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头爸
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昨天留言里,出现了一个让ET爸“尴尬”到在地上抠出两室一厅的留言。
这位读者别介意,您的建议我们觉得很靠谱
原来,最近阅读量不好,锅是ET爸的。找到原因以后,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在公号圈,写数学的号远不如写英语的多。
很多读者已经对英语的分级体系、学习方式如数家珍。但对数学,远不如对英语那么了解,对数学学习的体系更是茫然不解。
这恰巧是我擅长的,而且能帮大家梳理清楚的。因此,我买了40多套数学书和练习册,给大家带来数学学习的五大门派。
第一期,刷题不止的日本修仙派已经更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练习册评测 | 谁能想到,日本人做题做成“仙”了
今天聊另外一个,恰好是日本刷题派的对立面:北美体验派。
我们总是吐槽北美那边学校教的数学容易,各种被国内孩子“吊打”。可为什么他们这么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出那么多的科学家、数学家。
这点,可能通过这次评测,能看到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几句话说完结论
今天是周六,估计大家都忙着带娃。老规矩,写文先上结论,方便大家迅速GET文章重点,有时间,再细看:
北美派聚焦于问题解决,注重探索,不刷题。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学习解决问题的目的,则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且用到知识。
自由且开放,是我们心中数学学习的白月光。
关键词
解决问题,注重探索,动手能力,不!刷!题!
核心理念
北美派聚焦于问题解决,强调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学习解决问题的目的,则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且用到知识。
剁手建议
内容丰富有趣,孩子学起来压力会小很多。身处当下,北美派的练习册和书用在启蒙和小学低年级很不错。

推荐给刚开始数学启蒙的小朋友,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升学阶段的孩子,难度低了些。
详细评测
北美派成员众多,为了方便大家GET重点,我以美国为例来聊这个派系数学学习的特点。
美国的学校没有统一课本,只有统一的核心考试大纲CCSS(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 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教育标准)。
加州数学在美国的认可度和应用范围都比较广,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美式数学的教学风格和方式,在这部分我主要以加州数学来举例。
作为代表,加州数学的教材设计完全围绕“解决问题”来编写
每单元会围绕一种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展开,分为“理解题意”“拟定计划”“解决问题”“检查结果”等4个步骤。
高年开始,单元标题改作“问题解决探究”,去掉简单的互动部分,换成启发性提问:你知道哪些事实?你需要找到什么?并且开始重视解题计划的拟定,这些提示语提供了一种问题解决的思考路径。
学习解决问题的目的,则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且用到知识。核心在于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是北美派教材的亮点。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似乎每套数学练习册都会宣传这个点,北美那边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我手里的另外一套,大家熟悉的铅笔刀,我拿K级举例。同样是数与量的对应,铅笔刀给孩子呈现的故事就会更丰富一些。
有具体的场景,具体的人物和具体的任务。

画面也很精美,一改美国人粗糙狂野的特点,狗毛都很分明,有斑点和阴影。
再换一套,美国小学生全科练习。
数学部分仍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为了与生活尽可能的接近,在花钱买花瓶这页,钱币直接用真实货币来展示。

没点生活常识的孩子,数学再好都没法解。
在逻辑练习这一页,练习方式是用小鸡破壳的步骤,而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找缺失的拼图这样的练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点像看漫画、玩游戏,
是真的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出来了。
这两套练习册看下来,更像是游戏书,或者漫画书,没有我们印象中的练习册那么无趣枯燥。
为了贯穿解决问题的内核,北美派的不光是在数学教材上有不少花样:
像Act it out(角色扮演)、Draw a picture(画一个图形)等,来帮助孩子解决数学问题或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课堂上,北美派老师喜欢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让孩子用数学来解决常见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计算钱(money)的时候,老师会在教室里设计了一个便利店的板子,摆上商品并标价:
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我要扮演店员,你们是顾客。你们每人只有20块钱,要买一些零食给自己。” 
这个活动中,小朋友不仅要用自己有限的钱买到喜欢的零食,还要能计算出老师要找给他们的零钱(change)。
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孩子最终将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策略解决了
这样的经历,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一方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孩子享受到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和自信。
点评
一说北美的数学,第一反应永远是简单的教学内容,松散的课堂气氛以及被吊打的做题能力。
的确,
北美数学学习和其他四个门派完全不一样,北美的数学的重点几乎完全聚焦于问题解决上。
比如全科练习这套书的4年级那册,都4年级了,还在学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这个学习进度有多慢,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分享过用乐高当尺子学数学,学前孩子就能玩起来。

但同样是在四年级这册,出现了折线图和饼图这样的统计学概念,而这个,我记得没错的话,要到初中才会体系学习。

这样的冲突,很明显是因为教材和练习册的编排逻辑的不同。

虽然的数理化做题能力偏弱,但从小就培养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里,特别容易出现创立新的科技公司、搞个发明的人。
我的观察是,北美数学教育特别适合有悟性,聪明的孩子,以及对数学很头疼的孩子。
另外,北美派看似没有严格教学进度,课堂气氛松散。事实上,课堂设计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说是有教育学理论根据。
2年级以下的教师必须会席地而坐,是北美派要求的最基本的素养,以表和孩子平等。配套给老师的教学大纲常常是几十页,覆盖各种知识点和能力。
教学大纲怎么会这么多?因为北美派教数学的教具花样繁多,手段多样。
以学习几何概念“四边形”为例,在国内是基本就是一节课的事情,但在北美派的代表美国那里,需要五天:
  • Day 1:引入四边形的数学概念
  • Day 2:比较不同的四边形
  • Day 3:动手做出四边形
  • Day 4:提出问题,并说出思考过程
  • Day 5:独立练习 ,完成挑战
虽然更多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以及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但换个角度来看,北美派数学的每堂课内容实在是太少,那么多教具要用,要收,花费的都是学生的时间,效率低下也是绕不开的弊病。
另外,用于举例的美国自教改试水后,CCSS的数学标准比之前很多州的标准落后许多,难度再次下降。
根据其标准而编写的教材和APP都比较简单,综合来看,同年级难度是五大门派中最低的。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北美派很少涉及大量练习,也不是单纯输出知识点,学生在后面记笔记。
倡导通过数学小组的形式,用大量的数学教具, 来展示数学的概念,把每个抽象概念背后的解题原理形象的展示出来。
北美派数学课和各种学科经常整合在一起教学,例如讲分数时,教材里不仅出现了硬币,还有硬币的发展历史。
这样的方式的确会让教学的脚步变慢,但好处是孩子有自己探索的时间,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也有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样的孩子不是死读书。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方式,数学的内容丰富有趣,但落到应试为主的中国,北美派的方法用在启蒙和小学低年级很不错。
推荐给刚开始数学启蒙的小朋友,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幼升小的孩子,难度低了些。
下一期我会更新大家关注度最高,也是这两年最火爆的第三个门派,一招鲜新加坡。
敬请期待!
 · 石头爸说 · 
这两天早上发文了,没想到大家都早起来捧场。特别是第一篇早上发的文,后台显示有400+读者留言,很多留言读完很感动,谢谢大家。

因为时间调整会给很多读者带来不适应,从8号一直到15号,每次推送留言1-3位,我都会送上一份小礼物!
(每人限一份)
-End-
点👇,关注这个宝藏公众号
觉得有用,你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