的人才可拿到桂城人才卡,安排桂城的优质教育和医疗。
可见,桂城是把乡村振兴和产业建设、人才政策放到一个整体中去统筹的,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形成合力,让乡村与城市完美融合。
04
比农村更文明,比城市更温暖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佛山的乡村建设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
例如,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率先崛起的地区并非广州、深圳,而是“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的乡镇地区,其中南海、顺德、中山、东莞因经济最为活跃被媒体称为”广东四小虎”。
可以看到,这“四小虎”中有“两虎”就在佛山。
这说明,改开之初的珠三角,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尤其是佛山的乡镇地区,曾是改革开放之初最醒目的引领者。
在此背景下,桂城聚焦“乡村振兴”,既是对历史荣光的传承,也是对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响应。
总的来说,桂城的乡村振兴可以总结为四个特点。
一是生态更美,生态文明是中央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桂城通过“公园城市”建设,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共享绿色家园。
如今的桂城就像一座生长在公园里的“城市”,拥有180多个公园、120多公里的绿道,60多公里的慢行系统,平均每公里就有2个公园……可谓“推窗见绿,开门见景”。
在2021年底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桂城获得了“全国公园城市典范”称号。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
二是秩序更好,在珠三角,城中村向来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桂城的乡村振兴非常重视秩序的重建,通过破除停车难、道路翻新、水环境治理等工作,让城中村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焕然一新,让桂城的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图片来自“南海桂城”公众号
三是文化生活更丰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惠及城市,也要惠及乡村。
桂城深知这一点,通过举办艺术涂鸦、民俗演出等活动,让乡村生活也变得丰富精彩,显著提升乡村片区的精神风貌。
四是发展更可持续治理不易,但守成更难,桂城在乡村振兴上,绝不是要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而是要想办法让乡村的繁荣更加可持续。
所以,桂城非常注重乡村的产业建设,通过“工改工”、“产业社区”等创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绵绵不绝的源头活水。
有人说,一个理想的家园应该是:要比乡村更文明,要比城市更温情。
用这句话来总结“佛山第一街”桂城当下的乡村建设,再合适不过。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