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年,我认定自己是一个和小红花无缘的人。
我从幼儿园时期就模模糊糊地这么想。虽然还是个幼儿,我已经感到人生的难。
似乎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到我这里总会变得一塌糊涂。
张小红得到一朵小红花,因为她一天下来衣服都干干净净,而我不管怎么注意,也没法不把稀饭撒到衣襟上,一天下来,我只得到那个挺漂亮的幼儿园小老师的几个白眼。
陈兰兰得到一朵小红花,因为她歌唱得好听,舞跳得好看,而我尽管也竭力向人家看齐,却还是让老师一次次愤怒喊停。
我唱歌荒腔走板也就罢了,还可着嗓子喊,唯恐不被人发现。跳舞也是如此,总有办法把节奏带偏,在一群整齐划一的小幼苗里,我是那棵醒目而又毫无自知之明的稗子草。
我跟同学说起话来就忘乎所以,排队时也会忽然忘掉自己的位置,不但老师对我一肚子没好气,连秩序感比较强的同学都屡屡大声抗议。
小红花是别想了,我经常被老师拎出来贴墙站着。
望着因为失去我而变得和谐的集体,我心中只有灰扑扑的茫然。隐隐觉得,可能自己这一生,都无法成为像张小红陈兰兰那种很光鲜的人。
但我还是很想要小红花啊,看人家得了,就假想是自己得了,会有一种虚拟的幸福感真实地降临到心中。
直到今天,我都认为,我在五岁时已经知晓被幸福闪电击中的感觉。
可惜,整整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一直到我小学毕业,我都没有机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那种不被认可的遗憾,成就一种很复杂的心结。
一方面我认定自己是不配得到小红花的人,是无法凸显出来的芸芸众生;另一方面,我特别渴望高光时刻,被人赞许和瞩目。
这使得我做任何事,都会用别人的眼光打量一下。
张爱玲说苏青:
对于她,一件考究衣服就是一件考究衣服;于她自己,是得用;于众人,是表示她的身份地位,对于她立意要吸引的人,是吸引。
苏青的作风里极少“玩味人间”的成分。我太能理解苏青的感觉了,考究、体面,对于我们而言,比喜欢和舒适更重要。
做更大选择时同样如此,有些事并不喜欢,做起来也是力不从心,但只要能让自己得到赞赏,就觉得是该做的事。
同理,有的事很喜欢,但想到别人不会当回事,也就没了动力。
我好像活得漂亮了一点,但并没有变得多快乐,常有患得患失导致的不安。还很纠结,第一,大多选择都不是出于本心,第二,我们其实无法掌控他人的想法。
一个特别在乎他人看法的人,活得真是风险重重,随时等待被不知道来自哪里的子弹击中,把别人看法放在第一位,等于没有防护,无遮无拦地站在世间。
有时我也自我反省,为什么非要去争取他人赋予的小红花。甚至有点怨恨幼儿园里颁发小红花这种形式,感觉自己很难从这种心结里走出来。
直到那年我去上海。
那年我去上海表姐家度假,有时我们一起逛街,她拎在手上的,不是名包,而是一只绘着鲜艳凤尾草的尼龙购物袋。
有时候买的东西实在太多,尼龙袋装不下,她宁可把大一点的东西用另一只手拿着,也不要销售递给她的纸袋子。
我忍不住赞叹表姐有环保意识。表姐笑道,说,就是一种本能,这样做就会对自己更满意一点,感觉自己对地球无亏欠
我当时心中暗暗诧异。表姐是亲戚群里公认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长得好,一路名校读下来,还有弹琴跳舞书法等诸多才艺。
我也曾很真诚地向她请教,为什么她能如此优秀,她说她没觉得自己很优秀,小时候是乖巧,想讨父母喜欢,后来就成了习惯。
她说得越低调简单,越是让人听了想叹气。
这是我第一次听她说,对自己感到满意。
是不是因为,像这样的小事,是她真心认可又认真去做的呢?
活在这世上,我们很容易被推动着想要得到更多,但这争取的过程,会有一种消耗,还会有某种迷失感。少用塑料袋,或者做其他有利于环保的事,就是一种修复啊,是对地球的修复,也是对自我的修复。
我有点神往她说的那种感觉了。
开始尝试着成为出门带购物袋的人,到这时,我反倒更能理解当年我的老师与同学对我恨铁不成钢,尽管我对自己再三叮嘱,还是经常会忘记把购物袋放包里。
几次三番下来,我觉得确实要给自己一点颜色看看,忘了带购物袋,也不能买塑料袋,把一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拿下来,必须买的东西就拿着回家。
要知道,人生有很多乐趣都在那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上,一包薯片,两只漂亮的小碗,放下来时真的很不舍。
久而久之我就长了记性,再出门时,购物袋就像手机钥匙一样,会本能地摸一摸在不在。
而每次掏出购物袋,确实能体验到表姐说的“对自己很满意”的感觉,不需要别人赞许,也不用跟别人比较,心里总想微微对自己点头,就感觉很踏实愉悦。
能够自己掌控的愉悦,是多么安全的愉悦。
我开始做更多诸如此类的事。
将快递箱重复使用;去咖啡馆时带一只自己的杯子;
等电梯时只按一个键,即使旁边那个后来上来得更快一点;
朋友聚会不管谁买单,空盘是第一原则;
虽然小区还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我还是会自己分好类,可回收的捆扎好送给保洁阿姨,每次只拎出小小一包垃圾时,别提多有满足感了——好吧,听上去是有点奇葩。
这种“修复”意识逐渐在扩大,我比以前更有耐心,也会更加关注别人。
有次等电梯时碰到熟悉的快递小哥,他沮丧地告诉我,丢了一个包裹。他已经找了很久,显然是找不到了,我感觉到那会儿他特别需要有人听听他的倾诉,便不管电梯一再上下,听完全程。
他离开时,我很明显地感觉到他轻松不少。
还有一次碰到保洁大姐,她提起她几个月没发工资了。我赶紧私信业委会主任,跟他反映这个情况,请他去找物业,之后又一次次在群里询问,在其他业主共同督促下,保洁大姐终于拿到自己的工资。
我觉得这和拎购物袋出门一样,都是一种修复行为,它们不能让我变得更光鲜,却能让我对自己更加认可。
我和表姐一样,不想亏欠这世界什么,我们已经享受了那么多便利,就应该出力去维护这世界的和谐与平衡,那种无债一身轻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奇妙的是,这种对自我的认可,也给我带来更多自由。
我曾经是不敢在人前歌唱的人,担心自己的声音不优美,我也不敢大声说话,怕自己的表达不够精彩。
而现在,我不在乎是不是那么“好看”,更在乎是不是出自本心。
有了这个意识,顿时天高地广,不管是穿着打扮,还是工作生活中其他选择,我都能够放开手脚,有勇气尝试更多可能。
别人是否觉得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负我心”。
归根结底,就是我不再企望别人颁发的“小红花”,并且在不断给自己颁发“小红花”的过程中有了自信,有了自主力。
或许你们的记忆里也会有这样一朵“小红花”,它可以是一种奖励、一种嘉赏,它可以来自他人也可以来自于我们自己。
但我始终认为,能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取得厉害的成就固然值得认可,但“小红花”不应该只被绑在一些醒目但并非人人可及的事情之上。
即使是日常简单的小而美的好事,只要去做了,都值得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所以我非常喜欢腾讯公益平台「小红花」公益符号它能让你在心里给自己发的那些小红花显现出来。
我们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的每一次线上公益行为都会有小红花来纪录,比如参与公益知识问答,给公益项目捐款,或者更简单的,只是每日记录的步行数捐出来,你都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然后这些得到的小红花,又可以被捐赠到更大范围的公益行动中,进入良性循环,帮助更多人。
除了线上活动,腾讯公益最近还推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红花连锁店”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消费场景里,也能随手做好事,获得小红花。
“小红花连锁店”的首站,就定在里离咱们很近的佛山市顺德容桂「渔人码头」,前几天黄小姐就第一时间前去打卡了!
▲大家驱车到渔人码头的中心广场上,会看到一个很瞩目的小红花快闪店和地标。
现场布置有趣又可爱,「渔人码头」上不少店铺都换上了限定“小红花”装饰,拍照超好看,年末大家有假期有时间真的可以到这边来逛逛玩玩。
而且在位于中心广场的小红花快闪店打卡拍照,并发送朋友圈,集够5个赞可以获得一份特别的礼物——
一个小红花环保袋,或者带小红花标志的定制饮水杯,这些都是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践行环保的实用好物,并且马上就能用起来。
拿着环保袋或定制水杯在小红花快闪店参与“喝咖啡 自带杯”“买买买 环保袋”行动,或只是简单地参与“吃光光 别浪费行动,都可以认证获得一朵线上“小红花”
黄小姐就在小红花快闪店,用自己在腾讯公益平台平时积累的10朵“小红花”,兑换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红花玩偶。
如果大家也想趁假期找个好玩的地方逛吃逛吃,顺手还能做公益,多收获“小红花”的话,咱们还有一份探店攻略与大家分享。
▲不得不说,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渔人码头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旺中带静,在风和日丽的白昼、华灯辉映的夜晚,都有不少游客、周围的居民来散步、遛弯。
这里餐厅和咖啡店,以及一些有趣的小店很多,除了吃饭,还可以在这里逛逛街、拍拍照,都很出片。
先从吃的说起吧!我们来的时候刚好赶到午饭时间,寻着路边各种带有小红花标志的路标,找到了一家意粉餐厅「野草地自由市场」(营业时间:11:00——21:00)
店铺装点的很有圣诞氛围。尤其手工意面和牛排,做的很好吃。
餐厅有室内室外两个空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坐在户外享受一份下午茶,看看书,拍拍照很是不错。
按需点餐,食毕光盘后,就可以找到餐厅的工作人员,扫码打卡,获得一朵“吃光光 别浪费”小红花

吃过午饭,黄小姐带着从小红花快闪店换得的定制杯,去「A COFFE」接了一杯飘香四溢的咖啡。
收获“喝咖啡 不用杯”小红花一枚
据黄小姐反馈,它家的澳白很不错,很推荐大家尝尝。

店主说其实最推荐他家的手冲,手冲咖啡最是能够保留咖啡豆原始纯朴的味道,不同咖啡豆味道不同。慢慢呷一口,会有回甘,很好喝。不过咖啡师傅请假了,这次无缘,有机会去打卡的朋友们可以试试。
对了,它家还有道很特别的提拉米苏,值得一提——煲仔提拉米苏。
用万物皆可“煲”的广州特色煲仔饭的造型,做的提拉米苏。
这份煲仔提拉米苏背后的故事也很温馨,最早是店主在岳父的生日上做的,结果无论是口味还是造型,都意外得到家里人的好评,于是这道甜品就加进了A COFFE的菜单。
这道甜品就很符合咖啡店的名字,将咖啡与自己家乡的结合起来,赋予“千店一面”的提拉米苏,属于自己的特色。
想要购物,就可以顺着中心小花园,去到「艺书房」看看。
艺书房某种意义上算是一间“多功能”的书店,在这里,可以读书、借书、购书,作画、赏画、买画,甚至购买手伴和用餐。
「艺书房」的内部空间分两层,中央位置就是借阅区。按照顺图的借阅流程,报身份证号码即可借书。无须带证,如果从未借阅,可在线办证,即办即借。
问了下店主,读者一次最多可以借5本书,借期为1个月,当下办理续借,可以马上延长至2个月。而且作为顺德图书馆的成员馆,艺书房是通借通还的,如果有读者在其它镇街图书馆借了书,又不想奔走还书,也可以就近在艺书房归还。
走出中心拱门,“包裹”着借阅区的书架,陈列的是畅销书籍。

一楼的另一侧设有画室,目前开设有绘画体验课,童画、漫画、油画等专业课,满足艺术爱好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楼中部,是画廊。浓墨重彩的油画、中式水墨书画、工艺画……琳琅满目,可以自由选择。跟店主聊天的时候,听说这里有时还会有一些新锐艺术家的展览,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老板说附近其他能购物的店铺最近还没开业,过段时间就都会陆续开放了。
黄小姐很喜欢一幅冬雪柿子图,不过听说是学员作品,不对外售卖。最后离开时,带走了一只很有年节氛围的招财小狮子。
杂七杂八买了一些东西,放进小红花环保袋里,即可参与“买买买 环保袋”活动,再度收获小红花一枚
最后的晚饭是在一家叫「月见楹下」的日料店吃的。
这家店在这里开了快四年了,也算是老店。
豚骨拉面很有特色,口味上比传统的那种日式浓腻骨汤,要更加清爽,听店主说是特意根据顺德当地的口味进行了调整和改良,更符合广东口味。吃饱喝足并光盘的我们,再次获得小红花一枚
帮大家问了,店铺的营业时间是中午的12:00-2:00、晚上17:00-20:00。
在顺德容桂的「渔人码头」周边,像这样的「小红花连锁店」,大大小小拢共有23家
即日起到2023年1月2日,大家只要带着从“小红花快闪店”换得的环保袋,或者定制水杯,在贴有小红花标志的「小红花连锁店」,自备环保杯购买饮料,吃饭光盘,不用一次性餐具打包,这些小而美的行为,就都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
将公益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随手就能完成,并且获得认可的事,积少成多,一点点善意也能汇聚成河成海,修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就是这么简单,愿我们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小红花”。
想要提前了解“小红花连锁店”活动的朋友,也可以点击文末的卡片去看看哦~
作者:闫红
责任编辑:阿碗
实习编辑:艺萱

出品:蓝小姐和黄小姐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