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880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朋友圈友人摄影。
作者:王抒玉(Audrey),90 后狮子女,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多年职业媒体人,现为教育工作者,媒体撰稿人。个人公众号:抒语有时,不定期分享成长路上的点滴见闻。
写在前面
先说说我跟奴隶社会公众号的结缘。
2014 年也就是奴隶社会刚开始运营的那一年,我从校园毕业,正式进入职场。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无意中看到了“奴隶社会”上的文章,我已经不记得是哪一篇故事了,当时读完对我来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好像意外地在这里收获了思想宝藏,榜样的力量在我多年的港漂生涯里给了我很多前进的动力。
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我把成长道路上的上一个九年做一些总结与回顾,想与奴隶社会公号,也与正在奋斗途上的你一起分享。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共勉之。
202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的日子,也预示着我来到香港学习、工作与生活已经第九年了。
匆匆九年一晃而过,当我站在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再回首往日自己走过的路,内心里多了一份平稳与笃定,结缘香江,在此立足奋斗,是我与香港这座城的缘分。
火车驶至新界沙田,吐露港以西,马料水附近(现为港铁大学站),坐落着一所依山傍水的山谷校园,那里是我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学。
学生时代的日子简单而又充实。那日子是每天背个背包吃一个楼下面包店的红豆菠萝包,搭乘一站路的地铁去大学,在图书馆里饱览群书不知黑夜与白天;那日子是下了课狂奔去看感兴趣的名家讲座,万里晴空下和同学们在绿茵地上读诗,去一个叫做“天人合一”的地方发发呆,看夕阳西下……
我也曾在自己的公众号写过长文记叙自己的求学往事,感恩中大带给我的人文熏陶,我想,是这些日子的累积,成为了我日后与这座城暗生情愫的开端。
▲ 研究生时期的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位颁授典礼现场
初入社会,我成为了一名媒体工作者
中大毕业后,我入职了香港一家以资讯文化娱乐节目为主的卫星电视台,不久便参与了一档人物访谈类的专题节目制作,主题叫做“你燃点了我的心”,团队当时的定位是想要找到一些给香港社会带去榜样力量的人物,透过采访主人公及他身边受影响的人来讲述他的故事。
一个叫邓嘉玲 Kelly 的女孩吸引了节目组的注意,Kelly 从出生就患上了一种成骨不全症,又名玻璃骨,她的个子从照片上看只有两岁小童的身形,身体上的肌肉骨骼因为疾病的关系扭曲变形。
然而她从来都没有因此放弃过自己,而是积极投入社会,走遍全港中小学校、教会、医院,她把自己的故事和勇气传给了很多在逆境之中需要打气鼓励的人,当我们联系到她的时候,Kelly 正在香港公开大学修读文学语言专业。
在做拍摄采访准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应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她,用怎样的语气和她交流,第一次在约定的地点见到她,她化了点淡妆,小小的身体坐在一架全自动电子轮椅上向我们挥手打招呼,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女孩笑起来很漂亮,两个眼睛一闪一闪的。
记得 Kelly 向我回忆了一个场景,是有一次她进入了电梯,因为空间比较挤,电梯下降过程中,她感受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那种被围观的感觉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一直以来,她一直在证明的一件事就是自己其实和正常人一样,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自己身形和正常人有所差异。那时拍摄节目需要一定的周期,印象中的每一次 kelly 几乎都是坚持准时到达拍摄现场,这中间并没有叫过任何人帮忙。
有一次,我们同 kelly 的好朋友阿 May 做访问,从她朋友的口中知道了 Kelly 的另一面,“或许大家看到的都是她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一面,但我希望她可以收获幸福,找到一个真心爱她的另一半。”那个爱笑的女孩在那一刻哭了出来,原来,在这个爱笑女孩的内心深藏着的是她的感性与脆弱。
作为采访者的我原本可以继续追问下去,例如问她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让自己不开心,或是继续追问她对感情的态度、爱情的期许,摄影机一直在拍,没有停,好像在等待着情绪的爆发点,但我决定不再追问下去。
虽然我们是采访者,但也要怀有一颗谦卑的同理心,追求挖掘细节固然是记者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就去揭开被采访者的内心伤痛。
我望着她说:“Kelly 别难过了,爱你的人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和你最好的朋友来一张开心的合影吧。”她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后来她和朋友灿烂开心的笑脸被剪辑到了节目里。
▲ 2012 年,Kelly 被评为香港精神大使,图片源于网络
遇见 Kelly,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对于弱者的理解,即使是身体残疾的人士,他们的意志与精神力量甚至超越普通人很多倍,他们需要的不是来自外界热烈的关注,更期望的是来自外界以一颗平常心,像普通人一样看待和对待他们,去给予他们同等的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已习惯理所当然地将别人的经历与自身作比较,希冀去获得一份精神上的鼓励,但实际上这种心理上的平衡是不牢固的,但做完这期节目后我不再那么想问题,不要轻易去定义和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弱者,保持善意,彼此理解,互相尊重,我们的人生才会过得越来越好。
2022 年 6 月 22 日,Kelly 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条讯息,告诉大家,自己修读完了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学士课程,从 2009 年入学到她实现自己的读书梦,这个女孩用了十三年。
梁纪昌校长,是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嘉宾,他曾是香港一所叫做鲜鱼行学校的校长,入读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家境并不是太好。
根据本地教统局的规定,如果学校出现收生不足,就会面临根据政策“杀校”停办的风险,梁校长在任期间,两次带领全校师生、家长一起抗议杀校危机,最终以转型的方式保住了这所学校,让孩子们继续可以有学上。
梁校长还有一个称呼,叫做校长爸爸,他的办公室与其说是校长室,更像是课间同学们的聊天活动室,一下课,就会有不同的学生跑来校长室找他聊天玩耍。我当时很好奇,梁校长到底做了什么让学生们和他的关系如此亲近。
▲ 梁校长的办公室,学生们下课来找他聊天
我在一些学生的讲述中慢慢找到了答案。一个叫晓玲的女孩告诉了我,有一次她考试考得好,梁校长奖励了她一台风扇让她拎回家。又有一次她入高年级班,学业上又取得进步,她又拿了一个电饭煲带回家。
晓玲来自于一个内地新移民家庭,初来香港入读这间小学,在学校里获得的这些物质上的奖励让她知道,原来努力学习是可以改善家庭生活的,她也因此更用心学习,适应在香港的新生活。
我们后来发现,原来梁校长将自己办公室的一个独立小房间改造成了爱心物资储藏室,他将来自社会上爱心人士捐给学校的物资分门别类,以成绩换物品的奖励方式激励孩子们勤奋读书,让他们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 办公室里有很多的公仔玩偶,是校长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我还记得采访杨同学和他的妈妈,学生是鲜鱼行学校的毕业生,联系到他的时候已经升入中学读中一(相当于内地的初一),告诉我小杨本身的中文读写能力本来很差,起初来到香港,文章都很难读懂,为了帮助他改善,学校特意组织老师给他开小班一对一补课,提升落后的进度,杨妈妈后来在一次短信联络中特意发给我一张图片,那是一支钢笔,梁校长送的,为了给他加油打气,那支笔他一直都在用着。
还有五年级的阿智,初次见到他时有些紧张,小男孩不太爱说话。那天采访,他看到校长也来到了校园里,便奔向校长身边。后来我和他在教室里聊起天,我问道:“阿智啊,如果要你说一句想和校长爸爸说的话,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男孩的脸突然变得有些严肃,“我想谢谢校长,我家里很穷,是你告诉我只要用心学习,将来会有机会成为富人的祖先,就算穷也要有骨气,我会俾心机读书(粤语是用心学习的意思)。”说着说着,两行热泪从他的眼眶中涌出,那眼神里却又透着倔强。
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境遇让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生存,这也让他们比同龄孩子变得更加成熟,也更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有一位校长爸爸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天。
▲ 学生们眼中的梁校长
节目播出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和家长给我发信息,谢谢我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在和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种被信任的满足感,采访是一门人与人交流的艺术,真正有用的采访技巧只有一个,真诚坦然地和对方交流,对方才会对你敞开心扉。
初入香港社会,我因为参与几季纪实节目的拍摄制作而有机会全面接触深入香港社会普通人的生活,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香港精神,透过十三年坚持圆梦学业的 kelly,透过给基层学生带去希望的梁校长便可以感受其中一二,像《狮子山下》歌词里唱的那样:“人生总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人生第二份工,我在电视台做编剧
第一份工做了三年,这之后我去了一家香港本地的数码媒体电视台,负责一档人文历史纪录片栏目的编剧。
这个节目是要以主持人解说的方式,述说中外近代史上的著名历史事件,要想将这个节目做得出彩,需要找到一些有创意并能引人深思的点。
▲ 编剧的日常工作
当每一期的节目主题内容确定好之后,节目组通常会一起开个小会,讨论每一期节目可能会涉及到的热点问题,大家一起集思广益一下,然后撰写每一期的稿件。
主持人是香港本地的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化名人,他在文学历史方面都有很深厚的评论功底,整个制作节目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交流文化的机会,在这个过程里我也向我的香港同事们学到了很多。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有它偶然的一面,也有其必然的一面,比如当你站在今天的时代再去回望过去的某个名人的话语或是当时施行的某项政策时,如果将其放置在今天它又是否适用,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就会从历史中挖掘新的观点与生命。
录影当天,行话叫做“有厂开”,我们节目组开厂的时间通常是每周二的早上八点至十二点,如果一切顺利,一个上午的录制时间可以录完三到四集的量。
开早场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早去到公司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在化妆师给主持人化妆做造型的短暂时间,我会和搭档小 E 抓紧一切时间和主持人做第一遍内容梳理。
有时候连早饭都顾不上吃,直接进厂开工,公司大厅的那台自动咖啡机成了我那时最大的安慰。
▲ 在节目拍摄现场布景 
小 E 是我的搭档,一个和我一样喜欢文学与历史的香港同事,通常在群里我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Audrey 你几点到?可以帮我打稿吗?”
又或者是:“我已经到了,要喝咖啡还是朱古力呢?”
录制节目的过程是无比满足值得回味的,我开始明白并理解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与他人的想法有那么不同,一个问题怎样展开去讨论,怎样去挖掘可以讨论的空间,控制嘉宾讨论的时间进度,而这些是我在实际参与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学会的。
做传媒工作是辛苦的,有时一个人顶八个人的工作量是常态,也是一种能力。
我也有过几次通宵录播的经历,因为另一个节目的人手不足,我们组的编剧又被总监拉去加入了另一个节目,音乐节目录制的时间一般来说排在晚上,通常要录到十一二点,但碰巧的是第二天早上我们还有本身自己负责的节目要跟拍。
我记得那天晚上等收工完已经是夜里 1 点多了,想着还有明天一早要用的稿子需完善,不敢松懈,好在住的地方离公司倒还算近,后来制作部的一位女导演收工后开车顺路把我送回了家。
十二月的香港,早晚温差很大,天还没亮,我稍微眯了一小会,看时间差不多了,套上件大衣下楼,楼下保安大叔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我怎么天天早出晚归的,我搭上小巴去公司,发信息给小 E,问他在哪,那哥们发来个一句“我到了,稿子发来。”
这是我二十几岁时一段听上去有些不要命的疯狂工作岁月,那时候的自己,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往前赶进度,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
尽管工作强度如此之大,我也没觉得有那么地辛苦,或者说这份苦是不自知的,是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的,当看到节目获得了还不错的收视,被评为公司的几大王牌栏目,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做编剧的这段经历,也让我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多元。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我在这里和团队成员们形成的默契与友谊。
▲ 现场工作照
从容应对紧急事件,
成为一名真正有专业素养的媒体人
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成长为一名能够称之为有职业素养的媒体人,是我在工作中应对的一次紧急事件。
当时的我任职一家报业集团,做商业版人物采访报道,先前采访一位企业老板的记者突然怎样都联络不到,但报道要当天放工之前定稿,企业老板不满意其报道,要求立刻找到负责的记者修改文稿,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这件事后来交给了我处理,我刚拿起电话,只听那位企业的女老板便开始破口大骂起来。我当时调整了一下心态,在脑子里过滤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如何在放工前改好这篇稿件不耽误排版印刷,保证公司的整体利益;第二修改完成一个符合企业老板要求的稿件。
我控制住了自己的委屈,在电话里安抚了那位情绪激动的女老板,并向她表示愿意听她的建议,尽量修改一篇符合她要求的报道。就这样,在沟通了近一个小时后,我记下了她所要求修改的地方,又重新调整了一遍报道的段落结构,顺利地完成了和企业老板之间沟通,也最终在放工前将文稿交给了排版部,没有耽误当日的发布。
因为成功化解了这次事件,我也因此受到了上司的表扬和同事们的刮目相看。
排除干扰,学会控制情绪是职场中的一堂必修课!与其抱怨不公,不如卷起袖子迎难而上,解决好问题!
如果你现在问我,有没有后悔当初选择踏入传媒行业,我的答案是从来没有。如果不是因为当初接触这个行业,我想自己的视野可能不会那么宽阔,我也不可能有机会深入了解认识体验那么多关于这座城的风土人情。我享受每一次接受工作任务,像个战士一样,风雨无阻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回顾一路走来自己的职场生涯,我想做以下几点总结:
1、敢于踏出第一步,允许自己不断尝试。
我依然记得当年第一次去求职面试时的忐忑,当我敲开媒体集团 offer 的大门之前也经历过投简历石沉大海的阶段,但当时我非常坚定的一点是,无论如何毕业之后我一定要尝试着在香港立住脚,我要以工作的方式去打开探索这座城市的大门。
我还记得其中有一间本地的电影公司联系过我,虽然我当时并没有被那间公司录用,但我很感激那个公司的副总监愿意抽时间见我,她说她阅读了我在简历里提到的一篇电影报道,觉得写得很有深度,所以愿意见我一面。短暂交谈之后,她给我指出了我 CV 上的不足,以及香港文化传媒公司会比较看重的几个点,为我的求职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帮助。
机遇不是自己等来,而是自己主动争取到的,要让伯乐遇见千里马,千里马必须为自己制造机会,并时刻准备好,把找工作当成工作,成为了我当时的信念。
2、积极融入当地文化 
我融入当地文化的方式是学习语言。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修了一门有关电影文化方面的课程,导师在文化界很有名气,同时也是出了名的严格,她课上授课的语言是全程广东话与英文贯穿,一时间吓退不少想要修读这门课的内地同学。不过我当时还是执意选这门课,因为我想挑战一下,融入本地的同学圈子,和他们组队,同时向他们请教一些方言熟语,一整个学期坚持下来,我的粤语听力有了大踏步的提升。
回想初入香港社会工作的头两三年,自己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学习吸收当地的文化,这个过程也让我更加感受到学习粤语对于立足香港生活工作的重要性。我也无数次遭遇过一些话语听不懂,或者自己想说又真的表达不出的尴尬窘境,但我没有因此而止步,相反,我的积极态度也促使身边的本地同事和香港朋友愿意主动加入帮助我提高语言能力。
记得很多个夜晚,放工后的我经常拿个采访稿子搬个小板凳跑到公寓楼下的保安室去找值班的老大爷练习说粤语,老师们很热心,对学生的要求很严,一个词说不标准,从头来过!一个个句子上被我备注上了密密麻麻的拼音符号作标记。
还有我当时所在公司配音部的负责经理,我称她为我的广东话 Professor,每次有重要任务要出外景访问,我有一些拿不准的字音,是她逐条录音发我听,帮我修改不地道的表达,如今在语言上已经可以切换自如的我,依然要感恩当时身边这些香港朋友们带给我的无私帮助。
透过学语言的方式了解融入香港,无形中加深和拉近了我与这座城市间的距离。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如果你特别渴望一件事,就去用心做,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
3、做自己擅长的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应当怎样规划好自己职业发展路径,经验告诉我做自己擅长的事,越可能实现成功的机会。成为媒体人,传播自己的所思所想是我读书时起就确立下来的志向,因此我就朝这个方向在努力探索。然而,传媒行业整体在香港的环境并不算一个很高薪的行业,同届的同学中,也很多都转行去了更多有赚钱机会的行业,或者回内地发展,起起伏伏,有成功也有失败。
我也是在一路跌跌撞撞和不断尝试中才充分了解自己真正感兴趣并且擅长的方向是什么,靠着这些经验帮助我化解危机,调整方向,拓展新的可能性。
每一次的转变与进步都建立在上一次的工作经验累积之上,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模式,核心点是你必须找到你所热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将你擅长的优势转变成一种能力,让它可以用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这样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长远,越走越有趣。
经历搬家风波和亲人的离世
和很多在国内一线城市打拼工作的小伙伴们一样,离家在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是拥有一个住得舒心的房子。
回想五年前,我曾遭遇过一场搬家风波。原先租住四年的房子还有一个多月即将到期,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如果租客和房东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每两年续签一次合约。
但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续约房东直接要求涨价近百分之五十,极不合理的加价对当时的我和室友来说是承担不起的,尝试着越洋电话打过去协商,没想到房东完全不念多年租住的情面,直接在电话那头说:“如果你没钱,快点搬去第二度!(粤语其它地方的意思。)冷漠的话语当场在电话那头泼了我一身冷水。我也下定决心不再继续续约。
记忆里的那个六月,我过得异常疲惫与忙碌,白天工作,晚上回来便打包物品,还要留意有没有适合的房源,压力实在不小。妈妈后来从家乡来港陪我整理家私,直到六月中旬的时候,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一套符合自己心意的小屋。
新屋离旧居不远,隔着一条街就到,那是一个走进去四四方方的客厅,开放式的厨房布局,很敞亮,有两个独立房间,房子的采光很充足,最重要的是,价格也很合理,看房子看出了门道,我几乎第一时间便敲定了这套房子,尘埃落定,终于大叹一口气,下个月不用睡大街了。
▲ 曾走过无数遍的市井街道
2017 年的 7 月 1 日,也就是当时的新特首林郑月娥宣布就任第 5 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那天,那天我和母亲两人拖着一个从楼下店铺借来的小推车一箱箱推运东西去新住所。
休息间隔,我把笔记本电脑放置在一张小茶几上,一边看屏幕里新行政长官的就职典礼,一边往箱子里塞东西,大大小小的杂物几乎将我们淹没,那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那个晚上,我和妈妈去外面的餐厅饱餐了一顿,之后去了中环码头看七一回归的烟火表演,望着眼前被烟花点燃的夜空和对面那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我百感交集。香港,就像是一个万花筒,它有它华丽绚烂的一面,它也有其残酷的一面,那一刻我也明白,要想在此立足,就必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 璀璨烟火下的维多利亚港,图片源于网络
人生无常,有得必有失,多年来我虽得到了不少在外闯荡发展自己的机遇和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很多陪伴挚亲的时光。2019 年,我的外公走了。
每年春节假期,我都会多请几天年假回内地探望家人,印象里最深刻的是,每次过年回去,外公外婆都会想一些有创意的方法迎接我凯旋回家,比如在家里面最显眼的位置放我小时候喜欢的公仔娃娃,让它们拉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宝贝孙女回家”。我也每周尽可能多打电话多视频问候他们。
知道外公病重的那天,公司派我去西安出差,我提前了一天趁着周末飞了回去看他,那时的他刚从 ICU 转入普通病房,整个人很虚弱。我把求来的平安绳套在他的手腕上给他打气,他睁开眼睛向我点点头,他有很多想对我说的话,但已经没有力气说出来了。
那段时间,在我的床头一直放着一本《西藏生死书》,我每天都会看几章,想为外公祈福,空了就查各种资料,想找到减轻他病痛的治疗方法,书籍的纸张被我用笔划破,泪眼模糊了视线。外公还是离开了我们,走的时候很安详,像睡着了一样。
参加完葬礼又回到香港工作的我,曾痛苦了很久,我觉得好像某部分的自己那个时候也随着外公的离去而消失不见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脑海里回想外公第一次送我留学时来香港玩的情景,八十多的他还精神抖擞一路小跑,一家人去黄大仙拜神,在巴士上他用英文和闽南语和乘客打招呼。他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叫《东方之珠》,每次唱的时候,声音都无比洪亮。他一直鼓励我勇于追梦开拓视野,他是我最敬重的长辈,同时也是我的一位知己,理解我,支持我,给我足够的爱与信任。
外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此生与我们的种种回忆就此化作虚空,在我看来,一个人一生的种种努力,都不会随着个体生命的逝去而消失,而是会以不同的方式留存下来,只是他会换一种方式守护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活在我们的心里。
外公生前曾喜欢戴一副墨镜,如今我把它一直珍藏在一个角落,我知道我会是他生命的延续,是他的眼睛,要继续承载着他的精神看世界。
那一年的我好像突然间长大了许多,我开始真正意识到人生是有限的,人必须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做点什么,勇敢去爱,去珍惜,去开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样是在那一年的年尾,在一家西餐馆里,我相识了我的爱人。
▲ 来自作者
结语:写给奋斗路上的同路人
九年居港生涯,如果用关键词梳理我过去的 9 年,我会选择“奋斗”“突破”和“探索”,在奋斗中战胜阻碍,在突破中披荆斩棘,在探索中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我想说,Life is not feeling good all the time,but it’s about feeling it all。接受完美无缺的人生,经历它,完善它,才会收获一个更丰盛的成长旅程。
曾几何时,我一直在不断思考何为归属感,如今于我而言,归属感就是,香港和内地,两边都是家了,我要感恩所有的际遇,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之际,执笔此文,祝福我和我的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也祝愿每一个在理想路上的你以梦为马,心想事成,我们一同加油!
-  END  -
推荐阅读
从此刻到彼时,从上海到北京
一诺:钝感中年
“活下来才有未来”:2023即将到来的裁员潮,你准备好了吗?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