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徐家汇街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社区建设工作,得到广大居民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对乐山地块的综合改造,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改善社区环境,扩大公共空间。在小区环境整体美化的同时,也关注楼层楼道焕新,开展“乐美楼道”项目,并首先在乐山六七村试点评出第一批示范楼道。充分激发居民参与楼道自治的热情并培养其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将创新基层治理、创造共享共治落到实处。
乐山六七村在老旧公房加装电梯全覆盖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指导居民持续开展参与式社区治理,以改善楼道堆物为切入点,激活楼道空间环境再提升、邻里关系再组织的实际需求。对小区内的楼道进行“一楼一品”的相应打造,挖掘特色示范自治楼道,形成乐山块区“乐美楼组”创建标准指引。其中,30弄4号楼和9号楼、21弄2号楼评为第一批特色示范楼,分别为党建引领楼、协商自治楼、邻里互助楼。
01
30弄4号楼内有一个不成文的居民公约:“凡事党员带头,集体利益优先。”这栋楼里住有6位党员,在社区、楼组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他们事事带头,积极参与美丽楼道打造、加装电梯等,常常在党小组议事平台上沟通讨论楼道相关、居民关切的事务。此外,党员小组、楼组长、楼内骨干也主动配合社区三驾马车,推动楼道自治共治共享建设。
截至目前,4号楼通过党建引领,充分规划楼内公共空间,已完成加装电梯及相应美化工作。居民们交口称赞,纷纷表示,维护好楼道的和谐有序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02
30弄9号楼就像是乐山的小缩影,有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也有新加入的年轻人,是具有乐山特色的楼道,充满着“乐山式”的温暖。经过疫情的考验后,邻里关系更为紧密。大家会主动关心楼内年纪大的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融洽的“邻里情”也进一步推动楼道各项事务的开展。9号楼仅花费4个月就进入电梯施工阶段,这离不开楼内居民的齐心协力。
03
21弄2号楼是徐家汇街道乐山地块第一个完成加梯的楼道。在居民区党总支的领导下,2号楼成立了一个以楼组长及热心居民为主的楼道自治团队,共同发挥功能。楼内的自治骨干按照“业主自愿、政府扶持、社区协商、兼顾各方、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原则,在楼组长的带领下又成立了一个加梯工作三人小组,民主自治、充分协商,兼顾各层居民的合理诉求,有序推进加梯工作。
加装电梯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三人小组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之楼道居民齐心协力,2号楼电梯最终成为乐山地块的“一号梯”。楼道自治团队进一步梳理并总结成功加梯的经验,还将其合理运用到楼道运作的方方面面,把动态的楼组居民凝聚成一个共同体,形成良性循环的楼道社区自治局面。
“乐美楼道”项目通过特色示范自治楼道培育、评比等相关工作,结合加装电梯关注楼道的自治自管与常态长效,探索不同类型楼组的自治驱动机制,形成一套既考虑老旧小区特点又具有一定指导示范意义的“乐美楼道”创建标准指引。
同时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有效衔接的全员参与式治理新模式,着力社区治理“软实力”提升。形成一条 “自主提议、自觉协商、自治解决”的社区问题自治解决路径,力求将乐山打造成“快乐之山”“温暖之山”。
猜你喜欢:

枫红、杏黄,色彩“撞”得明媚,徐汇的初冬抬头是画,低头为诗

从这里跑向全世界!“黑暗跑团”的故事你知道吗

177条有效意见建议!徐汇区法律援助中心助力民主立法

350字的约定!看徐汇这个街区如何打造“美好”样本→

文稿:徐家汇街道
编辑:陈思宜
校对:潘丽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