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790 篇文章
题图:文图皆由一土学校华蓉老师根据学生学校生活绘制。
本文整理自一诺家庭教育课程《觉醒的父母》,文末有参与信息。
最近直播收到很多家长的问题留言:
当孩子有我们没法理解的情绪……
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有无法抑制的焦虑和冲动……
当我们真的无法和孩子进行对话……
当我们不能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想这些场景,对于父母朋友们也都不陌生。所以做父母真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工作,并不仅仅在于它对我们脑力、体力的挑战,更重要的其实是对我们心力的挑战。
我们每个人其实是在不知觉的过程中就成了父母。虽然我们为了备孕生孩子做了大量准备,身体准备、经济基础的准备,我们的心智发展也基本成熟。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很少有人真的做好准备去面对一个有灵性的人。虽然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看上去什么都做不了,完全要接受我们的照顾,但是,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个智慧生物,有他的神秘性、复杂性和不可知性。而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是没准备好,就成了爸爸、妈妈。
所以,养育让我们能够透过孩子折射出来我们自己的缺陷。这些缺陷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隐藏得很好,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去呈现我们想呈现的一面。但是孩子的出生会让这些“最丑陋的角落”都一览无余。
我记得儿子有一次和我说:妈妈,为什么你总说爱生气是不对的,但是每次你生气的时候,你总是对的? 
这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一个“自己说一套做一套,用高标准要求孩子,常常双标”的妈妈形象立马呈现。这个妈妈,就是我。

我做妈妈的前几年常常发火,我想很多妈妈都有过,我现在好很多,不是因为修养提高了,而是换了一个视角——从孩子或家人哪些事做得不好“惹”我生气,到为什么我会对这些事情生气。 
我在书里提到过 5 个“为什么”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问自己,一旦敢于去问,就会发现我们在孩子身上投射的,实际上是我们内心那些没有化解的伤痛、那些对自我的不接纳,那些自己内心没法处理的冲突和无法缓解的焦虑。无一例外。 
这些投射时常以教育的名义、以“我为你好”的名义展现,似乎是至善,因为是“我为你好”,一切出发点都是因为爱你。其实隐藏了我们生命中最黑暗的、最不愿意让人看到的恐惧,甚至可以说是“恶”的一面——这个“恶”并不是说我们的发心是坏,而是这些黑暗在我们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存在。因为不接纳自己,而在孩子身上看到“毛病”的时候而着急、焦虑,甚至怒不可遏。所以我们自己的内心冲突,才是我们和孩子们相处过程中种种困境的根源所在。
如何化解这种困境?不是没有道路:
要先想想: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个家长朋友肯定都有过思考,在全村里面很多家长经常会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什么都说以终为始。那培养孩子,我们的终点是什么?我们希望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我想可能有一些看起来大家都同意的答案: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希望孩子能够幸福、能够成功,这都投射了我们对孩子最真诚、最深刻的爱——我们希望孩子有自己丰盈的一生。但是难点在于,我们如何去定义“成功”和“幸福”?
成功有很多大家都认可的定义,比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学历水平,或者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他喜欢的工作或者事业。而在这个大的定义里面,我觉得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学历、工资、职业;还有一类是看不见的,这些看不见的跟看得见的并不相悖,看不见的实际上是看得见的基础。如何去实现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根本上在于拥有一个完善的人格、健康的身体,还有跟周围人构建友好深度关系的能力。因为每个人的职业如何,身在何处,在一定阶段有什么样的收入,很多是基于际遇或者机缘,这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时代会都会有不同的展现,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但是如果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内心状态,有能够跟身边人构建友好关系的能力,那相信孩子不管在什么样的境遇、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所以像这些看不见的可能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值得去追求的目标。
幸福也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说到底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也就是说我自己觉得好就是好。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自己是诚实的,而不是说我说自己很好,实际上我不好。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幸福不幸福只有一个人说了算,那就是我们自己。孩子也是这样的,孩子幸福不幸福实际上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种幸福感,其实就来自于我们从里到外、由内而外的自洽和一致。也就是说我们内心追求的、内心渴望的和外在世界里我们所从事的、所做的事情,每天说的话是一致的。这种幸福的主观感受,就像是一种非常有机的、交互的一致,是从里到外的一种展现。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什么是好教育?就是孩子看到你,觉得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想成为你。
所以说到底,我们对孩子的目标,其实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目标。 
我们没准备好做爸爸妈妈,因为我们没准备好做自己。 
在没准备好做自己的时候去“教育”孩子,往往的结果就是双方都痛苦。 
那怎么办呢?我们不可能暂停下来,让孩子不成长,自己先补课。但是我们可以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情绪模式,思维定势。当我们能够更通透自洽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比语言要有效得多。
一土一直在做线上的家长学习课堂「一土全村」,我也专门开设了《觉醒的父母:走出养育困境,培养适应未来的孩子》这门课程。所以如果你也有一些养育困惑,欢迎加入一土全村,一起了解和完善我们自己,一起踏上父母的自我完成之旅。

全村 3 周年,现在加入特惠立减 ¥ 200,并赠送价值 ¥ 69 的妈妈帆布袋,活动截止到 6 月 9 号晚 12 点。扫码即可参与,期待你的到来。
-  END  -
推荐阅读
华章:我们想做什么样的教育?
华章:再好的教育,也得最终回到“老路”吗?
选择一土,就是选择“深耕”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