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的科幻电影:《预测未来》
Hitchcock’s sci-fi movie, “a forecast of days to come”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曾计划的一部科幻史诗的细节曝光,他将其设想为“对未来一代人生活的一种预测”。
作者: 亨利 · k · 米勒
译者:赵明明
弗里茨·朗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人们熟悉的主题: 两个惊悚片专家,两个在好莱坞的欧洲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希区柯克曾试图以《大都会》为蓝本拍摄一部电影。虽然这位悬疑片大师也涉足其他题材——比如神经喜剧《史密斯夫妇》(1941)到音乐片《维也纳的华尔兹》(1934),但他从未抽出时间来看科幻小说。然而1926年秋,在他拍摄了突破性的影片《房客》(他自己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希区柯克”)后不久,这样的电影就上映了。
在《大都会》还没有上映前,大家就已经都知道了这部电影。1925年5月,在希区柯克开始拍摄他的第一部长片《欢乐园》(1925)之前,弗里茨·朗的电影已经投入拍摄。一年多以后,这部电影仍在拍摄中,那时希区柯克已经拍了两部电影。希区柯克可能对这部尚未完成的科幻史诗有过内部的看法,因为他的朋友、《旗帜晚报》的影评人沃尔特•麦克罗夫特(Walter Mycroft)在1926年初参观柏林附近的乌发电影公司(Ufa)的工作室时,看到了这部科幻史诗的内容。
他在《星期日先驱报》(Sunday Herald)上写道: “弗里茨·朗两年前向我设想的《大都会》还不完整,但从我看到的已经拍摄的和正在拍摄的部分来看,它将标志着电影拍摄方法的一个新转折点。”“这个故事是一种对现代生活的表达,它是一首关于机械和工作的惊心动魄的绘画诗,是一个终极进化的幻想,是梅特林克和马里内蒂的结合”,前者是一位象征主义(意思是反现实主义)剧作家,后者是未来主义的领导者。
《房客》首映一个月后,1926年10月,希区柯克科幻片计划的消息爆出来。《电影周刊》(Kinematograph Weekly)的 P.L. 曼诺克(P.L. Mannock)曾与希区柯克谈到他的“关于未来的电影”,他写道,“如果我们不算上《大都会》,它将会是银幕上第一个预测未来的电影。”最后一句话是有意引用弗里兹朗的灵感之一 H.G.威尔斯的一部中篇小说,“电视将会走进千家万户,艾伦·科巴姆爵士(Sir Alan Cobham,英国航空先驱)可能会担任这部大片的顾问。”
麦克罗夫特实际上一直担任希区柯克的新闻代言人,他不久前宣布这部电影是“对未来一代人的生活、一个与巨型客机相伴的生活、以及电视和电话亭等等发展的预测”。
这部电影因对电视和航空的提及而置身于历史时刻。1926年的一月,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苏荷区弗里斯街的实验室,(该实验室位于现在的意大利酒吧上方),首次演示了“电视”装置,这种新媒体的实验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年。
同时,艾伦·科巴姆(Alan Cobham)的身上体现了英国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强国未来的某种愿景——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个国家破产了,被美国取代了全球霸主的地位,但这一愿景依然存在。同年早些时候,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的一次被大量报道的飞行被拍摄成了《与科巴姆一起飞往开普勒》并在电影院上映,该片描绘了一段在英国的非洲殖民地上,从一端飞到另一端的旅程;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曾梦想在这条路上修一条铁路。
最近,科巴姆完成了一次更长的往返澳大利亚的旅程。在此期间,他的轮机手在伊拉克上空被击毙——这是英国皇家空军带头征服的新帝国领土。当公布他与希区柯克合作的消息时,他刚从澳大利亚回来,在威斯敏斯特宫外降落了他的德哈维兰水上飞机,当时的观众包括飞机设计师杰弗里 · 德 · 哈维兰、奥利维亚和希区柯克片中未来的大明星琼 · 方登的表亲。紧接着,他被授予了爵士头衔。
没有人能逃离大英帝国——希区柯克本应为英国国家电影公司制作这部电影,但该公司与复兴国内电影生产的政治倡议密切相关。它为殖民地提供英国的票价,从而扭转了一股被视为宣扬美国生活方式的潮流;而他为之拍摄《房客》的公司——盖恩斯伯勒——似乎是由南非钻石大亨的继承人提供资金的。
希区柯克的《大都会》没有完成,而且他似乎再也没有提起过这部电影。他声称,“在1926年5月发生总罢工后不久”,他曾“想把整个事情拍成电影”,但他知道审查员绝不会允许他这样做。然而,这种说法与他的电影和公开言论中对政治完全缺乏兴趣的态度很难统一。
弗里兹朗的《大都会》于1927年3月在伦敦首映,地点在牛津街的大理石拱门馆——两个月前,《房客》在同一地方上映。两部影片都有现代主义设计师E. 麦克奈特考夫(E. McKnight Kauffer)设计的海报,但都没有使用。这是一个缩减版,沃尔特 · 麦克罗夫特声称,与一年多前他在柏林的私人放映会上看到的相比,这个版本“漫无边际,混乱不堪”。
1899年,也就是希区柯克出生的那一年,H.G.威尔斯发表出版了《未来日子的故事》,以及另一部科幻小说《当沉睡者醒来》。威尔斯本人认为这是弗里茨朗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然而,他对《大都会》的反对并不是因为弗里茨·朗借鉴了他,而是认为他局限在了19世纪,那时密集的“垂直”城市看起来像是未来。
正如《纽约时报》发表的威尔斯对《大都会》的评论所写,他本人早在 1901 年就在他的《预期》(Anticipations)一书中修正了这一预测,书中预见了从“密集拥挤的‘百万城市’”(如芝加哥)或“汉口三城”(包括武汉)到一个在扩散的“城市地区”出现的“新的并且完全不同的人类分布阶段”的转变,其特点是“小小的私人帝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房子或农舍,且配备着“摄影和留声设备。”
换句话说,早在洛杉矶有一百万居民之前,也早在其中一个地区成为全球电影业的中心之前,威尔斯就已经看到了洛杉矶的未来。希区柯克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达那里。直到1939年,他才踏上好莱坞之旅。虽然人们无法否认他在那里很成功,但他似乎也从未定居下来。他的英国电影里有很多伦敦的元素,而他的美国电影里没有洛杉矶的元素。
很容易想象年轻的希区柯克是威尔斯的读者——不仅仅是科幻小说,还有维多利亚-爱德华时代的中下阶级的现实主义故事——希区柯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成长期。事实上,他拒绝去适应南加州的生活方式,这表明了他对自己年轻时这个看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都市所塑造的前景有着深深的依恋。

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Andrew Sarris)在退伍后移居巴黎一年,在那里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弗朗索瓦·特鲁弗(FrançoisTruffaut)成为好朋友,回纽约攻读研究生后选择将电影评论作为职业。(图为安德鲁·萨里斯与希区柯克)

来源:
https://www.bfi.org.uk/features/hitchcock-sci-fi-movie-forecast-days-come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