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上周末晚上,我和千寻出门吃饭,经过附近童装店,突然听到店里飘来熟悉的旋律,一个稚嫩的女童声音反复唱着: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啊~啊~  啊~啊~
千寻说:妈妈,这首歌真好听,就是听起来有点忧伤。
是啊,真好听~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听过这首歌,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它流行那年我才9岁呢,第一次听还是在学校看包场电影,电影名字就叫《鲁冰花》,豆瓣上至今保持着8.8高分,编剧是著名学者吴念真,这首歌就是电影的主题曲。
还记得音乐响起来时,我们一群小屁孩,为小主人公古阿明的死哭得稀里哗啦。不过那时候缺乏对生活的理解,感动一下就忘记了。
这天回家陪千寻重温一遍,才发现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30年经典,完全是依靠纯粹而真实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共鸣。
也许我们都有阿明那样的童年经历,也许我们在成长中也遭遇了种种不公,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童年”。
它虽然没有炫酷的特效,大腕云集的阵容,却足够朴素和真诚。
在今天这个“快餐文化”堆砌的影音时代,我很久都没有过这样“不慌不忙看一个好故事”的体会了。
这体会,就像电影里频繁出现的画面:薄薄的雾霭浅蓝色的湖,划破寂静的小孩唱歌的声音……淡淡的,静静的,你以为会乏味,却不知不觉陷进去,走了心。
1
"有用的"和"没用的"
美丽的水城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据说是龙穴上的宝地,小学生古阿明就生活在这里。
阿明就像这山中未经雕琢的小树,有股子自然活泼的灵气。
下课铃一响,阿明就像弹簧般弹出教室,欢欢喜喜在走廊踢球,不小心被训导主任抓到,罚站时不忘扮个鬼脸。
调皮的阿明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评价为没用的低能儿。
老师喜欢的是规规矩矩“正能量”的学生,就像这个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讲“如何复兴中华文化”的女孩。
“我们应该如何复兴中华文化呢?要有博爱的精神,孔子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虽然讲的人看上去不像个孩子,倒像个老学究。虽然台下老师自己也听得打瞌睡,但耐不住“正确”啊。
“正确”的才有用,可以赢分数,分数才能变成学校的成绩,成绩又可以变奖金。像阿明这样的孩子天性,不能换分数,有什么用呢?
在家里,阿明也是个“没用的”。
为了躲避老师体罚,阿明偷偷窜进学校厨房偷辣椒,抹在屁股上,想着有了火辣辣的感觉,挨打就没那么痛。
没想到这天老师没罚他,回家屁股跟火烧似的,阿明只好泡在水盆里。
姐姐阿茶催他帮忙喂猪,阿明气恼地说:
“我都快辣死了,你都不管,只管猪。”
门口爸爸听到,气不打一处来,冲过去一把提起阿明,边打边骂:
“你能跟猪比,猪长大了能卖钱,你呢?你有啥用,全班十五个学生,你十五名,又不像你姐还能帮着做家务,成天不是捣蛋就是画些没用的图!”
爸爸说的画图是阿明最喜欢做的事。
虽然家里穷,买不起画笔,就连唯一有的8色蜡笔也快用完了,阿明还是找一切机会画图。
他画小猪长大了,和爸爸、姐姐划着竹筏快乐地拿大肥猪去卖钱;
他觉得爸爸在茶园里捉茶虫辛苦,就画深蓝色的太阳,这样爸爸就不会被晒热了;
实在没蜡笔了,阿明就用泥巴在牛身上画图......当然,少不得又要挨爸爸一顿暴打,“尽整些没用的,待会我还得给牛洗澡!”
阿明有个愿望,画一张像家乡山水那么美的图,有白色的雾霭蓝色的湖,红红的晚霞和黛青色的山,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
可这些有什么用呢?就像爸爸说的,画图又不能当饭吃。
打小起,我们就好像在相似的训斥中长大:
看什么动画片,动画片看了有什么用?
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有什么用?
仿佛从一出生,人和事物就被简单地分为了两类:一类“有用的”,一类“没用的”。
能帮我们获得“成功”的东西,就是有用有价值的;不能帮我们取得“成功”的东西,都是没用的,这其中就包含了烂漫的童真和没有资源支撑的热爱。
可又有谁想过呢,人这一生如果只是为成功定义的“有用”活着,该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2
"真实的"和"虚伪的"
这天,从城里调来了一个教美术的新老师。
新老师叫郭云天,他是第一个觉得阿明“有用”的人。
在郭老师看来,阿明身上有着未被污染的纯真,他的画里充满了孩童独特的想象和创造力。
他喜欢和阿明还有其它孩子,一起踢球一起玩“123木头人”的游戏,面对其它老师的质疑,郭老师只是笑笑说:
让孩子快乐比“为孩子好”难多了。
他鼓励阿明参加美术培训班,对阿明的画不啻赞美之词,给买不起笔的阿明送去24色蜡笔;他带孩子们去写生,写生前先帮阿明家捉茶虫,让孩子们体会爱的给予,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对阿明来说,郭老师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灰暗的生活。
这个一直不被认可的小孩第一次有了信心,想要把热爱坚持下去。
然而,郭老师对阿明的维护,很快引来了学校势利校长和老师的不满。
因为美术培训班里还有个小孩叫林志鸿,他爸爸是水城乡最有权有势的乡长。每年学校都会选一名学生,参加县里美术比赛,每年选上的都是同一个孩子,就是乡长的儿子林志鸿。
郭老师却觉得,林志鸿一点画画的天分都没有,他缺乏想象,没有自己的主张,只是画得“像”而已。
“如果画画只要‘像’就可以,用照相机就好了。”
郭老师极力推荐阿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遭到了所有人反对。
女老师深夜到访,好心提点:
“文化人就是思维简单,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郭老师不置可否,
“阿明的画好是真实的,这么好的画就该参加比赛,让更多人看到,我不怕得罪人。”
但是推选会上,老师们都说:
“古阿明画的是什么?能看得懂吗?乱涂一通,还什么天才,我看蠢才还差不多!”
校长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争,既然郭老师不服,那就民主投票,这个最公平。
结果,除了郭老师和欣赏郭老师那位女老师选阿明,其余人都选了乡长的儿子林志鸿。
阿明问:
“我又没被选上对不对?”然后笑了笑说:“没关系,去年也是一样的。”
他收拾好书包,默默朝教室外走去,离开教室前,问了一句:
“老师,有钱人的小孩什么都比较会,对吗?”
什么是真实的世界?大概就像那句歌词唱的吧:清醒的人最荒唐。
你说真实,众人不觉真实,那便是不真实;
你说荒唐,众人不觉荒唐,那便是不荒唐。
最魔幻的是,有一天大家又突然把“真实”摆上了台面。
因为支教结束离开水城乡的郭老师,把阿明的画送去参加国际比赛,得了第一名。
阿明出名了,他成了人们眼里“成功”的人,“有用”的人。
只可惜,此时的阿明已经因为营养不良和肝疾死去。
学校决定为死去的阿明,搞一个颁奖仪式。
仪式上,乡长校长老师们喜气洋洋,仿佛这个真实的“成功人士”是他们一手培养出来的。
只有阿明的姐姐阿茶,上台致辞时说了真话:
至始至终,只有郭老师觉得阿明是天才。
如同《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小孩,戳破了众人制造的“真实”。
EASTWEST
电影结束,千寻和我都很感慨,她是第一次被触动,我是再次被触动。
她说妈妈这是一个悲剧吗?我说是的。
很少有悲剧结尾的儿童电影,我们总是试图给孩子呈现一个甜美的世界,可那世界不够真实,也有些甜得发腻。
之后,我们又去搜了“鲁冰花”的含义。
原来,鲁冰花作为伴生植物,常常被种在茶园,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使茶香更加浓郁,枝叶凋零后还能用作绿肥。
它的一生,都在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守护着茶树。
我想每个孩子刚出生时,就像一株小小的茶树。
茶树长得好不好,要看它生长过程中获得的土壤、阳光和水。
但人生的荒谬之处就在于,也许你是一株喜水的树,上天却把你洒在了荒漠。
这时候,鲁冰花就成了茶树唯一的希望。
可是这世上又有多少“鲁冰花”呢?
还是说,我们可以多一些人去做那“鲁冰花”,让荒漠不再是荒漠。
千妈找到了最经典的甄妮版《鲁冰花》,看完文章再听听这首老歌吧,也许你会有不同感触~

需要片源的朋友,点亮“赞、在看”,微信对话框回复  鲁冰花  即可获得观影链接,谢谢你们的鼓励。:)
  ~ 关注千妈,好书好电影敞开看~
点点 在看 后台获取观影地址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