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977 篇文章
题图:英国女画家莎拉·比芬。
作者:非非马,前报社首席记者,而立之年赴英学习电影研究,曾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从事写作和中英文化交流。本文来自:非非马(ID:feifeima-uk)。

她先天无手无脚却画艺精湛,成名后受到英国四任君主(包括维多利亚女王)的垂青,为其绘制细密肖像画——一种精密刻画的小型绘画。
她被当时的媒体称赞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又或是“无手无脚的奇迹”:
不到 10 岁,她就能靠嘴做起针线活儿,还能靠嘴使用剪刀裁剪,为自己缝制衣衫;13 岁她又自学书法,20 岁开始学习绘画,成为街头画家。
就是这样一位身有残障,身高不足 1 米的“街头艺人”,学画几年后就开始为英国国王画画,荷兰国王还任命她为宫廷御用画师。要知道,她画的是要求极高的精细画,又称微型画。
▲ 莎拉·比芬画的维多利亚女王
纸上水彩
她还很有商业天赋,开设有绘画班,主要教授对艺术感兴趣的女学生,并且在当时就开创了“远程授课”的方式。
她就是出身寒微的英国女画家莎拉·比芬,Sarah Biffin(1784-1850)
▲ 莎拉·比芬成名后的自画像
上周五,我在伦敦观看了她的个展,被她的精准笔触与传神画功所惊艳——她靠嘴衔笔,竟能做到纤毫毕现。
尤其动人的,是她钢铁般的意志力,不断开拓个人疆界的生命力。
▲ 莎拉·比芬画的羽毛可以假乱真
1874 年,莎拉生于英国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一共五个孩子,她是中间的那个,也是唯一的残障儿。她患有先天性的海豹肢症,出生时即无手无脚。
父母把她当作一件易碎品,不知拿她如何是好。她则不想成为父母的负担,所有的事情都想尽可能自力更生。
在她后来发表的小自传里,她说,就连去教堂,她都拒绝被父母抬着。她宁愿自己滚过走道,抵达座椅处。
8 岁那年,她跟父母说,想要学做针线活儿,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太危险,关键是根本不可能,没有实操性。
生性倔强,从不轻言放弃的莎拉,便趁着父母不在家自己偷偷练习使用针线。因为并没有现成可模仿的动作能照搬,她其实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来使用阵线。
我很难想象她究竟经历了多少失败,才终于能用嘴巴与舌头穿针引线,甚至仅仅靠舌头就能轻松地打上针线结。

我也无法想象她究竟是怎么用嘴来操作剪刀,把布裁剪成她想要的一片片形状,并且还做成了衣裳。
12 岁那年,她又决定要学习写字,获得一个新技能。结果没几个月,她已经可以和远方的朋友书信来往。她练出了极其精致漂亮的英文书法。
她开始因为自己的这些特殊技能在当地小有名气。
也是在她 13 岁那年,一个做街头杂耍巡演的小老板看中了她的“特殊技能”和商业价值,于是找到了她的父母。他劝说莎拉的父母跟自己签下“演艺”合同。他管吃管住管生活,带她去英国各地巡演,每年她还能得到 5 英镑的收入。
莎拉的父母自然是求之不得,莎拉更高兴自己不仅没有成为一个负累,居然还能为家里创造价值,于是开开心心就去了。
从此,她跟着杂耍团辗转于英国各地的街头集市,向市民表演自己的“特技”。
和她一起表演的,有动物,也有长三只眼睛的女孩儿。她被当成一道“奇观”来展出。
当时的观众对这个女孩好奇有之、害怕有之、怀疑有之。
事实上,人们对她特殊技能的质疑,从来就没断过。
正因为如此,她的老板在海报上写到,无手无脚的她,能做到你完全不敢相信的事儿。如果她没有做到,他愿意“假一罚千”,支付 1000 基尼的赔偿(大约相当于当时的 1000 多镑)
莎拉凭借自己的超凡能力让自己的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可遗憾的是,她每年能得到的报酬却一直只有区区 5 英镑。而她的不抱怨、也不争取,是把双刃剑。
▲ 莎拉·比芬自画像
从她的签名中可以看出她的英语书法
她被邻居们认为个性甜美
一方面,莎拉因为知足,一直活得阳光而快乐,感恩自己被老板夫妇在生活上善待;另一方面,她对金钱的不敏感,不够积极争取,也为她日后遭遇财务危机埋下了伏笔。
她后来在自己的小传中写道,在杂耍团干了 14 年,她才发现自己在财务上收益甚微。
莎拉的女艺术家之路,是从 20 岁才开始的。
她虽然身有残疾,但天赋异禀,并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20 岁她决定学习绘画,很快就发明了她自己操作画笔的技巧,专注于微型画,又称细密画。她笔触精准,画的人物不止精细,也惟妙惟肖。
很快,她的老板就开始为她的画收取费用,一幅肖像就收费 3 镑。
她开始因为自己精湛的画艺而成为街头知名的草根艺术家。
在莎拉 24 岁时,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莫顿伯爵。
听闻她的画艺之后,伯爵带着质疑请她来为自己画像。为了防止莎拉作假,每天画完之后,伯爵都要把没完成的画带回家,第二天再拿来让她接着画。最终,伯爵彻底被她的惊人天赋与毅力征服,决定资助她。
▲ 莎拉·比芬为莫顿伯爵画的肖像画
伯爵为莎拉支付了皇家艺术学院的昂贵学费,请来当时宫廷御用细密画画师克雷格当她的老师。如是,莎拉终于接受到正规的绘画训练,画艺突飞猛进。
她不止学会了在纸上绘画,还学会了在陶瓷、象牙等特殊材料上绘画。
不久之后,在莫顿伯爵的引荐之下,她开始频频为欧洲王室和贵族作画,并在 30 岁那年终于正式脱离自己原来的老板,在伦敦著名的邦德街开设了个人独立工作室。
▲ 莎拉·比芬的作品
她画过至少四个国王,画过多位公主,还为 30 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画过像。荷兰国王还正式任命她为荷兰宫廷的御用画师。贵族和富人们都排队求画。

▲ 莎拉·比芬为玛丽公主作画
在 37 岁那年,她的艺术声誉抵达顶峰。她获得了英国皇家艺术协会颁发的银质奖章。这是当时英国画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艺术荣誉之一。她的画也连续多年入选皇家艺术学院的年度大展。
在这段时期,莎拉成功迈入了英国的上流社会。凭借个人的卓越才华和不凡毅力,她为自己赢得了富裕优渥的生活。这一点,可以从她当时的自画像中看出。
看上去,一切都在变得美好。直到 40 岁那年。

她不幸结了一个错误的婚。
没有史料明确记载莎拉到底是怎么认识她丈夫赖特的,但 40 岁那年,两个人举行了婚礼。莎拉把婚戒戴在了自己的项链上。
关于这个男人的身份,有说他是银行书记员的,也有说他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个上尉。无论如何,事实是两个人结婚后不到一年就离婚了,也没有孩子。有材料称,他们甚至从来就没一起生活过。一个一直流传在坊间的传闻是,这个男人卷了她所有的积蓄走了。
离婚第一年,男的还给莎拉留下 40 镑的赡养费,但很快就没有后续了。
没有任何史料显示莎拉抱怨过这段婚姻,抱怨过她的前夫,相反,尽管已经离婚,她在后来的二十多年艺术生涯里,经常以“赖特夫人”作为作品签名。这也给今日寻访她的画作带来困难。
▲ 莎拉·比芬署名为“莱特夫人”的画作
更不幸的是,她的资助人莫顿伯爵在三年后去世。多年相交,莫顿伯爵不止是她的赞助人,更成为她的密友,因此他的去世对她打击颇大。此外,步入中年后,她的健康和视力都逐步恶化,绘画对于她变得更加艰难。加上银板照相术的发明,让当时的人物肖像画的市场需求急剧下滑,这些都影响了莎拉的收入来源。
她不得不离开伦敦,去到布莱顿生活,虽然她仍会勉力继续为人作画,也开设绘画课程,但终究是入不敷出,最后甚至不得不带着债务离开了布莱顿。
▲ 莎拉·比芬作品
她的作品产量越来越少,甚至无法养活她自己。她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利物浦度过,主要收入来源靠的是外部的资助与补助。
66 岁,这位传奇女画家,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
回顾莎拉·比芬的一生,我对她是既钦佩敬仰,又哀伤惋叹于她所遭遇的不幸。
一百多年前,一个出身寒微,还先天严重残障的女性,却从来不曾向命运妥协,用坚定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破了各种艰难的困境,成为一个自力更生、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大写的人。
凭借自己的勤奋、毅力、才华,她更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我的好朋友汤汤说:普通人大多活得纠结,因为“健全”给了我们太多选择权。当你没有选择,能量反而能聚焦到已经有的哪怕一点点资源上,由此爆发出奇迹般的能量,获得超越常人的成果。
▲ 莎拉·比芬作品
不过,令人惋叹的是,她所出生的时代没有能给她更果决坚定的女性意识。早年时,她长期被老板剥削,不懂为自己争取应得利益;成年后,终究还是想要符合社会通行规范,嫁给某个男人,成为“某夫人”,结果所遇非人。
她本可靠自己的才华为自己积攒不错的财富基础,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更从容不迫,但到底还是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困境。
所以啊,不论出身,不论年龄,女人一定不要耻于谈钱,不要耻于为自己争取应得之利益。
面对剥削和不公,愤怒和反抗,才是女性的美德。
▲ 莎拉·比芬曾做露天表演的市集
眼下,伦敦的 Philip Mould 画廊正在展出《没有双手:莎拉·比芬艺术展》。
这也是近百年来,英国首个关于她的画展,因为在漫长时间里,艺术史一直少有女性艺术家的姓名,哪怕当时的英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
尽管身为细密画艺术家,莎拉·比芬取得了了不起的艺术成就,还获得了英国皇家艺术协会授予的银质奖章,但是,残障人士和女性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还是让莎拉·在去世之后,就渐渐为人所淡忘,长期被艺术史忽视。
转变发生在 2019 年,在苏富比的一次拍卖中,她的一幅作品,原本估价只有 1200-1800 英镑,却卖出了近 14 万英镑的高价,远超众人意料。
至此,莎拉和她的作品才重新获得艺术界的重视和研究。这也才有了现在的展览。
莎拉·比芬留给今人的 legacy,当然不止在艺术上,更在于她的精神遗产和榜样力量。
▲ 莎拉·比芬自画像
我相信,虽人各有志,但一定会有一些人和我一样,会被她的故事激励、鼓舞,希望能像她一样热爱生命,直面艰辛,勇于突破人生的重重困境,用乐观和创造力不断开拓人生的丰富性,实现生命精进。
不为别的,只因一期一会,来这人世一遭,太珍贵、太美好。
-  END  -
推荐阅读
一生50多段恋情却不恋爱脑,“秩序感”成就高产传奇女作家
余秀华:涅槃,在爱情被拉下神坛之后
那些周迅和那英“没看见的”,正决定着我们每个人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