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也面对了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
——张艺谋
曾经《时代》周刊大篇幅地推出了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艺术界的代表为黑泽明、泰戈尔和时装大师三宅一生。有关黑泽明的条目是张艺谋和斯皮尔伯格撰写的。张艺谋在文中表达了他对这位东方大师的毫无保留的崇敬之情,对于这个为日本赢得了世界荣誉的艺术家在本国被人遗忘这样匪夷所思的现实发出了惊叹。
        张艺谋在文中提到:
       在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前,我对电影这门艺术一无所知。文革已告终结,我在农村务过农,在工厂当过工人。我想读大学,为的是改变我的命运。
黑泽明
        一年后我第一次看到了黑泽明的电影,是《罗生门》。我一下子被它迷住了。几年后,在戛纳,我坐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亲眼目睹了黑泽明接受终身成就奖。他受到了东西方人民的热爱和崇敬。我从未和他相遇,尽管曾经有过一次机会。有一次,我去东京办事,一位日本友人建议我去见见黑泽明。我不敢去。无论如何,他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大师。在电影的王国里,我那时不过是个小人物。
        黑泽明1910年生于东京,是他那个严厉的军人父亲的第七个孩子。早年他爱的是油画和文学,包括那时已经风靡日本的西方文学。这些兴趣将会变得极其重要并且贯穿他的艺术生涯。在他的影片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个画家的眼光,尤其是在他极尽豪奢的晚期作品里。一开始,他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导演助理和电影脚本撰稿人闯入电影界的,33岁那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5年后,他完成了《泥醉天使》,被批评界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黑泽明电影。
        《罗生门》使黑泽明得以走向外面的世界,同时,他与名望的不愉快的关系也就此开始并贯穿了他的整个事业。像斯坦利·库布里克一样,他拥有艺术的力量可以不去作政治和商业上的妥协。但《罗生门》的制片人不理解这部电影,致使它在赢得国际表彰之后才在自己的国家得到青睐。从那以后,黑泽明还是会碰到财政上的困难,哪怕是拍《七武士》这样的一流大片。他后期的电影是由好莱坞支持制作的,资金则来自乔治·卢卡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张艺谋与巩俐
        1998年他逝世时,已是《罗生门》问世四十年之后,黑泽明在日本实际上已经被人遗忘。
        在他那些有关勇士的电影之外,黑泽明还讲述了当代日本普通人的尖锐的故事。在《低下层》中,三船敏郎扮演的富商受到了贫穷的绑架者的折磨即是一例。这些电影的现实性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普通人产生了影响。透过黑泽明的电影,我们都能体验到日本的灵魂和日本人民的内在力量。但他自己的国民,大多还是谴责他拍电影是为了让外国人去消费。在50年代,《罗生门》被批评为将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给外国人看。————这种指责今天看来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国,我也面对了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
        作为一个拍电影的人,我敬畏黑泽明电影中宏大的景象,尤其是战争场面。
本文发表于1999年9月10日《南方周末》
「导筒」微信号   directube2016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