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哦。我脚不太好走路,你们每天送饭来真是解决了我一个大问题。
上午11点,家住曲阳路街道邮电二村的谭阿婆准时拿到了自己从社区食堂订的饭菜,透明饭盒中盛着一客饭、三样菜,荤素都有。
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的社区食堂是老年人方便就餐的好去处,但对于像谭阿婆这样腿脚不便的独居老人来说,到社区食堂吃饭依旧是一件困难事。
为此,街道专门组建“老友记”助餐服务队,为不便出门的老人送餐上门,让他们也能吃到社区食堂的饭菜。
市民驿站新提升
据悉,自2008年开始,曲阳路街道就以“居民15分钟步行可达”为原则,探索建设综合民生服务载体——市民驿站,并在2016年起试点建设。次年,市民驿站在虹口全区全面推广。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后,虹口区不断提升市民驿站服务能级,全力打造涵盖6大类+X特色服务功的综合型市民驿站,在群众家门口“一揽子”解决了↘↘
老年人就餐、日托、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精神慰藉和婴幼儿早教、党群服务等民生需求,也成为广大市民的温馨港湾。
各市民驿站全年无休
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
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
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停滞,但服务并不停歇。各街道纷纷探索把服务送到各个市民驿站延伸点。在曲阳路街道↘↘
此外,曲阳路街道通过数字赋能,提供多项市民驿站线上服务,覆盖社区食堂、家居维修、文娱活动、医养结合等八大类功能
嘉兴路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市民驿站的线上版“嘉兴驿事”,推送“云课程”和居家互动,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一流服务站。
社区治理新空间
你眼中的瑞虹社区是什么样子?在嘉兴路街道天虹居民区活动室,近20位瑞虹社区的居民代表,以工作坊共创的形式,一起畅想心目中的社区会客厅。
嘉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大力打造“环瑞虹美好嘉园”多类型社区会客厅,以璟庭、建邦、天虹、安丘4个居委会为试点,探索和推广居委会沉浸式办公,满足居民休闲、议事等需求。目前,建邦和璟庭两个社区会客厅已改造完成。
而在四川北路街道,修葺改造后的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向市民敞开大门,二楼居委会办公室被改造成社区会客厅。
加强社会治理
是习近平总书记
考察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时的
重要指示
我区不断探新路、出新招,积极构建“15分钟生活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今年年初,我区围绕“生活圈+”重点任务,推出社区治理一街一品“虹馨工程”品牌项目,推动实现治理主体多元、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协同、治理成效突出的虹口社区治理新格局。以北外滩街道“河滨大楼会客厅”等系列“会客厅”项目为载体,研究未来社区协同治理的新机制。
疫情防控形成的社区志愿力量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以曲阳路街道曲二居民区的“周六议事会”为代表,各居民区纷纷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把“建设怎样的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等命题交给居民,把志愿者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垃圾分类新时尚
在嘉兴路街道爱家豪庭小区内,有一幢集时尚与科技为一体的“环保小屋”,在这里,土壤下面的“织物层”是用废旧衣物铺出来的,一旁是可以把湿垃圾转化成花草肥料的“堆肥桶”。
这方绿意盎然的小天地用“场景化”的呈现方式打造了一个垃圾分类与环保公益的宣传阵地,提升了小区居住品质。
虹口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在2015年推行垃圾分类和“绿色账户”之初,就开始自己动手设计海报、宣传册,积极开展“瓶子菜园”“变废为宝”等创意环保主题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我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创新治理、文明城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垃圾分类已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生活垃圾分类源头投放管理
考验着社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各街道自主发挥党建品牌项目优势,推进基层治理叠加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做减量、治理做增量,在“一减一增”中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申城的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当天,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率先试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原本每天值守在垃圾桶旁边的志愿者们统一“下岗”,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成功实现由“随手扔”到“随手分”。
而飘鹰花苑小区的垃圾箱房经过智能化改造,居民通过刷卡开门、分类投放,只需10秒就能完成分类拆袋丢完干、湿垃圾,还能了解自家生活垃圾产生数据,实现了垃圾分类的智能化、便捷化。“封闭式的垃圾箱房清爽了不少,蚊虫也少了,周边道路显得更加宽敞。”
我区积极探索“科技+管理”长效机制,探索推行垃圾箱房智能化改造,并纳入“一网统管”,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精细化水平。
■ 嘉兴路街道在各小区垃圾投放点位加装智能感应摄像头及语音播报系统,网格志愿者和物业管理员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各小区垃圾箱房投放情况的远程监督、实时对讲以及APP线上查看,打造垃圾分类“智慧大脑”。
■ 香港丽园居民区更是玩出了“新花样”,通过党建联建携手社会企业,利用小区的智能回收机开展公益众筹,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环保热情,也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氛围。
记者:陈怡
视频:须志洋
视觉:小小妍
编辑:C4
❶ 非凡十年 ·虹口篇来了!
这个假期,“路长们”很忙
❸ 泪目,李白的最后一条电报写了这些话……
假期中的“兵支书”刘苗,仍旧“在路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