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方信息证实,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胡台丽教授于2022年5月8日辞世,享年72岁。胡台丽教授毕业於台大历史系,并获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胡台丽教授是台湾最早从事影视人类学创作与研究的人类学家,先后摄制《
神祖之灵归来:排湾族五年祭
》《
矮人祭之歌
》《
兰屿观点
》《
穿过婆家村
》《
穿过婆家村
》《
遇见尚‧胡许
》《
石头梦
》《让灵魂回家》等多部影响卓著的民族志电影。她并于2001年
担任第一届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The 1st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总策划及主席,并长期主持该影展的策展、放映工作,使之成为亚洲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民族志电影展之一。胡台丽教授是华人民族志电影与影视人类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胡台丽教授长期保持与大陆学界的密切往来,她曾于2015年携影片《让灵魂回家》参与第一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的展映交流活动,并于2016年参加云南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项目”的授课工作,此后亦多次与大陆高校、研究机构举行深入的学术交流。近年来,大陆多位影视人类学者与纪录片导演创作的民族志电影作品,也在她的邀约下亮相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并获得学界广泛的注目,很多年轻学人亦从她的作品中获得启蒙与前行的力量。
        胡台丽教授将毕生的学术精力奉献于影视人类学事业与台湾原住民的福祉,她的辞世令海内外学界同人深感悲痛,这也是国际影视人类学界的重大损失!
        胡台丽教授千古!愿灵魂归返故乡!
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委会
2022年5月8日

【人类学电影的真实与美学】
2015年 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

胡台丽教授与张小军教授对谈影视人类学

胡台丽:吸收和欣赏异文化的好,

能够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她以拍摄民族志电影为桥梁,让人类学的研究与纪录保存成果,走出学术圈外,带领社会大众深入台湾闽南农村、外省荣民聚落和南岛民族等不同族群,促进不同的文化彼此沟通、理解、欣赏和尊重,让社会有更多创意与包容。她是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胡台丽。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科,记录人类极富多样性的文化样貌。一般的记录方式,多半是以文字把田野工作研究所得写成「民族志」(Ethnography),然而胡台丽却运用纪录片影像,创作出独树一格的「民族志电影」,在台湾人类学领域走出新的研究与实践路径。
已完成的9部作品中,1997年的《穿过婆家村》、2000年的《爱恋排湾笛》及2004年的《石头梦》,都曾在戏院售票放映。《穿过婆家村》是全台第一部登上院线作商业放映的纪录片,以台中南屯刘厝村为对象,描绘台湾的农村变迁;《石头梦》则记录外省老兵与他们来自台湾不同族群的妻子儿女所组成的新移民聚落,两者皆成功地形成社会议题与反思。

跨越学术框架 让研究成果走入人群

胡台丽自台大历史系毕业后赴美进修,硕、博士学位都是人类学。在美期间,无意中看到电影史上关注北极圈伊努特(Inuit)原住民生活的经典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深受震撼。自此影像与文字、科学与艺术、人类学和电影,在她的思考中徘徊不去。1983年回台之后,胡台丽找到中研院一台老式的手转发条16厘米摄影机,赴台东县达仁乡土坂村,以排湾族五年祭为题材,次年完成生涯第一部民族志影片《神祖之灵归来》。
胡台丽是台湾第一个拍摄具完整影音剪辑概念纪录片的人类学家。但她并不以原住民代言人自居,而尽量采与被摄者合作的平等态度,一方面在片中让当地人直接发声,另方面也保留自己观点伸展的空间,在当时的学界和纪录片界,都是很少见的作法。
比如1993年的《兰屿观点》,片子一开头,一位兰屿青年就对人类学者来此做研究的动机提出质疑和批判,认为人类学家在该地研究愈久,「对雅美族的伤害就愈深」,因为他们「只是把兰屿当作是他晋级到某一个社会地位的工具而已」。胡台丽透过此种动态影像的呈现,让当地人的声音,与其它多重声音和观点对话。

将影像反馈给被研究的群体

1989年的《矮人祭之歌》,则呈现了赛夏族每十年一次大祭的情况。赛夏族每两年一次的矮人祭,以及每十年一次的大祭,还有排湾族的五年祭,可说是台湾现存原住民传统祭仪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祭仪。胡台丽不间断地进行着田野调查与记录的工作,每逢祭仪期间一定参加,自80年代至今而不辍。
光是屏东县来义乡排湾族所在的古楼部落影像纪录,目前就有五百多笔,其中被她记录的重要巫师与经语传唱者,有些已经过世。这些胡台丽四十余年来主持的10个计划所采集的近三千笔宝贵影音已数字化为「台湾民族志数位影音典藏」数据库。胡台丽强调:「我希望能够把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所获得的文化诠释和理解,透过不同的方式,跨出学术领域,传递给更多的社会大众,并且反馈给被研究的群体。」
由于许多传统祭仪的作法逐渐消失,多年来累积的采集、保存工作,开始发挥了协助传承的作用。有些年轻一代的原住民想要回溯过往、找回传统,了解传统的祭仪怎么做?有没有做错?在胡台丽跨时性的影音纪录与后续整理出的文字中,部落祭仪专家们展演着传统。胡台丽甚至会提供录音档,让年轻一代的原住民感受并学习纯正的发音和唱法,让珍贵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承。

将片子带回部落巡演 创办亚洲第一个国际民族志影展

完成一部民族志电影的过程固然艰辛,资源与经费都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然而胡台丽更重视片子拍好之后,要把它推广给更多的人看见。「如果不把它推出去,就算拍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胡台丽有感而发地说。除了努力让片子上院线和到各地放映,她和同伴也在2001年创立了「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双年展,成为亚洲第一个也是持续最久的国际民族志影展。每次都尽量邀请入选影片的国际导演来台座谈,让台湾观众拓展文化视野;同时也把台湾影片,特别是原住民题材的影片推上国际舞台。
此外,她也将片子带回村落巡演,直接听取部落的回应,并刺激当地年轻人思考,传承与创新文化。胡台丽不仅亲自举办映后座谈,还将座谈整理成文字,公开在网络上,让一部部的片子变成一座座的桥梁,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能够彼此沟通与互动。
今年,她计划完成一部以排湾族女巫师为主题的民族志电影。虽然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但未来仍有许多等待她完成的计划。她表示,「人类学就是研究异文化的学问,如果能够吸收和欣赏异文化的好,就能够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如果有更多更好的人集结在一起,那便是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国家。」
本文原载视觉人类学观察 公号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