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T爸
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大家周末好!最近上海天天好天气,而我已经隔离第八天了。

最近几天,我化身成了故事机,天天视频给孩子讲故事。但女儿和儿子的差别,这时候就忒明显。
Emma每天都很期待,我如果忘记打过来,还会主动来问故事怎么还不讲。
而Travis只喜欢户外活动,在外面疯跑,说自己要放电。问他:爸爸讲故事了,听不听?他很干脆的回答:不听!字正腔圆。
知道我“进来”以后,不少亲友都很积极的问候我。表面上是关心我心情如何,其实就是想骗我当义务的网课老师。
还说是为了咱们读者着想,让我积累经验、素材,“适应下不同的孩子特点。”
因为孩子太多,我表姐家的豆豆、表弟家的大宝二宝、好友家的比如蓉蓉佑佑......
我甚至得排个课程表。

本来以为只是消磨一下隔离的时间,没想到这些平时不太喜欢英语的孩子,在我这里每次听完故事,都能学点单词、句子,对英语也没那么排斥了。
看来博士的尽头,是英语启蒙老师。
孩子只喜欢看中文版,怎么破
但凡在国内长大的孩子,比起英文更爱中文,是很难避免的。连Emma两三岁时,都经常和我提要求,能不能多看中文的动画和书。
尤其是小猪佩奇,每次我放英文版,她都噘着嘴,让我放中文的。
最近给亲友家的孩子讲故事,他们都很好奇,后来我是怎么让自己孩子喜欢上英文的。
尤其是每次讲完故事,立竿见影就能学会几个新单词,他们就觉得更神奇了。
其实很简单。
首先,这个真不能怪孩子,我们是因为能看懂字幕,才觉得原版大片好看。如果没有字幕,我相信大部分人宁可选择怪声怪气的译制版,也不愿意“啃生肉”。
对孩子来说,动画片、绘本、故事书的乐趣主要还是故事、人物,既然中文比英文容易懂,怎么会选择hard模式看英文的。
怎么办呢?别急,互联网时代了,我们得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
并不神秘的“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说的有点玄,其实很简单,就是“讨价还价”。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个有趣故事的开头,“吊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学点英语之后,才往下讲。
估计孩子们长大后都会记得,那个讲英语的叔叔“坏得很”。
说这个是互联网思维,因为很像各大视频网站对非会员,必须看广告才能看正片。
我一直都是这样对付我家那两个的,最近正好利用给其他家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验证了一下,真的管用。
一个完整的“案例”
好朋友家的儿子蓉蓉三岁了,英语启蒙比较晚,平时对英语也毫无兴趣。前两天他爸告诉他,有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叔叔要给他讲故事,开心得不得了。
我拿了一本狐狸扮老虎的故事,看到封面他就来劲了,吵着让我赶紧讲。
我说:那我们先学一下狐狸怎么说好吗?他想了一下说:好吧。F-o-x,fox,毫无障碍。
然后又故伎重施,教了他tiger。
我说:接下来,这个故事里叔叔就不说狐狸和老虎了,只说fox和tiger好吗?他急着听故事,说好的。
讲了几句,说到“fox单方面宣布,接下来我就是tiger了”。蓉蓉反应了一下,有点懵。我就又说了一遍“狐狸现在开始,就是老虎啦”,他才露出理解的表情,期待的往下听。
接下来,乌龟和兔子知道后,也单方面宣布自己分别是赛车和机器人:
我先用中文把故事快速讲了一遍,他说叔叔讲太快啦,我说那好,我们学一下turtle好吗?他有点小无奈,也只好跟着我学会了turtle。
最后我说,现在三个小动物我们都会了,兔子你应该知道怎么说的吧?他说知道的,是rabbit。
我说那我们接下来在用fox,tiger,turtle,rabbit,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好吗?他说好。
这一遍,就开始有意识的增加英语,用this is, I am等简单的句子加进来。
说到idea, wait, sneaky(狡猾)这些词时,我会中英文都说一遍,确保他听懂。
这样一点一点增加英文的比例,反复讲同一个故事,蓉蓉看着精美的插画,不知不觉听了好几遍,也不说不听英文了。
我还会控制节奏:有些地方故意让他听不懂,重新讲的时候,就夹更多的英语“私货”进来。
因为做过老师,又看过很多教案,我会在一些关键情节上,主动让他先看图猜情节,夸张的告诉他他猜对了,再趁他开心的时候,教一两个单词。
一段讲完,再问他刚才哪里为什么,再回答的时候,也引导他说出英文。
看到他猴急的样子,想听故事,没办法只好学英语,他爸爸在旁边差点笑出来。
我推荐大家都来试试这个这个方法。
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和孩子“讨价还价”、进行心理上的博弈。
他们的需求,就是要听好玩的故事、看有趣的图片,而我们希望他们用英语来听、复述这些故事。
这时候不妨把这个过程看做一场谈判,都各让一步:先让他们用中文了解这个故事,再反复讲、讨论,逐渐增加英语的比例。
随着一点点的进步,能听懂的越来越多,就会发现他们对英语的抵触情绪没这么大了。
因为听不懂,才会抵触;听懂了,能够融入故事了,孩子们自然就放下“戒备”了。
这个方法最近我屡试不爽。
尤其是对启蒙相对晚一点、汉语已经比较强势的孩子,特别有用,比逼着他们看纯英文的效果要好的多。
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说到这里,有些爸妈可能会说:我英语不好,平时只敢放音频、点读笔,怕自己的发音把孩子带偏了。
或者怕中英文混杂,学的英语不够“地道”。
这两个问题都不用担心。
第一,孩子没那么容易被带偏的。毕竟现在的书都有音频,孩子听了正确的发音,自然会受到影响的。
第二,真的很担心的话,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自己先练习的更标准一点。
如果真的觉得自己发音很难改了,就可以提前做一点准备:
先把一册书里重点要学的部分的音频整理好,点读笔也好、词典笔也好、手机App发音也好,提前做准备。在共读的时候,自己带读一遍,放一边标准录音,鼓励孩子跟着标准发音来读。
但是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千万千万不要把读绘本、分级变成读课本——带着读几遍,自己读几遍,结束。
大家可以再看一下我上面的过程,始终是以故事情节为驱动的。确保孩子已经进入故事、能够和我们互动讨论、在享受故事的乐趣的时候,再来“塞”要学的东西给他们。
这样的效果,要比纯粹的“读”多少遍要好的多得多。
也欢迎大家分享更多好办法,周末愉快!
-End-
点👇,关注这个宝藏公众号点
此等好书,我不允许你们没有⬇️⬇️⬇️
“阅读原文”,也能拿下宝藏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