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TED演讲《我们怎样改变了家暴》
8月29日,Kim(网名“丽娜华的Mom”)在微博上指控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再次实施家暴。她在文中控诉道:“十年前,李华把我从你的暴力中救了出来。今年李娜不得不把李华从你的暴力中救出来。你一点都没变。”
在同时上传的视频、音频中,有一男子剧烈咆哮(疑似李阳),两女生惊恐尖叫(疑似两个女儿),还有物品撞击的声响,听起来甚是恐怖。网上一片哗然,“前妻指控李阳家暴”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31号Kim再发微博,说自己和两女儿在一起,已经安全。同时贴出微信截屏,内有二女儿描述反抗父亲和被袭击的经过,以及小女儿的求助短讯和受伤照片。Kim表示对李阳殴打两个未成年的女儿,“根本不能接受”。
而李阳也及时予以回应:委托律师周兆成发表声明;自己也发微博长文辩驳,还配上父女恩爱的多张照片。总之,不承认打过女儿。
很多关心李阳家暴案的朋友可能在心里嘀咕:两年前Kim不是公开原谅李阳了吗?现在又来曝光他家暴女儿,是不是她自己也有过错?而像李阳这样的施暴者有可能改变吗?如果可能,又该如何干预呢?

尊重并理解幸存者

从网上留言看,与10年前相比,网友对家暴的认知提升了不少。许多网友对Kim表达同情,支持她继续对家暴“说不”。也有人大骂李阳,认为他不配做父亲,也不相信他会改变。当然,选择相信他力挺他的也大有人在。
其中,有一种声音认为Kim不值得同情,因为她在2019年的时候发文说原谅李阳,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是咎由自取,有人甚至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保护不了女儿。
在笔者看来,此种言论是对“受暴者”或者说“幸存者”的一种苛责和“二次伤害”,客观上会造成与施暴者“共谋”的效果。
细心的网友可能早就注意到,Kim曾在2019的电视节目中说过李阳并没有真正认错,她选择原谅他,其实是自己心理成长后的阶段性成果,不想让施暴者一直影响自己,不想让自己和女儿带着仇恨去生活。
但这并不表示她接受或肯定李阳的暴力行为,相反,她旗帜鲜明地反对“家丑不外扬”的习俗,一直勇敢地“对暴力说不”。
图 / @新京报我们视频
在家暴干预实务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些受暴者对施暴者的态度很矛盾。如受暴妻子今天报警时要求离婚,希望严惩施暴丈夫,可明天一想到婚姻破裂后,子女可能“永失父爱”,又转而向警察或法官求情,期望放过丈夫。
有些干预者因此会埋怨甚至指责幸存者的反复,不过这样不仅不能帮到她,也偏离了“以受害人为中心”的救助原则。此救助原则要求干预者采用适当的语言和行动,优先保障受暴者的合法权益,如固定和保全证据、提供法律和心理援助、提供安全庇护等,竭力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对此,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是:只要家暴事实确认,警察就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对施暴者提起公诉,以便最大程度地维护受暴者的根本利益,这不因受暴者的犹豫而改变。
事实上,求助非常需要勇气,很多受暴妇女是在经历了多次受暴后才求助的,她们害怕社会的冷漠和嘲笑,担心得不到鼓励与支持。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再有人问“家暴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把这篇文章甩给TA》
而对有些受暴者而言,摆脱家暴阴影是长期乃至一生的功课,此中苦痛非当事人难以体会。Kim说李阳十年了一点都没变,作为幸存者,她有权利这么说,这与她有权利说原谅是不矛盾的。
因为家暴不是私事而是侵犯人权,所以一旦发生家暴,公权力及相关部门就有责任实施干预,这是“法入家门”的精神所在。
10年了,当李阳再次因家暴而遭热议时,人们自然关心一个问题:如果施暴者不变好,那是不是暴力就永远有可能发生,然而施暴者又有改变的可能吗?

施暴者会变好吗?

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外界压力,家暴行为不会自动消失。
而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虽然实施5年了,但是对施暴者的联合干预体系还很不健全。
仅从立法角度看,我们就没有确立对加害人实施强制教育辅导与行为矫治,即建立“强制辅导令”制度,而“没有惩戒就没有改变”,这是很多施暴者不改变的重要原因——
因为他们的违法成本很低
而在不少其它国家和地区,施暴者需要接受持续1年或以上的强制辅导,在社区参加行为矫治,可能还要自己付费学习,否则就有可能要蹲监狱。“两害相权取其轻”,很多施暴者选择了社区矫治而非坐牢。而对于参加社区矫治的施暴者,其暴力言行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变。
《加州某监狱用女权主义课程改造囚犯》
图 / 字幕少女

一般而言,施暴者的改变可能基于两种动机:一是基于希望,二是基于害怕
前者是主动改变,如希望改善伴侣关系、婚姻质量,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后者是被动改变,因担心法律的惩罚和舆论的谴责而改变。对于具体的施暴者,TA的改变动机可能两种都有,只是所占的比重不同罢了。
如果社会惩戒力度和舆论压力足够大,基于害怕的施暴者也更容易放弃暴力。而我国目前对于施暴者的强制干预制度还很不完善,这在客观上“鼓励”甚至“纵容”了施暴者的不改变。
为了更好地激发施暴者的改变意愿,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普通的施暴者可能会采取区分“人”和“行为”这一策略:
人是人,暴力是暴力。
此种干预理念认为,人是多面而立体的,TA只是在某些情境下才有暴力行为,这不等于TA永远都是一个施暴者。
我们要反对的是暴力,而不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施暴者”这一命名也就是一个标签符号。这样一来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区分人和行为,使施暴者有机会看到自己非暴力的时刻和面向,从而激活其人性的积极面,着手改变。
相对而言,公安、法院等公权力机关,则要扮演更加强硬的角色,根据加害人的暴力言行追究其法律责任。
其实,施暴者也有不同类型,类型不同,改变的难易不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性别和司法研究中心主任陈敏研究员在《涉家庭暴力案件审理技能》一书中,将施暴者分为“普通型”“两副面孔型”和“疯狗型”。
“普通型”的暴力是偶尔为之,后果一般不严重,若其愿意接受认知、行为改变,则预期效果往往较好。若任其发展,则很容易变成“两副面孔型”。
“两副面孔型”在施暴者中占大多数,他们在家里自我中心脾气暴躁,在社会上则表现得温顺而谦和,呈现出内外有别的两副面孔。他们的施暴行为是明知故犯,而且事后有意逃避责任,若没有法律强制惩戒,他们很难发生改变。
“疯狗型”指具有反社会性人格的施暴者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施暴者,前者视违法犯罪为乐,施暴而不计后果,后者通常不能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负责,此类施暴者通常最难改变。
虽然《反家庭暴力法》还不完善,施暴者也存在不同的类型和改变动机,但干预者仍需迎接挑战,努力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工作。
那么,在目前的家暴干预中,干预者会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干预的效果怎么样呢?

如何干预家暴施暴者?

在家暴的干预理念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调整施受双方的权力关系,为受暴者“赋权”,对施暴者“去权”。
简单说来,“赋权”就是挖掘幸存者自身和社会的资源,帮其建立走出困境重建生活的信心。
如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宣泄受暴过程中的负向情绪,改变对家暴的错误认知,了解受暴者的合法权利,明确值得信赖的亲友,探索成长经历确认能够帮助自己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事件和个人品质,设想远离家暴后的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愿景,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而对于施暴者的“去权”,主要是在认知上使其明白:家暴的实质是对家人人权的侵犯,是违法犯罪的行为,TA没有权力这么做。
家暴的本质是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因而在父权制家庭里成年男子更易成为施暴者,而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更易成为受暴者。
而男性之所以成为主要的施暴者,其实是父权文化与制度鼓励的结果(如“男人流血不流泪”“棍棒之下出孝子”),施暴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
图 / 微博
改变的方法与技巧其实也有很多,比如鼓励施暴者觉察自己的“情境-想法-情绪-行为”链,通过中断此链即可终止暴力。
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境,一位丈夫下班后,发现妻子没有做晚饭,他的想法是,女人做饭天经地义,因此产生不满甚至怨恨情绪,开始抱怨或指责她没做妻子的角色,此时若妻子没有“乖乖”做饭,他就可能拳脚相向。咨询和辅导要引导他认识到,暴力并不是必然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能够换位思考,改变认知,如“做饭不是女人的天职”“男人也可以做家务”“夫妻一起做饭有助于家庭和谐”,那么他就不会再把做饭的责任全部丢给妻子,也不易产生不良情绪,更不会将不良情绪投向妻子。他也可以选择自己做、叫外卖或者叫上家人一起去外面用餐。
假设他认知没有变,他产生不良情绪了,他也可以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如深呼吸,喝杯温开水,或者在房间里静静,暂时出去走走,通过隔离自己,避免把坏情绪宣泄在妻子身上。
如果他还是控制不住情绪,指责或咒骂妻子,他仍可以选择不去动手打人。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将言语暴力升级为肢体暴力。
图 / 瑞士资讯中文网
总之,施暴者需要明白,他对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是有能为力的,他需要对自己的暴力言行负责,而不是找借口找理由。从任何一个环节入手,他都可以打破自己的“情境-想法-情绪-行为”链,积累改变的信心和行动的力量。
有些施暴者内心想改变,但又改变不了,最根本的还是自己决心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施暴对家人对社会以及自己造成的伤害。如果真心要改变,方法和路径自然可以找到,而寻求专业人士的援助是一种相对快捷的方式。
较为遗憾的是,目前施暴男性发生改变的几率还不高,因而“白丝带”志愿者顾伟的真实案例弥足珍贵——
他曾是一个施暴丈夫,在妻子提出离婚后开始反省自己对老婆、对母亲的暴力行为。离婚后他独自抚养儿子,本着不将暴力传给下一代的初心,他开始自学反家暴材料,通过拨打“白丝带公益热线”进行心理咨询,他还参加一些线下的辅导活动提升觉悟。
渐渐地,他从一位施暴者变成了反家暴组织的活跃成员,他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表明:暴力是习得的,施暴者是可以改变的。他的转变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顾伟采访截图(图中人物为白丝带志愿者)
图 / 微博
2019年,在全国妇联的支持下,“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项目的共同负责人方刚、田斌,开展了针对家暴施暴者团体辅导的本土探索。该团辅“基于女性主义辅导模式,同时加入了男性气质的分析视角”,经过近半年共计80小时的持续团辅,主动参加小组的8名普通施暴者的暴力言行得到了明显改善。
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表明,虽然有些施暴者可能一生都不会放弃暴力言行,但多数的施暴者是可能改变的
总之,家暴干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而从个人与人际层面看,施暴者是暴力问题的制造者,社会各界需要施加压力促其改变:
通过追问造成施暴者不改变的个人、制度及文化原因,进而设计建立更加健全的家暴干预制度;通过打破对“完美幸存者”的苛责期待,降低受暴者的求助成本,营造更加支持幸存者的友善氛围,从而不断逼近和谐家庭与零暴力社区的建设目标。
图 / 微博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直播预告
是残障女性,更是视频博主、社工、化妆师、咨询师......
随着残奥会的进行,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残障议题。
本周四(今天9月9日)晚上8:00,撒泼姐妹与@橙雨伞微博 一起邀请了4位女性嘉宾,开麦畅聊。她们是四位活跃在不同行业的残障姐妹,@大程子好妹妹 @视障女孩美丽说 @小鱼的客厅 @黄小倩呀 。从生活、工作再到性别议题,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天。
我们希望为听众朋友还原残障姐妹的真实生活,解释“合理便利”等概念,也希望就媒体目前有关残障人士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扫码可收听👇
也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预约收听~
——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