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它既可以教孩子写日记,又可以科学启蒙,带孩子认识许多有趣的小生命。


千寻是6岁时拥有的这本书,读完后,她有两个非常大的变化:


一是变得爱观察了。


以前我提醒她:


“小千,你看我们家的薄荷又发新叶啦,多肉好像长了点个子…”她总是一幅大大咧咧的样儿,不耐烦地讲,知道啦知道啦。


读过这本书后,像是打开了新视界,不用我提醒,自己也会留意身边事物的变化。


一是变得爱输出了。


因为观察到很多变化,有了表达的欲望,就开始模仿书中内容,写自己的“动植物观察笔记”,非虚构题材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 【很认真地照猫画虎】


究竟是什么神奇书呢?它就是我前几天文章里提到过,也是很多妈妈留言要求写的《虫子旁》


下面这位艺术范的大叔,就是《虫子旁》的作者朱赢椿啦,也是易烊千玺最喜欢的书籍设计师。


▲ 《虫子旁》


他在2015年出版了《虫子书》,这本书当时在艺术界、出版界引起了很大轰动,后来被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


《虫子旁》是朱赢椿以《虫子书》为原型,特意为小朋友制作的少儿版,又被称为中国版“法布尔昆虫记”。


《虫子旁》

适读年龄:

[亲子共读]  5岁+  [自主阅读]  7岁+





其实,当初入这本书时,我压根没考虑过“引导千寻写日记”这些功能,完全就是被它的颜值征服,一眼沦陷。


当时我一边翻页,一边在心里嘀咕,不愧是多次获得“最美的书”国际大奖的设计师呀,风格独具一帜。


你看,大胆的留白设计:


▲ 《虫子旁》


画面整体干净、朴素,既有中国传统的禅意美,又带点日式侘寂风。


▲ 《虫子旁》


不过,当我乐颠颠把它搬回家,立马就被千爸“鄙视”了:

“你确定孩子能接受这样的画风?”


“画面太素啦,颜色不够亮丽,小朋友不会喜欢的。”他斩钉截铁地说。


我当然不服气咯,于是找来真的小朋友做裁判。


还记得千寻当时的原话:

“我觉得挺美的,没有其它乱七八糟的颜色,小蚂蚁看起来更清楚了!”


她担心我没听明白,又补充道:

“我的意思是,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角身上。”


▲ 图源:网络


讲这个小插曲,是想告诉和千爸有同样担心的家长:


要相信美是共通的,我们能欣赏,孩子也能欣赏。不用矮化孩子的审美,更不必刻意提供大人臆想中孩子能接受的东西。


《虫子旁》的用色很节制,但恰恰是这种柔和内敛的画面设计,带给了小朋友更安静的思考和内心体验。





除了独特的版式设计,《虫子旁》还有个特色是它的文字部分全部采用了手绘“日记体”,每篇日记都有一个有趣的主题。


▲ 《虫子旁》


日记里的“主角”是住在随缘书坊的小虫子们,随缘书坊原本是一座废弃的印刷厂房,改造后,成了作者和虫子们的工作室。


《虫子旁》

【随园书坊位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是朱赢椿老师建立的书籍策划与文化创意工作室】


书坊北边有一块狭长空地,繁华杂树在此自由生长。


寒来暑往,不管是喜阴还是趋光的小虫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住所。


▲ 《虫子旁》

【书坊的手绘平面图,千寻喜欢那只住在屋顶

叫切糕的小猫咪】


在朱赢椿的笔下,虫子们的生活有惊险、有乐趣,丰富多彩、滋味十足!


时间:06.28

地点:前院河滩石


心头一紧---难道一场螳螂捕椿象的惨剧就要上演?

椿象微微抬起身体,一对触角轻轻地颤抖着,看着面前的螳螂悠悠地挥舞着“大刀”,似乎有点害怕。难道它准备束手就擒

突然,椿象挥舞起前肢,猛地冲向螳螂...螳螂被椿象的突袭惊得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此时椿象又迅速转过身撅起屁股,对着螳螂喷出一股臭气。


时间:06.10

地点:北草园


盛开的广玉兰,色泽淡雅素净,花瓣肥厚绵软,像被人泼上了一层浓浓的牛奶。层层叠叠的花丝和花药把花蕊包裹成圆柱形,饱满圆润。

马蜂第一个钻进花瓣里,苍蝇静静地落在花蕊上,没有不停地搓脚,也忘了尽情的吟唱。旁边树枝上飘荡来一只小蜘蛛,它在花瓣上吐了一根丝,却并没有继续织网,而是吊在半空一动不动


刚听我读完几篇,千寻就忍不住感叹了:

妈妈,这些日记写得真好!原来我们身边可以写的东西那么多。


是呀,我借机引导……我们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十来分钟的路程里,只要用心观察,也能发现好多“小确幸”。你看,天气渐渐转暖,树木变得郁郁葱葱,余晖停留的时候,叶片披上了一层金光。



花园附近的石阶上,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猫正眯着眼睛打盹,享受着太阳下山前最后的温暖时光…



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发现的越多,被触动的越多,想表达、抒发的东西才越多。


作者用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日记告诉孩子,“在你忽略的地方,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你完全可以去觉察它、记录它!


▲ 《虫子旁》





还想夸夸《虫子旁》的科普,完全不走寻常路,开创了一种全新且非常适合孩子的科普模式。就用千寻最喜欢的广翅蜡蝉来举例吧!


率先映入孩子眼帘的是一幅真实摄影图,野藤上一朵白色小花正在绽放。可这花有点奇怪,没有完整的花瓣,而是一丝一缕的絮状,有点像随风飘来的柳絮。


▲ 《虫子旁》


别急着告诉孩子它是什么,保留些好奇心。


然后,我们开始共读摄影图左侧的日记:


我伸出手想去摸一下,这朵“小白花”竟然向上移动了一下…原来它是一只很小的虫子,身体是半透明的,十分精致,像是被精雕细琢出来的微型玉婵,而白色的“花冠”竟然是虫子的尾巴,远看就像一朵盛开的小白花。


孩子的疑问得到了解答,但好奇并不会停止,他/她会愈加惊讶,这好看柔弱的“白色小花”居然是虫子,真神奇!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提示他/她看摄影图旁的手绘图解~


▲ 《虫子旁》


这小东西的名字叫“广翅蜡蝉”,它的身上覆盖白色蜡丝,像孔雀开屏,所以被称为“昆虫界的小孔雀”。


接着,我们再来读完余下的日记:


它们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在成长的路上,它们总是独自经历风雨,如果遇到危险,就只能靠自己去应对,可它们并没有像其他的虫子,靠装死或者变成丑陋的模样来吓退敌人,而是选择了用优雅的姿态来保护自己。真的很让人佩服!


你发现整个设计的妙处了吗?


摄影图表现的是真实,真实图比绘画能提供更多现实的细节,这些细节成人可能会忽略,但正在理解这个世界的孩子不会错过;


▲ 《虫子旁》


手绘图解表现的是客观,对物体本身精准的解读,能帮孩子建立基本认知;


▲ 《虫子旁》


日记表现的是温度,只知道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意思呢,你还应该了解它的生活,这样,它在你心里的形象,才会生动起来呀。


不只广翅蜡蝉,书里其它“主角”也都是用这种方式呈现,有真实的摄影图、有趣的故事和详细的手绘图解。


“真实、客观、温度”,就是《虫子旁》独特的科普风。



EASTWEST


今天的好书就介绍到这儿咯,有没有被千妈种草呢~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学龄前,建议亲子共读,因为这本书的文字不算少,孩子独立阅读还是略有难度滴。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不妨试试独立阅读和仿写,据我所知,很多学校已经把这本书用在了教学中,网上有不少小朋友自己做的读书笔记。(非虚构写作是大趋势啦,建议大家提前做起来)


▲ 图源:网络


最后,千妈还给[认真看文的你]准备了一个“彩蛋”:


朱赢椿老师特意为这本书制作的小视频。


书中“主角”视频里都有出现,相信读过书的孩子会很有兴趣观看,对激发孩子科学探索精神也很有帮助,大家只要点亮在看鼓励一下,后台(不是留言区)回复“虫子旁”就可以提取啦!




领取资源记得先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