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744 篇文章
题图:来自电影《功夫熊猫》
作者:空白女侠,数据科学家,曾就职于顶级咨询公司,目前在国内一家私募基金工作。本文来自:空白女侠(ID:kongbainvxia)。
工作十年期间,我和很多创业者、企业高管、投资人等成功人士都有过接触。一直以来,我一直想尝试弄清楚一件事 — 对于他们而言,能成功的原因固然千差万别,但是不是有些共性的东西。
带着这个想法,我和许多我认为成功的人士进行了交流,确实发现在这些人身上有着一些共性的特质,比如:勤奋、果敢、好学、积极向上等等。
然而,除了自身特点的共性外,我还有一个意外发现:那就是这些成功人士,在成长过程中都至少接受过一位高人的指点。
确切说是接受过多位高人指点。这些指点对于他们最终的成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些甚至堪称转折点。
这个发现引发了我的思考,并在不经意间唤起了我的记忆:我曾看过拉勾网 CEO 许单单的采访视频。作为中国 10-11 年间创业浪潮中脱颖而出的一位成功者,许单单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透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刚毕业时加入了腾讯战略部。那时的腾讯还很小,我 26、7 岁,对互联网的认识也不深。当时我想,马化腾是深大毕业的,我一个北大毕业的凭什么要给他打工?所以我就出去找工作,成功拿到了一个顶级咨询公司的 offer,于是决定周一上班后就提离职。
在那个周末,我参加了一个北大校友会组织的徒步活动。活动开始前,大家做自我介绍。我说自己目前在腾讯工作,但马上会离职去咨询公司。结果一个大我十届的学长冷冷地说道:“去咨询公司工作没前途,互联网才是未来,你应该留在腾讯。”
当时听到这个学长的话,我内心是很纠结的。一方面,我真的看不清楚互联网的未来,而且那时咨询公司自带光环,所以自己内心非常想去咨询公司;另一方面,我想这个学长和我素不相识,肯定不会害我,并且他很成功,应该看的比我更准,按概率来说我应该听他的。思前想后,经过一天痛苦的挣扎,我最后还是下定决心留在了互联网行业。
后来在深圳的三年时间里,我每周都和这个学长吃 2-3 次饭。跟着他认识了很多圈子里的人,这对于我后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许单单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创业大佬了。但即便这样,如果离开了那位学长的帮助,他与现在的成功或许会擦身而过。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也许都不曾得到过高人的一次指点。
在两个人能力相近的情况下,一个人持续有高人帮助,另一个则独自奋战,两个人最终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所以,要想成功,我们都需要得到高人的指点和帮助。那么如何做才能得偿所愿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三个层次迭进的方法,相信大家会有收获。
主动入圈,结识高人
许单单之所以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是因为他毕业于北大,他的学长里自然有很多牛人大佬,而且许单单本人就是深圳北大校友会的创办者,人家的资源整合意识果然不一般。这些人对于绝大多数职场小白来说,都是高人,只要随手指点一下,便会让人受益无穷。
可惜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毕业于清北复交这样的名校,也不是谁都有事业有成的学长大佬。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得到高人的指点,首先必须要能找到高人。
那么高人在哪里呢?
高人都在“圈子”里
我曾经的一位业务领导,在我加入公司时,她还只是公司的高级经理,感觉她是一个能力不错且非常拼命的女强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成长速度让我咋舌。几乎每半年时间,就能看到她业务能力和思考深度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与之相伴的,是她在短短五年内,一路高升成为集团副总裁,那时她才三十出头,是公司内晋升最快的一名高管。
期间我曾请教过她能够持续成长的原因。
她也毫无保留地给了我建议:“在行业里,比你优秀的人有很多,你需要多认识一些厉害的人,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怎么才能认识优秀的人呢?”我开始刨根问底起来。
“优秀的人都是有‘圈子’的,你可以在身边找到一个你觉得优秀的人,然后看看 Ta 去参加什么会议,去参加什么社区,你就请 Ta 带你参加。这个时候就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人,然后你再继续看他们有什么共同参加的会议或者社区,你再去参加。这样一直迭代循环,你就慢慢加入这个圈子了。”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发现公司总裁参加某知名商学院,于是也报名参加。慢慢地,她认识了很多行业内的大佬,在大家的帮助和指点下,她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效率也变得越来越高。随着她帮助集团开辟了不少新的业务领域,职业生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改变自己“宅女”的生活习惯,尝试去参加行业峰会。当时在做数字化 0-1 的项目,我主动去结识数据领域的高人,慢慢地,我在数据圈子里结识的大佬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因他们的指导和帮忙,我在公司成功推动了数字化 0-1 的转型。
图片来自网络
放低姿态,虚心受教
大部分人都把大佬想象成一个大善人,谁来求助,都会出手帮忙。
首先大佬们不是慈善家,即使是慈善家也不是人人都帮吧,你看看慈善家们也是帮值得帮的人。
何况大佬们时间都非常宝贵,为什么要平白无故指点一个陌生人呢?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高人往往都是有傲气的
讲一个亲身经历:我晋升为公司的商业分析总监后,有次做一个跨团队项目,合作团队里有一个应届生。这个同学学历背景不错,人也机灵,但在工作时,看得出来喜欢耍些小聪明,工作态度不是很好。
当时我刚做总监不久,觉得这个同学底子挺好的,但这样的工作态度会影响他日后的发展。出于好心,我专门找到这名同学,和他聊了聊。我的本意是想提点一下,希望他未来能发展的更好。
结果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好意和这名同学提出建议时,他虽口口说是,但从语气来看,对我的“多管闲事”颇有不满,从后续的行为表现来看,也毫无转变。
所以至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和他提出过建议,最终这个同学因为表现不佳,受到很多合作团队的投诉,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公司。
因此,很多时候高人即便能指点,也不太会愿意做。毕竟,不做不错,做多错多,一个职场小白的发展又与他们何关?所以,要想得到高人的指点,首先需要放低姿态,更需要虚心受教。
我相信很多高人一开始都是很愿意去帮助和提携新人的,但是久而久之,有些人确实不值得帮,所以高人们就会开始有选择性去帮助小伙伴们。这点,人之常情。
在这里我总结自己的经历分享三点,让高人愿意肯出手相助你。
Photo by mohamed_hassan on Pixabay
一上来就索取可不行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某技术峰会,当时某位大佬上台分享了他在公司内推进数字化的完整过程,其中有不少和我自己的经历非常相近。
分享结束后,我上台和他简单交流几句(我当时在做数字化转型,有一堆问题想问这位大佬,但我还是憋住了)仅仅花了三分钟做了自我介绍,负责哪些项目,添加了下微信。然后在微信里隔一天再次自我介绍,大佬对我个人的自我介绍挺感兴趣,于是我就主动约了在他公司附近吃个便餐。
前面提到我为什么会憋住呢?换位思考下,如果你在台上已经讲得很累了,突然有一个人长篇大论来跟你聊,求你帮助,你会不会很崩溃?你会思考这个人怎么一上来就索取啊?而且是一位完全都不认识的陌生人,你干嘛花费力气帮他呢?(如果这个人长得像吴彦祖,我可能会。)
在这里特别想说,向上社交时,给大佬的第一印象特别特别重要。
及时反馈,长期维护
这位大佬是某家集团的首席数据官,就叫 RC 吧。和 RC 吃饭期间,我请教了很多内容,同时我也分享了我在公司内推进数字化的心得与想法。就这样在碰撞交流下愉快地吃完了一顿饭。
回到公司后,我将 RC 指引的方法在公司内做了实践,并不断把结果结合自己的心得想法和 RC 进行反馈。在征求他的意见后,会进行迭代落地,再一次反馈交流。
于是 RC 持续给我提供建议和指导,久而久之,我和 RC 成了多年的好朋友,他在我创业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与我的故事相反,有一位小伙伴叫 A 君,他也是经常出入峰会,善于社交。但是他属于典型的索取忘记型。A 君请教一位大佬,大佬很认真地跟他沟通了一小时的电话,事后隔了一年多,他再次请教大佬,丝毫不提大佬之前指导他的反馈,结果大佬不再回复他的微信。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并不懂得什么叫“尊重”。
A 君找到大佬点拨,小成之后,从不反馈。觉得自己成功都是靠自己聪明得来的。于是很多大佬第一次帮他,就没有再帮他第二次。想想 A 君的社交方式就是把大佬们当作工具人。谁还想帮他呀,渐渐地,这个圈子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都敬而远之,A 君就这样把自己的路给走死了。
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人性;无论是什么人,都喜欢低调谦逊的人,这也是人性。
Photo by Stillness InMotion on Unsplash
心怀感恩,好运常存
这世上所有的福气,其实都是自己一点一滴积攒的善良与爱。一定要记住生命中对你好的人,别把他们弄丢了,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样,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如果我们有幸得到大佬的提点,除了当下的感谢之外,日后有了进展也要及时反馈与再次感谢。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话术吧,仅供参考:
您好,上次您指导我的几个点,我用在工作中了,得到了领导认可,我自己的绩效也提升了。非常感谢您当时的指导,如果不是您,我可能这个项目到现在还没找到头绪呢。在这里我想送上一份老家的特产/一份小礼物,表达下感谢。
相信我,大佬看到这段话会很开心,至于你送的礼物,大佬也不会就要你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更多是能体现出他曾经的付出,没有白费。他对你的指导,你铭记在心。因为这点,当你下一次需要帮忙的时候,我相信大佬们会再次出手相助的。
自我思考,按需索骥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在我们眼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们,还需要有高人指点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这些本身就很成功的大佬们,在接受高人指导时,和普通职场小白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让我们先看两个例子:
  1. 王慧文是美团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美团外卖王国的奠基人。他曾经在内部分享时提到过,每当他想快速进入一个行业时,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和“高人聊”。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各种关系找到目标行业里的“大牛”,然后约出来详细聊,有些人甚至要聊好几次。通过聊天,不但可以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历史进程,熟悉行业的全貌,更可以获得一些对自己想法有建设性的意见。
  2.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雷军。金山当年有个星期二活动,由市场部邀请嘉宾给内部讲课。由于请的都是行业大牛,所以大家也都非常讲面子。作为演讲嘉宾,必须要准备十足的干货,才能把两个小时的交流时间填满。据说每次雷军都会出席,坐在最后拿个小本本认真记录。
在会议结束后,有些讲师还会被雷军非常礼貌地邀请到办公室去喝茶。期间,他会怀着十分尊敬和渴望的态度向嘉宾请教,但问的问题都是嘉宾所在行业的核心和机密。
基本两个小时下来,嘉宾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全部“指点”给雷总了。
Photo by 462634 on Pixabay
如果说职场小白得到“高人指点”是靠运气好,是靠姿态低。那么大佬们的“高人指点”更多是靠自己的主动出击,按图索骥得到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都听过,我提升公开表达能力的故事。如果没有遇到当时的领导,可能我一辈子都没法意识到公开表达的重要性,可能一辈子只能做一个程序媛,这就是典型的运气好。
现在,我更加注重对自己当前短板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有针对性地去寻访高人求教,来获得针对性的指点和帮助。于此同时,我每年也会投入不少钱去参加培训课程。比如我感觉自己演讲的时候还不够声情并茂,就请了专业的演讲培训师来帮我练习。
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不但节省时间,效果也会更好,对于我这样日程紧张的人来说十分有效。
从我现在的认知来看,一个人只有进入这种自我持续思考,进而有针对性的去寻找高人帮助的阶段,他的成长才是确定并且可持续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把进入这个阶段的三个关键要素和大家展开聊聊。
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能够从“自然生长”变为“人工培育”。
关键要素一:找到优秀人才聚集的组织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很强的主见,尤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以他人为镜,从别人身上的优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个时候,你能够找到好的“镜子”,就变得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时刻让自己处于优秀的人群之中,让“近朱者赤”的定律在自己身上生效。能够让自己时刻包裹在优秀之中,这是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最简单的方式。
事实上,即便是成功的创业公司 CEO 们也在不断的寻找优秀人才聚集的组织,比如美团王兴曾经多次申请亚杰商会(在全国寻找 40 岁以下的年轻创业者做公益培训,每年只招生 30 人),再比如之前一度红火的湖畔学院,其实都是聚集优秀精英人才的组织。
这些组织固然会提供很好的资源,但最重要的是组织中那些顶尖的人才。与他们相识、相知、相行是最容易让一个人快速发展的方法。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关键要素二:直面自己的不足
找到自己的不足,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只是,面对和接受自己的不足需要大智慧和超强勇气。
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足,甚至在有人诚恳的提出建议时,他还觉得别人在针对自己。
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靠外人提点是事半功倍,而靠自我察觉则是水到渠成。
当你身处于一个优秀人才聚集的组织之中时,就像把自己放到一个 360 度无死角的镜房之中,举手投足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 这对个人的自信心会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对发现自身的不足真的非常有效。
这时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沮丧和逃离感,敢于直面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和不足 — 任何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对自己产生丧失信心的沮丧感,而这种感觉会让一个人想要快速逃离所处的环境。
做到这一步,你已经超过了 90% 以上的竞争者,距离成功也就只剩一步之遥。
关键要素三:从僵化到固化,从固化到消化
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学习的标杆。
我总结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搞对标(Bench marking)。方法非常简单:
  1.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有机会日常在一起工作或者能经常交流的,并且在自己不足的方面(比如沟通表达、为人处世或者专业领域)发自内心认可和佩服的人作为标杆;
  2. 在日常工作中,重点观察这位标杆在该方面的一举一动,包括怎么说,怎么做,要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下来(这里要特别注意,在一个时间段内只盯着一个人学,贪多嚼不烂)
  3. 把学到的东西在自己身上先僵化,再固化;
  4. 在行为固化后要揣摩标杆这么做的原因,对于实在想不清楚的地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询问。
Photo by ninikvaratskhelia_ on Pixabay
现在我找老师提升演讲水平就是这样做的。最开始老师会告诉我演讲的很多技巧和注意项,我虽然听懂了但领悟不到位。
所以我首先会努力模仿老师在演讲时的一举一动包括我会反复看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情不自禁地去模仿他演讲的风格。
有时候,很多动作我其实最早都是不理解的。
比如,我不理解演讲时突然停下,向台下听众提问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一样照做,去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大多数时候,突然停下提问是不合适的,但当台下听众明显有走神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很快地把听众的注意力抓回来。
这就是行为固化之后,刺激自我思考的一个好的例子。当然,如果真的想不清楚,也可以询问老师这么做的原因。但询问一定没有自己实践来的这么深刻。
结语
有了以上的三个方法,一个人就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寻找高人,并得到指点和帮助。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或许距离成功也会近了很多。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短期靠自己也许没什么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一个人的努力永远跑不赢一群人的努力。
一个人的智慧、力量、视野毕竟是有限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方能看得更远,方能成长得更快。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
巨人为什么肯一直让你站在他的肩膀上呢?
这个问题算是留给大家的一份作业,想想自己闪光点在哪?想想自己能给高人带来什么?这点想通了,我相信你接下来的职业发展未来可期。
写在后面:
从 5 月 6 日到 6 月 17 日,一诺会开始一个为期 6 周的面对北美的浸入式职业发展工作坊。针对的是在北美定居并希望在北美有长期职业发展的朋友,课程时间是美东美西友好(上课时间是下午晚上,工作时间之后,其它地区朋友也欢迎参加,只是时区可能是挑战)
对海外华人在职场的困境有思考和共鸣,详细可以看文章《海外华人在职场的深层困境》,希望能开启新一阶段成长之路的朋友,欢迎加入,并通过这六周的支持,开启个人职业和生活突破之旅。
这个课程会是一诺设计和带领,大致安排是:
  • 每周一次团体问答时间
  • 4 位重磅嘉宾,从第二周到第五周做专场分享(嘉宾名录见下方海报)
  • 加入海外华人职场进阶和个人成长社区
  • 提供的课程支持书单和资料单
  • 获取诺言独家职场系列课程 
  • 获赠一年诺言社区会员 (如果已经是会员,可以赠予朋友)
邀请的几位嘉宾,有在美国科技公司工作近三十年的首席工程师,有在中美职场都做到高级管理层的领导人,有了解中国的美国精英职场人,还有具备多年经验的资深职场教练,会和大家分享他们对这些底层困境的思考和建议详情见海报或网站 yinuoli.org/workshops)
浸入式,一方面指的是线上工作坊的体验设计,大家加入后会体会到,另一方面,是希望在 6 周时间里,每一位参与者能全心投入,并对自己的负责,在工作坊的支持下,开启自己事业和生命的新旅程。
工作坊收费是每人 3099 美金, 美西 5 月 1 日晚 7 点前报名早鸟价 2799 美金。
报名方式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一诺网站 yinuoli.org/workshops,也可以在下面海报扫码付费报名。两个路径有一个注册成功即可,不需要重复注册。
注册成功后就会收到第一周阅读单,期待在线上见到大家。
-  END  -
推荐阅读
李一诺:海外华人在职场的深层困境
不在乎他人眼光,我把 30 岁的人生过成了一篇爽文
和上级的相处之道:6点法门+1条核心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