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麻麻

家庭阅读指导、幼小衔接全域规划,用科学的策略打造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力




近几年,大语文概念越来越火了,后台也时常有读者追问大语文怎么做。


什么是大语文?


我自己觉得,市面上很多辅导班把“大语文概念”讲得比较复杂。如果你看完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仍觉迷惘,不妨试着把视线转移到事物本质上。简单来说,大语文与传统语文本质区别就在一个“大”字。


“大”在哪里?


大在阅读量。传统语文局限于课本,考题死板。大语文时代教学材料范围变大,所考核的语文素养必须通过海量课外阅读实现。


大在跨度。传统语文注重听说读写基本语言能力,大语文打破了学科边界,内容从语言跨越到了文史哲乃至艺术、科学。


这两点对应到学龄前,就是:

大量阅读+抓好精读。


这应该是你在为孩子规划"大语文学习路径"时,尤其需要考虑进去的。学龄前有没有做好这两件事,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小学后能否顺利进入大语文模式。


大量阅读不必多说,亲子共读已经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


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聊聊精读,如何通过简单清晰的“精读四部曲”,提升孩子语文素养和跨界能力,为小学后的大语文学习打底。


我用《好饿的毛毛虫》来举例(一只家喻户晓的网红毛毛虫)


(图片来源于绘本封面)



第一遍

享受


不讨论不发挥,逐字读,你纯粹地讲故事,孩子纯粹地享受故事。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

孩子窝在你的怀里,顺顺畅畅、舒舒服服听完一个故事,心想:


没人考我这个字念什么,也没人问我读完故事有什么感受,真好!



第二遍

交流


我指着封面上的毛毛虫问孩子:“这是什么?”


你猜,孩子会怎么回答?


有这本书的爸妈,可以现场实验下,看看孩子怎么答。


多数孩子会脱口而出:

“毛毛虫。”

“一个虫。”

“爬爬虫。”

......


准确吗?不准确,对不对。


我会重复一次,跟孩子说:“哦,是一只(条)毛毛虫。”


注意,我用了准确的概念和量词来描述它,这是“指物命名”。


在阅读交流中,做这件事的好处是什么呢?

教孩子学会精准表达事物。


不要小看这个能力,它是逻辑与语言表达的基础。


当我们觉得一个人表达能力很强,很容易说服别人,往往就是因为他表述事物的方式很精准,逻辑严密。


仅仅完成概念描述不够,接着还要做“丰富形容”。


我会继续问孩子:

“这只毛毛虫长什么样啊?”


孩子看着图,说:

“红色的脸,绿色眼睛,嗯,身上还有好多小毛毛。”


这样就够了吗?

不,我会再问:“你觉得这只毛毛虫心情怎么样?”


孩子观察一下,想了想说:

“不是很开心。”


之后,我会把她零散的答案串起来讲一次(注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爸妈会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形容事物,但他们常常忘记串联起来讲一次,以至于效果大打折扣):


“哦,这只毛毛虫有着红色的脸、绿色的眼睛,绿色身体上有很多小绒毛,它还有两根长长的触须......它看起来有点不开心,是发生什么事了呢?”


在交流中,我完成了两件事:

“指物命名”和“丰富形容”。


我在干嘛呢?

给孩子写作文打基础。


写作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每次共读时这么做,孩子观察、准确描述事物,串联完整语句的能力就练出来了。


他以后写命题作文“毛毛虫”或其它什么动物,便能信手拈来:

“草地上有一只毛毛虫,它有着红色的脸、绿色的眼睛,绿色身体上还有很多细小的绒毛......它看起来有点不开心,是发生什么事了呢?”



没有共读经验的孩子呢,就只能靠憋了,你设身处地感受一下,痛苦不痛苦。


所以有时咱们辅导作文,别急着骂孩子半天憋不出一个词,还是先问问自己有没有给孩子提供这个能力储备。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呢?


再来看看孩子的感受:

“今天好开心啊,妈妈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陪我聊天,我们聊到了一只长得很奇怪的毛毛虫......”


他会去回味、想象和思考,在你搭好的“脚手架”上再往前走几步。


边讲故事边聊天就有这么多收获,是不是很棒呢?



第三遍

演绎


今天,我又拿出这本书继续讲。


这时候,孩子已经知道故事的大概内容。


我的讲法也做出了一些改变: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然后呢?哦,躺在树叶上......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它要做什么呢?哦,它很饿,它要找吃的。星期一,它吃了什么?一个苹果,真的吗?那星期二呢,星期二它吃什么了?......然后呢,它变成了一只什么?蝴蝶?真的吗?”


你听出区别了吗?之前都是我在讲,因为孩子不熟悉故事。


现在,我会边讲边问:“然后呢?接着呢?真的吗?哇,之后又发生什么了?”


我越讲内容越少,到最后我几乎不说内容,只负责讲连接词。

这时候,目的已经达到。

讲故事的主角变成谁了?孩子。

孩子自己演绎出了这个故事。


他的内心独白可能是这样的:

“我好厉害,我把毛毛虫的故事完整讲出来了。明天去学校,我要讲这个故事给同学听,再也不怕被老师叫上台讲故事了。”


你看,口头表达能力出来了,孩子信心出来了,是不是比单纯听故事的收获大得多!


第四遍

升华


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


一本经典绘本里,包含那么多好内容,怎么能轻易放过。


好饿的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天都在吃东西,又是苹果又是梨,又是巧克力蛋糕又是冰淇淋蛋筒。


不妨问问孩子:

毛毛虫总共吃了多少食物呢?


孩子数了后面忘前面,不好数对不对,那就画个树形图分下类吧。

然后,你还可以跟孩子聊一聊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这部分知识绘本里没有,正好可以搜一下资料,养成探索考证的习惯,培养知识跨界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怎么搜呢?


个人觉得,高大上的科学网站并非最佳选择,因为你要注意到你的受众是低龄孩子。


我们给孩子的,一定得是他感兴趣且能够消化吸收的,否则再精英化的知识也只会流于形式,白费力气。





此处推荐接地气的抖音,在搜索栏输入:

毛毛虫变蝴蝶全过程





就会出来很多视频,高清版全程实录,动画,甚至科普毛毛虫变蝴蝶的儿歌......应有尽有,挑个优秀的给孩子看,你会发现他比上网课还认真。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诺奖得主费曼的一段儿时往事。


费曼爸周末经常带他去爬山,爬山的时候顺便夹带私货,给他科普动植物。


其他孩子妈妈瞧见了,觉得不错,纷纷敦促自家队友学着做。


有天这些孩子聚在一起时,一个小孩就问费曼:“你瞧见那只鸟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费曼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小孩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


费曼爸是这样教他的——“看见那鸟了么?那是只斯氏鸣禽。”


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费曼爸的教导下,费曼很小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

前面,我们在阅读交流中教会了孩子“指物命名”和“丰富形容”,孩子具备了精准描述和形容事物的能力。


这之后,想要真正了解事物,还需潜入深处,去探索它。


从“知道”毛毛虫的名字到“懂得”毛毛虫的习性,由单纯地阅读延伸到知识的探寻,这个完整的闭环,就是跨界能力的有效塑造过程!



你可能还会担心,孩子反复读一本书不会腻吗?


这是不理解孩子的大人才会有的“杞人忧天”。


但凡经常陪孩子读书的妈妈就知道,孩子是坚定地重复爱好者,他们常常在某一段时间,缠着你讲同一个故事。


而研究也证实了重复阅读对孩子的价值,儿科专家瓦内莎·洛布(Vanessa LoBue)博士曾在她的论文中写道:


重复的功能和押韵的功能是一样的--它让内容更加亲近,让孩子觉得他们是故事中的一部分,进而深入探寻,使得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一直以来,爸妈们习惯了“买买买”,觉得只要买了书孩子就会去读,读一遍孩子就能有收获。


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遗憾,不是的。


到最后你总会发现,那些在阅读中获得巨大效能的娃,父母在“怎么读”上面花了很多心思。


看上去自然而然的成长,背后也都是辛苦的付出!


最后请大家帮个忙^_^

 

逃逃小朋友和爸爸录制的一整套教小朋友自然拼读、日常口语、分级阅读的音频课程刚在喜马拉雅上线,现在暂居“新品畅销榜No.10”,被吴晓波、德云社的老师们上下夹击,看来是一场硬仗~

大家方便的话请帮忙扫码上去点点试听(有免费试听的音视频),帮我们涨下人气,哈哈,看能否把排名再往前冲一冲!

长按图片提取二维码就可以链过去啦~


由于微信订阅号有了新的设计,不再按时间排序,而是智能排序。如果你不想要错过我们的更新,不想与每一篇用心分享的干货擦肩而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东西儿童教育”设为星标,现在就动动手设置星标吧:

—END—

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

地道的美式教育资源

靠谱的育儿经验攻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还想看这类话题,点个“在看”让我知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