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


最近有关减负的话题吵得沸沸扬扬。但是咱们今天避开这个热点,看看号称世界教育第一的芬兰的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对于芬兰,我的印象是:圣诞老人、驯鹿、“千湖之国”和诺基亚。这个只有550万人口数量的北欧小国,他们的教育凭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呢?


 

查阅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的网站,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是一种国际性的科学评价方法,考察各国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方面的素养;参加测试的是各个国家15岁的学生,评估分为三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

 

在2009年测评中,芬兰在数学、科学、阅读中,分别排名第6、第2、第3(想不到吧,第一名是咱们中国上海的学生,hiahia

 

2012年的测评,芬兰在数学、科学、阅读中,分别排名第12,第5,第6(第一名还是咱们中国上海的学生

 

2015年的测试,芬兰在数学、科学、阅读中的排名分别是第13、第5、第4

 

从2009年到2015年,除了数学略有下降,芬兰在科学和阅读方面一直稳居世界前十。属于世界第一梯队。

 

下面这个数据就更厉害了,根据2015年OECD的数据分析:


芬兰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平均水平在参与PISA的国家和经济体中是最高的;


在芬兰,每周平均学习正规课程的时间是参加PISA的国家和经济体中最短的时间之一;


想成为同班同学中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学生比例是参加PISA的国家和经济体中最低的;

 

也就是说,芬兰学生素质(数学、科学、阅读)位于全世界第一梯队,做到这一点,他们却花费了最少的时间 ,学生的幸福感更强。比起天天要上补课班,假期比上学还辛苦的中国学生来说,这难道不是现实版的: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吗?



作为一个北欧小国,芬兰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找到一本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完相当震撼:原来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没有激烈的竞争,孩子同样出类拔萃,幸福感更高!

 



Part

1

芬兰式教育: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


芬兰孩子7岁入学,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得晚。芬兰教育认为,7岁的孩子,心智和情绪发育较为成熟,所以适合进入小学。他们还提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就在这个基础阶段,有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房子才能盖得牢固。

 

在小学的前两年级,有的学校会让学生分成三年来读。学校和老师会投入相当大的耐心和力气,帮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实实在在去协助、辅导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孩子,你慢慢来”——芬兰教育证明了:比拼起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么芬兰孩子才是真真正正赢在了起跑线。


 



Part

2

不提倡排名,不用考试衡量成绩,学习不焦虑


芬兰学校的考试次数不多,没有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比起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芬兰教育更加重视理解,着重探索原理,学会知道要问“为什么?”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反复训练,也从不教导任何迅速成功的诀窍。

 

芬兰的学校也不会搞一些什么排名和竞赛,所有的评估和考试,不是为了挫折学生,而是为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改进。

 

不焦虑的学习状态,这或许就是芬兰学生生活满意度高,即使不想成为同班同学中最好的学生,也依然能够努力和用心学习的原因吧。


 



Part

3

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不让一人落后


芬兰教育中不断强调:平等、品质、公平

 

根据PISA的测试:无论贫富贵贱,大城市还是偏远的乡村,芬兰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差别特别小。因为芬兰教育提倡:不让每一个孩子落后。

 

芬兰没有所谓的“资优班”(就是所谓的快班,实验班),他们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起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芬兰也没有“后进班”,对于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教育体系有一套独道的教育理念:老师鼓励“后进生”去披萨店、花店、洗衣店、餐厅等商家去实习,然后定期讨论生活中的各项课题。

 

因为这群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们可能坐不住,所以这个课程是特意针对他们而制定。目的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给他们一个爱上学校的理由!

 

这些“后进生”,没有被学校、老师和社会遗弃,相反,在温柔和耐心地关注之下,他们都能够真实、无憾地成长。

 

不放弃“后进”和“弱势”学生,不但体现了真正的教育公平,更是让教育落差最小的关键。


 



Part

4

不用催,孩子能自己学:可以,这很芬兰

 

芬兰中小学生上课的时数,几乎是OECD评比成员中最少的。

 

这还不算,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上课的教育相比,芬兰的教育显得相当随意,随意到就像闹着玩:

 

芬兰学生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今天早上八点的课,明天可能就是九点或者十点才上课。不仅上课时间不一致,连下课的时间也不会每天相同。

 

芬兰的课程也不是一个班完全相同:为了平均照顾到每个孩子,每个班甚至还会再分成两组,以不同上课时间采行真正的小班制……有两组交叉一起上的课程,也有分开的课程。

 

意大利、荷兰两国7-14岁的学生,一周平均课时超过8000小时;而芬兰只有5400个小时;


芬兰中学生每周在下课后平均会花时间联系4小时以上数学的只有2%,而美国这一数据是芬兰的7倍;但是成果显示:芬兰学生的数学成绩跟爱泡在题海战术里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不用说超越美国了。

 

花费的课时更少,但是效率更高;看似自由松散的课程设置,恰恰体现了芬兰教育的精髓:自由与信任。芬兰教育更重视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孩子有独立发挥的空间,教育孩子能独立思考,拥有超强的自我学习能;而所有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学生的成就感。


 



Part

5

重视基础教育


芬兰人深信,基础最重要,基础稳固,日后构建更高的楼层才会稳固。因此,芬兰愿意花更多的人力在基础教育上。

 

芬兰的基础教育也是别具一格:在母语、外语、数学、生物、历史、体育、音乐等基础学科以外,还有教孩子们拼制电路、踩缝纫机、锯木头等工作的工艺课,有教孩子烘焙、煮饭炒菜的生活课、认识一个家庭基本经济与运算概念,教导学生如何储蓄和理财的经济课;

 

这些课程,样样都是玩真的。工艺课上,孩子们锯木头,打毛衣,做烘焙;生活中家长可能忽略的技能,学校都一样不落教授了。接受过这样全面教育的孩子们,不仅功课优秀,生活技能也是满分。


 



Part

6

芬兰的教师水平非常高


教师在芬兰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根据《赫尔辛基日报》的调查:有高达26%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教师;把一些“更有社会地位”的职业,例如工程师,医生,远远甩在身后。

 

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的老师,一般拥有硕士学位,他们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度余课程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教材余教学内容的进度。

 

芬兰的老师也不批改作业。一般课堂上的作业,是由孩子们自己批改,或者互相批改;看上去很轻松,但实际上,芬兰的老师,把最主要的时间都花钻研课程和教法上。

 

芬兰的学校和老师也不搞评比,用来评估教师教学成果的,是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反馈;老师们根据这些反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Part

7

重视读书:阅读是终生资产


热爱阅读,是芬兰和西方文明十分鼓励孩子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它让一代一代的芬兰学生,透过文字世界,为自己搭起通往广博知识的桥梁。

 

芬兰孩子的家庭作业之一,就是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在这半个小时里,孩子们自由选择阅读的书籍,不一定跟课本相关,可以读任何一本,他们喜欢的故事书,童话,绘本,等等。


 

图书馆是芬兰最著名的人文地标。芬兰全国各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不管在繁华的大城市,还是在偏远的边陲小镇,都不难找到图书馆。一切书籍、报刊杂志、期刊等等,都已经在全国网络信息化。如果你在A地借了书,可以在B地归还。

 

除了固定图书馆,芬兰全国还有200座流动图书馆。这些大型的巴士带着丰富的图书资源,行径路线是偏远的社区和学校;不管天气是不是在零下几十度的闫涵,它们满载着温暖人心的图书和数字资源,定时定点来到各个社区,为大家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





Part

8

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


距今100多年前,英国作家ALEC TWEEDIE在《行过芬兰》一书里,写下了:


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途似锦;

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

 

芬兰的基础教育规定由国家提供,学费全免、还提供免费的午餐和教科书;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可以搭乘计程车上下学,当然路费完全由政府买单。

 

一个缺乏自然资源、人口稀少、强国环邻的小国,知道唯一能构建起国家未来的,只有人力资源。


 

良好的教育,正是把资源转换成人才的唯一窍门。

 

从芬兰的教育体系和学校,不难看出来芬兰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把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不让一人落后。

 

聪明的芬兰人懂得,唯有扎实、平等的教育,才是维持社会稳定、独立的最大资产。而教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因为教育的不平衡造成的国民素质的缺口,整个社会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没有夜以继日地刷题,没有强势的升学压力,没有焦虑的家长和老师,就是这样佛系的芬兰教育,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教育奇迹。

 

剖析芬兰的教育理念,你会发现,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励志故事,却像一股涓涓细流,温暖,又让人感动。


 

网上很多文章鼓吹芬兰式“快乐教育”,不排名,不考试,作业少,假期长;只看到这些,没有看到芬兰举国上下对教育的重视,没有看到芬兰老师的辛苦付出,没有看到芬兰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花费很大力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内驱力,单纯吹捧芬兰教育的世界第一,真的非常片面。

 

历史不同,国情不同,环境不同,想要全盘复制“芬兰模式”也不现实。

 

但是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芬兰教育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1. 重视基础教育,让孩子得到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不管能否成为精英,希望孩子过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2. 不管“快乐教育”还是“苦逼教育”,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不管哪种教育,绝对不意味撒手不管。


  3. 比起跑线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终身学习、善于思考总结的能力;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好,固然重要,但是坚持下去,需要长长久久,数十年如一日,高度自律的努力和奋斗。


PS:本书的内容来源于陈之华女士的著作《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在淘宝、京东和当当上都能找到~~

 

 参考资料

  • http://gpseducation.oecd.org/CountryProfile?primaryCountry=FIN&treshold=10&topic=PI

  • http://gpseducation.oecd.org/CountryProfile?primaryCountry=CHN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9%99%85%E5%AD%A6%E7%94%9F%E8%83%BD%E5%8A%9B%E8%AF%84%E4%BC%B0%E8%AE%A1%E5%88%92


相关阅读 


亲爱的们,欢迎投稿哦(投稿发至:[email protected],主编微信号:daoshidabai)!一经采用,稿费1000-3000元哦!请勿一稿多投,我们需要:教育教养(3-12岁)、婚姻情感、学习启蒙(3-12岁)、科学喂养(0-3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