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731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Aaron Michael on Unsplash.
作者:彭爽,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美国 Walden University 儿童早期教育专业研究生,一个从外资所律师到幼教行业的跨界者,北京嘉杉嘉华幼儿园创始人。作者幼儿园公众号:嘉杉嘉华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我拖了很久的文章,有关一诺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从去年11月收到一诺新书的电子版我就酝酿着要写,头开了七八个,名字也换了三四个,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能写完。
这中间收到了一诺的签名版,两本。我自己在当当上买了一本,小编“呀”赠了一本。下单的时候还是“预订”的状态,书都收到两次了,我还是只有开头。
也经历了过年,两次。新年和农历年。“呀”很贴心,每个年都给我拜年,但她不知道,拖稿的人最怕收到编辑的问候。每次收到她的消息我都忍不住心里一惊,是那种课前没预习本来头都低到桌子底下了偏偏被老师站在桌子前面点名回答问题的感觉。我严重怀疑“呀”这个网名就是为了催稿起的,她给了我太多“呀”的感觉。
由于拖得太久,这本书我也已经读过两遍了。眼看再不写就得读第三遍了,我终于决定:不能再拖了!
力量从哪里来?一诺说,来自面对每一个不敢。我说,来自每一个“敢不”。不是敢不写,是敢不拖延。
Part I
开门见山地说吧,《力量从哪里来》是一本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的书,也是一本随便从哪里读起都可以有所得的书。
我不知道该怎样给它定位,在我见过的国内出版物里,很少有这个类别。它是一本有关成长的书,但又不仅限于此。它由一个很有些名气的人自己写就,却一点儿也不油腻。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有种幻觉,好像看见一诺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刀刀指向自己。她讲职场、讲家庭、讲事业、讲突破、讲生命、讲自我……手起刀落间,她对自己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痛快淋漓的解剖和追问。
看看这些问题吧:
有关当下和职场:
  • 我是谁?
  • 我此刻的状态是怎样的?
  • 我想要什么?
  • 女性做领导的优势和限制是什么?
  • 做领导有捷径吗?我心中的好领导是什么样子的?
  • 职场的四个阶段:做事、建造、教练、激发。我如何一一走过这些阶段?
有关孩子和家庭:
  • 为什么要孩子?
  • 我对孩子有什么期待?这些期待是以孩子为起点的,还是我自己人生遗憾的折射?
  • 如何和孩子做到心灵上的联结?
  • 如果用三个词来描写妈妈、女性和职场专业人士的交集,我会用哪三个?
  • 真的有理想的父母吗?真的有所谓平衡工作和生活这回事吗?
  • 我能接纳全部的自己吗?
有关事业和更大的世界:
  • 我曾经做过哪些与众不同的决定?这些决定又给我带来了什么?
  • 我为什么会关注社会议题?我的榜样和偶像是谁?
  • 为什么做奴隶社会?为什么做一土?
  • 我在害怕什么?
  • 我希望如何被人记住?
  • 我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自己?
有关生活和臣服:
  • 到底何为臣服?如何放下执念?
  • 我是自己的主人吗?让我烦恼的到底是什么?
  • 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机会和欲望?
  • 我们能改变别人吗?
  • 如果放下过去,我们会有怎样的未来?
有关自我:
  • 我的来处是什么?哪些人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
  • 那些我生命中的“暗时光”是怎样的?我是如何度过的?
  • 我了解自己吗?自我认知的终点在哪里?如何与真我相连?
  • 人生的大我和小我分别是什么?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 ……

在这本书里,一诺诚实地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而在回答过后,她温柔地把手里的小刀变成了一束光,交到了你的手上。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些面向读者的问题。她在鼓励和引导读者,和她一起追问,一起更好地了解自己,也一起照亮前程。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想起那句话,“一个人向内走得越远,他向外也走得越远。他也就越能以更宽广的视野包容更深层的认同”(肯·威尔伯)
所以,无论你正处在人生或职场的哪个阶段,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问题感兴趣,如果你想知道一诺的答案,或是想试着从一诺的回答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这都是一本你不应该错过的好书。
《力量从哪里来》插画,来自一诺
Part II
我和一诺都是 70 年代生人,本科同级。我们的成长过程有很多相似。1996 年,我们分别从山东和黑龙江的两个小城考到了北京。本科毕业后,她直接去美国读了 PhD,我比她晚一点,是读完研究生又工作两年后才去了美国。在美国读完书我们都进了看起来很高级的地方工作,她进了咨询行业,在麦肯锡一路做到合伙人,我一直做律师,辗转于香港和北京的几家国际律师事务所。

我们都有不止一个娃。她仨我俩,老大出生的年份也差不多,都是玩着玩着突然有一天决定当妈了。我们各有两个儿子,她比我多一个女儿,但我一直怀疑她是不是因为想要个女儿才要的老三。
工作多年后,我们的人生都因为孩子出现了转折。2012 年,因为给老大找幼儿园未遂,并在寻找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不满意不放心及至产生了一种“这个行业需要我”的错觉,我离开了律师行业,一头扎进幼教界,在北京创办了一所小小的幼儿园——嘉杉嘉华。四年后,一诺在考虑老大回国上学问题的时候,萌生了自己办一所学校的冲动,几个月后,她就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从此一脚迈进了教育界,和她老公华章一起创办了一土。
这些年来,因为同在教育圈,我和一诺在各种场合有过交集。我们有很多共同的朋友,也早就互相加了微信。微信上,我们曾有过几次热烈的对话,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分别运转在自己的轨道,处理着自己生活里的一地鸡毛。
只是人和人之间的感觉很奇妙的,说起来,我和一诺应该算是那种即使没什么联系,也能感觉到彼此气味相投的朋友。高山流水,从来无关相处短长。而因为背景相似,在读她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读到了我自己,并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Part III

在我看来,这本书至少有四重好。
第一好在诚恳和善意。认识一诺的人都知道,她的人就像奴隶社会的Slogan一样,“不端不装,有梦有趣”。这本书完全做到了书如其人。
所以你会在书中看到很多非常真实的分享。在看似光鲜的表面背后,一诺毫不掩饰地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生活、她的狼狈、她的崩溃、她的挣扎、她的纠结……当然也有她的感受和思索。在很多励志的人物传记里,主人公的灰暗面往往是为了衬托阳光高大的一面,但在这本书里,一诺坦然地说,“生活的常态是失败”,而人生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和自己的无力感作战。比起一味的光荣正确,我想这样的“认怂”更能给人安慰。这样的“认怂”也恰恰是强大的开始。
更让我感动的,是作为女性和职场妈妈,一诺对这两个角色都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善意。书中关于妈妈那一段的书写是非常温柔的,一诺反复告诉我们,“平凡的你我做的是神的工作”,所以我们感觉疲惫是正常的。在那一段的结尾,一诺引了一首小诗送给所有妈妈: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妈妈、完美的房子、完美的孩子和完美的生活。
有的只是真实。
真实就是一个又一个妈妈
早晨醒来,看到喊她妈妈的孩子,
爬起来,继续努力,做一个好妈妈。
她会摔倒,但是会再站起来;
她会担心,但是会不停给予。
她用心爱,
只因为
她是妈妈。”

我非常感动。
但如果你以为,这本书只是一本感性的、有关一诺人生经历的书,那你就错了。在诚恳和善意的底色上,这本书的第二重好处是,它完全可以被当作职场工具书来用。
▲ 学会当领导的三条“捷径”,书里有大量类似的图表
一诺的文字功力是一流的,行文的故事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她是咨询行业出身,现在也在给很多企业高管做教练。在这本书里,她很自然地介绍了大量职场“干货”。从如何倾听、如何追问、如何找出问题的关键、如何当领导,到如何应对烦心事、如何做选择、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她都用图表加案例的方式,手把手地给出了方法论。

比如,在有关“如何选择”的问题上,她先从底层思维入手,告诉我们所有选择问题的背后,要解决的都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机会和欲望这几个大问题。然后,她将常见的选择情境分成了四类:不重要的选择、没法选择的事、比较确定的事和不确定性大的事,针对这四类情境,她分别给出的指导原则是:
不重要的选择:怎么选都可以。
没法选择的事:全然接纳。
比较确定的事:学习和复制。
不确定性大的事:选择与众不同。

有关选择,我自己也写过很多文字,但看到这一段,仍然觉得很“爽”,是那种看到一个问题被人拆解透了的爽。而类似的论述书中比比皆是。
尽管有大量实用的方法论做支撑,这本书并没有止于此。它的第三重好处是,它是一本旨在引领人找到自我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心法和技法的统一体,类似于易筋经和独孤九剑的结合。在书里,一诺不止一次提到,人生只有一条道路,就是面对自我、接纳自我和实现自我。“焦虑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某种不认可”,而“一切能真正激励人的事物的起点,都是内心某种真实渴望的表达”。
面对情绪,一诺说,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或激怒你。面对恐惧,她说,“敢于面对恐惧,是在培养和激发心力,而心力才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能量和智慧的来源。”
面对人生,一诺在书的最后一章里给出了她眼中的“七个真相”。我个人非常喜欢、也高度认同那一部分,但由于我不想把这篇文章变成一篇“鸡汤文”,也不希望你对这本书有这样的误读,我不在这里概述了,建议你自己买来读一读。
如果仅仅停留在心法层面,这本书可能也不过是一本成功的有关自我成长的书,但它又进一步,超越了这一点。它的第四重好处是,它是一本传递了非常正向的价值观、格局很大、有大爱底色的书。
从奴隶社会到盖茨基金会的中国首代,再到一土和诺言社区,一诺这些年来做的工作一直是看见人、连接人、帮助人、成全人的工作。她深信助人就是助己,在我眼里,这是所有强者的特征。她就像是这个时代里的堂吉诃德,赤诚热烈,勇敢到无我。而在她的热烈背后,是她对这个国家、“弱势群体”、及至人类的共同命运非常真实的关切。她关注公益、关注社会公平、关注在我们身处的现实之外,那个更大但一样和每个人都有关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员或者边缘人。因此,倡导更具系统性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推动真正的社会进步,将惠及所有人。”
从最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是写给理想主义者、或是还在相信理想的力量的人的。奴隶社会和诺言社区都是理想主义者的家园,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声音和存在。如果你问我在这个时代理想还有什么用,让我引用刘擎教授的一句话来解释吧:“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利刃锋缘尤难攀越;智者辄谓得救之路乃艰途也。”谢谢一诺,读完这本书,我好像也随她一起走出了“无人区”。而我相信,你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力量。
一诺新书《力量从哪里来》在京东和当当均有销售,并作为励志类唯一书目进入微信读书“神作榜”
书里一诺谈到了自我成长、女性、儿童和社会公平的议题。已经收到书的朋友们,读后感可以直接发送到奴隶社会邮箱 [email protected],期待看到更多个体力量。
-  END  -
推荐阅读
“圆满”人生离我们有多远?
颜宁:我和一诺(写于2021年)
玫瑰不是唯一的花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