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900 篇文章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Ling,80 后,二宝妈,现居西欧。十五年来在欧美头部金融集团管理层摸爬滚打。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梦想帮助更多人加速成长。本文来自:玲说职场人生(ID:lingtalks)。
一夜之间,“松弛”这个词火了。
热搜上,先是松弛感美人舒淇;接着,又开始讨论令人羡慕的松弛家庭关系。微博博主“黑猫白袜子”分享的一则旅行见闻:
因为孩子的证件过期,妈妈只能带其回家,因所有人的行李都挂在这位妈妈名下托运,导致其他人在到达旅行目的地后也无法拿到行李。但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暴躁的指责,人人都平静从容地处理着这场意外。
博主最后感叹:“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
评论区充满了默契与了然。容易抓狂的妈妈、动辄暴跳如雷的爸爸、一言不合就躺地上打滚的小孩子……就算自己家没有,也总能在街头看到。稍微代入一下,已经开始难受了。
大家开始思考:既然原生家庭不能选择,那我们能不能从自己做起,变成一个有“松弛感”的人?
▲ Photo by Clem Onojeghuo on Unsplash
于是乎,一大波鸡汤被批量复制,投放在社交平台上:
“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提高钝感力,降低期望值,回归自然力,保持松弛感”
“不拧巴、不端着、大大方方,才能活得漂亮”
……
一个话题一旦被全网讨论,就很容易转化成切实可感的焦虑。所有人都在生活缝隙里反思自己够不够“松弛”。
松弛感,被认为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现实难题。家庭关系不亲密,因为亲子关系不松弛;恋爱不成功,因为太不松弛。还有工作中要谨记松弛感秘诀,“只顾自己开心”之后,事业飞速腾飞。
真的是这样吗?如何做到真正的松弛呢? 
/ 松弛的底气 /
既活得轻松,又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吧。
上周和来自纽约和伦敦过来出差的同事聚餐,对他们的个人经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高中辍学出来打工做服务生,然后觉得做够了就回去读书,先上个专科学校(类似国内的大专),再出来工作两年,期间顺便环游一下世界,探索人生。随后努力一把,继续进大学深造,28 岁硕士毕业,不慌不忙地进入一线金融机构工作。 
探索期,丰富的游历,大概就是他们的共性。
我刚出国那几年,特别困惑周围西方同学的状态,一切似乎都是可以被允许的,不紧不慢,everything is fine。
相对而言,我自己的状态是非常紧绷的,至于“松弛感”,简直想都不敢想。每天想着都是如何顺利完成学业,为下一步做准备。因为延迟毕业的每一天,都有缴纳高额的学费,还得为居留担忧。
直到顺利入职工作时,才有了一点点松弛感。翻看毕业那年夏天旅行的照片,里面的自己笑得特别舒展。
原来,这不紧不慢的松弛感背后,是有可以选择的空间,是把握生活的自信和底气。
某种程度上,松弛是一种特权。如果一个人任何事情都难以掌控、一直被否定、生活充满压力,想做到松弛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情。
热衷于看别人家的“松弛感”则是一种心理投射,好像看过之后就能少一点不安。我觉得这是无可厚非的心理,但关键是,能够让人活得“松弛”的条件又在哪里呢?
缓解内心焦虑是一方面,但如果只是一味制造幻梦,即使是看上去无害的“放轻松”,也可能会成为有毒的东西。
老实承认自己努力了,还能敬你坦诚。假装自己没努力,是在制造焦虑。真没努力却依然优秀,那就是拉仇恨了。至于不是“赢家”还“松弛”的人,真的会被看到吗?
“松弛感”之类的说辞,其目标指向依然是“赢”“优雅”“体面”。当然也追求舒服,但衡量的维度始终是向外的而非向内的。
说白了,还是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而非全盘接受自己本来的模样。
▲ Photo by Edi Libedinsky on Unsplash
/ 先紧后松 /
经常有人来问我如何提升沟通表达能力,特别是在海外职场环境中的沟通,我一定会强调显而易见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重复,重复再重复。 
没有捷径。
前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在她书中就谈到自己刚入职麦肯锡时,经常需要语音留言,可自己说得磕磕巴巴,不知所云,为了留一条还算满意的语音,反复录五次,十次,是家常便饭。慢慢地,因为努力练习,语音和沟通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当一个人特别想改变自己当下生活的某个方面时,他一定是紧绷的。当一个人为爱而不得辗转难眠,苦苦追求时,姿态也一定不好看。
同样,用尽全力想要做到一件事,也必然不是松弛的。至于那些总是感觉生活会失控的人,更不必说,会高度警觉以求保护自己。
总结而言,松弛感的反义词,是渴求和恐惧。没有渴求,也没有恐惧,人就可以松弛下来。
松弛感的前提是拥有和经历的外化。
前两天看许知远采访画家何多苓。何多苓是个非常好玩的、松弛的老头。他喜欢建筑,但他发现在建筑师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差一点都不行,他觉得很辛苦。
但画画和建筑不一样,他可以随便一笔拉到任何他想拉到的地方,于是他走上了画家这条路。
在采访中,他说:“我早就知道,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松’才做得好。”
后来他也说, 当然你要先经历那个高度的“紧”的阶段然后才能有“松”的时刻。
许知远在这场对话后的感叹是,他有多轻,他就有多重。轻与重,松与紧、张与驰,这种对比从来是中国文化中厚重的部分。
紧是为了掌握技能,而松则会让人学得更好。把时间用在用日复一日的“紧”,淬炼出从容自得的“松”,这种松弛才是生命精益的滋养。
各路人马如今大谈“松弛感“,大概是因为它比自律、努力的状态更易模仿。“努力感”怎么学?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太阳、日复一日健身时的汗水、无穷无尽的习题与单词……
每一寸的收获背后都意味着持续的学习与付出,这些实打实的成果,非网课秘籍在言语间可以铸就。
没有阅历作基础,盲目追求松弛感,要求自己不能拥有焦虑、悲伤、狼狈这些情绪,就像一个“羞耻按钮”,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松弛。
可如果没有“紧”过,又何谈“松弛”呢?只练习领奖的姿态而不是得奖的本事,到头来无非镜花水月。
▲ Photo by Thao LEE on Unsplash
/ 走向松弛 /
那如何做到松弛呢?简单来说:
1、一方面,减少过度的渴求,学会接纳自己,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
幸福指数=能力 / 欲望。
首先是赦免,接下来是接受现状,不要急于向山顶仰望。这个做到不容易,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所以需要刻意地去练习,去寻找。
别人认为好的东西,你不一定需要。
长久以来我们都生活在对自己的不满当中,但其实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根本就是一时间很难完成的啊,所以,应该要接受现实,宽恕自己,把目标分解得小一点,从确实能做到的事情开始,一点一点积累,这样才会进步啊!  
2、另一方面,通过更加笃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修复力,减少面对世事时的恐惧。
有位刚入职新岗位的同事和我分享她的焦虑,她其实能力不错,但新环境中都是有经验的同事,各种差距让她压力特别大。经常会不自觉地陷入自责中,“为什么我做不到像她那样好”……
我给她的建议是做一些生活中能够给自己带来秩序感的事情,比如整理房间,打理花园。
她去尝试了,过了一段时间,焦虑好多了。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秘方,而是通过简单的生活习惯的调整,提升自我的掌控感和秩序感,人会更容易松下来。把精力从自责转移到完成自己的目标上面,允许给自己时间和空间。
不用太迷信松弛感,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便是对于那个我们觉得最应该松弛的人而言,他们的人生也有各种身不由己和挑战。
原来,让内心强大
我只需要
看到自己
接纳我还不能做的
欣赏我已经做到的
并且相信
走过这个历程
终究可以活出自己
                                                                ——萨提亚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  END  -
推荐阅读
败在没有人脉上的“我”,原来可以这样做……
钱颖一: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普遍焦虑内卷?
一生50多段恋情却不恋爱脑,“秩序感”成就高产传奇女作家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