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019 篇文章
Photo by congerdesign on Pixabay
作者:晋良,个人公众号:晋良(ID:BCEL97)。
音频主播:米三古余月
《列子》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学成归来后,一个去到齐国做皇室公子的老师,一个去到楚国担任军事要职。
邻居孟家也有两个儿子,所学的东西跟施家一样。他俩去讨教经验,施家也都如实相告。
后来,孟家大儿子去到秦国,向秦王讲述自己的高见,仁义如何、道德如何,都很正确高尚。
听完后,秦王却说,眼下各国都在争霸,如果只讲仁义,会招致灭亡的。之后便拒绝他的提议。
孟家小儿子去到卫国献策,提了许多军事建议。
可卫王说,我这是小国,在大国中间夹缝生存,稍微有些动作就会被怀疑,你的这一套行不通。随即,也拒绝他的提议。
同样一套学问和经验,为何施家儿子能求得功名,孟家儿子却屡屡被拒?
或许是人的问题,不同的人,注定拿不到同样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都是经验保质期所导致的。
现实中,人们都很注重积累经验。
无论是信奉他人经验,还是沉浸于自己的经验,保质期之内,这个确实有用。
可经验一旦过了保质期,它的效果就会逐渐贬值,甚至最终沦为废纸。
Part.1
经验贬值,一个不争的事实
17 世纪,一些荷兰人迷上了郁金香。
因为当时这种花,特别畅销。只要是向往美好、或是追求时尚的人,手里有点钱,都会买一些用来点缀自己的生活。
而郁金香的种植,又十分简单。找一块土地,种一些种子,耐心培育后,坐等收钱,就成了许多人的致富经验。
大家看到有人赚钱了,都蜂拥而至,一股脑冲进郁金香种植领域,期待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在这种背景下,1636 年~1637 年,郁金香狂热被炒到了顶峰。有人花 15 元买入,转手能以 175 元卖出、有人花 45 元买入,最后甚至能以 550 元卖出。(备注:《郁金香热》书中故事提到的价格单位叫“荷兰盾”,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就改成了“元”。)
Photo by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疯狂逐利之下,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悄然产生。
例如,有人出售自家土地,只为换取六株郁金香、有人痴迷种植,连未婚妻改嫁他人都不管、还有人为了防止自己种的郁金香被窃取,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坚持在地里守着。
直到郁金香泡沫破灭,深陷其中的人们,因价格暴跌瞬间损失惨重。
作家德·布兰维尔在《游历荷兰》书中曾说:
那些人被狂热冲昏了头脑,对鲜花的渴望让他们不惜代价,这种疯狂就像是一种病,摧毁了不少富有的家庭。
其实靠郁金香赚钱,并没有错。问题是,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原先的经验,已经不管用了。
种花是这样,别的事也是如此。
例如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巅峰时期曾拍出过《摩登时代》、《城市之光》、《淘金记》等诸多知名电影,深受观众粉丝们的喜爱。
用卓别林自己的话讲,遇到危机时,只要拍出一部成功影片,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经历多次成功后,他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直到他拍了《凡尔杜先生》这部电影,最终票房惨淡,甚至不足以支付摄制成本,卓别林所在的公司,只能自行垫付成本,外加裁员,才勉强维持生存。
当时之所以是这个结果,一方面是新观众入局,老观众持续流失,卓别林依旧是明星,可观众却不是曾经痴迷于追捧他的粉丝;
另一方面,同类型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卓别林基于过去经验所推出的电影,既缺乏竞争力,也缺少新意,大家就不愿意看。
因此,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大腕,大家都会经历经验贬值这件事。
贬值后的经验,就像一颗吸引我们奔向失败的毒药。它既是财富的天敌,也是所有好运的杀手,更是导致贫穷产生的罪魁祸首。
▲ 卓别林,图片来自网络
Part.2
变化面前,经验脆弱不堪
20 世纪 50~70 年代,法国工业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倘若企业提高了生产率,增加的利润就要分出一部分给工人们,有时是增加补助,有时是提高薪水。
位于法国马赛城外的大象茶叶工厂,一直是这样做的,工人们都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 80 年代,情况产生了变化,即便企业生产率持续提升,但给工人们的“分红”却逐年下降。
公司利用省出来的钱,雇了一批白领,他们整天穿着西装,在工厂转来转去,手里拿着小本本,不知道在记录着什么。
终于有一天,这些白领得出了结论:
为了继续提高生产率,并为公司节约成本,我们就把整个工厂关了吧,把全部工人开掉,然后将生产线搬到人工费更便宜的波兰。
由此,法国工人们的好日子彻底终结。
无独有偶,在作家余华的《兄弟》书中,也曾提到过类似例子:
当李光头去日本,收购 3567 吨洋垃圾西装后,就决定送出 5000 套,给刘镇的父老乡亲们穿。
在此之前,刘镇居民换新衣服啥的,都要付费请张裁缝做。而李光头的免费西装一来,大家蜂拥而上一人挑选几件,几乎一整年都不用花钱买衣服。
张裁缝受此影响,瞬间没了生意,自然就断了赚钱来源。
此后,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整天哀叹:“这个李光头太缺德了,弄来这么多进口衣服,没人请我做国产衣服了,这往后几年啊,都没人请我做衣服了。”
其实,无论是法国茶叶工厂的工人,还是余华笔下的张裁缝,他们长期钻研一个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可看似坚不可摧的经验,在变化面前,也脆弱不堪。
因为归根结底,经验是我们基于过去的总结,它存在一种滞后性,落后于咱们当下的行动,甚至无法预测未来。
就像网上流传的那句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换句话讲:“当变化摧毁我们所拥有的经验时,连眼睛都不会眨。”
一个人被淘汰,就是瞬间的事。
Photo by geralt on Pixabay
Part.3
高估经验,是人性的弱点
曾有朋友吐槽说,她在一家公司干了 3 年,耳朵听老板吹嘘,磨出了“老茧”。
无论是平时开会、周会、月末总结会、还是年会或是别的活动啥的,老板都要吹嘘一番,自己创业成功的故事。
内容也很简单,大致就是他为工作付出一切,拼命加班奋斗,然后跟客户死缠烂打,还要会来事、会喝酒、会阿谀奉承等等套路。这些经验,在年轻人的眼中太俗气,也太落伍,根本用不上。
可老板不管这些,一有机会就说,然后还总埋怨员工不按他的说法做。朋友工作的这三年,公司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逐年走下坡路。
老板试了许多办法,换了许多员工,请了许多机构来培训,就是从未怀疑过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经验。
最后,朋友也是听说,在她离开不到一年的时间,那家公司就黄了,老板也背了许多负债,为了还债,甚至送起了外卖。
其实我们人性中,最恐怖的弱点,就是高估自己所拥有的经验。
日本作家安井元康曾提到:
有些人运气很好,遇到了好时代、好团队,从而天时地利人和,工作自然就顺风顺水。实际上,这些人只是时代的宠儿,他们并不是实力有多强。
现实中,许多人都习惯于,将好时代“投喂”的成果,归功于是自己的拼搏付出。然后对没有享受到红利的年轻人,指指点点,一副说教的姿态。
这样做,其实特别不好。这种条件下所积累的经验,也毫无意义,如同丢进垃圾桶的废纸。
巴菲特有句话,讲得着实中肯:“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错把运气当能力,错把经验当唯一,最后只会让自己丢人现眼。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拼到最后,就是看谁更踏实。你放不下过去的辉煌,整天高估自己的经验,然后端着、装着、肯定会输。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写在最后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提到:
在传统社会,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在 21 岁前学的东西,可以在今后的岁月中持续运用,例如传统的学徒制、技艺、职业。
但在企业家社会中,5~10 年后,一个人在 21 岁前所学的东西就会逐渐过时,因此人们应该通过掌握新学问、新技能、新知识、替代或至少更新以前所学的内容。
这也揭示了,经验存在保质期这一事实。在如今的时代,经验贬值速度,只会比过去更快。
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具备一种观念:经验仅仅是一个起点,它不是一个能够休息和吹嘘的地方。想有更好的未来,自己必须持续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以此保持竞争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
1、跨界学习。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书中曾提到:
莱特兄弟能发明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主要结合了汽车使用的汽油发动机经验,与滑翔机实验中所得出的空气动力学经验。
两种经验相结合,才让飞机的诞生成为可能。
而电脑能诞生,也归功于科学发明“三极管”、数学发现“二进制理论”、新的逻辑“打卡设计概念”与“程序和反馈的概念”。
这揭示了,跨界学习掌握不同经验的作用。
再比如,提起德鲁克,咱们都会想到这是管理学领域的专家。但你知道么,他也是一位跨界学习的高手。
《哈佛商业评论》有文章曾提及,德鲁克从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文学、乃至于医学领域,汲取所需的知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考模式。
要知道,现实中要做好一个领域,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聚焦。德鲁克之所以没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单个领域的经验贬值,从多个领域汲取最新的洞见,最后得以持续保持优势。
管理学家德鲁克,图片来自网络
2、与行业接轨。
国外网飞(Netflix)公司有一个做法:鼓励员工与竞争对手交谈,允许他们参加外部面试。
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网飞想借助外部力量,帮忙评估员工价值。倘若有人才要被竞争对手挖走,公司这边直接提高薪酬报价就能留下。
其次,这样做会让员工与市场接轨,清楚自己在行业中属于何种位置。以往人们只盯着一个公司时,积累的经验就会溢价,也容易闭门造车。
倘若将视角放长远,基于行业发展角度看问题,自然会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那点经验,抵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最后,这种清醒,反而有利于推动自身进步。有勇气走出舒适区,你才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参考来源:
1.《正道的谋略》作者:南怀瑾。
2.《郁金香热》作者:迈克·达什。
3.《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大卫·格雷伯。
4.《卓别林自传》作者:查理·卓别林。
5.《兄弟》作者:余华。
6.《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者:彼得·德鲁克。
-  END  -
推荐阅读
刘瑜:我的成长经历,教训远多于经验
8.9高分纪录片的真相:不幸的孩子,都有一对强势的父母
“我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