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走到今天,国内基本平稳,国外很多地区也有逐渐控制的趋势。
虽然未来疫情走势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过去几个月我们经历过的一些东西,还是值得回顾一下。
还记得疫情开始蔓延,大家极度恐慌焦虑无助时,我们看到过的那些一个个“重大突破”吗?
1月27日,媒体报道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研制出抗病毒喷剂,声称朝喉咙部位喷洒,每次只需要0.5-1ml,就可以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发明人徐建青亲自示范用法,报道一出舆论沸腾。
1月31日晚,媒体报道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并迅速上了微博的热搜,导致一些民众连夜去药店排队,导致药店限购,最后甚至连兽药的双黄连都被一抢而空。
再过来是各路院士推出的重大发现:氯喹有效,莲花清瘟有效,阿比朵尔和达卢那韦有效。
然后一版一版更新的诊疗指南里,推荐的药物越来越多,到第六版里,推荐的药物都已经多达20几种,第七版里甚至还有了“氢氧混合吸入气”。

现在,全球超过300万的确诊病例,一些药物的研究证据也出来了,比如下面这个发表在预印平台的荟萃分析,综述了4项临床试验和3项观察性研究,结论是:氯喹对COVID-19患者没有临床益处。
再比如浙江院士推荐的达芦那韦,连这个药的原研方都出来澄清说无证据表明它能治疗新冠病毒。
现在,只有那些国内才会当正式药物使用的传统药物,依靠“参与率”和“有效率”的数据在国内“证实”了功效。
当初一个个的重大发现,一个个的热搜,让大家在恐慌之下排队抢购,让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的,有谁因为这些受到惩罚了吗?
而且大家很快就忘记了当初被这些热搜忽悠过了,而且也很快忘记是谁忽悠过自己了,以至于到了国内疫情的后期,当初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炮制了抗病毒喷剂那个大新闻的人,又开始对媒体宣称自己成功制备了疫苗并给自己打上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面对一个新的病毒,在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的时候,多做一些尝试,未尝不可,不试怎么知道呢?拿现在的结果看以前的选择,马后炮谁不会放?
探索和尝试肯定是可以做的,但医学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早已不是神农尝百草的时代了,因为一些血的教训,才建立起了从体外试验到动物试验到临床试验的药物验证过程和方法,已经上市的药如果增加新的适应症,也应该有相应的论证和规范,临床指南推荐药物更应该严谨。探索和尝试,不应该是做个体外试验或者拍个脑袋就写进了诊疗指南。
体外试验的参考意义很有限,临床指南推荐药物要有依据,我们普通医生都懂的道理,我想这些专家院士不会不知道,只不过缺乏有效的缺乏约束和监督,就造就了各种体外试验被拿出来大肆报道,也造就了推荐二十多种药的国家诊疗指南。
其实监督也不是没有,比如在疫情期里对这些药物的质疑一直没有少过,我也写过很多篇文章,比如下面这些:
还有一些文章因为被删了无法超链接出来了,比如关于抗病毒喷剂的文章,但这些质疑和分析,遭受的是什么呢?谩骂、举报、删帖.....所以到了后面我也不怎么写了。
相比
而言,我已经离开了体制,我目前承受到的代价还是小一些,那些在体制内的质疑者,有的被约谈后禁声,更的还被免职,比如那个写过《循证的崩溃》那篇文章的副院长。

用一些低质量的体外试验炒作谋利,利用自己头衔声望,毫无依据地把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物推荐进国家指南,让患者承受了健康风险,让国家承受了经济损失,同时让一部分人赚的盆满钵满,这些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相反,对这些问题提出质疑的人,反而被谩骂、约谈、免职,然后不再说话,然后大家也很快遗忘发生过了什么,自己又经历过了什么,这就是现状。
一个人被举报,被删号,被约谈,被免职,被开除,哪怕这个人就是消失了,对社会运转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但如果说假话虚话骗人的话不会受惩罚,说真话或者合理的质疑和讨论,反而要付出代价成为了常态,结果就是想说真话的都噤若寒蝉。
再遭遇疫情时,神药只会更多,大家也只需要默默去排队抢购新的神药,不会再听到不同的声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