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实录
时间:2021年8月29日
地点: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1号厅
活动:致敬陈木胜、吴孟达特别献映《天若有情》映后交流
主持人:杨洋
连线嘉宾:田启文

映后对谈
30年:从《天若有情》到《怒火·重案》
杨洋:
《天若有情》这部电影其实不是我们第一次想在百老汇电影中心放映,我们曾经尝试过两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实现。
今天终于能够在这里放映,也是我们某种心愿和执念的达成。感谢影片的版权方寰亚电影公司为我们提供授权和素材,也听说片子正在4K修复之中,希望未来能在内地的电影节展上再和大家见面。下面我们连线田启文先生。
(现场观众鼓掌)
田启文:
很多人啊!
杨洋:
今天隔着屏幕和您再见面,很是感慨。去年11月第九届香港影展上海站我们映后交流的时候,聊的是星爷的片子,您当时提到星爷有新的拍片计划,说不定他和达叔的黄金组合有机会再和大家见面。
2020年,9th HKFF 上海站《喜剧之王》映后
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达叔就离开了我们。我记得假新闻刚出来的时候,您出来辟谣,我们还希望会不会有反转,但最终还是传来悲伤的消息。
吴孟达《天若有情》
我们知道,您和达叔除了是工作伙伴,私下也是多年好友,您和陈木胜导演则是同时期在电影行业里的从业者。希望您可以跟观众多分享一下,您和他们两人以前在生活和拍片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回忆,最初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田启文:
陈木胜导演是我入行的时候认识的,1979年在丽的电视,香港亚洲电视台的前身。当时我是外联剧务,陈木胜导演是负责派信,就是把剧本分发给各部门的人。后来有一个拍古装戏很有经验的监制拉了一队人马去了无线电视,陈木胜也跟了过去,去做副导演。做了副导演后,他成为了杜琪峰的左右手。
从左至右,王天林、杜琪峰、陈木胜
在拍《天若有情》之前,陈木胜导演离开无线电视拍过一些片子,但都不是院线电影,我们叫做电视电影,片长和院线电影差不多,有点像现在的网络电影。
电影《天若有情》
我在那个时候就又碰上了陈木胜导演,又在一起工作。拍摄《天若有情》使得陈木胜导演一鸣惊人,开始在电影圈里发光发热。在拍摄《保持通话》的时候,他找我当演员,但由于档期我们没有配合上,所以我没能参与。算起来,我没有在陈木胜的戏里面露过脸。但在行业里,我们一直碰面、聊天。很可惜,没能和他合作过。
电影《保持通话》
去年我在内地拍戏的时候,收到了不幸的消息,我算是第一个收到陈木胜导演过世消息的人,因为他患病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但他一直比较低调,不让别人去探望他,或者谈这个事情。收到消息的时候,我和麦兆辉导演在拍戏,麦兆辉导演也曾经帮陈木胜导演做过副导演,我们现场所有曾和陈木胜导演合作过的人都很震惊,人生无常。他的遗作《怒火·重案》现在有那么好的成绩,观众喜欢这部电影,我们也很高兴。 
目前,《怒火·重案》票房已突破10亿
我离开丽的电视后也去了无线电视,跟吴孟达大哥有拍戏上的合作,认识他的时候我还没有认识周星驰。我进入电影圈之后,跟达哥合作的机会就更多了,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是毕生受用的,不管是演戏还是做人,我都是按着达哥的作风去做事情。说起来都是感慨,很多的往事都在眼前。
演员的自我修养
杨洋:
达叔的演艺经历中出名的都是配角,演一些底层小人物。但他年轻的时候起点很高,演电视剧的男主角,赚很多钱,一下子成名,到一个高峰,高处不胜寒,有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用北京话,叫“嘚瑟”,结果落到谷底。这样一段人生经验,可能也为成就后来的“黄金配角”吴孟达,起到了一定磨练和启发的作用。包括《喜剧之王》里面想到用那本非常著名的《演员自我修养》,据说就是他东山再起后真实经验的一个灵感来源。您跟达叔片场一起共事的经验也非常多,所以您有没有什么感慨的细节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
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拿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田启文:
因为在不同时期里,我都有跟达哥合作。前期,就是我跟达哥在周星驰电影里的合作。因为当时我既做幕前又做幕后,所以我跟他们两位的交集也比较多。那个时候,我跟达哥聊的比较多的确实都是怎么去吃喝玩乐,怎么去做他的那些买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达哥其实一直都很想从商,但每一次他的运气都不是很好,不是遇人不淑,就是没赶上对的时机。
最经典的一个事,是有一次他跟黄一飞(我们叫他大师兄),他们俩打算做补酒。这个补酒呢,它是有壮阳的功能的。所以当时讲出来,我们都觉得要发财了,就让他们量产。结果等他们(时机)成熟的时候,市面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产品,叫“伟哥”。所以这个补酒就没用了,因为你这个补酒是需要喝一段时间才有功效的。所以最后那些酒就只能自己喝掉或者送人了。
黄一飞 《少林足球》
后来我们就说,“达哥,你还是老老实实拍戏吧”

《喜剧之王》里的吴孟达
等到周星驰的公司成立之后,达哥有时就会拿出那本《演员自我修养》的影印本,跟我说,“这个呢,是只有在中央戏剧学院能借到的原版的复印件,外界没多少的,我现在复印一份给你拿回去好好磨练你的演技,会有帮助的。”所以这份东西,直到现在我都还保留着,有空就拿出来看看。
《喜剧之王》里的田启文
虽然这本书现在看,很多地方已经有些过时,但这不妨碍我看到达哥对于演戏的尊重,我想这是我直到今天需要学习的东西。
配角亦是主角
杨洋:
可能我们认识达叔,还是通过他演绎的很多黄金配角,因为他基本三四十年来都在演配角,一些非常精彩的配角。当然我也看到,他曾经在一些访谈里也有被问到这个问题,当时他打了个比喻说,“一份姜母鸭,‘鸭’代表着主角,‘姜’是配角,但如果没有这个‘姜’,这份菜也就不叫姜母鸭。”
但我们可能也很好奇的一点就是,因为达叔已经不在了,我们也无法再问他了,所以,你们是否曾私下聊过这个问题,就是达叔对于自己演了一辈子“配角”这件事的真实看法就是如此吗?
吴孟达、周星驰《九品芝麻官》
田启文:
其实这些我们私下有聊过的。因为坦白讲,我也是个配角。
我们当配角的人,经常会说,我们怎么样可以往前再进步。其实以往达哥是有拍过院线电影,当过主演的。但可能那个数量不多,大家就没有特别关注。
《功夫》里的田启文
我有一次跟达哥聊,说我们怎么去看待,我们是不是一辈子就这样。他说,他没有把自己当配角来演,他每次都是当主角来演,他觉得每个角色的区别只在于要去演绎不同的“人”,但每个角色都可以是“主角”。
可能现在有很多人注重排名这件事,一番、二番、三番这样的。但我听到这个就觉得很别扭。因为,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本分都没做好,只去纠结这个名气,这是很虚荣的。
再一个就是,达哥也说了,演戏最重要的是观众喜欢,如果观众不喜欢,你即使处在一个主角的位置,也不是真正的“主演”;如果观众喜欢你这个配角,那你这个配角就是“主演”。所以我就想通了,我们不是必须要追求那些的。如果我演了一个戏,只要观众喜欢就好。
田启文《少林足球》
所以达哥跟我讲这些心得的时候,我感觉是很安慰的。我突然发现我们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一个电影里能担当主演的可能只有那几个,所以我们不要因为那些虚荣把自己的光芒掩盖住。
所以,那个时候达哥的离世,不仅是演艺界的一个损失,对于我来说也少了一个良师益友。
《少林足球》里合作的吴孟达、田启文
如果达哥是个太介怀排名的人,那也就没有后来的“黄金配角”吴孟达了。而且,我们对他的喜欢并不会比对一个主角的少,他就是我心中的“主演”。以至于,我后面在很多讲学经验分享中,我都跟我的后辈讲,只要演的好就是“主演”,不要太介意排名。
(现场观众掌声)
观众Q&A
似是故人来
许愿:
田先生你好,我是许愿。很开心在百老汇电影中心通过这样的方式见到老朋友,包括今天我们致敬的两个人,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这里我想简单谈谈几点,第一,我希望田启文老师身体健康,一切安好。第二,我想为杨洋小姐鼓掌,这次的活动她主持得很好。
香港著名音乐人许愿,此前亦参与《食神》等电影音乐的制作
但让我很感慨的事情是,虽然达叔演过很多小人物,其实他有当过男一号。在影视圈里,我们合作过很多不同的演员,也包括星爷那些有很大名气的演员,我从来没感到演员和演员之间是有排名的,至少在我认识的演员中,他们之间是不分男一号男二号的。
我们要分也应该只分好演员和不好的演员。所以我觉得不应该用“小人物”和“配角”来概括吴孟达先生的角色。
今年离开我们的演员廖启智先生,也是我很好的朋友和同事,他也是所谓的“男二号”“男三号”这样的人物,但他演的都是最精彩最厉害的角色。
演员廖启智
我认为演员不应该区分这些,而是要看他作为一个演员,是否有责任心把角色演好,是否在不断进步,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而不是分“小人物”和“大英雄,“一号”和“二号。好演员就是好演员。
廖启智遗作《世上只有爸爸好》现已在百老汇电影中心上映
田启文:
许老板讲了很多,讲得很好。可能有些观众不知道,这位是我们响当当的音乐人许愿老师,他曾把很多优秀的配乐人才带到香港,包括金牌作曲家金培达老师,也是许愿先生引荐过来的。
观众:
田老师您好,我想谈谈我对《天若有情》的感受。首先我是刘德华先生的影迷,我很小的时候在电视上就看过这部电影,但后来再没有完整地认真重温过。很感谢百老汇电影中心给影迷提供重温这部电影的机会。
就像您和许愿老师所讲的,在旁人眼中,可能我们是他们的配角,但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里,我们就是自己的主角。像您和吴孟达先生,虽然演的是配角,但没有你们的精彩演绎,就不会有整部电影的完美呈现。现在回想这部电影的结局,我觉得陈木胜导演做了很好的处理,达叔在影片中扮演了“小马仔”这样的配角,但影片中最坏最狂妄的角色(“喇叭”)却是被达叔这样的小人物结束了命运。
《天若有情》吴孟达饰演的“小马仔”
所以我觉得一切都是有因果的,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会得到他应有的回报。而我们之所以能记住达叔,记住这部电影,记住陈木胜导演,包括在今天参加这样的纪念活动,都是因为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认真付出,才有今天的精彩呈现。谢谢你们!
田启文:
太好了,其实在这里我要感谢百老汇所有的工作人员,愿意来搞这些活动,因为有很多经典,尤其是香港当年的有些电影不是都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让观众看到的。多搞这些活动,大家可以把我们看到的东西多分享交流,这是好事情。感谢你对香港电影的支持,和对所有我们这些从事电影行业的人的关注,每一位进场的观众,太感谢你们了。
活动现场,观众观赏布置的影人海报墙
未拍成的《吴孟达》自传电影
观众:
您好,我从小就看过一些您的电影,也非常喜欢周星驰的电影,您刚才聊到吴孟达,我从一些新闻上了解到您是他一生的好朋友,您也了解他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他做了一辈子的配角,看到过一条新闻是在2018年吧,他说他想拍一部他做主角的电影,是他自传的一部电影,就叫《吴孟达》,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拍成,他有邀请您也出演这部电影吗,您对他的这部电影的构思有什么见解,谢谢。
田启文:
那是在达哥去世之前,应该是2016年的时候,他想聚起一些年轻的导演,想用内地好的年轻导演一起牵头去拍的,后来种种原因一直在拖。当然这个我也不介意了啊,当时是商业机密但现在不是了所以不怕讲。
达哥去世之后,出殡时,刘德华先生是到了现场的,我们就聊起来,刘德华先生就说,他其实是写了一个剧本,就是要让达哥来演主角,他跟达哥都要演主角,但是后来达哥就去世了,就没办法了。我问他现在有什么想法,他说,“我当时写这个剧本就是冲着吴孟达来写的,他不在了,也就不需要找谁来演了。”
吴孟达、刘德华《天若有情》
吴孟达、刘德华《整蛊专家》
所以这个东西,我们所有当配角的演员也好,所有从事演艺圈的人也好,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时间到了,总有人给我们机会,但是现在这个机会还没发生就错过了,太可惜了。所以我在这里讲,也是对有些年轻人要说一下,虽然我们今天不能当主角,我们可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但是只要坚持和努力,总有人真心欣赏你的,所以我是朝着这个方向走。
这些东西有时候我们是要看天时地利的,这是不能勉强的,因为当主角也是要为投资人负责任的嘛,不能让投资人赔的血本无归,那也不好。这一次我们通过空中的交流告诉大家,达哥其实是有当主角的机会,不是没有。
港影迷途:现在与未来
观众:
我看到香港电影近十年来不是那么火爆了,刚才主持人也说了,其实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是独树一帜的,所以想知道您对香港电影未来发展的想法。因为这种机会对我而言不多,所以想听听行业内的人对此的看法。
田启文:
您说的这个,不是三言两句就能讲清楚的一个问题。香港电影现在的方向我认为是一个迷失的方向,因为内地的市场蓬勃发展的那么好,有很多我们香港的从业人都已经到内地发展。
内地市场已经受到全球的关注很多很多年了,如果在内地搞活市场,对华语电影来说都是最好的。有时我们行业里的人经常会讲,到底香港电影的定位是怎么样,我们不能老是谈论以往的香港电影的辉煌
因为香港现在本土的市场确实太少,不是说我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独当一面。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有好的成绩,肯定需要内地市场的包容,才能发光发热。现在的香港电影就是两拨,要不就是大制作合拍片,要不就是香港本土的小型制作,不能再吃老本了,大家的着眼点必须是放在内地,看看能够谈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是需要我们从业人思考的,如果我们要再展辉煌,就必须在内地,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电影只有两种,好电影和不好的电影”
观众:
我是一个“90后”的观众,确实是和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我看到今天来的也有很多年轻的观众。我想说,确实像刚才那位先生说的一样,香港电影的大势算是跟着这个时代慢慢的走掉了。时间真的很残忍,最近几年我们非常喜欢的几位电影人也都被时间带走了。想问您身处其中有什么感想以及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我们这些观众,谢谢。
田启文:
今年是我有幸从影的第42年了,我算是见证了香港电影的起落。我特别特别喜欢香港电影,因为我的成长史就是一辈子都在做电影。所以我会怎么看待香港电影呢,我会说,电影这个东西,我们不是必须要在香港拍才叫香港电影的,我们香港人的精神要发挥得好,也可以在内地拍带有香港特色的电影。比如说徐克先生,陈可辛先生,周星驰导演,都是以内地为发展重心的。
徐克 《智取威虎山》(2014)
但是我自己就贪心一点,我一半时间会在内地做一下主流的商业电影,另外一半的时间我就会支持香港的年轻人和香港小成本电影,希望他们有多一些的空间拍他们想拍的题材,这就是一个传承。
我当年没有那么幸运,能有那么多前辈来扶持。但是我现在也不能说我自己有很大的力量,只是说我作为一个电影的从业人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帮助后辈,而不是嘴巴说说。
很多人以为加入影视圈就是“捞钱”,坦白讲我也喜欢钱,但是我没有这种(“捞钱”)想法,我希望大家先喜欢演戏再做。因为有时候多给你一些钱,你又能否好好把握呢。
我很高兴我能把自己的兴趣变成终身职业,我不希望只是嘴上说说,所以在香港影视圈也好,在内地的电影圈也好,我都会参与很多,只要是我有时间,我喜欢的,我都愿意去扶持或者参与。但是也有很多人就不同了,“我们就要拍戏,我们就要光环,我们就要排名”。
田启文 《港囧》(2015)
我曾经是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的会长,我是今年3月份才交棒给了古天乐。但是我还保留了一些在总会内的工作,因为很多事情并不是说我必须是会长我才能做的。这些工作坦白说是很“傻”的,要扶持一个新人是很累的,要投入时间金钱,但是,这个就是命吧。
我要鼓励年轻人去追梦,但是不要追逐不切实际的梦,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有用,只是贪慕那些光环是没意思的。当然我也不敢讲我有什么光环,我很高兴我身体健康,我也马上要到北京来做后期了,希望之后可以和更多喜欢电影的人交流。
香港新人导演高子彬的《杀出个黄昏》(2021)
而且我不是单一地只喜欢香港电影的,只是因为我是香港电影人,所以我讲很多香港电影,但是内地电影也有很多可以发挥的潜力。当然,也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好像香港电影现在没什么看头而忽略香港电影,因为我们也要给香港年轻导演慢慢成长的空间。
电影只有两种,好电影和不好的电影而已,没有别的东西了。
杨洋:
我们的交流活动也进入尾声了,刚刚田先生您也提到,因为要到北京来工作,所以马上也要去进行隔离了,我们这个活动的时间一直在推迟,原本也是希望能等到您隔离完之后可以到北京来跟我们进行现场交流。因为疫情的关系,这两年我们和香港不能自由的人员往来,进行交流,我们也很关心,身处香港的电影从业人员们,大家还好吗?大家身体状况好不好,是不是都还在顺利开工,您作为总会的发言人,我们很想和您了解一下。
田启文:
有的有的,今年大家都很好,今年香港电影的产量也比去年翻倍了,但可能因为疫情原因令很多香港影片上映计划拖延,今年算是不错,但是仍旧没有完全恢复到往日正常状态,只是多了一些戏,我们也希望好的势头能够持续到明年,能够有好的票房成绩,可以多拍一些不同类型的电影,也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一直都希望早一点来现场出席活动,这次只是因为工作原因一拖再拖,我上周就应该要到北京的,要坚持21天的隔离,所以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大家就不需要分隔两地,比牛郎织女更加长的时间,好累人啊。
 (观众笑声)
杨洋:
那就等您结束隔离到了北京之后我们当面再聚。
田启文:
好,谢谢大家。
杨洋:
最后,我只能再次代表百老汇电影中心,代表我们工作团队,代表所有的观众再说一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些香港的电影人,谢谢香港电影。在内地,我觉得每一个只要是你看电影的观众,人生中总有一段岁月是和香港电影在一起的,感谢你们。
田启文:
感谢,谢谢大家支持,谢谢。
杨洋:
可能说今天,在座的各位是百老汇电影中心香港主题电影展的最后一批观众。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观众有没有从2012年第一届或者第二届就一直参加我们影展的。如果有的话,我非常感谢你的真心,我们会记住你的真心,我们也希望你们记住我们的真心。如果你今天是第一次来的话,那也没有关系,反正你已经错过了一个亿。我们也希望今天的这个活动能种下一个善缘吧,希望能够让你们未来有兴趣去了解香港电影史上那些空前绝后的好看的电影。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我们楼下图书馆有我们历届影展的手册,也有一些可以购买的周边产品。
并不是说我们以后就不做了,可能会换一种形式再和大家见面,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百老汇电影中心,我们接下来很多有意思的策划,谢谢各位。
「导筒」微信号   directube2016 
推广/合作/活动
加微信号:directubee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