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崖上的波妞》,是宫崎骏老爷子第六次宣布退休前的”封笔之作”。
(当然后面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
影片讲述了来自深海的人鱼公主波妞和五岁男孩宗介的故事,本是宫崎骏为孩子而作的动画,却治愈了无数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
这是一个属于宫崎骏的海的女儿的故事。
没有华丽的鱼尾和珍珠眼泪,波妞这条朴素的小美人鱼,带给我们的,是站在浪尖上向着想念的宗介奔跑的潇洒肆意,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1、爱与勇敢,奔赴心之所向的快乐
波妞和宗介的相遇,源于波妞的一次出逃。
当波妞还不是波妞的时候,我们的人鱼公主还是被爸爸禁锢在深海中的小可爱。红发圆脸和飘逸的红裙,像她这么可爱的还有好大一群。
小鱼背着爸爸乘着水母偷偷逃到海面放风,没想到被玻璃瓶困住冲到岸边。
住在悬崖边的宗介发现了她,便砸碎玻璃瓶,放到自己的小绿桶里面。全程紧张的小鱼,在小小的桶里欢快地转圈圈,宗介给小鱼取名叫“波妞”。
宗介把波妞带去了幼儿园,和幼儿园同学得意地介绍波妞,同学却说:“这么胖,没有我家的金鱼可爱。”
带给养老院的婆婆看,婆婆却恐惧地说:“人面鱼上岸会带来灾难”。
小桶里的波妞除了可爱就只会吐水,只有宗介被吐水了还高兴地大笑。
喜欢和不喜欢,总能轻易感受到。
小小的波妞,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波妞喜欢宗介”
出逃的波妞还是没躲过爸爸的搜索,波妞被海水强行带走的时候,即使是坚强的宗介,也控制不住哭了。
可这是必经的阶段,有磨难的爱才渐渐显示出魔力。
宗介没了波妞,即使吃着冰淇淋也感觉不到甜味;而拥有整片大海的波妞,却一心只想回到那个绿色的小塑料桶里,足可见需要和被人需要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爸爸将波妞带回大海深处,见识过人类世界的波妞稚气大喊:“要吃火腿、要长出手脚、要变成人类。”
尽管被爸爸压制关押,波妞还是打开结界果断地去寻找宗介。
看到她义无反顾离开熟悉的家乡,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的时候,这一幕令人震撼。
踏浪而行的波妞勇敢地向宗介跑去带着呼风唤雨又傻气可爱的劲儿。
她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样的考验在等着她,但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知道追上宗介就会得到火腿和幸福,所以她拼命的奔跑,欢快的奔跑。
她全心信赖宗介,他也真的没有辜负这份信赖。
再次重逢的二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宗介和波妞的相处快乐又简单:
傻呼呼地递上食物,或者傻呵呵地相视一笑,转身就跑。
那么肉乎乎的两个小朋友拥在一起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爱,可是谁也不能否认那的确是爱啊。
波妞的任性带来了海啸,整个村子都被淹没在水下,原始海洋生物在人类建筑群中游来游去。波妞用魔法变大了宗介的玩具船,两人一同划船去养老院寻找宗介的妈妈。
波妞的父母也来到了养老院,他们同意波妞变成人类,但是波妞会失去魔法,宗介也要通过考验。
当看到那么稚嫩的孩童守护着另外一个稚嫩的孩童时,我真的没有办法不感动。
宗介不会说:“咦~你是鱼还是人,你是害人的妖怪吗?”
他也不会说:“哇,你有魔法啊,那可以给我变很多玩具吗?”
当然,他更不会说:“你的魔法没了!你真没用,我不要你了。”
不管你是鱼是人还是半人鱼,不管你来自哪个世界有没有魔法,我都相信你并且愿意守护你。
童话里小朋友爱的哲学。

2、爱与责任,黑暗中一盏温暖的灯
宗介的妈妈理莎是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当船员的爸爸耕一经常不能回家,理莎一边在养老院工作一边照顾宗介。
年轻独立的理莎会飙车会做饭,会和宗介一起在路上吃面包,看到半人半鱼的波妞也不大惊小怪。
在宗介失去波妞的时候她很认真地告诉儿子世上是有命运这么一说的
海啸发生的时候,理莎担心海上的丈夫,果断冲过被海水淹没的铁轨,回家给丈夫亮起指引方向的灯。安顿好孩子之后又挂念婆婆们,冒着暴风雨绕山路回到养老院。
纵使是这样特别的妈妈,在得知耕一临时不能回来的时候,也会发脾气不煮饭,愤怒地给海上的耕一用摩斯电码打信号灯,发一连串的“八嘎八嘎八嘎八嘎……”
而宗介则会关切地给爸爸发信号“一路平安”。
爸爸心中也有千言万语,却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出航。
理莎坚强独立的背后,也有柔弱的一面。
当宗介回过头跟妈妈说“爸爸说他爱你”,他再看了看海,认真地说“他说很爱很爱”的时候,笔者狠狠地感动了。
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啊。
这样的家庭更加真实而平凡。
要爱,更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从这些种种的离合和无奈中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快乐,这种无言的对白比山盟海誓更令人动容。
在爱中袒露真实的自己,又不吝啬于表达爱。
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宗介,善良勇敢又自信,即使缺少父亲的陪伴,也不会缺少爱。
波妞的家庭则是另一种模样。
爸爸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奇怪爸爸,因为不喜欢人类,反感“肮脏的陆地”,他不让波妞离开大海,这样的爸爸自然很难亲近。
在他寻找波妞的时候发现女儿居然学会了结界,自言自语感叹“她到底是从哪里学会这些的。”
就像每一个寻常的父亲,突然发现自家小女儿居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要离开家了,心里也许会升腾起一股错失孩子成长过程的失落感。
当知道波妞想要变成人类的时候,他最担心的是女儿会变成泡沫。
即便如此,波妞的父母还是愿意实现女儿的梦想,拉着宗介的妈妈长谈,给宗介设置考验,只为保护女儿尽最大的努力。
因为爱,所以希望对方能过得更好,这是爱,也是一种责任。
3、爱与自然,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宫崎骏的作品中从不乏美的画面,但是成人或许能察觉到这一切美好和习以为常背后的怪异,甚至是诡异感
影片开始的海底世界美丽绚烂,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摇曳其中,一身红衣的“波妞们”可爱又活泼,一切都那么有趣。
但忽然一切就变得冰冷恐怖起来。
捕鱼船开过,恶心的垃圾从海底翻涌起来。
波妞在黑暗恐惧中奋力挣扎……
浮出水面,喘息未定,又被一艘船迎面压了过来……
再一次拼命奔跑逃脱,被玻璃瓶扣住……
宗介在幼儿园下方的海边保护波妞的场景,也并不美好——无数丑陋的海蟑螂在岩石下四处逃窜。
美与不美并存,自私而骄傲的人类污染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人类在其他生物眼中,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自然和人能和谐共生,是否只是一种奢望? 
“我要做一部不是把海作为背景而是把它作为主要登场角色的动画。动画描绘少年与少女、海与生命等这些本源性的东西,鼓励人们在这个神经衰弱和不安的时代中向前迈进。”
——宫崎骏
波妞的爸爸藤本看起来是全片唯一的反面角色。
他眼里的人类世界是肮脏的,对所有人和人工做的东西充满敌意,不仅阻碍波妞吃一切人造的东西,甚至企图毁灭人类。
“当这个井被填满时,海的时代会再次降临,可憎的人类时代就要结束了”。
而辰婆婆则是反自然的代表。
她在看到波妞时满脸惊恐,惊呼人面鱼上岸会带来海啸。作为老年人经验的代表,她明显表现出对自然的恐惧。
我们无法阻挡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藤本的“毁灭人类,成全自然”与辰婆婆的“远离自然”一样幼稚,人与自然并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的对立。
正如波妞用魔法帮助宗介找妈妈,宗介教给波妞现代化设备一样,人与自然是包容和贯通的联系,是敞开心扉彼此体谅,相互接纳的人与自然的共生。
波妞无疑是自然的代表。
故事中,五岁的宗介无条件地接纳波妞,代表着下一代的人类不惜代价、无条件接受自然,无条件地接受她的祝福诅咒,乃至复仇和惩罚”
在电影的结尾,暴风雨过后,村庄沉入海底,海中生物们游荡其间,正如波妞的母亲所说,世界打开了心扉。
世界打开了心扉,人和自然终于能够相互原谅,彼此接纳,我们也才得以看到一直以来厌恶人类的波妞的父亲,与宗介握手言和。
海纳百川,彼此包容,相互接纳,共同发展,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道。
4、属于宫崎骏的坚持
《崖上的波妞》采用全手绘方式创作,画稿超17万张,打破了宫崎骏自己创造的纪录,是《千与千寻》的1.5倍。
动画中最难描绘的就是动态的水与火,宫崎骏在《哈尔的移动城堡》挑战了火焰,在《崖上的波妞》里则开创了描绘水的新表现方式。
因为影片80%的场景都是海水,宫崎骏决定将海浪从背景剥离成为独立的角色,更加突出其运动的冲击感。
在绘制运动的海浪时,不仅注重光与影的变换,甚至是气泡和气沫也下足功夫细细刻画。
其中仅仅影片开头的12秒海底镜头作画就高达1613张。
看到这些前所未有的海水描绘,观众从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手绘的力量。
而在画面内容中,观众能看到超过二十种海洋生物,甚至还有泥盆纪肺鱼等古生物。
因为纯手绘,这些想象力能被完美呈现,通过打破透视规则衍生出了突破想象力极限的画面风格。
电影所带来的感动不仅是孩提时代逝去的童真,更是那份面对爱时的纯粹与勇气。
爱要付出代价,爱要勇敢担当,爱要努力争取,爱是需要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的,这就是童话中爱的哲学。
磨铁推出的这本吉卜力工作室正版授权图书《崖上的波妞》,从封面、排版到印刷,都由吉卜力工作室官方审核监制。
指定颜色校准,编排贴合电影原作,让经典的电影画面以绘本的形式亲和呈现,更为清晰地展现出了电影里前所未有的画面效果和坦诚直接的创作表达。
电影在视听方面传递给观众的感动,《崖上的波妞》以这种定格图书的形式再次深深震撼到了每个喜爱吉卜力电影的观众读者。
电影无法触摸,图书真实可感。
让我们在“崖上的波妞”中爱上这个世界,学会真挚的爱和坚定的勇敢。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本书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